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儿科

小儿七珍丸的用法用量

时间: 阅读:12571
小儿七珍丸的用法用量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柳华

柳华

2025-10-13 14:57:24

小儿七珍丸的用法是用白开水或者是糖水送服。

空腹服用是最好的,一个月的小儿一次喝三粒,三至四个月的小孩一次五至六粒,七至八个月的小孩一次八至九粒。如果已经满了周岁的儿童,一次吃十五粒,三至四岁的儿童一次二十五粒,五至六岁的儿童一次三十粒,七至八岁的儿童一次三十五粒,十岁及以上的儿童一次四十粒。不建议自行用药,建议到医院面诊后,遵医嘱使用,才能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蓦山溪
    回复
    2024-05-09 03:03:05

  • 匿名用户
    回复
    2024-05-09 03:03:05

    感冒,发烧,腹泻,便秘,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这些疾病都是儿科常见的疾病,所以子啊家里可以适当准备一些这样的药物。小儿七珍丸就是一种治疗儿童感冒,腹泻的不错选择的药物。小儿七珍丸是一种纯中药制剂,那么服用这个药物要注意哪些事项呢?
    1、功能主治
    相信,很多新生儿家庭都有一个困扰,就是小孩子半夜哭啼,但是又没有任何有用的办法可以缓解。这种情况下可以给小孩子服用小儿七珍丸,夜啼烦燥的症状就会有所消减。我们知道小孩子的身体不比大人,经常容易感冒发烧,小儿七珍丸可以有效缓解发热症状,退烧解热。此外,小儿七珍丸还可以治疗因伤寒带来的夹食夹惊,大便不通等小儿疾病。此药没有副作用,但是患有麻疹或者长期腹泻导致气虚的患者不能食用。
    2、用药注意
    医生建议,可以用白开水或糖水将药送服,或混合入食物中给小孩服食,因为此药含有草药的味道,所以小编建议最好是用糖水冲服。当然应该是空腹食用。因为此药根据孩子的岁数不同用量也有所不同,所以服食的时候一定要按药品说明书或者在医师的指导下购买和使用。妈妈们应该在服药期间让宝宝多饮水,多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这样药效才会显著,病才会好得快。
    妈妈们记住了吗?孩子夜哭,发烧感冒,积食受惊时,不要不知所措哦,给宝宝服用小儿七珍丸保证药到病除。另外,孕妇,哺乳期妇女以及儿童不能服用此药,在使用此药物的时候,切记不可与其他的药物一起使用,否则可能会出现药物相互作用的呕吐现象。
    3、用法用量
    小儿七珍丸用白开水或糖水送服,或暗投入食物中;或同乳共服,空腹服最好。
    一般一个月小儿一次3粒,三至四个月一次5~6粒,七至八个月一次8~9粒;三至四岁一次25粒,五至六岁一次30粒,七至八岁一次35粒。
    若未奏效,隔24小时再服一次,最多限服三次。服一次为一个疗程。
    小儿七珍丸是儿科用药,所以在使用剂量上一定要严格按照说明书上的剂量服用,因为小孩子的身体发育尚未完善,对于药物的反应还是比较敏感的,所以如果需要长期服用该药物的话,很可能引起不良反应。小儿七珍丸也一样,如果需长期服用的话,要在医生指导下正确服用,这样的话更加有利于小孩的身体健康。
    4、副作用
    小儿七珍丸的有效成分都是中药成分,目前没有什么明显的副作用,所以家长可以放心的让孩子服用。小儿七珍丸还是有些禁忌的,就是对小儿七珍丸及有效成分过敏的患者禁止使用,还有麻疹及久泻气虚患者忌服。

  • 泠青沼
    回复
    2024-05-09 03:03:05

    小儿七珍丸
    性状:
      本品为朱红色的包衣水丸,除去包衣后显黄色;气芳香,味凉、微麻。
    适应症:
      消积导滞,通便泻火,镇惊退热,化痰息风。用于小儿感冒发热,夹食夹惊,乳食停滞,大便不通,惊风抽搐,痰涎壅盛。
    用法用量:
      用白开水或糖水送服,或暗投入食物中;或同乳共服,空腹服最好。
      1个月3粒/次,3-4个月5-6粒/次,7-8个月8-9粒/次,12个月粒/次,3-4岁25粒/次,5-6岁30粒/次,7-8岁35粒/次,10岁及10岁以上40粒/次。
      若未奏效,隔24小时再服一次,最多限服三次,服用一次为1个疗程。
    所以应该看你的小宝宝具体多大了,严格按照医嘱来服药。

  • 徐长卿
    回复
    2024-05-09 02:02:55

    25粒。
    小儿七珍丸四岁吃25粒,根据七珍丸的用法用量是1个月的孩子1次3粒,3-4个月的宝宝5-6粒1次,7-8个月的宝宝8-9粒1次,12个月以上的宝宝15粒1次,3-4岁宝宝25粒1次,5-6岁宝宝30粒1次,7-8岁宝宝35粒1次,10岁和10岁以上的孩子每次40粒。

健儿消积贴的用法用量

小儿五维赖氨酸糖浆的用法用量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