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儿科

新生儿眼睛老是斜着看是怎么回事

时间: 阅读:7022
新生儿眼睛老是斜着看是怎么回事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金樱子

金樱子

2025-09-20 23:59:58

刚刚出生的孩子其实他的视力还没有形成,所以对于他眼睛的这些症状都属于正常现象,他还不会看任何东西或者是不能很好的形成聚焦,后期等孩子的眼睛发育完善以后,这种情况就会消失。大概在孩子三个多月的时候,孩子就可以正常的看到屋内的情况,你说的这种斜眼的情况应该就不存在了。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云胡不喜
    回复
    2024-05-08 16:16:04

      有的宝宝出生初期,似乎有点斜视,有时看上去又似乎是“对眼”,俗称“斗鸡眼”,这是怎么回事呢?婴儿真假对眼怎么鉴别呢?婴儿对眼该怎么办呢?一起来看看儿科专家怎么说。

     网友妈妈: 医生,您好,我家小孩十五个月,男孩,眼睛对眼。怎么办啊?求回答。很急切,去医院看,医生说十度。可怎么办啊?生下来就那样。

     儿科医生说,"对眼"应是2岁以内婴幼儿的专利。由于婴幼儿鼻梁较低,致两侧眼内眦外移,也就是两眼内距较大,造成两眼内侧部分白眼球被覆盖,形成假性对眼现象。随婴幼儿鼻梁长高,大约2-3岁时,双眼内眦内移,两眼距"缩短",对眼消失。只要双眼对称,这种对眼只有等待鼻梁的长高,自行消失。

     其实宝宝在出生最初几个月内,眼肌尤其是调节眼球活动的一些肌肉发育不完善,双眼的共同协调运动能力较差,而宝宝通常又非常习惯用深沉和目不转睛的凝视来观察周围事物,与自己的`父母交流。再加上婴幼儿时期宝宝的鼻骨不发育,两眼距离较近,年轻的父母在与自己孩子对视时总觉得宝宝好像是对眼。其实,这对于大多数孩子来说,属于暂时的正常生理现象,一般2~3个月后宝宝双眼的共同注视能力就可以发育良好。

     但是在这个时期,如果父母在护理上不尽心,就有可能诱发或加重宝宝斜视和对眼。如经常只让宝宝看一侧光线,不注意经常变换体位;或者把婴儿床上的玩具挂得太近,使宝宝两眼经常注视近物等等。所以,父母要注意变换宝宝睡眠的体位,使光线投射方向经常改变,今天头睡左边,明天睡右边,隔日调换,这样就能使孩子的眼球不再经常只转向一侧;小床上彩色玩具不能挂得太近,至少距离1米以上,也可在各个角度多挂几个,以免宝宝只注意一点,这样就可避免宝宝发生斜视或对眼了。当然随着宝宝面部骨骼的发育,尤其是眼眶及鼻骨的发育,假性内视是会逐步消失的。

     区别真假“对眼”的办法很简单,只要将鼻梁处的皮肤捏起用电筒照射鼻梁处灯光落在双眼瞳孔中央就为假性“对眼”,落在眼球角膜的外侧部分就为真性“对眼”。假性“对眼”因为眼球的位置是正的,所以不需要医治。随着年龄长大鼻骨发育,内眦皮肤被鼻骨撑起提上去。“对眼”的感觉也就消失了,民间有种说法,小孩的“对眼”不用治长大就好了。实际上就是指的假性“对眼”。

     真性“对眼”则一定要治疗,越早治疗效果越好,假性近视“对眼”具备正常眼的重合、融合、立体三级视功能。真性“对眼”则不具备这三级视功能,必须及早治疗以建立这三级视功能,否则年龄大了再治仅仅起到美容的效果,影响孩子从事某些精细的工作及驾驶机动车。

     如果宝宝已有对眼或斜视就更要引导宝宝向多个方向注视来加以矫正。到了3岁仍不见好转,应找眼科医生诊治。

  • 匿名用户
    回复
    2024-05-08 16:16:04

    怎样测试宝宝是否斜视

     斜视有外斜和内斜之分,外斜就是通常所说的“斜白眼”,内斜就是通常所说的“斗鸡眼”,小孩子的斜视以内斜居多。

     人的眼球壁附着有六条肌肉,这些肌肉受神经支配,相互牵拉配合,以协调眼球的动作,使眼球向各个方向转动。婴儿的眼球发育还没有成熟,直径很短,缺乏用双眼注视物体的能力,这样就会出现暂时性的两眼斜视。斜视有的是先天性的,有的则是后天形成的。先天性的斜视目前还没有办法可以预防,但后天的斜视多是由抚养方法不当引起的,因此,积极采取预防措施,就可以避免孩子出现斜视。

      一、经常变换宝宝睡眠的体位

     经常变换宝宝睡眠的体位,有时向左有时向右,可以使光线投射的方向经常改变,就能使宝宝的眼球不再经常只转向一侧,从而避免斜视。

      二、玩具多角度悬挂

     在宝宝的小床上悬挂的彩色玩具不能挂得太近,应该在40厘米以上,而且应该在多个方向悬挂,避免孩子长时间只注意一个点而发生斜视。

      三、增加宝宝眼球转动的频率

     将婴儿放在摇篮内的时间不能太长,父母应该不时将孩子抱起来,走动走动,使孩子对周围的事物产生好奇,从而增加眼球的转动,增强眼肌和神经的协调能力,避免产生斜视。

      四、斜视应早治

     很多家长有一种错误的观点,认为斜视只是影响孩子的外貌,等他长大以后自然就会变好。这其实是错误的。家长一旦发现自己的孩子患有斜视,应该及早诊治,否则会给孩子留下终生遗憾。

     一般人的视觉发育,从出生后3个月开始,一直可以持续到8岁左右,其中2岁以前是孩子视力发育的关键期。如果及时治疗,就能帮助孩子纠正眼位、提高视力,为他提供良好的发育条件。反之,如果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期,就会造成弱视,孩子正常的视觉功能就不能完全恢复了。

      五、小宝宝都有点“斗鸡眼”

     发育正常的婴儿,在6个月以后,双眼注视物体的能力增强,就不会再出现斜视;如果在6个月以后仍然没有好转,就要及时请医生检查;有的孩子远看时正常,近看时又成了“斗鸡眼”,这可能是远视眼引起的,也需要及时治疗。

      六、斜视简易测试法

     如果你发现孩子有时会有斜视的状况,你可以在家里进行一项简单的测试,以判断孩子是否真的是斜视。

     具体的方法是:准备一把手电筒,在光线较暗的地方让孩子仰卧,然后在距孩子的双眼大约50厘米的正前方用小手电筒照射双眼。如果光点同时落在孩子的瞳孔中央,说明孩子没有斜视,或者为假性斜视;如果光点一个落在瞳孔中央,另一个落在瞳孔的内侧或外侧,说明孩子为斜视,父母应该及时带孩子去医院诊治。

      测试宝宝斜视的简单方法

      一、斜视简易测试法

     如果你发现孩子有时会有斜视的状况,你可以在家里进行一项简单的`测试,以判断孩子是否真的是斜视。

     具体的方法是:准备一把手电筒,在光线较暗的地方让孩子仰卧,然后在距孩子的双眼大约50厘米的正前方用小手电筒照射双眼。如果光点同时落在孩子的瞳孔中央,说明孩子没有斜视,或者为假性斜视;如果光点一个落在瞳孔中央,另一个落在瞳孔的内侧或外侧,说明孩子为斜视,父母应该及时带孩子去医院诊治。

      二、斜视应早治

     很多家长有一种错误的观点,认为斜视只是影响孩子的外貌,等他长大以后自然就会变好。这其实是错误的。家长一旦发现自己的孩子患有斜视,应该及早诊治,否则会给孩子留下终生遗憾。

     一般人的视觉发育,从出生后3个月开始,一直可以持续到8岁左右,其中2岁以前是孩子视力发育的关键期。如果及时治疗,就能帮助孩子纠正眼位、提高视力,为他提供良好的发育条件。反之,如果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期,就会造成弱视,孩子正常的视觉功能就不能完全恢复了。

      三、小宝宝都有点“斗鸡眼”

     发育正常的婴儿,在6个月以后,双眼注视物体的能力增强,就不会再出现斜视;如果在6个月以后仍然没有好转,就要及时请医生检查;有的孩子远看时正常,近看时又成了“斗鸡眼”,这可能是远视眼引起的,也需要及时治疗。

  • 半夏
    回复
    2024-05-08 16:16:04

    作为新手妈妈,当第一次看到宝宝睡觉时翻白眼,可能会被吓到。但放心,这是新生儿常见的现象。本文将为你揭秘新生儿睡觉时翻白眼的原因,以及其他与成人不同的生理现象。
    ?眼睛发育尚未完善
    新生儿眼睛发育尚未完善,6个月前视力有限。当他们睡觉时,眼睛可能没有完全闭合,从而让我们看到白眼部分。这就像是我们晚上在黑暗中养成的微开眼睛的习惯,只是宝宝的眼球位置向下,让我们觉得他们在翻白眼。
    ?斜眼症状
    除了翻白眼,新生儿还可能出现斜眼症状,分为内斜和外斜。外斜就是我们说的翻白眼,而内斜则是常说的斗鸡眼。在6个月前,这些都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但如果发现情况严重,还是建议带宝宝去检查一下哦。
    ?发育需要一个过程
    新生儿与成人不同,他们的发育需要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宝宝会出现许多与成人不同的现象,如睡觉时微笑、腿叉开、手张开等。这些都是正常的,只要宝宝没有受到过多的刺激或影响,就无需过于担心。
    ?多观察宝宝的反应
    作为妈妈,我们要多观察宝宝的反应。如果出现不正常的反应,要及时请教他人或咨询医生,不要给宝宝留下任何遗憾。让我们一起守护宝宝的健康成长吧!

  • 景天
    回复
    2024-05-08 15:15:54

    婴儿几个月眼睛不对眼

    婴儿几个月眼睛不对眼,许多新手父母对孩子的发育出现的情况是不太了解的,比如有些婴儿出生后有不对称的现象,这让许多新手父母很是担心。下面介绍婴儿几个月眼睛不对眼的内容!

    婴儿几个月眼睛不对眼1

    孩子由于年龄小,调节眼球活动的一些肌肉功能还不协调,所以绝大多数婴儿会出现斜视或两侧眼球运动不对称的情况,但一般出生3个月后就会消失。

    特别是随着面部各种骨骼的发育,尤其是眼眶及鼻骨的发育,这种情况会逐步消失的。

    宝宝对眼怎么办?

    1、多角度悬挂玩具

    不要在婴儿床的固定一点悬挂玩具,要经常变换位置。婴儿房里的鲜艳摆设也要经常变换位置,避免孩子总是盯着一处看。

    2、经常变换睡觉体位

    你要让宝宝总朝着一侧睡,妈妈应该经常帮助宝宝变换体位,可有时向左有时向右,这样可使光线投射的方向经常改变,能使宝宝的眼球不只转向一侧,从而避免斜视。

    3、让宝宝经常转动眼珠

    不要将宝宝一整天放在婴儿床或婴儿车中,最好经常抱到户外多走动,让宝宝看看不一样的事物,充满好奇的宝宝会不停转动眼珠,这有利于增强眼肌和神经的协调能力,避免产生斜视。

    婴儿的眼睛如果不对称的话,作为父母建议不要太着急,也不药担心,随着宝宝逐渐的长大,宝宝的眼睛会逐渐的恢复。

    婴儿斗鸡眼怎么呢

    1、婴儿在2个月后,视力增强,能注意周围的人和物,这个时候如婴儿睡摇篮,不可在摇篮近空中摆设玩具、物件,特别不能在1.5米以内摆设任何东西。

    2、如果摆设玩具、物件,一定要在1.5米以外,但切不可摆一件,要间隔距离,多摆几件,使婴儿能转动眼珠,轮看玩具或物件。

    3、婴儿睡摇篮时间不能太长,要间隔时间抱起婴儿转转,使婴儿能看到周围的一切,使其产生好奇心理,增加眼球转动频率。

    4、婴儿睡姿一定要正确,切不可长时间地向一边睡。

    “对眼”就是人们常称的“斗鸡眼”,医学上称为“内斜视”的斜视眼。表现为一眼向前注视物体,另一眼球向内转向鼻侧或是双眼视物时,双眼球均转向内。前者分为共转性内斜视和麻痹性内斜视后者为固定性内斜视。

    共转性内斜视患者的眼球向各方向运动不受限。双眼分别向前注视时,双眼的斜视角度是一致的。

    麻痹性内斜视则为麻痹的那只眼球向外转动全部或部分受阻。麻痹眼向前注视的斜视角大于非麻痹眼注视时的斜视角,也就是两眼分别注视时“对眼”向内斜的程度不同。

    固定性内斜视是两眼均向内斜视均不能向外转动。双眼球的内直肌已纤维化不能转动。

    专家提示:共转性内斜视还分很多类型,其中的调节性内斜视和部份的调节性内斜视,因为这二种内斜视如果同时患有远视,可以通过戴远视眼镜矫正“对眼”或减少“对眼”的度数,也就是人们所说的用眼镜来矫正斜视。

    那么所谓真假“对眼”又如何解释呢?

    也就是说有一些儿童给人看起来双眼球转向内侧像内斜视,但到医院给眼科专科医生检查又不是内斜视。

    这部分儿童多数是因为鼻梁向来发育比较扁平,或两眼之间的皮肤比较宽遮住了双眼球内侧的大部份或全部球结合膜即白眼球的部份。

    看起来双眼的角膜即黑眼球紧挨着眼内眦的皮肤给人一种有“对眼”的感觉。这并不是真正的眼球内转。

    眼球还是正位的,只是扁平的鼻梁及双眼内眦的皮肤遮住了双眼内侧的白眼球造成了内斜视的假像,我们也称为假性内斜视或假“对眼”也可叫做内眦赘皮。

    区别真假“对眼”的办法很简单,只要将鼻梁处的皮肤捏起用电筒照射鼻梁处灯光落在双眼瞳孔中央就为假性“对眼”,落在眼球角膜的外侧部分就为真性“对眼”。

    假性“对眼”因为眼球的位置是正的,所以不需要医治。随着年龄长大鼻骨发育,内眦皮肤被鼻骨撑起提上去。“对眼”的感觉也就消失了,民间有种说法,小孩的'“对眼”不用治长大就好了。

    实际上就是指的假性“对眼”。真性“对眼”则一定要治疗,越早治疗效果越好,假性近视“对眼”具备正常眼的重合、融合、立体三级视功能。

    真性“对眼”则不具备这三级视功能,必须及早治疗以建立这三级视功能,否则年龄大了再治仅仅起到美容的效果,影响孩子从事某些精细的工作及驾驶机动车。

    婴儿几个月眼睛不对眼2

    刚出生的婴儿出现对眼的症状属于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建议家属不要有过大的心理负担和压力,只有少数部分患者需要治疗的。

    通常情况下,随着月龄的增长,在三个月之内宝宝双眼注视能力可以发育良好,对眼的症状会自行消失。

    对眼在眼科里叫内斜视,如果在三个月之后,这种症状还没有消失的情况下,应该去眼科医院做一下详细的检查,尽早进行干预治疗。

    孩子对眼的危害

    1、孩子没有融像能力和立体视觉

    孩子视力正常但是有斗鸡眼,这会让他能看东西不是很全面,可致融像能力和立体视觉丧失。孩子长大后不能从事测绘等需要立体视觉的工作,还不能领驾照开车。

    2、会导致孩子骨骼发育畸形

    孩子得了麻痹性斜视,看东西会有幻影。有这种病的孩子为了看清物体,会抬颏、侧脸或偏头。久而久之,孩子的骨骼就会畸形发育,影响美观。

    3、让孩子性格孤僻有心理问题

    若孩子是斗鸡眼,往往会被同伴嘲笑,起不雅绰号,给幼小的心灵造成伤害。这样孩子通常性格孤僻有心理问题。

    通常在孩子出生2到3个月对眼就会消失,但是要是过了这个时间对眼现象还依然未能改善,那就要去医院进行检查,并进行适度的矫正。

    因为对眼现象对孩子未来的影响还是比较大的,对孩子自身健康以及未来事业的发展都有影响,所以要重视这件事。

    10个月婴儿对眼正常吗

    “对眼”,又称为斗鸡眼,孩子若形成对眼之后,长大后会直接影响面部美容。为此,在婴儿期应注意预防,以防止形成对眼。

    (1)促进婴儿眼珠转动。

    从婴儿的视力发育特点来看,孩子在出生2个月后,视力增强,已能注视周围的人和物,这时,婴儿如果睡在摇篮里,不能在距摇篮1.5米以内的空间摆设玩具、物件等任何东西。

    有的年轻母亲常在摇篮的前上方,持1个不动的玩具以逗孩子,由于距婴儿的眼睛很近,孩子较长时间注视,眼球不动,因此,时间长了就很易形成对眼。

    若要摆设玩具、物件,必须在1.5米以外,不能只摆1件,而应摆几件,两件之间还要有一定的间隔距离,以便孩子轮流着看玩具或物件,促进婴儿的眼珠不断转动,防止对眼。

    (2)增加眼球转动频率。

    将婴儿放在摇篮内的时间不能太长,大人应过一段时间就将婴儿抱起来,转一转,让孩子能看到周围的事物,而产生好奇心理,以增加婴儿的眼球转动频率。

    10个月婴儿斗鸡眼怎么办

    孩子十个月了,斗鸡眼的现象,也是孩子斜视的现象,要注意护理的,及时治疗中,需要多吃水果蔬菜的,多带孩子户外活动,晒太阳,再观察吧,营养要全面的,不要挑食了。

    通过以上的回答想必大家都知道婴儿斗鸡眼应该怎么办以及是否正常。想要改变孩子的斗鸡眼还要从平常的护理开始,而且不要让孩子总是偏向一边睡觉,而且小孩子一般都会有一些的斗鸡眼的。

    1个月新生儿有点斗鸡眼是怎么回事

    1、如果婴儿睡姿不正确,总是靠向一边睡,就会出现这种情况。

    2、宝妈在室内摆设玩具,或者是物价的时候,一定要离开1.5米远,太近就容易引起孩子有斗鸡眼。而且摆放玩具或者物价的时候,一定要多买几件,让孩子能够来回转动眼珠。

    一个月新生儿有点斗鸡眼属于正常吗

    不正常,刚出生的宝宝,骨头都没有长好,鼻梁又扁又平,两眼之间的距离就会觉得比较宽,两个眼球就会离鼻根很近,所以宝爸宝妈们总会觉得宝宝有点像是斗鸡眼。但是这并不能排出少数的宝宝是真的有内,斜视。

    宝爸宝妈要是有担忧可以带宝宝去医院做一个检查,检查之后就会知道是不是斗鸡眼。

    斗鸡眼会让孩子的外貌产生很大的变化,在孩子懂事的时候,也会觉,自己很不好看。

    所以当妈妈发现一个月的宝宝眼睛有点内视的时候还需要到医院进一步检查的,只有经过医生的详细诊断才能够确定。如果孩子真的有斗鸡眼,一定要让孩子有一个正确的睡觉姿势,妈妈在摆放物件的时候也要放得远一些。

满月的孩子不睡觉怎么办

新生儿牙龈发白怎么办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