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儿科

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疫苗的副作用

时间: 阅读:12450
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疫苗的副作用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半枫荷

半枫荷

2025-10-17 03:15:40

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疫苗的副作用一般比较轻微。有部分患者在接种之后,局部可能会出现轻微的红肿压痛硬块或者是伴有局部的瘙痒感,这种情况下不需要特殊处理,可以自行消退。必要时可以对症治疗,还有部分患者会起全身的反应,比方说发热多数患者是在38度以下,偶尔有患者会有呕吐,腹泻,烦躁,食欲不振,典型非典型皮疹的情况,一般可以自行缓解。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山亭柳
    回复
    2024-05-09 16:16:37

    Hib疫苗有必要打吗?Hib疫苗,即b型流感嗜血杆菌疫苗,并不是国家计划内的疫苗,需要自费进行注射,因此不强制性要求每一个人都要打。不过,在医学界,对于hib疫苗有没有必要打这个问题,普遍的声音是建议婴幼儿要打该疫苗。因此,如果家里有条件,宝宝体质健康合适的家庭,还是最好为宝宝接种该疫苗。
    hib疫苗有必要,是因为hib是一种能通过空气、飞沫传染的病菌,5岁以下儿童,尤其是2个月-2岁的婴幼儿很容易被传染,一旦发病,宝宝很可能会引发肺炎、败血症、脑膜炎、炎髓炎等多种疾病,虽然有药物可以治疗,但如果治理不及时,很可能会留下脑损伤等严重后遗症。
    另外,了解得知,目前国内还存在有滥用抗生素的现象,这导致不少的细菌病毒对抗生素产生了耐药性,一旦感染疾病后就很难治愈。临床上也发现了hib病菌对某些抗生素的耐药性有所提高,这增加了治疗的难度,也导致患病宝宝身体危害的风险增高,这不是一个好现象。
    而hib疫苗是能够预防婴幼儿受b型流感嗜血杆菌感染最有效的方法,hib疫苗药理是能诱导机体产生抗b型流感嗜血杆菌荚膜多糖抗体,保障宝宝免受hib病菌侵袭,从而更好保障了健康安全。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hib疫苗只能预防hib引起的疾病,并不能预防其他类型流感嗜血杆菌的侵袭,也不能预防其他细菌诱发的脑部疾病如脑膜炎,所以即时是打了hib疫苗的宝宝,家长们日常生活总也要做好宝宝各方面的防护,尽量不要在疾病高发期让宝宝到人流密集的、封闭的场所活动。 ...
    hib疫苗什么时候打
    hib疫苗什么时候打?这是不少新手爸妈在决定为宝宝注射hib疫苗后的重要疑问之一。
    hib疫苗是计划外的疫苗,家长可以秉承自愿原则进行该疫苗的接种,而具体什么时候打最好,这主要以宝宝的年龄段进行划分。
    经了解,hib病菌感染人群主要是2个月-5岁的婴幼儿,其高发年龄段是4-18个月月龄的宝宝。因此,如果要注射,最好是在1岁前接种该疫苗,具体的什么时候打,怎么打,可以参考以下资料。
    hib疫苗推荐的是“三针加一针”的标准流程:
    如果2-6月龄接种3针,两针之间隔1-2月在18月龄加强一针。
    如果2-6月龄漏种,则应在6~12月龄内接种2针,两针间隔1-2月。
    如果1岁前漏种,则在1-5岁之间接种1针,可起到良好的保护效果。
    目前,全球很多发达国家已经将hib疫苗纳入计划免疫疫苗行列,让公民享受免费接种待遇。但我国目前接种hib疫苗,还处于自费阶段。
    打hib疫苗多少钱
    目前,全球很多发达国家已经将hib疫苗纳入计划免疫疫苗行列,让公民享受免费接种待遇。但由于我国国情原因,hib疫苗目前在国内接种是要按规定收费,家长们秉承自愿原则选择是否为宝宝接种。因此,确定要给宝宝接种该疫苗的家长,对于打hib疫苗多少钱这个话题都比较关心。
    hib疫苗主要是分为国产hib疫苗和进口hib疫苗两种,两者的免疫效果不相伯仲,只是进口hib疫苗注射后产生的可能副作用会比较小,但同时,进口疫苗的价格会比国产疫苗的价格贵一些。
    国产的hib疫苗价格在65-80元之间,进口的hib疫苗价格在110-120元之间。一般情况下,hib疫苗的注射这个疗程总共要打3针,也就是如果注射国产hib疫苗,3针总共要200多元左右;而注射进口hib疫苗,3针总共要300多元。
    打hib疫苗注意事项
    了解清楚打hib疫苗注意事项相关问题,能让受种的宝宝更好规避打hib疫苗的不良反应,所以宝爸宝妈们即使再忙,在带自家宝宝打hib疫苗前也要详细了解一下相关需要注意的问题。
    打hib疫苗注意事项
    1、在患儿发热、急性疾病,特别是感染性疾病或慢性疾病活动期应暂缓使用。
    2、已知对疫苗成分之一过敏反应,特别对破伤风类毒素过敏者,严重心脏病、高血压、肝、肾脏病者禁用。
    3、不能经由血管进行注射,务必确保注射针头不在血管内。
    4、可以和白喉、百日咳、破伤风、脊髓灰质炎、麻疹、流行性腮腺炎、风疹、肺炎球菌疫苗同时使用,但不能在同一部位注射。
    5、建议2个人月以下,6岁及6岁以上个体不要接种本疫苗。如果周岁以下儿童不幸感染了hib病菌,依然应接种本疫苗,因为在这些儿童自然感染后不能产生足够的抗体。
    6、本疫苗仅限于婴幼儿接种,孕妇禁用。

  • 芍药
    回复
    2024-05-09 16:16:37

    出品:科普中国

    制作:贺俊薇(中国科学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

    监制: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

    2019年4月25日是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今年宣传日的主题是“防控传染病 接种疫苗最有效”。

    2019年儿童预防接种日宣传海报(图片来源: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如果没有疫苗,破伤风、麻疹、风疹、百日咳等疾病很容易就会影响我们的健康,甚至夺走我们的生命。

    但关于疫苗的错误传言依然有很多,甚至影响了很多人。今天我们就来盘点一下,那些千万不要相信的错误传言。

    传言1:改善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就能远离疾病,没有必要进行接种。

    这说法实在大错特错。

    事实1:如果停止免疫接种计划,通过接种所预防的疾病会卷土重来。虽然改善个人卫生、勤洗手并使用洁净饮用水能保护人们远离传染病,但无论环境多么清洁,许多传染病依然能够传播。如果不进行免疫接种,一些已经不常见的疾病,如脊髓灰质炎和麻疹,会很快重新出现。

    传言2:疫苗尚有不为人知的若干具有危害性的长期副作用。疫苗接种甚至可致人死亡。这也是错误的说法。

    事实2:疫苗非常安全。对疫苗的大多数反应,如胳膊酸痛或轻度发热,通常都是轻微和暂时的。出现非常严重的健康事件的情况极为罕见,并且会得到细致的监测和调查。疫苗可预防的疾病产生严重危害的几率要远大于疫苗产生危害的几率。例如,脊髓灰质炎能导致瘫痪,麻疹能导致脑炎和失明,一些疫苗可预防的疾病甚至能导致死亡。疫苗不但几乎不会导致任何严重伤害或死亡,它所带来的益处也远远大于其风险。没有疫苗,会出现更多、更多的伤害和死亡。

    传言3:预防白喉、破伤风和百日咳的联合疫苗和预防脊髓灰质炎的疫苗会导致新生儿猝死综合征。这同样是非常错误的看法。

    事实3:疫苗的使用与新生儿猝死之间并不存在因果联系,但使用这些疫苗的时间正是婴儿可能出现新生儿猝死综合征(SIDS)的时期。换言之,新生儿猝死综合征死亡与疫苗接种是同时偶发,即便没有接种疫苗,也会出现死亡。关键是不要忘记这四种疾病都是致命性的,婴儿如不进行接种预防,就会面临极大的死亡或严重残疾的风险。

    传言4:疫苗可预防疾病在我所在的国家几乎已经消灭,所以不必再进行疫苗接种。这是一个很危险也很错误的看法。

    事实4:尽管疫苗可预防的疾病在许多国家已经不再常见,但引发这些疾病的传染性病原体依然还在世界的某些地方传播。在相互联系极为密切的当今世界,这些病原体可以跨越地理疆界,感染缺乏保护的人群。例如在西欧,自2005年以来,麻疹疫情就曾发生在奥地利、比利时、丹麦、法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瑞士和英国的未接种人群中。因此,选择疫苗接种的两个主要原因是要保护我们自己和保护我们身边的人。成功的疫苗接种计划犹如成功的社会,依靠每个个体的通力合作,才能实现全民的福祉。我们不应依赖由身边的人来遏止疾病传播;我们自己也应尽到个人的一份力。

    传言5:疫苗可预防的儿童疾病不过是人生中难免的不如意罢了。又一个错误的看法。

    事实5:疫苗可预防的疾病并不是“难免”的。诸如麻疹、腮腺炎和风疹一类的疾病不但严重,而且可在儿童和成人中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其中包括肺炎、脑炎、失明、腹泻、耳部感染、先天性风疹综合征(孕妇在怀孕早期感染风疹会引发此症)和死亡。所有这些疾病及其带来的痛苦都可以通过接种疫苗避免。不接种疫苗来预防这些疾病,会使儿童易受疾病侵害,而且这种受害并无必要。

    传言6:向儿童一次接种一种以上的疫苗会增大有害副作用的风险,并会使儿童的免疫系统负担过重。这个观点是错误的。

    事实6:科学证据表明,同时接种几种疫苗不会对儿童的免疫系统带来不良反应。儿童每天接触数百种异物,这些异物都能诱发免疫反应。就是吃东西这个简单的动作,也能将新的抗原带入体内,而且人的口腔和鼻腔内就有无数细菌在生存。一名儿童因患普通感冒或咽喉痛而接触到的抗原数量远远超过疫苗接种途径的接触。一次接种几种疫苗的一大好处是可以少去医院,从而节省时间和金钱,而且更可能的情况是,儿童是按程序完成推荐疫苗的接种。此外,如果有可能进行诸如麻疹-腮腺炎-风疹疫苗一类的联合疫苗接种,就能减少注射次数。

    传言7:流感只是麻烦而已,而且疫苗也不见得很有效。这个看法依然是错误的。

    事实7:流感并不仅仅是麻烦而已。它是一种严重的疾病,每年在全球导致30至50万人死亡。孕妇、幼童、健康状况欠佳的老人以及患有哮喘或心脏病等慢性病的人群受严重感染和死亡威胁的风险更高。为孕妇接种的另一个好处是能为新生儿提供保护(目前还没有针对6个月以下婴儿的疫苗)。疫苗能使人们对在任何季节都流行且流行性最高的三种流感病毒产生免疫。它是帮助人们降低严重感冒的患病和传染几率的最好方式。避免感冒意味着能节省额外的医疗费用,也能避免因请病假产生的收入损失。

    传言8:通过疾病获得免疫比通过疫苗获得好。这是一个错误的看法。

    事实8:疫苗与免疫系统相互作用产生的免疫反应与通过自然感染产生的免疫类似,但疫苗不会导致疾病,也不会使接种者受到潜在并发症的威胁。相比之下,通过天然感染获得免疫可能会付出高昂的代价,例如,b型流感嗜血杆菌(Hib)感染会导致精神发育迟缓,风疹会导致出生缺陷,乙肝病毒会导致肝癌,麻疹则能导致死亡。

    传言9:疫苗含有水银,非常危险。一个很荒唐的观点,当然,也是错的。

    事实9:硫柳汞是一种含汞的有机化合物,它是作为防腐剂添加到某些疫苗中。在多剂量瓶疫苗中,硫柳汞是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种防腐剂。没有证据表明疫苗中的硫柳汞用量会对健康构成威胁。

    传言10:疫苗会导致自闭症。一个错误的研究引发的错误结论。

    事实10:1998年的一项研究引发了人们对麻疹-腮腺炎-风疹疫苗与自闭症之间可能存在的联系的关切,这项研究后来被证实具有严重错误,发表该研究论文的杂志也对论文实施了撤回。不幸的是,论文的发表引发了恐慌,导致疫苗的接种率下降,并随之出现了相关疫情。没有证据表明麻疹-腮腺炎-风疹疫苗与自闭症之间存在关联。

    最后,是知识补习班

    1.首先,疫苗是什么?

    疫苗是把病原微生物(如细菌、立克次氏体、病毒等)和它的代谢产物,经过人工减毒、灭活或利用基因工程等方法,制成的用于预防传染病的自动免疫制剂。

    在制备疫苗的过程中,通常运用“灭活”和“减毒”。

    “灭活”通俗地讲,在加入灭活物质将病毒、细菌杀死的过程。“减毒”就是使它们毒性减弱,不能再引起人体生病的过程。

    现代生物技术发展后,也可将微生物的组成物质,比如裸露在微生物表面的糖或蛋白质,经过化学处理提取出来,或者利用基因工程表达后制成疫苗。

    2.疫苗怎么发挥作用?

    人体的生病是由于病原体通过与人体细胞表面的一种叫“受体”的物质结合后,侵入机体从而致病。

    然而,人体接种疫苗后,由于疫苗的主要组分是灭活或减毒后的病原体,或是其组成物质,可以使人体的免疫细胞受到刺激,分泌出一种叫“抗体”的物质。“抗体”就像是身体派出的“士兵”,与后来进入体内的病原体在血液中结合,使病原体无法发挥作用,然后被排泄或被其他细胞处理成小分子再排出体外。抗体和病原体的结合,阻止了病原体与细胞的结合,抵挡了病原体感染,因此我们也才不会生病。同时,“抗体”的记忆力很好,再次遇到侵袭时,它们会及时发动进攻,不断扩大“部队规模”,直到把“敌人”全部“杀光”。

    3.现在疫苗都能预防哪些疾病呢?

    疫苗的种类很多,能够预防的疾病种类也不少,我们可以举一些疾病的例子。

    例如,b型流感嗜血杆菌,它能引发脑膜炎和肺炎。

    乙型肝炎,它是一种能对肝脏造成损害的病毒感染。人乳头瘤病毒是最常见的一种生殖道病毒感染,能引发子宫颈癌,也能在男性和女性身上引发其他类型的癌症和尖锐湿疣。

    麻疹,它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传染性极强的疾病,通常会引发高烧和皮疹,并能造成盲症、脑炎或死亡。

    甲型脑膜炎,它是一种能造成大脑严重损伤并通常可致命的感染。

    腮腺炎,它是一种传染性极强的病毒,能引发耳朵下方的脸部一侧(腮腺)疼痛红肿、发烧、头痛和肌肉酸痛。它可以导致病毒性脑膜炎。

    肺炎球菌性疾病,它包括肺炎、脑膜炎,发热性菌血症以及中耳炎、鼻窦炎和支气管炎。

    脊灰,它是一种传染性很强的病毒性疾病,可导致不可逆转的瘫痪。

    轮状病毒,它是在全球幼儿中造成严重腹泻病的最常见病因。

    风疹,它是一种病毒性疾病,在儿童中通常症状较轻,但在怀孕早期感染风疹可能导致胎儿死亡或先天性风疹综合征,该病症可导致大脑、心脏、眼睛和耳朵的缺陷。

    破伤风,它由生长在缺氧环境(如不洁净的伤口或没有保持清洁的脐带)中的细菌引发。它所产生的毒素能导致严重的并发症或死亡。

    黄热病,它是一种由受感染的蚊子传播的急性病毒性出血性疾病。

    4.疫苗的发明和预防接种是人类最伟大的公共卫生成就之一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数据显示,全球疫苗接种覆盖率(全球获得推荐疫苗的儿童所占的比例)在过去几年中一直保持稳定。2017年,全世界约有85%的婴儿(1.162亿)接受了三剂白百破三联疫苗接种,从而免受可导致严重疾病和残疾或死亡的传染病之害。截至2017年,123个国家的白百破三联疫苗覆盖率达到了至少90%。

    疫苗接种能够挽救数百万生命,是公认的最成功、最具成本效益的卫生干预措施之一。据估计,每年能避免200万至300万例因白喉、破伤风、百日咳和麻疹导致的死亡。可以说,疫苗的发明和预防接种是人类最伟大的公共卫生成就之一,疫苗接种的普及,避免了无数儿童残疾和死亡。

    我国通过接种疫苗,实施国家免疫规划,有效地控制了疫苗针对传染病发病。通过口服小儿麻痹糖丸,自1995年后,我国即阻断了本土脊髓灰质炎病毒的传播,使成千上万孩子避免了肢体残疾;普及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后,我国5岁以下儿童乙肝病毒携带率已从1992年的9.7%降至2014年的0.3%;上世纪中期,我国麻疹年发病人数曾高达900多万,至2017年,发病人数已不到6000例;普及儿童计划免疫前,白喉每年可导致数以十万计儿童发病,2006年后,我国已无白喉病例报告。上世纪60年代,我国流脑发病最高年份曾高达304万例,至2017年,发病人数已低于200例;乙脑最高年份报告近20万例,2017年发病数仅千余例。国家免疫规划的实施有效地保护了广大儿童的健康和生命安全。不断提高免疫服务质量,维持高水平接种率是全社会的责任。

    参考文献:

    1.http://www.who.int/features/qa/84/en/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

    2.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3.https://www.who.int/zh/newsroom/events/detail/2019/04/24/default-calendar/world-immunization-week-2019世界卫生组织

    本文由“科普中国-融合创作与传播项目”出品,搜索科学照“谣”镜,获取更多内容。

    “科普中国”是中国科协携同社会各方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科学传播的科学权威品牌。本文由科普中国融合创作出品,转载请注明出处。

  • 空青
    回复
    2024-05-09 16:16:37

    HIB疫苗不是流脑疫苗!
    b型流感嗜血杆菌(Hib)可导致脑膜炎、肺炎等疾病,脑膜炎病死率高达5%,神经系统后遗症占15~30%,后果十分严重。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Cerebo-spinal meningitidis, 简称流脑)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化脓性脑膜炎。临床表现为发热、头痛、呕吐、皮肤粘膜瘀点,瘀斑及颈项强直等脑膜刺激征。

  • 祝由师
    回复
    2024-05-09 15:15:27

    接种疫苗当然是可以预防感冒.但是致感冒的病毒种类很多,有很大变异性,所以说意义并不是很大。接种疫苗可能会导致机体的免疫异常,反而引起感冒或者其他不适.所以如果不是很必要,无需接种.除了年老体弱,一个感冒就会引起严重后果的

A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的副作用

保和颗粒的副作用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