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儿科

新生儿开塞露使用方法是什么

时间: 阅读:12159
新生儿开塞露使用方法是什么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槐米

槐米

2025-09-18 19:27:40

由于宝宝胃肠功能较弱,容易出现攒肚的现象。宝宝两天不拉粑粑,用不用开塞露都是可以的。可以帮宝宝按摩按摩腹部,每天按摩两三次,每次按摩10分钟,经常按摩能促进肠蠕动,缓解便秘现象。如果想给新生儿用开塞露的话,可以将开塞露的注药管拧开,挤出少许润滑注药管,再轻轻插入宝宝肛门,保留5~10分钟再排便。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离亭燕
    回复
    2024-05-08 21:21:47

    将容器顶端刺破或剪开,涂以油脂少许,缓慢插入肛门,然后将药液挤入直肠内,成人一次1支,儿童一次0.5支。

    注意事项

    1、刺破或剪开后的注药导管的开口应光滑,以免擦伤肛门或直肠。

    2、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3、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4、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5、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6、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开塞露用的时间

    开塞露是在有大便的感觉时用,因为开塞露用过之后5-10分钟才会起效,之后再去大便就能轻松排便了。但对于比较严重的便秘,则需要更长时间才能起效,一般不会超过30分钟。所以患者要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确定使用开塞露的时间。

    另外,开塞露并不是什么时候都可以用,有些便秘患者按常规方法使用开塞露后,仍不能排便。

    这主要因为排便反射是由直肠壶腹部的神经完成的,而直肠壶腹部距肛门的距离最远可达7cm,开塞露的细端长仅3cm。

    按照常规方法挤入肛门内的开塞露仅能到达肛管内,对直肠的刺激作用较小,排便反射相对较弱,因此大便量多且质地相对较软的患者也许能顺利排便,而对进食量少、大便干结且量少的患者,作用就会较差或无效。

    此外,开塞露主要是通过刺激肠壁引起排便反射,达到缓解便秘的作用。如经常使用,直肠对开塞露的刺激会变得越来越不敏感,因此,效果也就越差。

    以上内容参考:-开塞露

  • 龙葵
    回复
    2024-05-08 21:21:47

    一个月大的婴儿也可能存在便秘情况,那么一个月大的婴儿的开塞露怎么使用呢?

    在给孩子使用开塞露的时候一般应该选择20毫升左右的注射器,针头的地方是不需要使用的,然后再把开塞露吸进去,把头皮针带针头的地方剪掉,但是也不要全部都剪掉,需要留下两厘米到五厘米的部位,然后就可以把注射器接上,为了不让孩子受到伤害应该在前端涂抹一些润滑油。

    一个月婴儿使用开塞露也应该特别注意,也不能经常使用,虽然偶尔使用一次会有效果,但是如果经常使用,会对孩子造成很大的刺激,胡乱使用也有可能导致孩子出现依赖表现,在没有刺激的情况下就有可能没办法自己大便,也会让肠壁对药物的敏感性变低,会变得没有效果。

  • 芍药
    回复
    2024-05-08 21:21:47

    由于开塞露开口端坚硬粗糙,在小儿便秘的应用中经常会造成小儿肛周粘膜红肿、疼痛,甚至损伤直肠粘膜,给小儿造成痛苦,小儿也不易配合,因此给孩子使用时,要特别注意方法。
    用20ml注射器和一次性头皮针代替开塞露体外给小儿通便,效果较好,易于操作,小儿感觉舒适,容易配合。
    方法为:将开塞露药液全部抽吸到20ml注射器中(弃去针头部分),然后接上一次性头皮针(将头皮针前端带针头部分剪去,留2~5cm备用),涂上石蜡油即可插人使用。
    由于小孩子的肠道比较脆弱如果与多次的使用开塞露的话会伤害小孩子的肠道因此给小孩子使用不好呢!试一款药物叫做舒泰清这是一款纯物理作用的药物安全并且不会刺激肠道!

  • 芍药
    回复
    2024-05-08 20:20:37

    开塞露能润滑并刺激肠壁-软化大便-使其易于排出。本文将介绍开塞露的正确使用方法,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该药品。
    ?适用人群
    开塞露适用于便秘症状较轻的人群,特别是儿童。
    ?正确使用方法
    用法先让病人侧卧,双膝弯曲,用力张口呼吸。用时先剪去开塞露顶端,涂上凡士林或挤出药液少许起润滑作用,然后将开塞露的开口端插入肛门3-4厘米,慢慢地半药液挤入,小孩一半即10毫升。用手纸慢慢将开塞露拔出,并迅速让病人双脚伸直,嘱病人忍耐5-10分钟后上厕所。
    ?注意事项
    开塞露只能缓解一时症状。平时要让孩子多喝水,多吃些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

奶瓶需要每天消毒吗

新生儿的护理和喂养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