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儿科

柴石退热颗粒的用法用量

时间: 阅读:5848
柴石退热颗粒的用法用量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半枫荷

半枫荷

2025-10-14 23:57:40

柴石退热颗粒在使用本药物时,患者需要通过开水口服,每次使用8克,每天使用4次。

如若患者使用药物后三天症状没有得到明显的缓解,或者症状比之前更加严重,又出现了新的严重症,比如心悸、胸闷,这时应立即停止使用药物,并且到医院进行就诊。儿童患者在使用本药物时,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不建议自行用药,建议到医院面诊后,遵医嘱使用,才能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匿名用户
    回复
    2024-05-09 06:06:02

    病情分析:
    小柴胡颗粒,剂量为10克/包,5岁小孩用量:每天3次,每次半包。
    指导意见:
    如果没有咳嗽明显、喉咙红肿等现象,服用一上药物治疗即可,暂可不必服用头孢之类的抗菌消炎药,如果加用利巴韦林颗粒等抗病毒药也许效果更佳。

    病情分析:
    你好,孩子的情况是感冒了,需要及时服药治疗。
    指导意见:
    5岁的孩子服用小柴胡大约每次半包就可以,一般感冒都是病毒感染引起的,不需要使用抗生素治疗,可以给孩子服用感冒药控制症状就可以,还要让孩子多喝水,多吃新鲜水果,可以缩短感冒时间,促进身体康复。

  • 半夏
    回复
    2024-05-09 06:06:02

    本品为内科感冒类非处方药药品。新博柴黄颗粒用于上呼吸道感染,感冒发热。说明书用法用量为口服,一次1袋,一日2次。鉴于说明书未明确儿童和成人的用法用量的区别,百利药业为更好的服务患者,并且做到用药精准,达到最佳疗效,在四川大学华西附二医院儿科对新博柴黄颗粒不同剂量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风热证)退热效果开展一项随机、双盲、阳性药及安慰剂对照试验研究。在新博柴黄高、中剂量组均优于阳性对照组、无毒副反应,且两组间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的情况下,推荐中剂量组在临床应用。此试验中中剂量的用法用量如下:

  • 半夏
    回复
    2024-05-09 06:06:02

    川贝清肺糖浆具有止咳化痰、清肺润燥的功效,主要由枇杷叶、地黄、川贝母、麦冬、苦杏仁、甘草、桔梗等成分组成,可以用于治疗咽喉肿痛、干咳、咽干舌燥等病症。在临床上通常用于治疗支气管扩张、肺心病、肺脓肿以及急、慢性支气管炎所导致的咳嗽、咳痰等症状。日常服用时需要注意由于川贝清肺糖浆中的糖分含量较高,糖尿病患者需要在医生的专业指导下使用,以免导致血糖异常升高。
    小儿柴桂退热颗粒,它里面主要成分是柴胡,桂枝,葛根,浮萍,黄芩,白芍和蝉蜕。其中只有桂枝是一个辛温解表的中药,柴胡,葛根,浮萍,黄芩,白芍和蝉蜕都是偏凉性的,因此整个药物是重于清热的。它的主要功效是发汗解表,清里退热,主要用于小儿外感发热。比如说出现发热头痛,身体疼痛,鼻塞流鼻涕,主要是流脓鼻涕,口干,咽喉红肿和咽痛,小便黄,大便干这些症状。它的用法用量,主要是一岁以内,一次半包。一到三岁,一次一包。四到六岁,一次一包半,六到十四岁,一次两包,都是吃一天四次,一般来说如果用三天症状没有缓解,就需要去医院就诊
    如果我的回答对您有所帮助,记得点亮采纳哦,谢谢啦!

  • 蓦山溪
    回复
    2024-05-09 05:05:52

    新博柴黄颗粒用于上呼吸道感染,感冒发热。新博柴黄颗粒在1999年上市时,国家对中成药的剂量规定是按常用的中药材的最低剂量和最少次数进行审批,因此说明书上的剂量是一次1袋,一日2次。但这个剂量并不适合于所有年龄段的患者。
    为了提高临床用药有效性,以四川大学华西附二医院为承担单位,收集了200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风热证)患儿,开展一项随机、双盲、阳性药及安慰剂对照试验,以探讨柴黄颗粒不同剂量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风热证退热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用药参考。在新博柴黄高、中剂量组均优于阳性对照组、无毒副反应,且两组间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的情况下,推荐中剂量组在临床应用。此试验中中剂量的用法用量如下:年龄低剂量组用法用量
    (说明书剂量)中剂量组用法用量
    (推荐临床剂量)<3岁1袋/次,2次/天1袋/次,3次/天3-5岁1.5袋/次,3次/天>6岁2袋/次,3次/天文献来源: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2年7月第27卷第7期《不同剂量柴黄颗粒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退热效果观察》此研究表明,柴黄颗粒效果和安全性均好,可在临床中使用,但是具体情况还需要医疗工作者根据患者实际情况来确定。
    新博柴黄饭前和饭后都可以服用,建议与吃饭时间间隔半个小时服用,更有助于药物的消化和吸收。

儿宝颗粒的用法用量

儿科七厘散的用法用量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