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儿科

小儿解感片的禁忌

时间: 阅读:3416
小儿解感片的禁忌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望月砂

望月砂

2025-10-13 09:24:24

小儿解感片的禁忌目前是尚不明确的。

该药物的主要功效是消炎止咳、清热解表,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患者出现的头疼鼻塞、咽喉肿痛,以及咳嗽喷嚏等不适症状。另外,该药物和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导致药物之间发生药物的相互作用,所以不要擅自和其他药物搭配使用。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南絮
    回复
    2024-05-09 12:12:52

  • 徐长卿
    回复
    2024-05-09 12:12:52

    感冒清片中含有对乙酰氨基酚这种退热剂,如果不发热的病人是不适合吃的,因为退热剂是不适合38.5 ℃以下的病人口服的,当然也就不适合3次/天口服。因为这个药片设计时间比较长,限于当时医学的发展许多问题均没有考虑到,现在的医学发展有了新的观点,因此这种含有退热剂的制剂已经不符合治疗感冒的新举措。因为退热剂目前已经不流行在各种发热的病人中乱用。乱用会损伤人体的白血球影响增加抵抗力,同时会掩盖病情使原有的疾病痊愈的时间延长。因此我建议你不要乱用这中含有退热剂的感冒药。特别是小儿感冒药中有许多含有对乙酰氨基酚这种退热剂的品种,请慎重选用。
    其实人体就象是一个完美而精密的全自动的仪器,它的各种功能之所以完美也是我们当代科技所不能够模拟和完成的。实际上人体生病时需要修复也是人体自己自动完成的,并不是我们帮它或用药物治疗后完成的。我们经常有个误区,认为生病了应该吃药,症状消失了病就好了。其实病仍然存在,吃药后只是掩盖了病情,延缓了疾病的进程,蒙蔽了我们的感觉。最后导致我们破坏了人体的自动修复工作,干扰了清除疾病的机会,以至于小病累积成大病,急性病转换成慢性病,直至到我们年老时疾病缠身,甚至中年时身患绝症。这都是我们不了解人体的这种自我保护功能所造成的。其实发热是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与修复功能。
    发热是人体抵抗力增强的表现,它是白细胞在呑噬和清除人体内的病毒、细菌、毒素和体内垃圾时所发出的集结信号,发热时人体的血流速度加快,可让白细胞在体内快速集结到病患处,有利于清除病毒、细菌、毒素和垃圾并使其动作加快,这对人体是有利的,同时这种活动可以使人体产生抗体,增加以后抵抗疾病的能力。正常情况下人的体温在36-40℃之间是人体内各种酶类最活跃的时候,而且在这个范围内体温每上升0.5℃免疫力就会提高35%左右。人发热时是靠体温来增强人体内酶的活性度来分解和杀死各种致病微生物的。所以在西方国家医师是不用退热剂的,我国现在许多人还没有认识到这个问题,所以才害怕发热。其实我们胡乱使用退热剂后,就使它阻止了白细胞上述这些对人体有利的活动,同时损伤了白细胞,并可以引起白血球减少,这样做对人体是没有好处的,所以退热剂使用的次数越多的人抵抗力越差。同时许多疾病的早期都和感冒差不多,使用退热剂后掩盖了病情,往往使许多病毒性出疹性疾病不易发现而突然病情加重,如果和激素一起用时往往会引起病人死亡。特别是麻疹、水痘和手足口病。这也是临床上常见的病情加重和死亡原因。
    假如人体此次生病需要发热24或48小时才能完成它的这次修复任务时,你使用退热剂阻止了它的发热,实际上它没有完成任务,所以休息一段时间后它又会重新再次发热来继续它没完成的工作,你如果反复阻止,它就会反复发热。实际上等于你把它必须完成任务的工作时间给分开拉长了,直到它完成任务为止。所以最好别阻止它发热。这是人体的自身保护反应也是排毒反应。没有什么可怕的,我们人体的每一种功能都是处于保护自己而产生的,所以它不会对人体造成太大的危害!只有当它完成任务后体温就会自动降至正常。
    生病期间要注意饮食清淡,吃流质或半流质饮食。不要吃高蛋白的食物或者发物,比如:鸡蛋、牛奶等,那样会引起发热更高。注意室内要安静,一定要让患儿休息好,人体修复是在睡眠中进行的,只有休息好了才能恢复的快。室内空气要新鲜,每天至少开窗通风2-3小时,被子不能盖得太厚太多。多喝白开水或蔬菜水果汁,是有利于出汗和排尿,促进毒素排出。经常给孩子擦去身上的汗渍,要保持皮肤的清洁卫生,以免再次着凉。治疗上可以用一点清热解毒的中成药,比如:小儿豉翘颗粒,小儿感冒颗粒,连花清瘟胶囊、抗病毒口服液,四季抗病毒口服液,蒲地蓝消炎口服液等等,只要选择1种即可。让疾病在中药的控制下自然恢复才是良策。通常每次生病均在5-7天左右,这与人体的七日生物节律有关。也与人体自身不断的产生抗体有关,当4天以后人体的抗体越来越多,发热就会越来越小直至康复时体温就会正常了。

  • 匿名用户
    回复
    2024-05-09 12:12:52

    从奥密克戎的症状特点来看,发烧、头痛、肌肉酸痛、咳嗽等症状会出现,类似感冒。其中有退烧药、止痛药以及复方感冒药、止咳药等药物。

    新冠病毒感染者居家期间,千万别“病急乱投医”,退烧药与感冒药尽量不要叠加使用,要警惕重复用药、超剂量或超次数使用药物,同时还要避免食物与药物相互作用。下面由我为大家说说新冠用药有哪些禁忌需要注意?哪些药不能叠吃?

    一、哪些药不能叠吃?

    1、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是目前解热镇痛的推荐药物,可用于普通感冒或流行性感冒引起的发热,也可用于缓解轻、中度的疼痛症状,如头痛、关节痛、肌肉痛等。但使用这些退烧药,一定要注意不可同时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同属于一类解热镇痛药,同时使用可能会导致急性肝衰竭。

    提醒大家,使用布洛芬可能抑制凝血功能,用药后可能更容易出血,因此应避免受伤。使用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期间可能诱发或加重高血压,因此应密切监测血压。

    2、曾有媒体报道过患者同时使用3种感冒退烧药导致肝衰竭死亡,大多数肝脏损伤的案例都与过量使用此类药物有关。对乙酰氨基酚应尤其注意避免超出规定剂量,超剂量使用对乙酰氨基酚有可能导致急性肝衰竭。

    3、除不要同时使用退烧药外,还需注意退烧药不可与常见的感冒药如泰诺、白加黑等同时使用,也不可与部分中成感冒药同时使用。

    4、常用的复方感冒药中,常常含有对乙酰氨基酚成分,如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酚麻美敏片、氨酚麻美干混悬剂等,部分中成药如感冒灵颗粒、强力感冒片等也含有对乙酰氨基酚。因此服用感冒药前需要仔细查看药品说明书,核对药物成分,避免同时服用含对乙酰氨基酚成分的药品,导致服药过量或蓄积,从而导致药品毒副反应。

    二、冠用药有哪些禁忌需要注意?

    1、避免超剂量使用

    部分患者居家治疗期间,可能会超过推荐剂量下吃药,这是绝对不可取的。过量的药物不仅不能缓解症状、加速康复,还会导致更多的毒副作用。例如过量的对乙酰氨基酚可导致急性肝衰竭;治疗干咳的右美沙芬过量情况下可引起精神混乱、兴奋、紧张、烦躁、神志不清等,儿童过量可引起嗜睡、紧张、恶心、呕吐等一系列症状。

    2、避免超次数使用

    药物有不同的起效时间和半衰期,应严格根据药物特征按时间间隔服用药物。尤其退烧药,切忌因为高烧不退时反复多次使用。使用布洛芬退烧时,应注意每次间隔6小时,一天用药不超过4次。使用对乙酰氨基酚退烧,若持续发热或疼痛,每4—6小时可重复使用1次,一天用药不超过4次。

    3、避免食物与药物相互作用

    酒精可增加右美沙芬的中枢抑制作用,服用对乙酰氨基酚期间饮酒,会损害肝脏,因此服用此类药物期间应避免饮酒或含酒精的饮料。服用布洛芬期间饮酒或吸烟还可能增加发生胃肠道出血的风险,因此应避免饮酒或抽烟。

    4、其他症状注意事项

    如出现咳嗽等症状,需服用镇咳糖浆等,注意服用后半小时内不要喝水。如咳痰严重需要使用对乙酰半胱氨酸泡腾片,切记要将泡腾片溶解在温水中后服用,千万不要把泡腾片直接吞服,已有直接吞服泡腾片导致死亡的案例。如出现流鼻涕等症状,服用了氯苯那敏、氯雷他定等药物,请不要驾驶汽车或高空作业。

    针对发热、咽痛等6类中医诊断症状推荐67个中药品种;针对咳嗽、咳痰等4类临床症状推荐41个西药品种。这108个中西药产品中有很多非处方药(OTC),除了医院以外,患者也可以根据自身症状需求,从零售药店、电商平台等多种渠道获得。

    我在这里特别提醒一下大家,药时应该谨慎用药、对症服药,用药避免超剂量用药、重复用药和不合理联用等服药行为。没有出现新冠感染的相关症状,不需要服用预防性药物。不推荐同时服用多种治疗同一症状的药物,治疗同一症状的药物选择一种即可。

  • 半夏
    回复
    2024-05-09 11:11:42

    小孩子是不能吃感康的。感康又叫复方氨酚烷胺片,主要成分有对乙酰氨基酚、盐酸金刚烷胺、人工牛黄、咖啡因、马来酸氯苯那敏。主要适用于缓解普通感冒,及流行性感冒引起的发热、头痛、四肢酸痛、打喷嚏、流鼻涕、鼻塞、咽痛等症状,主要针对的是成人。
    ?三岁以下婴幼儿禁用
    最新的临床指南就不推荐三岁以内的宝宝口服复方制剂,像感康、护彤或者小儿感冒药等等都属于复方制剂。
    ?药物成分重复
    因为复方制剂里面含有的成分和一些解热镇痛药,像布洛芬或者对乙酰氨基酚里面的成分相同。
    ?药量过大有危险
    如果孩子在发烧时,家长同时给服用两种药物,就会出现药量过大,轻者会造成肝肾损伤,重者甚至会出现生命危险。如果宝宝生病或者有感冒症状要吃口服药,建议家长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口服药物。

小儿芪楂口服液的禁忌

小儿解感颗粒的禁忌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