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儿科

新生儿摇晃综合征要怎么治疗

时间: 阅读:8707
新生儿摇晃综合征要怎么治疗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半枫荷

半枫荷

2025-10-15 14:20:00

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相对应的药物积极治疗。因为摇晃综合症,是不同于轻微的要换的,这是一种有意思或者无意识的猛烈摇晃,会使得脑出血眼睛出血等情况,严重的时候甚至会导致死亡,因此在出现这种情况的时候,及时的到医院进行检查,然后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进行治疗。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冉冉云
    回复
    2024-05-08 17:17:52

    一、怎么会发生“婴儿晃动症侯群”?

    1.由于婴儿的头较为重,头顶部占人体净重的1/4上下,颈椎骨又生长发育不彻底,相对性较差,大力的晃动很有可能会造成婴儿永久的头部损害,造成并发症。

    2.一岁之前婴儿的人脑呈水晶果冻状,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务必防止外力的碰撞。此外摇晃的脑部机构非常容易被忽然更改的外力“撕破”,引起硬脑膜下或搜索引擎蜘蛛膜下腔流血等危症,目光玻璃体也会因强烈晃动而造成视网膜出血。

    二、如何预防“晃动婴儿综合征”?

    1.不将宝宝抱在怀中大力晃动;

    有一些宝宝在临睡前会又哭又闹躁动不安,照顾宝宝要找到宝宝又哭又闹的缘故,解决困难,不必由于心烦等缘故,就大力晃动宝宝,有一些宝宝通过大力晃动,是不哭,昏过去了...

    2.不玩上空抛接宝宝,不必怀着宝宝转动;

    逗宝宝高兴的方式 有很多种多样,这类最风险,也有给宝宝头倒立,也不好。宝宝头部和颈椎骨都未生长发育彻底,那样很可能给宝宝产生损害。

    3.一边抱娃一边摇晃哄睡,操纵应用摇蓝;

    许多父母都喜爱怀着宝宝,或是将宝宝放到摇蓝中,轻晃着哄睡,就算是又哭又闹躁动不安的小宝宝,也可以在晃动中迅速进到睡眠质量。但这类晃动针对培养优良的睡觉习惯性是没益处的,通常放进床边,宝宝又会再度醒来时。并且一定要留意晃动幅度和时间。

    4.不必让宝宝坐到成年人膝关节上,往后面用劲翻躺;

    5.搭乘车辆出门时,请恰当运用安全座椅。

    9kg下列的宝宝一定要选购可反方向安装的安全座椅,那样才可维护好宝宝的颈部,防止刹车踏板时对宝宝头颈造成的强劲撞击力。

  • 蓦山溪
    回复
    2024-05-08 17:17:52

    如何治疗抽动症:
    1、要合理安排孩子的日常生活,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遵守规律作息。
    2、确保营养,保持充足的睡眠。
    3、家长不要责备孩子,不要责备孩子,不要过分注意孩子的抽动症,多安慰孩子,鼓励孩子多鼓励。
    4、通知老师有关抽动症患儿的医学知识,并通过老师,教育同学不要对抽动症患儿的怪异行为进行嘲弄、嘲弄、歧视,同时对老师要更加爱护患儿,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和学习上的不便。
    抽动症的起因:
    1、在孕期出现高热、难产、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剖宫产等都会导致孩子容易发生抽动症。
    2、有可能是遗传因素,如果家族中有抽动症的患者或者有相关精神病的患者,那么孩子也有患抽动症的可能。
    3、此外,也有可能是家庭因素,父母离婚、父母与孩子关系紧张、不科学的教育方式和方法,或长期处于压力不能释放,等等,都会导致孩子易得抽动症。

  • 匿名用户
    回复
    2024-05-08 17:17:52

    这两天有几十位妈妈私信发这段视频给我:王荣辉老师,你一直在推广国际先进的育儿理念和方法,从婴幼儿发展的角度,你给看看这样给宝宝治疗斜颈可以吗?宝宝的脑袋能这样晃吗?国际上都是怎么治疗的?

    (注:以下视频内容可能会引起不适,慎点~~说真的,我被吓到了,背景有孩子哭声,看到一半我看不下去了)

    真的,毫不夸张的说,我差点吓尿了!

    这哪是治疗斜颈呀,这简直是在要命呀!前段时间的俄罗斯宝宝体操、某奶奶的“开发大脑操”还没消停几天呢,这又来了疯狂治斜颈的视频!

    看着这个中年人扳着宝宝的头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剧烈地前后左右摇晃,感觉宝宝的脖子马上就要咔嚓了!我都替这妈妈着急啊!

    宝宝的大脑发育(内耳前庭的发育)需要合适的摇晃刺激,能得以良好的发展。

    但!是!

    绝对不是像视频里这么 “不当的方式”、“剧烈的”、“长时间无数次的”、“快速的”摇晃!

    宝宝的颈部柔软且脆弱,头部较重,加上婴儿颅底较为平坦,脑部不易固定,颈部又欠缺支撑力,如果受到大人不当的激烈摇晃、翻转等,由于外力的作用,大脑表面与头骨下的静脉相接的血管也会晃动,可能会造成脑部神经的伤害。严重的还可能使婴儿脑部、颈椎等受到损伤,导致无法挽回的伤害。

    如果你的宝宝被不当摇晃,请注意观察宝宝是否有不适反应,如:

    婴儿会突然哭闹或停止哭闹、拒绝吃奶、嗜睡或情绪敏感。严重时可出现突然昏迷、呼吸困难、喷射性呕吐等。

    如出现上述情况,建议你立刻带宝宝去正规的医院检查清楚,以防延误最佳治疗时间。

    可能有人说:你不要吓唬人噢,我也经常摇晃我家宝宝,怎么没有问题呢?

    没有“问题”当然是万幸!但是,无论你是否观察到“问题”的信号,只要你看过这篇文章,我都提醒以下这三种动作尽量少做或完全不做:

    剧烈摇晃宝宝,每秒约3-4下。在没有保护头颈部的情况下,大幅度地旋转、摇荡宝宝。把宝宝凌空抛起。

    每个父母都应知道的

    婴儿摇晃症候群

    宝宝可不是你随便想怎么晃就怎么晃、想怎么摇就怎么摇的!更何况是脑袋?!

    做为父母,只要稍微了解过什么是“婴儿摇晃症候群或者摇晃综合症”的,就都知道这个视频里所谓“斜颈治疗法”是多么恐怖和危险!

    婴儿摇晃症候群(Shaken infant syndrome),是指瞬间以不当的方式剧烈摇晃婴幼儿,或长时间无数次地快速摇晃婴幼儿,造成其脑部伤害,或者骨骼错位、脊椎骨折和肋骨骨折,甚至死亡。

    我们看看婴儿摇晃综合症可能造成的影响:

    听觉或视觉损伤语言问题记忆力和注意力问题精神发育迟缓癫痫发作脑瘫

    真有这么吓人吗?看看这些被严重摇晃的不幸案例:

    让这家长拿孩子的命去治疗的斜颈是神马?

    给宝宝治疗斜颈,我们先来认识一下“斜颈”.

    斜颈是一种描述头部和颈部持续保持不对称姿态的术语(D.R.Cooperman,1997)。不仅婴幼儿比较常见,大人也会有。

    婴幼儿斜颈并不少见,我的好朋友萌萌妈、经常帮我解决各种IT系统问题的东东爸(做我这行的,客户最后都变成了朋友、朋友也变成了客户),都是因为宝宝的斜颈、以及斜颈引发的单侧斜视和弱视才相识的。

    此外,有些斜颈可能是一些潜在的疾病引发而产生的症状。斜颈越早发现越容易治疗,一般先天性肌性斜颈1岁后就可能需要手术治疗了

    如果斜颈放任不管,就可能会引发其他的发育的问题,如引发面部发育不对称,甚至斜视、弱视、弱听等更严重的情况。前面提到的萌萌就因为斜颈引发弱视,后来持续治疗了3年多。

    既然斜颈不及时治疗后果这么严重,那粑粑麻麻如何及早发现宝宝是否有斜颈可能?

    宝宝的头总是歪向一边宝宝总是向一侧转头,或者向两侧转动的角度不一致静止站立的自然状态下宝宝头、颈、脊椎不再一条直线上

    留意观察宝宝是否有上述现象,如果有请尽快去医院就诊,早期斜颈的治疗通常不会非常昂贵和复杂。

    宝宝为什么就斜颈了呢?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胸锁乳突肌的缩短,主要表现为双肩不平、头习惯靠在肩膀上和趴下时只用一侧脸贴床等状态。

    这样的斜颈患儿的症状可能是颈部疼痛、也有些会有硬块;胸锁乳突肌变厚或紧张、还有颈脊柱痛。

    斜颈类型都一样吗?

    其实分类的方法有很多种,大家最常见的就是这3种:先天性肌性斜颈、后天斜颈以及痉挛性儿童斜颈。

    1、 首先我们一起看看什么是先天性肌性斜颈

    这是5岁以内婴幼儿斜颈最常见的类型。

    主要由于孩子在子宫内的胎位引起,出生时难产或其他情况也可能导致。

    婴儿在6-8个月时表现非常明显,胸锁乳突肌损伤造成脖颈区域呈现明显的肿块(胸锁乳突肌就是连接胸骨、头部和颈部的那块肌肉)。

    在美国,如果怀疑孩子有先天性肌性斜颈,通常医生会在检查完检查孩子颈部之后,进一步检查臀部以了解是否患有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因为很多患有先天性肌性斜颈的宝宝都有先天性髋关节脱位。

    2、其次我们看看什么是后天性斜颈

    这类斜颈可能由于外伤、炎症、风湿类疾病、小脑肿瘤等后天原因导致。

    其中也包含了一些罕见的原因导致的斜颈,比如进行性骨化性纤维发育不良(FOP)。外伤或炎症引起的斜颈是在较大一点的孩子中比较常见的,主要集中于9-10岁的孩子中。

    3、最后我们来了解下痉挛性斜颈

    痉挛性斜颈是颈部肌肉的强直性或间歇性痉挛,根据不同的原因可以被称为:“间歇性斜颈”, “颈部肌张力障碍”或“特发性颈部肌张力障碍”。

    此外,还可能由骨骼、中枢神经及周边神经异常、视觉异常、非肌软组织问题、药物引发斜颈。原因不同治疗方案就不同,所以不是所有的斜颈都可以用按摩、手术等方法治疗的。治疗斜颈需要专业人员进行良好的诊断,以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式尽早治愈。

    下面我们就介绍三种美国和其他国家较为常见的斜颈治疗方法:

    1、物理治疗

    最初治疗斜颈的方法是物理治疗,治疗成本也较低。通常使用按摩等方法,充分改善肌肉平衡,缓解刺激性的紧张。上文提到的萌萌和东东都用了物理疗法中的按摩、运动和体位纠正的方法,因为他们都是肌性斜颈。

    此外矫正治疗方案可能还包括调整睡姿、进行体位矫正等。

    如果是非先天性肌性斜颈,则首先需要通过 X光排除脊柱损伤,再确定其他治疗方法。一般需要先治疗引发斜颈的炎症和外伤,此外也可以热敷、按摩和伸展运动以减轻头颈部疼痛

    2、 手术治疗

    在美国儿科学会推荐:“如果通过运动或体位矫正不能解决问题,儿科医生可能为你们推荐一名小儿神经科医生或整形外科大夫进行手术治疗”。手术治疗能解决一些物理治疗无法解决的问题,如延长受累的肌腱。 一般来说,手术针对的是年龄大于12个月的孩子。

    在手术后的孩子必须要有为期3-4个月的颈部肌肉力量训练?及其他辅助疗法。

    3、 微电流治疗

    这个治疗方法是由你家欧巴老公所在的“韩国”研究出来的,这个治疗方式是针对先天性肌性斜颈的。主要用于治疗月龄三个月以下、有超过10cm厚度的僵硬肌肉或是肌肉肿块的宝宝。一般治疗完成后2-6个月左右能够痊愈。但是这个方法有5-10%的失败率,也就是每100个做了微电流的宝宝大约有5-10个白做了,无效。

    每一种不同的斜颈所需的治疗策略略不同。早期治疗非常关键,及时治疗可以令患儿痊愈且极大地降低了复发的可能性,同时避免了神经压迫等斜颈造成的不良影响。

    保护孩子,是每个父母的基本责任

    在内耳前庭和婴儿反射方面出版过多本著作的英国著名神经生理学和心理学博导Sally老师警告所有的父母:不当的内耳前庭刺激和反射刺激,对于婴儿的发展有害而无利。

    我在婴幼儿发展领域已经工作了7年多,专注在睡眠与运动等多方面,指导了上万名的家长科学合理的给各年龄的婴幼儿进行运动。

    在此,我特别提醒家长,保护孩子的安全,是每个父母的责任。

    务必根据孩子的年龄、骨骼、关节、内耳前庭等发育情况进行适当的运动。哪怕是成人,如果您的骨骼或内耳前庭等发育情况一般,也要非常谨慎的进行相关练习。

  • 徐长卿
    回复
    2024-05-08 16:16:42

    近日,亲戚家五个月的宝宝被送进了医院,细细打听才知道,是婆婆哄孩子时摇晃得太用力,没有护好宝宝的头部,导致婴儿?摇晃症候群?发作。

    婴儿摇晃症候群,是在婴儿被以不正当的方式摇晃过于剧烈,或经过长时间多次的快速摇晃后造成的脑部伤害,严重的甚至会导致婴儿死亡。

    婴儿摇晃症候群的临床病例多发于0-4岁婴幼儿,但中国目前最易发生婴儿摇晃症候群的是0-8个月的婴儿。为什么?孩子骨头没长好。而且中国的传统教育方式中,大部分人都喜欢用摇晃的方式哄孩子,一不小心,可能力道就大到宝宝难以承受。并且很多家长还会认为宝宝吐奶、嗜睡是正常的。

    哪怕自家宝宝以前吐奶次数少,只要不是发展到严重的抽搐、昏迷等等,大多不会引起家长的警惕,这也直接导致送医不及时,婴儿摇晃症候群的悲剧出现。

    对婴儿摇晃症候群缺乏了解,是目前婴儿摇晃症候群产生的大部分原因。

    婴儿摇晃症候群发作时,大多会有这些症状:

    一、表面

    哭闹不止、食欲不振、频繁呕吐、嗜睡等这些症状是婴儿摇晃症候群的基础表现,很多家长在这时不会重视,如宝宝的奶奶,甚至认为孩子只是小问题,不需要就医。

    然而当宝宝出现浑身抽搐、彻底失去意识(即陷入昏迷状态)等症状时,还不及时就医,宝宝可能会有生命危险,就算能够保住宝宝的性命,?婴儿摇晃症候群?很可能会对神经系统留下严重影响,并且这种影响往往难以医治。

    二、脑内

    相信很多人都听过猴脑的传闻,看过猴脑剖开的图片,而人脑,与猴脑的构造是极为相似的。猴的脑内组织像豆腐一样,而人脑,也如同豆腐一般脆弱不堪,这也是为什么成年人撞到头后出现昏迷,脑部CT基本是必查项。

    婴儿的脑部发育更是不完全,但婴儿出生时的脑袋重量却已经达到了成人的二分之一,脑内的血管、各种组织都未得到很好的固定,剧烈的晃动很容易会让婴儿的脑组织被移动。

    这个移动就不是挪回去那么简单,那很可能会引发婴儿的脑内出血,甚至婴儿的眼球也会因为剧烈的摇晃造成视网膜出血。

    而脑内出血,就是婴儿症候群发作需要及时就医的原因之一,对神经系统产生长远的负面影响,大部分原因也是脑内出血。

    单纯的了解症状只能让宝爸宝妈们第一时间做出判断,及时就医,将危害最小化,并不能避免婴儿摇晃症候群的发作,做好预防才能真正的让宝宝摆脱婴儿摇晃症候群的危害。

    尽管大部分婴儿摇晃症候群发生在宝宝受到家暴或虐待后,但在与宝宝游戏的过程中,如果不注意保护宝宝的颈部,或安抚宝宝时摇晃过度,可能也会导致婴儿摇晃症候群发作。

    这些方面家长需要注意,帮助宝宝远离儿摇晃症候群。

    ?四不一护?

    一、不剧烈摇晃

    很多家长在安抚宝宝时下意识的会摇晃,如宝宝的奶奶,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力度过大,或摇晃得过于剧烈,小宝宝脆弱的脑部会很容易受到伤害,很可能就会导致婴儿摇晃症候群发作。

    安抚宝宝的方式有很多,不一定就要剧烈的摇晃,何况剧烈的摇晃并不一定能够安抚好宝宝。

    二、不抛接宝宝

    很多人逗宝宝时喜欢将宝宝举高高,然后抛起,接住,虽然大多数宝宝对这样的游戏会感到兴奋,大笑出声,但是这样的动作其实是很危险的。

    宝宝在被抛接的过程中属于完全脱离控制的情况,会让宝宝脆弱的脖子得不到保护,从而引起脑部的剧烈震动,导致婴儿摇晃症候群发作。

    此外,部分家长将宝宝直接抛到床上、沙发等柔软着落点的举动也可能会导致宝宝的脑部受到伤害,为了避免婴儿摇晃症候群发作,家长们还是尽量减少这类危险举动比较好。

    三、不抱着宝宝做旋转、用力翻躺等动作

    有些人喜欢将宝宝放在自己的膝盖上坐着,然后让宝宝用力的向后翻躺,或者抱着宝宝转圈圈、大幅度动作等等,这些动作对于脖子脆弱无力支撑的宝宝来说,是极其危险的,甚至是已经能够撑起脖子的宝宝,也很容易因为这样的动作而受到伤害,引发婴儿摇晃症候群。

    四、不过度使用摇篮

    很早以前中国的育儿方式中就已经有了摇篮这一物件,甚至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摇篮是婴儿不可或缺的一种工具,能哄宝宝入睡,能安抚宝宝情绪。

    然而,过度的依赖摇篮安抚宝宝,或者为了让宝宝尽快得到安抚而用力的摇晃摇篮,对宝宝来说,并不算是好的安抚方式,还可能引发婴儿摇晃症候群。所以在使用摇篮时,一定要控制好使用的时长和摇晃的力度。

    五、护好宝宝颈部

    婴儿摇晃症候群发作的真正原因大多是颈部得不到好的保护,从而使头部受到剧烈的震动造成伤害,所以在宝宝颈部能够支撑起自己的小脑袋之前,一定要护好宝宝脆弱的颈部。

    就算是宝宝能够翻身,颈部力量已经足够支撑起自己的小脑袋,家长依旧不能放松对宝宝颈部的保护,?四不?依旧是家长们需要注意的点。

    还有哪些办法可以安抚哭闹的宝宝呢?

    一、了解宝宝的情绪

    宝宝哭闹不止,很多家长也会因此而方寸大乱,新手爸妈更容易手足无措。

    产科医生提醒,了解宝宝哭闹的真正原因,针对性解决问题,才是安抚宝宝的最佳途径。

    在宝宝能够用言语表达自己的意思之前,哭闹一般有这几种情况:

    干嚎

    宝宝干嚎,声音偏高,很可能是宝宝在向妈妈撒娇,要抱抱。

    尿了

    宝宝哭声刺耳、尖锐、夹杂低音,可能是宝宝尿了、拉了,提醒爸爸妈妈宝宝需要清洗、换纸尿裤。

    饿了

    哭声中带有?M?音,可能是宝宝饿了,要吃奶。

    病了

    哭声持续并且反复,很可能是宝宝病理性的哭泣,家长需要检查宝宝是否有起疹子、蚊虫叮咬、过冷过热等情况,如果宝宝哭声异常尖锐,或声音逐渐变弱,家长一定要提高警惕,排查可能原因,正常的处理完毕后,如果宝宝依旧哭闹不止,及时就医。

    二、抚触按摩

    父母与宝宝的身体亲密接触可以很好的安抚宝宝的情绪,通过抚触按摩,宝宝会得到很大的安全感,婴儿操、中医指导下的按摩等等,都是安抚宝宝很好的办法。

    三、及时就医

    当安抚和观察后,宝宝依旧无法停止哭泣,建议家长们及时带宝宝就医,医生会根据宝宝的情况尽快做出判断,并进行针对性治疗。

    这里需要提醒新手爸妈的是,3个月前的宝宝易发生肠绞痛,采用飞机抱、竖抱等方式无法缓解宝宝疼痛时,需就医;5?9个月宝宝易发生肠套叠,极其危险,尽快就医时最好的办法。

新生儿手脚冰凉打喷嚏是什么原因

宝宝一定要剃胎毛吗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