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儿科

新生儿黄疸是眼白黄吗

时间: 阅读:7768
新生儿黄疸是眼白黄吗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百薇

百薇

2025-09-18 20:12:27

新生儿黄疸不是眼白黄,而且身体各部分的皮肤都会发黄。婴儿黄疸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的。如果是生理性的,不用特殊治疗,也会自行恢复。但是如果是病理性的,就需要服用药物来治疗,并且在病情比较严重的时候,将婴儿放进保温箱内接受蓝光照射来治疗,否则容易出现危险。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云胡不喜
    回复
    2024-05-08 20:20:51

    宝宝脸色发黄,让新手爸妈心惊胆战!但别担心,让我们一起探索宝宝脸色发黄的常见原因,科学应对,守护宝宝健康
    ?生理性黄疸
    新生儿出生后,肝脏功能还在成长中,可能导致胆红素代谢不畅,让皮肤和眼白部分略显黄色。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通常在出生后2-3天出现,第3-5天达到高峰,随后逐渐消退。只要保持宝宝充足喂养和排便,无需特殊治疗哦!
    ?母乳性黄疸
    母乳喂养的宝宝,由于母乳中的β-半乳糖苷酶作用,可能出现黄疸。这种黄疸通常在出生后第4-7天出现,持续时间较长,但不会对宝宝健康造成影响。如有疑虑,可咨询医生并适当调整喂养方式。
    ?病理性黄疸
    病理性黄疸则是由疾病或异常情况引起的。如溶血性疾病、肝炎、胆道梗阻等,可能导致黄疸在出生后24小时内出现,持续时间长,并伴随其他症状。一旦发现,请立即就医诊断和治疗!
    ?其他因素
    此外,药物过敏、遗传性疾病等也可能导致宝宝脸色发黄。这些情况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诊断和治疗。
    ?温馨提示
    宝宝脸色发黄虽常见,但大多数情况下是生理反应。只要密切观察宝宝情况,保持充足喂养和排便,就能有效预防黄疸的发生。如有疑虑或发现异常,请及时就医哦!

  • 远志
    回复
    2024-05-08 20:20:51

    黄疸是一种因体内胆红素过多而引发的症状,通常会让宝宝的皮肤和眼白呈现黄色。当一岁宝宝出现黄疸时,可能是由于以下原因。
    1??生理性黄疸
    生理性黄疸是新生儿常见的现象,由于肝脏功能尚未完全发育,导致胆红素无法有效处理,形成黄疸。一般情况下,几周内就会自行消退。
    2??感染性黄疸
    宝宝可能因各种感染或疾病引发黄疸。例如,肝炎、败血症等疾病都可能导致黄疸。
    3??药物性黄疸
    某些药物可能影响肝脏功能,导致黄疸。例如,抗生素、镇痛药等。
    4??先天性胆道异常
    先天性胆道异常是一种罕见的疾病,宝宝出生时就存在胆道异常,导致胆汁无法正常排出体外,从而引起黄疸。
    及时就医
    黄疸是宝宝常见的症状,如果宝宝出现黄疸,建议。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诊断和治疗,确保宝宝的健康。

  • 木槿
    回复
    2024-05-08 20:20:51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常见的一种疾病,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两种。本文将为你详细介绍这两种黄疸的特点、时间、程度和治疗方法,帮助你更好地了解和预防新生儿黄疸。
    ?生理性黄疸
    生理性黄疸是新生儿常见的一种黄疸,特点是皮肤浅黄,眼白微黄,4-5天达高峰,10天内消退。它出现的时间是出生后3天左右,逐渐加重,2-3天最明显。程度上,血清胆红素不超过12mg%(足月儿)或15mg%(早产儿)。治疗上,多喂水,不需特殊治疗。
    ?病理性黄疸
    病理性黄疸是新生儿黄疸的另一种类型,特点是出生后24小时内出现,持续时间长,色深,全身黄染。它出现的时间是出生后24小时内,持续时间长,可能反复。程度上,进展快,手足心黄染,血胆红素值可能超过12mg%。治疗上,照光治疗为主,严重需药物或换血,胆道闭锁需手术。
    ?早识别,早干预!
    新生儿黄疸是一种常见的疾病,早期识别和干预非常重要。新手爸妈们要学会分辨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及时就医,守护宝宝健康!

  • 徐长卿
    回复
    2024-05-08 19:19:41

    当皮肤或眼睛的巩膜(即眼白)变成黄色时,医生们形容巩膜和皮肤黄染,称为黄疸。正常人血清中胆红素含量为1.7 ~ 17.1μmol/L,超过此值时,即可出现黄疸。根据黄疸的程度不同,可分为隐性黄疸和显性黄疸。显性黄疸的血胆红素值超过34.2μmol/L,巩膜由原来的白色变为黄色,很容易观察到,因此医生常通过观察巩膜的颜色来判断有无黄疸,严重者皮肤呈现金黄色或暗黄色;如果血胆红素值在17.1 ~ 34.2μmol/L,皮肤巩膜不显黄染,但血胆红素超过正常范畴,称为隐性黄疸,此时只能通过血化验来证实。有些人在短期内进食大量水果,如橘子、胡萝卜等,可出现皮肤变成黄色,但巩膜不黄,血胆红素值正常,不能诊断为黄疸。

    就胆红素的代谢过程而言,正常人血液中的红细胞(红血球)平均寿命为100 ~ 120 天,衰老的红细胞必须从血液系统中排泄出去,其代谢过程首先是由单核_巨噬细胞破坏和降解衰老的红细胞,使之释放出血红蛋白,血红蛋白再转化为血红素→胆绿素→胆红素,而胆红素的代谢主要在肝脏进行,它先由肝细胞摄取,再与肝细胞的葡萄糖醛酸结合成为结合胆红素,结合胆红素被排泄到毛细胆管,构成胆汁的一部分,随着胆汁排到十二指肠,在肠内细菌的作用下变成尿胆原,80% ~ 90% 的尿胆原在肠道接触氧气后氧化成尿胆素,亦可称为粪胆素,随着粪便排出体外,这是黄色大便的主要成分,另有10% ~ 20% 的尿胆原被肠道重新吸收,进入血流,由肾脏随尿排出,通过正常排泄使血中胆红素不潴留,不产生黄疸。有15% ~ 50% 的急性胰腺炎患者会出现黄疸。

    就黄疸发生的原因来讲是很复杂的,胆红素代谢障碍涉及红细胞本身寿命、肝脏代谢排泄过程等,须进一步检查加以鉴别。根据不同的形成原因,大体上将黄疸分为三类:溶血性黄疸、肝细胞性黄疸及梗阻性黄疸。

    (1)溶血性黄疸:主要特点是红细胞破坏增加及红细胞寿命缩短,导致肝细胞来不及结合胆红素成为结合胆红素,使血中未结合胆红素增加,溶血性黄疸皮肤、巩膜呈柠檬黄色,黄疸多不严重,伴贫血、脾大,主要病因为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夜间阵发性血红蛋白尿等遗传性疾病。

    (2)肝细胞性黄疸:分为先天性黄疸和后天获得性黄疸等两类。

    先天性黄疸由肝细胞先天性功能障碍所致,从新生儿或幼儿期发病,出现间歇性黄疸,如Dubin-Jouhnson 综合征和Roter 综合征等;后天获得性黄疸是肝细胞性黄疸,多为病毒性肝炎或某些损伤肝细胞的药物引起,使肝细胞结合胆红素能力减退,使血胆红素上升。

    (3)梗阻性黄疸:由胆汁排泄障碍所致,分为肝外梗阻和肝内梗阻。肝内梗阻见于下列疾病:肝内胆管结石、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毛细胆管炎;肝外梗阻多见于胆总管结石、胰头癌、壶腹部癌,梗阻使梗阻部位近端胆管压力增高,胆囊扩张,胆红素反流入血,血中结合胆红素明显升高,黄疸程度较重,皮肤为暗黄或棕黄色,伴皮肤瘙痒、乏力、恶心等,大便为白陶土色。

新生儿手凉怎么回事

5斤早产儿一天的奶量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