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线在第三和第九十七百分位之间是属于正常。主要是通过多次测量的点连成线,看孩子生长规律是否和标准曲线相符,如果是平行的,就说明生长良好,但如果是向上偏了就说明在追赶生长,如果向下偏离则表明生长比较缓慢,需要找出原因,然后针对性的改善促进孩子的发育。
新生儿满月以后,一般体重增长0:7到1:5千克是正常的。本文将介绍新生儿体重增长的情况,以及如何保证宝宝的体重正常增长。
?生长曲线监测
要监测孩子的生长发育,定期测量生长发育指标,并画出生长曲线。
?异常情况及时排查
如果出生时婴儿体重在生长曲线的百分位点,到满月时没有出现明显过快增长或者是下降,提示婴儿生长速率正常;如果有明显降低或者是明显增高,考虑都不是正常的,要及时到医院排查引起异常现象原因。
?生长速率最快阶段
婴儿出生以后前三个月是生长速率最快阶段,要监测孩子的生长发育。
?喂养方法
妈妈要多喂宝宝喝奶,少喝水,就能保证宝宝的体重正常增长。妈妈母乳足够的情况下,一定要使用母乳喂养宝宝,因为容易让宝宝吸收和消化,还能避免奶粉喂养的宝宝出现过敏,大头儿或是超重儿等。
??晒太阳
妈妈要多带宝宝去晒晒太阳,能促进宝宝钙质的吸收,对增长身体有帮助。
宝宝出生后,全家最关心的就是孩子的身高和体重长的好不好。平时带宝宝在小区里玩耍的时候我们也经常会碰到带娃溜达的邻居,大家聚在一起讨论最热烈的话题就是比谁家的娃长的高,长的壮,最后讨论胜出的那位就会被七大姑八大婆逼供各种喂养食谱,育儿营养经啥的。
确实,每位父母都希望自家宝贝的身高、体重能稳步增长,体格生长良好也是衡量宝宝是否健康的重要指标。那么,怎样知道宝宝的生长发育是否正常,了解宝宝的生长曲线非常重要,掌握生长曲线也应该是新时代酷爸俏妈的必修课。
什么是生长曲线?万物都有自身内在的发展规律,儿童的体格生长也有规律可循。尽管不同种族、性别、遗传及环境因素影响下的孩子可能出现不同的生长模式,但总的规律是十分相似的。正因为儿童的体格生长有规律可循,因此,通过对大样本正常婴幼儿的发育过程进行监测记录,可以描绘出儿童的生长发育曲线。
虽然有些国家和地区有自己的生长曲线图,但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生长曲线图用得最普遍,也是目前被全世界公认的标准。WHO在2006年公布了新的婴幼儿生长发育曲线,数据来自连续5年在世界不同地区的6个国家、母乳喂养的正常婴儿生长发育资料。下面以2~5岁男童的身高曲线图为例。
怎样看生长曲线图?如图所示,图表的横轴代表孩子的年龄,纵轴代表宝宝的身高。曲线(0)代表第50百分位数,相当于各年龄段宝宝身高的平均水平。曲线(1)代表约第85百分位数,曲线(-1)代表约第15百分位数;曲线(2)代表第97百分位数,曲线(-2)代表第3百分位数。宝宝身高处于曲线(2)和(-2)之间,都属于正常范围。不同的曲线区间用五分法得出的发育评价如下:
曲线(1)~(-1)之间:评价中等; 曲线(1)~(2) 之间:评价中上; 曲线(-1)~(-2)之间:评价中下; 曲线(2)以上:评价上;曲线(-2)以下:评价下。
下面举例说明:一个2岁2个月的男宝宝,身高90cm,身高和年龄所对应的两条线的交点就落在曲线(1)和曲线(0)之间。可以理解为,如果随机找100个同年龄的男宝宝,个子从矮到高排列(最矮的排第1位,最高的排100位),那么身高90cm的宝宝处在第50位~85位之间,发育评价是中等。
每隔一段时间,把宝宝的身高在曲线图上标记出来,然后将各个标记点连成线,就是你家宝宝自己的生长曲线了。
怎样判断宝宝的生长曲线正不正常?
严格按照某一条曲线生长的孩子并不多见,千万不要以曲线(0)作为自己可以接受的最低限度。不论哪个年龄段,总会有接近一半的宝宝低于平均水平。通常认为,宝宝身高、体重、头围测定值落在曲线(2)和(-2)之间(即第3 ~ 第97百分位之间),都是属于正常范围。
如果低于曲线(-2)或者高于曲线(2)就需引起重视,特别是生长水平低于曲线(2)的宝宝往往提示存在矮小、营养不良或者发育迟缓,应该及时找儿保科医生评估。另外,看宝宝的生长发育好不好,不能只看某一个点,长期观察宝宝的生长曲线走势更为重要,也更能发现问题。比如:宝宝之前的体重一直处在曲线(1)~(-1)之间范围段,那么宝宝今后的生长趋势应该大致就在这个范围,沿着自己原先的曲线稳定发展。
要想科学地评估宝宝的生长发育情况,不能只看宝宝胖了几斤瘦了几斤,应该给宝宝做生长曲线图才能得到准确的情况哦!
生长曲线是什么?生长曲线是用来评估和追踪孩子身体发育的工具。
由一张网和五条曲线组成,每次给孩子测量身高体重头围以后,就把数据记录下来,把这些数据标注在一张统计了同龄儿童平均数值的表格上。
网的横轴代表时间,也就是孩子的周龄、月龄、年龄,网的纵轴代表孩子的身高或体重。
标准图上的七条线分别对应的主要是5个百分位。
生长发育曲线是通过检测众多正常婴幼儿发育过程后描绘出来的,整个曲线由若干条连续曲线组成。
看曲线图,我们只需看这3点1、在百分之几?——当下是否在正常范围;
2、曲线走向如何?——有没有突然上扬或下降,是否穿越参考曲线
3、体重、身高都要看——长身高也是长,而且同样重要。
爸爸妈妈们做大的误区就是过于着眼于是97%、85%、50%、15%、3%这些数字,计较自己孩子在数值的高高低低,处于什么位置。
首先,我们要知道这些数值的正常范围:
在WHO曲线图中,只要宝宝的数值在97%-3%之间上下波动,都属于正常范围。
在CDC/NCHS生长曲线图中,正常范围通常被定义为在第5百分位和第95百分位之间。
数值点所在的位置说明了我们的宝宝和其他同年龄同性别的宝宝相比处在什么水平。
生长曲线的主要作用,主要是为了提醒家长通过生长曲线的趋势变化,及时体察孩子的健康情况,是否有潜在疾病,喂养问题,生活作息不规律等健康隐患。
什么时候需要特别关注宝宝的生长曲线?观察宝宝的生长曲线,重点不是在于某个时间点的数据,而在于曲线的增长的趋势,要观察连续的数据。
1、生长曲线出现陡然上升或陡然下降。
比如宝宝一直在50%上维持,突然下降到了15%, 这是需要引起重视的,是要去检查一下是不是贫血造成的食欲不佳;
又比如宝宝的体重一直是在60%左右,但突然短期内超过了90%,就要检查下是否喂养过度了。
2、数值高于或低于正常范围
如果长期低于3%,就需要看看是否有生理或者病理原因,及时排除病理因素;当曲线高于98%,建议父母给宝宝增加活动量并适当控制饮食。
3、如果身高体重比差距过大
就说明宝宝发展极度不平衡,需要引起爸爸妈妈们的重视了。
如何正确进行生理曲线测量?记录生长曲线要频繁,但也别太频繁。好多妈妈每天给孩子称一次身高体重,其实大可不必,测量越多,不稳定因素越多,误差也就越大。
建议的测量时间间隔为:
(0-3个月):每个月测量一次
(4-6个月):每两个月测量一次
幼儿:分别在 15、18、24 和 30 月龄
3 岁以上:每年
0-24 月龄的孩子进行的典型测量,包括:头围、身长、体重。
1、头围:
头围是在孩子头部最大部分进行的测量。
测量时应当使用没有弹性的卷尺。测量时,卷尺尽可能紧贴着头部最宽围度缠绕。重复测量三次,精确取到0.1CM的最大测量值。
2、身长:
身长是为不足24月龄的婴儿进行的线性测量。24到36月龄的孩子,如果无法独立站立,也可以进行身长测量。
测量身长最准确的方法是使用校准的身长量板。身长量板应当有一块与板表面垂直的固定头部挡板和一块可移动的足板。
3、体重:
体重是在整个生命期都需要进行的测量,以帮助确定当前的营养状况和趋势。
测量时,确保孩子尽量少穿衣服并且没人碰着孩子。在视线高度读数,并精确到10克记录体重。重复测量三次,去掉出现偏差的值,找到平均值。
爸妈们难免担心孩子的成长发育会输在起跑点,所以总是关注著孩子的身高够不够高、体重够不够重、为何看起来比其他小朋友瘦小等问题。关于小朋友的成长发育以及常见迷思,你究竟了解到多少?除了认真纪录生长曲线,更要让孩子养成营养均衡、睡眠充足、适度运动的好习惯,才有机会长得像大树一样高! 长得不够高?体型太瘦小?翻开儿童健康手册的最后几页,附有几张看来密密麻麻的表格,这正是世界卫生组织公布适用于全球0~5岁幼儿的「生长曲线标准图」,生长曲线主要依据测量身高、体重、头围所得的数据来判读百分比,只要百分位落在3~97的区间,就表示宝宝的生长发育属于正常范围。 解读宝宝的生长曲线有时家长会对宝宝的成长发育情形过于担忧,亚东纪念医院小儿部主治医师高铨宏提醒,儿童的成长发育状况是连续且动态的,是否生长迟缓必须连续观察数个月才能确认,家长平时除了观察宝宝的生长连线有无依循生长曲线走势,若短期内变动高于或低于两个曲线区间,或者百分位低于3或是超过97,务必就医让医师进行评估。 举例来说,如果1位12个月大的女宝宝目前身高77公分、体重10公斤,对照生长曲线图会发现百分位皆落在85,代表宝宝在100个孩子中身高与体重超越85个孩子,长得非常头好壮壮! Check !生长曲线这样看步骤1 》依宝宝的年龄(足月/年)找出横坐标。 步骤2 》依身高(身长)、体重、头围找出纵座标。 步骤3 》两线延伸相交点可比对出宝宝当下正值的百分位数值。 身高观察重点3岁以前的小朋友正值成长快速期,新生儿的平均身长约50公分,到了1岁左右会成长到约75公分,是身高成长最为快速的阶段。 之后平均1年有10公分的成长幅度,2岁时大约85公分、3岁时大约95公分,等到满3岁后,每年仍可以长高4~6公分之多直到青春期前为止,步入青春期后会以更高的幅度成长。不晓得聪明的爸爸妈妈有没有发现,2岁时的「身长/身高图」曲线并不连贯,主要原因在于2岁前是测量平躺的身长,2岁以上(含2岁)则是测量站立的身高,因为测量方式不同所以导致曲线有些微落差。 体重观察重点孩童的体重应稳定呈现向上成长的趋势,若体重不增反减,则应回头思考孩子近期内是否曾生病不适。与身高相较,体重增加的速度较为缓慢,而且每个孩子高矮胖瘦大不相同,体重自然也会有一些差距。 基本上,体重只要不是突然增加或是减少太多,百分比对照后落在3~97的区间都属于正常范围。高铨宏医师表示,现代人的营养摄取充足,临床上鲜少遇到孩童有体重过轻的问题,但若长期体重过轻,必须考虑是否和疾病有关连,家长不容轻忽。新生儿平均体重约3公斤,4个月时体重约是出生体重两倍,1岁时则是出生体重的3倍(约9~10公斤),到2岁时体重约12公斤、3岁时约14公斤。 头围观察重点宝宝的头围大小和神经系统发展密不可分,假使头围过大可能跟颅骨发育异常或是水脑等疾病有关,而头围过小也可能是小脑症或遗传、营养不良等问题。此外也要观察前后囟门有无依正常时间闭合,前囟门应该在12到18个月关闭,后囟门约在宝宝出生后第6到8周时关闭,太早或是太晚闭合都可能跟脑部发育异常有关。 生长曲线该持续观察多久虽然健康手册上的生长曲线图只纪录到5岁,但家长仍可以持续替孩子观察纪录到女生约14岁、男生约16岁,这时孩子的身高便会大致底定。许多爸妈都很担心孩子是不是长得不够高、不够壮,但其实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成长发育步调,家长无须和他人比较,只要孩子的生长曲线有逐月进步就足够了! 如何解读早产儿生长曲线至于早产宝宝在解读生长曲线时,是否需要使用矫正年龄呢?高铨宏医师表示,这必须视早产的程度而定──医学上定义出生周数早于37周即为早产,但在35~37周出生的孩子,其发育状况几乎无异于足月出生,若是出生体重也在2500公克以上,通常没有使用矫正年龄的必要。 但若宝宝不属于上述状况,因为需要花一点时间追赶成长进度,可使用矫正年龄来解读生长曲线,早产儿评估生长发育及添加副食品需使用矫正年龄,直到2岁左右。不过,毕竟每个孩子的健康状况不太相同,建议若对此有疑虑,应该和了解宝宝状况的小儿科医师进一步的讨论。 生长曲线为何男女有别?生长曲线之所以男女有别,是因为男生与女生先天在成长发育速度上有些许差异,这些差异或许年幼时并不明显,但随着年纪增长,到了青春期便可以清楚看出端倪──女生的青春期较早开始,在青春期开始时即快速长高,因此国小高年级女生的身高通常优于男生,等到月经出现后便逐渐停止长高; 但男生在进入青春期后才开始快速长高,平均每年可长高多达6~10公分。另外女生的生长板较早闭合,约在骨龄14岁时,男生约在骨龄16岁时生长板才会闭合,因此成年后身高男生多优于女生。订阅【健康爱乐活】影音频道,阅读健康知识更轻松 加入【】,天天关注您健康!LINE@ ID:@ : /supply/article/8081/不够高太瘦小解读宝宝生长曲线(上) 关键字:儿童健康、生长曲线、小孩身高、长高、宝宝、太矮、妈咪宝贝, 高铨宏, 亚东纪念医院, 小儿部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