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脾养儿颗粒为患有糖尿病的儿童禁止使用。
如果患者属于过敏体质,要谨慎选择使用此要禁止使用,对于本品过敏的患者要禁止使用。另外,儿童在使用此药物时,一定要有家长在旁边监护。使用药物后也要将药物放置在儿童接触不到的地方,避免出现误服等异常情况。
饮食喝粥;对症下药;腹泻有很多种;一、原因:引起腹泻的原因很多。进食不洁的食物或饮食不当可能会腹泻,精神过度紧张、焦虑抑郁、情绪起伏不定,亦会导致肠道功能紊乱,产生腹痛和腹泻症状。另一方面,若受了凉,特别是小腹受凉,亦会导致腹泻。腹泻的另一个原因,是身体对某类食物过敏,以致影响消化吸收,例如许多宝宝因缺乏乳糖酵素,无法消化乳类制品的乳糖,便会腹泻。还有,很重要的一部分是用中医判断的各类腹泻。因脾虚和其它很多问题都会导致腹泻。1、细菌感染性腹泻:
主要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每天数次至十余次,大便多有泡沫、黏液并呈黄绿色,还伴有发热、腹胀和呕吐。如果是细菌性痢疾,大便次数频繁,但量不多,呈黏液脓血便,臭味较重,严重者可有高热、抽搐等。重症腹泻的患儿,还可出现尿少、口渴、精神萎靡等脱水症状。
1.1、大肠杆菌引起的腹泻多在夏季发病,起病比较缓慢,开始轻,逐渐加重。出现呕吐、低热及脱水症状,大便有腥臭味,可有较多粘粹,亦可有便血情况。
1.2、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腹泻多由于长期大量使用抗生素导致的菌群失调所致。主要特点为不同程度的发烧、腹泻和呕吐,大便开始呈黄绿色,3-4天后变成有腥臭味的暗绿色水样便。次数极多,每天可达10-20次,小儿脱水情况严重。
1.3、 霉菌引起的腹泻多并发于其他感染或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的病儿。大便每天3-4次,为黄色稀水便,有的像豆腐渣状,有的呈绿色,泡沫多,带有粘液。
1.4、治疗方法:不要将两种或三种抗生素一起使用,更不要频繁地更换用药。大肠杆菌感染可选用复方新诺明、痢特灵、氨基苄青霉素等;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可以选用青霉素或红霉素;霉菌感染应选用制霉菌素或克霉唑。
2、病毒感染性腹泻:轻者常先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继之腹泻,一天内大便3—6次,不超过10次,大便黄绿色,水分较多,或呈蛋花汤样,没有失水表现,精神尚好,偶尔有恶心、呕吐,粪便显微镜检查仅有少许白细胞和脂肪滴。一般5天左右可以痊愈。较重的腹泻,每天可达10次以上,大便呈水样,量多,故不久可以引起失水症状,如皮肤弹性减低、口干、眼眶及前囟凹陷、哭时无泪或少泪、精神委糜、面色苍白等,同时有酸中毒的表现,如口唇樱红、呼吸深快、嗜睡等。如得到及时治疗,一般在1周左右可以痊愈。
2.1治疗方法:目前尚无特效的西药治疗。中医中药治疗小儿秋季腹泻有丰富的经验。若大便清稀,色淡不臭,常用霍香10克,苏叶10克,半夏10克,陈皮5克,茯苓10克;若为发热,舌质红,咽红,小便短赤者可用葛根10克,黄岑10克,黄连3克,泽泻10克,广木香3克。中草药铁苋菜、地锦草、律草也有较好效果。
3、非感染性腹泻:多由喂养不当致使胃肠功能紊乱,如过早、过多地添加大量淀粉或脂肪类食物。这类患儿往往有腹胀、腹痛,痛则欲泻,泻后痛减;大便气味酸臭,同时伴有呕吐,不思饮食,夜卧不安。如果是由长期滥用抗生素引起的继发性腹泻,大便则呈豆腐渣样。有时患儿患感冒、肺炎、中耳炎后,也常会伴有腹泻。
3.1、寒泻 因为过食生冷,感受风寒引起症状:症见腹泻清稀,含有泡沫,臭气不大,肠鸣腹疼,或兼见恶寒发热,舌苔白腻。主要是由于肚腹受寒,寒凝气滞,气机不畅所发。治疗上当以疏风散寒,理气止泻为法。用药可以选服藿香正气胶囊,每次2粒,一日2次。外用“小儿敷脐止泻散”贴脐,一日换一次。
3.2、热泻 病儿肠胃积热,外受暑湿引起腹泻急促而量多,大便稀黏、酸臭,小便黄。可选用“葛根芩连微丸”每次1g,每日服3次。
3.3、水泻 病儿贪食生冷食物,引起水泻不止,每天大便次数多,肠鸣腹胀,大便如稀水或不成形,泄后肠鸣腹胀减轻。病儿病情很容易加重,发生脱水。一般应到医院请医生治疗。
3.4、伤食泻主要由于过食或添加辅食不当引起腹胀腹痛,便前哭闹,大便酸臭,或见奶瓣或不消化食物,或如臭鸡蛋味,肚腹胀气,口臭气促,食欲不振,夜卧不安,舌苔厚腻,或微黄。治疗应以消食化积为法,常用的中成药有保和丸、至保锭。伤食泻当积滞被消导后,腹泻自然会止。
3.5、脾虚泻:宝宝大多是腹泻治疗不及时或喂养不当,腹泻迁延不愈而造成。大便稀溏,可见不消化食物,色淡不臭,多在吃下食物后就泄,时轻时重,面色萎黄,体重不增加或增加缓慢,精神不振,严重者有便后脱肛,手脚发凉等症状。可用启脾丸、醒脾养儿颗粒。
3.6、寒湿、脾虚:大便稀薄或蛋花汤样,或有泡沫,或夹有不消化食物,呈黄色或黄绿色,无粘液及脓血;大便常规检查无红、白细胞及脓细胞,或偶有数个白细胞;无发热、腹痛及呕吐,无脱水及酸中毒;接受过抗生素及其它治疗,疗效不佳;中医辨证为寒湿泻或脾虚泻。
3.7、湿热泄:症见泻下水分较多如水注,粪色深黄而臭.或见少许粘液,时有腹痛,食欲不振,恶心、疲劳不爱动,有时可出现发热,口渴,小便黄少,舌苔黄腻。本证是因湿热之邪,蕴结脾胃,下走大肠而发。治法应为清热利湿,常用的中成药有加味香连丸。
3.8、脾肾阳虚泻:症状有久泻不止,粪质清稀或为不消化食物,有的脱肛,小婴儿可见睡时露睛,舌淡苔白。治法以补脾温肾为主。中成药可选用附子理中丸。3.9治疗方法:根据体质病症不同,辩证施治,不可随意用药,用错药物反而加重病情。很多家长按西医方法注重添加钙剂和其他各种微量元素,长期添加不见有效,反伤脾胃,造成恶性循环,小儿脾胃多虚弱,应以健脾强胃为主要目标,其意义远大于添加各类微量元素和其他营养,脾胃强健,营养从各种食品中吸收足以。4、秋季腹泻是一种症状的概念,四季都可能发生,其实就是感冒,有人感冒发到肺,有人感冒发到大肠,大肠和肺互为表里,所以不管在哪,是一样的感冒,但西医就叫秋季腹泻和肺炎。
好的西医,治疗秋季腹泻,只用补液盐,让他们自己好,但国内不良医生,一定会抗病毒、抗生素一起上点滴,起码7天,直到肺炎、脑炎,然后心肌炎,最后的结论是秋季腹泻会死人。秋季腹泻与普通腹泻最明显的区别在于秋泻直接侵犯大肠,很容易造成脱水,就和咳嗽和肺炎的区别。咳嗽是普遍的,肺炎是病邪直接侵犯肺。普通腹泻,也会脱水,但不会那么严重,我所说普通腹泻,是脾虚腹泻或湿热腹泻。出现严重脱水性腹泻,可以吃藿香正气,肚脐贴附子理中丸1/5。如果很难喝,可以用藿香正气放两片姜,一个枣,少量水煮,加红糖喝。两天就好等到后期,出现粘液,再吃王氏。贴的一天一次,藿香正气一天2到3次。贴肚脐是因为,肚脐是很重要的开窍,直通肠道,人在母体就是靠这个口的。你是大人的话,就用整肠生和黄莲素,饮食改粥;宝宝腹泻和大人不一样,他们肠胃弱,每次都需要菌群药来调理几天;
小孩经常会出现食欲不振,不想吃饭的问题,这时候家长就会找很多办法来改善小孩的食欲。有些没经验的家长会采取一些非常规的手段,给小孩同时服用多种药物和保健产品,希望孩子可以快速恢复食欲。那么,乐儿康颗粒可否跟醒脾养儿颗粒同服呢?
乐儿康颗粒可否跟醒脾养儿颗粒同服乐儿康颗粒不可以跟醒脾养儿颗粒同服。
乐儿康颗粒是一种由党参、太子参、黄芪、山药等多种的中药成份组成,经现代最先进的生产工艺精致而成的中成药制剂。乐儿康颗粒有益气健脾,和中开胃等功效,主要治疗儿食欲不振等的疾病,而且乐儿康颗粒时不要和滋补性的中药同时服用,糖尿病患者以及有高血压、心脏病、肝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的患者请在您的主治医生或者指导药师的指导下正确服用。
醒脾养儿颗粒和小儿康颗粒的区别具体如下:
1、主要成分不同:小儿康颗粒主要成分中含有:太子参、山楂、葫芦茶、槟榔、麦芽、榧子、白芍、白术、茯苓、乌梅、蝉蜕、陈皮;而醒脾养儿颗粒主要成分有毛大丁草、山栀茶、一点红、蜘蛛香,其中毛大丁草主治脾胃虚弱、反复呕吐、久泻不止、小儿疳积; 一点红治疗小儿气血虚弱、萎黄消瘦、烦躁多动、多虚汗;蜘蛛香主治小儿食疳诸积、肚大肢瘦, 或下痢痛、腹胀等症状; 山栀茶养血补虚弱, 镇静安神。
2、功效不同:小儿康颗粒具有健脾开胃,消食导滞,驱虫止痛,安神定惊的功效;而醒脾养儿颗粒具有调理脾气、虚滞、醒脾开胃、补虚安神、清热解毒、实肠止泻的作用。
醒脾养儿颗粒禁忌有哪些醒脾养儿颗粒是中药性质的非处方药。由毛大丁草、山栀茶、一点红、蜘蛛香组成。具有醒脾开胃,养血安神,固肠止泻的功效,用于脾气虚所导致的儿童厌食、腹泻、便溏、烦躁、盗汗、遗尿、夜啼等症状。适用于各个年龄阶段的小儿,不良反应尚不明确,糖尿病患儿禁服,服药期间忌食生冷、油腻及不易消化的食物。如果宝宝出现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泻等,可以口服此药物进行调节,尤其是伴有脾胃虚弱的患儿,可以用此药物进行调解。
1、 醒脾养儿颗粒也是一种中成药,其里面含有一点红、毛大丁草、山栀茶、蜘蛛香等中草药,并且辅以蔗糖,因此服用起来味道甘甜,只是略微苦。其具有醒脾开胃,养血安神,固肠止泻的功效,因此对小儿的脾气虚有很好的疗效。
2、 一般来说,服用醒脾养儿颗粒的禁忌不多,且多半需要注意的是,孩子是否对且过敏,并且其是否与其他药物有相互作用,给身体带来一定的伤害,因此要严格听从医生的医嘱并做一定的咨询。
3、 最后,就是不能完全依靠药物的作用。如果坚持服用七天没有效果的话,一定要进行正规的治疗,切不可拖延治疗,耽误最佳的治疗时间。要积极疏导孩子,心态摆正,晚上早点休息,切不可熬夜。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