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咳喘颗粒是种中成药,在临床中主要能够起到降逆平喘、清热宣肺以及化痰止咳的功效,可以对儿童出现的气喘、痰多、发热、咳嗽等因痰热壅肺所导致的症状起到一定的治疗作用。
上述药物主要是由天竺黄、鱼腥草、桔梗、石膏、苦杏仁、甘草、山楂等成分所组成的颗粒制剂。
品 名:小儿咳喘灵颗粒
汉语拼音:Xiao’erkechuanling Keli
【成 份】麻黄、金银花、苦杏仁、板蓝根、石膏、甘草、瓜萎。
辅料为蔗糖、糊精、乙醇。
【性 状】为黄棕色的颗粒;味甜、微苦、辛。
【作用类别】本品为小儿咳嗽类非处方药药品。
【功能主治】宣肺、止咳、平喘。用于发热或不发热,咳嗽有痰,
气促。
【用法用量】开水冲服,2岁以内一次1克,3-4岁一次1.
5克,5-7岁一次2克,一日3-4次。
【注意事项】
1.忌食生冷辛辣食物。
2.在服用咳嗽药时应停止服补益中成药。
3.本品是以清宣肺热,止咳平喘为主,可以在小儿发热初起,
咳嗽不重的情况下服,若见高热痰多,
气促鼻煽者应及时去医院就诊。
4.咳嗽久治不愈,或频咳伴吐,则应去医院就诊。
5.按照用法用量服用。
6.药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服用。
7.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8.请将此药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到的地方。
9.如正服用其它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成份
麻黄、金银花、苦杏仁、板蓝根、石膏、甘草、瓜蒌。辅料为:乙醇、蔗糖。
性状本品为黄棕色的颗粒;味甜、微苦、辛。
功能主治宣肺、清热,止咳、祛痰。用于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咳嗽。
规格每袋装2克。
用法用量
开水冲服。2岁以内一次1克,3至4岁一次1.5克,5至7岁一次2克,一日3-4次。
不良反应与禁忌尚不明确。
注意事项(1)忌辛辣、生冷、油腻食物。
(2)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滋补性中药。
(3)婴儿及糖尿病患儿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4)高血压、心脏病患儿慎用。脾虚易腹泻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5)本品是以清宣肺热,止咳平喘为主,可以在小儿发热初起,咳嗽不重的情况下服用,若见高热痰多,气促鼻煽者应及时去医院就诊。
(6)咳嗽久治不愈,或频咳伴吐,应去医院就诊。
(7)发热体温超过38.5℃的患者,应去医院就诊。
(8)服药3天症状无缓解,应去医院就诊。
(9)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10)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11)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12)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13)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相关文章:
[小儿惊风散说明书]
[儿童清肺丸说明书]
[小儿肠胃康颗粒说明书]
对于新手妈妈而言,如果家里的宝宝咳嗽的话,一定要重视起来。一般咳嗽加重的话就会引起痰液的出现,而痰液又会堵塞呼吸管,导致呼吸困难。此时,小儿肺咳颗粒就体现出了极大的效果。那么,小儿肺咳颗粒是什么效果呢?
小儿肺咳颗粒是什么效果小儿肺热咳喘颗粒,是一种中药制剂。里面的主要成分就是麻黄、生石膏、甘草、金银花、连翘、苦杏仁、黄芩、板蓝根,这些药物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还具有化痰止咳的作用,效果还是相当不错的。主要的功能就是清热解毒,宣肺止咳,化痰平喘,用于感冒、支气管炎所属的痰热壅肺证者,效果是相当不错的。对于三周岁以下的孩子,每次可以吃三克,一天三次;三周岁以上的一次三克,可以吃到四次;七周岁以上的一次可以吃六克,一天三次,这个药物效果还是相当不错的。但是有可能会出现轻度的胃肠道反应。
因为这种药里面有人参等名贵中药,它能够迅速的帮助患者大补元气,很多小孩子在生病的身体比较虚弱,人参和枸杞都能够帮助小孩子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沙参茯苓能够帮助孩子调理肠胃,利水渗湿的作用。小儿肺咳颗粒中的鸡内金可以帮助小孩子消食健脾,可以帮助孩子提高胃酸度,从而达到帮助孩子调理食欲不振的症状。
小儿肺热咳喘颗粒是比较常见的一种药品,而且对疾病的治疗都有很好的效果,但是如果使用不当,可能会引起严重的影响,也可能会导致皮肤过敏的危害,所以应该遵医嘱用药。
润肺化痰止咳食物一、梨
梨可以止咳化痰,对咽干喉氧都有帮助,梨可以改善肺热口色,在夏季生津解渴。
二、草莓
草莓是凉性水果,酸性口感有助于止咳化痰,清肺热,解暑气。草莓最大的功效是可以改善感冒,减少皮肤黑色素沉淀。
三、橙子
橙子生津止渴效果好,是非常有效的止咳化痰食物。
四、鲈鱼
鲈鱼能够强健脾胃,化痰的功效非常好。鲈鱼性温,最能够滋补筋骨,鲈鱼的腮性平,可以化痰止咳。
五、银耳
银耳是润肺止咳的食物中疗效特别好的一个,多吃银耳可以帮助改善口舌干燥问题,银耳和百合红枣一起搭配吃,更可以美容颜。
六、山药
山药是一种根茎类的菜品,也具有润肺止咳的作用,它含有特殊的黏液蛋白,能补肺益肾,也能补气养肾,平时大家可以把它与薏米一起煮制成粥,可以更利于山药保健功效的发挥。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