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儿科

白益镇惊丸的功效与作用

时间: 阅读:14474
白益镇惊丸的功效与作用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白敛

白敛

2025-10-13 09:19:26

白益镇惊丸主要具有养血安神的功效,通过药物能够治疗小儿热病体虚或者痰凝气足的现象。如果患者出现了抽搐时作的症状,也可以通过药物来进行缓解。本药物主要是用人参、天南星、当归、地黄、麦冬、茯苓、黄连、栀子、牛黄、朱砂、薄荷、酸枣仁以及龙骨组合成的中成药。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云胡不喜
    回复
    2024-05-09 20:20:53

    # 健康 守护者#

    安神定志丸

    组成:石菖蒲、朱砂、人参、茯神、龙齿、茯苓、远志

    功效:安神定志,益气镇惊

    主治:心胆气虚,心神不宁证

    临床表现:精神烦乱,惊恐不安,失眠,梦中惊跳,心悸胆怯。

    《医学心悟》中提到:“惊者,惊骇也。悸者,心动也。恐者,畏惧也。此三者皆发于心,而肝肾因之。心气热,朱砂安神丸主之。心气虚,安神定志丸主之。”所以,安神定定志丸是治疗惊恐失眠非常有效的方剂。日常生活中忧思过度或压力太大容易忧思伤脾,脾胃为人体气血生化的来源,忧思伤脾则茶不思饭不香,久而久之会导致人体气血亏虚,气血亏虚会直接影响到我们的心和肝胆的功能。气血无法供养心,则人体会出现心虚心慌,坐卧不宁的表现,气血无法供养肝胆,则肝虚胆怯,惊恐不安,人容易出现多噩梦,惊恐不安,精神烦躁。针对这种心肝失养导致的惊恐失眠,可以选用安神定志丸。

    安神定志丸中人参大补人体一身元气,能够恢复心气和肝胆之气,忧思伤脾,脾虚容易生痰生湿,所以方中用茯苓来健脾燥湿,同时联用茯神,茯神能够养心安神,所以能够安定心神,恢复脾胃气血生化之源。远志能够补养心神,对于失眠多梦有很好的效果。方剂中的石菖蒲、朱砂合用可以起到镇惊安神的作用。能够安定人体的惊恐和烦躁。使人体精神安宁。所以安神定志丸能够镇压人体的惊恐同时补养心气和肝胆之气同时健脾祛痰,帮助人体神清气定,安睡如常。需要注意的是,安神定志丸中含有朱砂,所以不能够长期进行服用。需要在专业人士指导下使用,切勿自己乱服。

    之前就有遇到过惊恐失眠的女性患者,56岁,常常觉得心中惊恐,夜间总会有一种害怕的感觉,而且平日里不能受惊吓,稍微大一些的响声就会吓到她,各项检查未见明显异常,平时比较忧虑,精神也是紧绷感,食欲差,容易失眠,常常多梦,大便时常不成形。舌质淡,舌苔白腻,脉沉软。诊后,将这个患者辨证为心胆气虚,予安神定志丸和二陈汤加减。方药如下:党参,煅龙骨,茯苓,茯神,菖蒲,远志,朱砂,半夏,陈皮,苍白术,甘草,生姜。患者前后共服半月后反馈安睡如常人,其余症状都消除。

  • 匿名用户
    回复
    2024-05-09 20:20:53

    惊风又称“惊厥”,俗名“抽风”,是小儿时期常见的一种病证,可由多种原因及多种疾病引起,临床上出现颈项强直,四肢抽搐,甚则角弓反张或意识不清症状者,均归属于惊风的范畴。一般以1~5岁婴幼儿为多见,年龄愈小,发病率愈高。七岁以上则逐渐减少。发病时往往症情比较凶险,变化迅速,常能威胁到小儿生命。

    【方一】定风丹

    【出处】《中国医学杂志》

    【组成】生乳香10克,生没药10克,朱砂2克,全蜈蚣1条,全蝎3克,双钩藤10克。

    【功用】定惊安神,熄风止痉。

    【主治】小儿急惊风。

    【方解】乳香、没药行气活血;朱砂安神定惊;全蝎、蜈蚣熄风止痉;钩藤镇肝熄风止痉。

    【药理】乳香有镇痛、消炎、升高白细胞、促进伤口愈合、祛痰的作用;没药有抑菌、降脂作用;朱砂能降低大脑中枢神经兴奋性,有镇静、抗惊厥作用;全蝎、蜈蚣有明显抗癫痫、抗惊厥作用;钩藤有降压、镇静、抗栓、抗凝的作用。

    【用法】共研为细末,每次冲服0.3克。亦可置其口中,乳汁送下。

    【方二】定风散

    【出处】《河南中医》

    【组成】生石膏24克,天竺黄18克,胆南星12克,朱砂9克,蜈蚣20条。

    【功用】清热泻火,豁痰开窍,定惊熄风。

    【主治】小儿急惊风。

    【方解】石膏清热泻火;天竺黄、胆南星化痰开窍,清热定惊;朱砂安神定惊;蜈蚣熄风止痉。

    【药理】天竺黄有明显的镇痛抗炎作用,提高痛阈强度优于消炎痛;朱砂能降低大脑中枢神经兴奋性,有镇静、抗惊厥作用;全蝎、蜈蚣有明显抗癫痫、抗惊厥作用;胆南星有祛痰及抗惊厥、镇静、镇痛作用。

    【用法】研为细末,根据年龄酌量服用。定风散内朱砂,因含汞不宜煎煮,长期服用时,剂量宜小,以免蓄积汞中毒。

    【方三】人参汤加味

    【出处】《中国现代实用医学杂志》

    【组成】人参9克,干姜2克,白术6克,茯苓8克,炙甘草5克,山药6克,扁豆5克,薏米8克,天麻5克,钩藤6克,地龙5克。

    【功用】温中祛寒,补气健脾,平肝熄风。

    【主治】小儿慢惊风。

    【方解】用白术培脾土之虚,人参益中宫之气,干姜散胃中之寒,甘草缓三焦之急也。且干姜得白术,能除满而止吐;人参得甘草,能疗痛而止痢。方中炙甘草、干姜温中散寒;人参、白术、茯苓、山药、扁豆、薏米健脾益气,除湿止泻;天麻、钩藤平肝熄风。

    【药理】人参汤(《伤寒论》理中丸)能促进黏膜细胞再生修复,促进醋酸型胃溃疡愈合。能降低胃液中游离盐酸浓度,减轻黏膜侵蚀和减少胃蛋白酶激活,对胃溃疡的发生起保护作用。对脾胃阳虚型低血压有一定程度的升高血压作用。本方现代主要运用于慢性胃肠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扩张、胃下垂、慢性结肠炎、功能性子宫出血等证属中焦虚寒者,为本方温中祛寒、补气健脾、平肝熄风的功能提高了一定的药理依据。

    【用法】水煎服,日1剂。

    【方四】麻翘石膏汤

    【出处】《新疆中医药》

    【组成】麻黄6克,生石膏20克,连翘20克,金银花20克,大贝母20克。

    【功用】解表清里泄热。

    【主治】急惊风证见发热,怕冷,咳嗽,流涕,心痛抽风,白苔或黄苔,纹红紫,脉浮数。

    【方解】麻黄解表邪,石膏清里热,大贝母泄降,连翘、金银花清热解毒,蜂蜜、白糖润肠缓下,以泻里热。并能补虚解热、强心等。综合起来,有解表清里,泄热之效。

    【药理】麻黄具有兴奋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金银花的化学成分有环己六醇、黄酮类、皂苷鞣质等,具有抗菌、消炎、收敛作用,对多种细菌、霉菌均有抑制作用;川贝含贝母碱、西贝母碱等多种生物碱,具有降低血压作用;石膏能抑制发热时过度兴奋的体温调节中枢,抑制汗腺分泌并能降低血管通透性,减少渗出;连翘浓缩煎剂在体外有抗菌作用,可抑制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大肠杆菌、痢疾杆菌、白喉杆菌及霍乱弧菌、葡萄球菌、链球菌等。

    【用法】一剂药煎两遍。合在一起,加白糖、蜂蜜各30克。一岁内小儿,分六次服;1~8岁,分五次服,3~6岁,分四次服,6~9岁,分三次服,9~12岁,分二次服。

    【方五】麻翘石膏汤加服蝎蚕珀牛散

    【出处】《新疆中医药》

    【组成】蝎蚕珀牛散(蝎牛散):全蝎15克,僵蚕15克,琥珀5克,天麻15克,川贝母18克,牛黄1.2克,麝香0.6克,梅片0.6克,赤金16张。麻翘石膏汤见方四。

    【功用】泄热豁痰,清热解毒,镇惊安神,平肝熄风,镇疼解痉,通络开窍。

    【主治】急惊风证见后脑部剧疼,脊背和四肢酸痛。

    【方解】方中以全蝎、僵蚕、天麻镇静解痉;以琥珀,赤金养心安神,平肝镇惊;以梅片、麝香、川贝母、牛黄泄热豁痰,通络开窍。

    【药理】僵蚕醇有催眠、抗惊厥作用;琥珀酸具有中枢抑制作用;天麻能使小鼠自发性活动明显减少,可抑制或缩短实验性癫痫的发作时间;牛黄有解热、镇静、抗惊厥、降压、抗炎、止血、降脂作用;麝香对中枢神经系统有双向调节作用,小剂量兴奋,大剂量则抑制。

    【用法】恶心呕吐,抽搐不安时,可刺少商,曲池,合谷。共为细末。1岁内小儿,每服0.1~0.3克;1~3岁;每服0.15~0.5克;3~6岁,每服0.3~0.6克;6~9岁,每服0.5~1克;9~12岁,每服0.6~1.2克。1日3次,开水送下。

    【方六】麻翘石膏汤加服青蝉散

    【出处】《新疆中医药》

    【组成】青蝉散:大青叶30克,蝉蜕30克。麻翘石膏汤见方四。

    【功用】清热化痰,定惊熄风。

    【主治】小儿惊风抽搐,高热昏迷,头疼发冷等证。

    【方解】青蝉散用大青叶,清热解毒;用蝉蜕,熄风镇惊,平肝解痉。

    【药理】蝉蜕有抗惊厥、解热的作用。大青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均有一定抑制作用,对乙肝表面抗原以及流感病毒亚甲型均有抑制作用,并有显著的抗白血病作用。

    【用法】共为细末。1岁内小儿,每服0.3~0.6克;1~3岁,每服0.5~1克;3~6岁,每服0.6~1.2克;6~9岁,每服1~2克;9~13岁,每服1.5~3克。一日三次,开水送下。

    【方七】银葛桂枝汤

    【出处】《新疆中医药》

    【组成】金银花20克,连翘20克,大青叶20克,葛根10克,白芍10克,桂枝10克,僵蚕10克,蝉蜕10克,生甘草3克,生姜10克。

    【功用】清热解毒,熄风解痉,镇惊安神,解表散邪。

    【主治】小儿急惊风证见昏迷不醒,头向后背,口张不开,脖项强直、硬,高热谵语,烦躁不安,发惊抽搐。

    【方解】金银花、连翘、大青叶清热解毒;葛根、桂枝发表解肌,祛风解痉;僵蚕、蝉蜕熄风解热;生姜解表和胃;白芍养血敛阴,平抑肝阳;生甘草调和诸药。

    【药理】蝉蜕、葛根有明显解热、解痉作用。金银花的化学成分有环己六醇、黄酮类、皂苷鞣质等,具有抗菌、消炎、收敛作用,对多种细菌、霉菌均有抑制作用;连翘浓缩煎剂在体外有抗菌作用,可抑制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大肠杆菌、痢疾杆菌、白喉杆菌及霍乱弧菌、葡萄球菌、链球菌等;大青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均有一定抑制作用,对乙肝表面抗原以及流感病毒亚甲型均有抑制作用,并有显著的抗白血病作用;僵蚕醇有催眠、抗惊厥作用;白芍能促进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并有提高免疫力、镇痛、解痉的作用。

    【用法】配合刺十宣,大椎。一剂药煎两遍,合在一起。1岁小儿,分6次服;?1~3岁?,分5次服;3~6岁,分4次服;6~9岁;分三次服,9~12岁,分2次服。

    【方八】蚕蜈雄星散

    【出处】《新疆中医药》

    【组成】僵蚕6克,全蝎6克,蜈蚣6克,雄黄6克,胆南星6克,蝉蜕6克,天竺黄6克,麝香0.6克。

    【功用】泄热豁痰,平肝镇痉,安神定惊。

    【主治】急惊风证见一直高热不减,或是一阵一阵发高热,纳呆。

    【方解】本方用僵蚕、全蝎、蜈蚣镇痉解毒;用雄黄、蝉蜕平肝安神;用南星、麝香、天竺黄泄热豁痰,开窍通络。

    【药理】僵蚕醇有催眠、抗惊厥作用;全蝎、蜈蚣有明显抗癫痫、抗惊厥作用;雄黄体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100%的杀灭作用,也可杀灭大肠杆菌;天竺黄有明显的镇痛抗炎作用,提高痛阈强度优于消炎痛;胆南星有祛痰及抗惊厥、镇静、镇痛作用;麝香对中枢神经系统有双向调节作用,小剂量兴奋,大剂量则抑制;蝉蜕有明显解痉作用。

    【用法】可刺少商,大椎,十宣。共为细末。1岁内小儿,每服0.15~0.3克;?1~3岁?,每服0.3~0.5克;3~6岁,每服0.5~1克;6~9岁,每服0.6~1.2克;?9~12岁?,每服0.7~1.5克。每4小时服1次,开水送下。

    【方九】参麝樟脑散

    【出处】《新疆中医药》

    【组成】红丽参8克,樟脑3克,麝香0.9克。

    【功用】益气固脱。

    【主治】急惊风证见脉快无力,并且乱,大囟门膨胀,眼斜视,眼皮下垂,瞳孔散大,或左右瞳孔大小不等,口眼歪斜,腹泻等时。

    【方解】红丽参、樟脑强壮健脑;麝香气味香窜可以芳香开窍。

    【药理】三药可以强心兴奋,亢进脑中枢之机能,消除脑中枢之抑制状态。

    【用法】可剌人中、印堂、合谷、隐白。共为细末。1岁内小儿,每服?0.15~0.3?克;?1~3岁?,每服0.3~0.6克;3~6岁,每服0.4~0.9克;6~9岁,每服0.5~1克;9~12岁,每服1~2克。1日3次,开水冲服。

    【方十】朱冰散

    【出处】《新疆中医药》

    【组成】朱砂0.5克,冰片0.9克,薄荷冰0.6克,生甘草3克。

    【功用】醒脑通窍,安神镇静。

    【主治】急惊风证见脉快无力,并且乱,大囟门膨胀,眼斜视,眼皮下垂,瞳孔散大,或左右瞳孔大小不等,口眼歪斜,腹泻等时(同方九)。

    【方解】方中冰片,芳香去秽,通窍启闭;薄荷冰、朱砂镇心安神;生甘草补虚清火。

    【药理】朱砂能降低大脑中枢神经兴奋性,有镇静、抗惊厥作用;冰片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主要成分有耐缺氧作用;薄荷含有薄荷醇、薄荷酮等成分,具有镇痛止痒之功;甘草其所含甘草次酸、甘草锌能治疗急慢性炎症。

    【用法】共为细末。1岁内小儿,每服0.15~0.3克;1~3岁,每服0.3~0.6克;3~6岁,每服0.4~0.9克;6~9岁,每服0.5~1克;9~12岁,每服1~2克。1日3次,开水冲服。

    【方十一】附星散

    【出处】《新疆中医药》

    【组成】白附子6克,天麻6克,天南星6克,防风6克,白芷6克。

    【功用】通阳散寒,祛风辟秽,开窍涤痰,熄风导滞。

    【主治】急惊风证见小儿昏迷,不省人事,口眼歪斜,手足抽动。

    【方解】白附子辛温散寒,温发阳气;天麻,南星涤痰启闭,熄风除湿;防风,除风解热;用白芷辟秽开窍。

    【药理】白附子有明显的镇静、抗惊厥及镇痛作用;防风有解热、抗炎、镇静、镇痛、抗惊厥、抗过敏作用;天麻能使小鼠自发性活动明显减少,可抑制或缩短实验性癫痫的发作时间;天南星具有祛痰、抗惊厥、镇静及镇痛作用;白芷有抗菌、抗真菌、解热、抗炎、镇痛、解痉、抗癌、降血压的作用。

    【用法】可刺人中,印堂。共为细末。1岁内小儿,每服0.15~0.3克;1~3岁,每服0.3~0.6克;3~6岁,每服0.4~0.9克;6~9岁,每服0.5~1克;9~12岁,每服1~2克。一日三次,开水冲服。

    【方十二】抱龙丸

    【出处】《新疆中医药》

    【组成】抱龙丸(片玉心书方):胆南星15克,天竺黄3克,雄黄1.5克,辰砂3克,老琥珀0.9克,牛黄0.3克,麝香0.15克。

    【功用】化痰开窍,清热醒神。

    【主治】急惊风证见昏睡喘促,痰声漉漉,抽搐。

    【方解】牛黄清热开窍;麝香开窍醒神,通经活络;朱砂清心镇静,安神解毒;琥珀镇惊安神;胆南星、天竺黄清热化痰,清心定惊;雄黄祛痰。

    【药理】牛黄有解热、镇静、抗惊厥、降压、抗炎、止血、降脂作用;琥珀酸具有中枢抑制作用;麝香对中枢神经系统有双向调节作用,小剂量兴奋,大剂量则抑制;天竺黄有明显的镇痛抗炎作用,提高痛阈强度优于消炎痛;胆南星有祛痰及抗惊厥、镇静、镇痛作用;雄黄体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100%的杀灭作用,也可杀灭大肠杆菌;辰砂能降低大脑中枢神经兴奋性,有镇静、抗惊厥作用。

    【用法】共为细粉,将生甘草用雪水熬膏,投入药粉为丸,如皂角子大,黄腊色。1~3岁,每服三分之一丸至二分之一丸;3~6岁,每服二分之一丸至一丸。一日服二次,开水送下。在潮时用灯心,竹叶汤或薄荷汤送下。

  • 木槿
    回复
    2024-05-09 20:20:53

    常见中药副作用有哪些

     常言道:是药三分毒,认为中药是纯天然,无任何毒副作用这种观点显然是错误的。常见中药副作用,你了解哪些?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常见中药副作用的知识,欢迎阅读。

     朱砂

     主要成分为硫化汞,导致汞中毒,损害中枢神经、肾脏、消化道。

     含朱砂的中成药:一捻金、二十五味松石丸、二十五味珊瑚丸、十香返生丸、七珍丸(丹)、七厘散、万氏牛黄清心丸、小儿百寿丸、小儿至宝丸、小儿金丹片、小儿惊风散、小儿清热片、天王补心丸、牙痛一粒丸、牛黄千金散、牛黄抱龙丸、牛黄清心丸、牛黄镇惊丸、安宫牛黄丸、安宫牛黄散、红灵散、苏合香丸、医痫丸、补肾益脑片、局方至宝散、纯阳正气丸、抱龙丸、柏子养心丸、胃肠安丸、香苏正胃丸、保赤散、益元散、梅花点舌丸、琥珀抱龙丸、紫金锭、紫雪、暑症片、舒肝丸、痧药、避瘟散、人参再造丸、平肝舒络丸、再造丸、复方芦荟胶囊。

     雄黄

     主要成分为硫化砷,导致砷中毒,损伤神经、血管,并可引起肝、肾、脾及心肌等实质器官的脂肪变性和坏死和致癌。

     含雄黄的中成药:七珍丸、小儿化毒散、小儿至宝丸、小儿惊风散、

     小儿清热片、牙痛一粒丸、牛黄至宝丸、牛黄抱龙丸、牛黄消炎片、牛黄清心丸、牛黄解毒丸(片)、牛黄镇惊丸、六应丸、安宫牛黄丸(散)、红灵散、医痫丸、局方至宝散、阿魏化痞膏、纯阳正气丸、珠黄吹喉散、梅花点舌丸、紫金锭、暑症片、痧药。

     千里光

     含有不饱和吡咯里西啶类生物碱,会对肝脏造成严重损害,并且是强致癌物质。也有肾毒性。

     中成药:千柏鼻炎片、感冒消炎片、千喜片。

     柴胡

     主要成分柴胡皂苷能导致肾上腺肥大、胸腺萎缩,使人体免疫功能降低。有肾毒性,能损害肾脏。

     中成药:小柴胡片、小柴胡颗粒、柴胡口服液、柴胡舒肝丸、小儿热速清口服液、午时茶颗粒、牛黄清心丸、气滞胃痛颗粒、龙胆泻肝丸、加味逍遥丸、护肝片、补中益气丸、乳疾灵颗粒、逍遥丸、消食退热糖浆、通乳颗粒、黄连羊肝丸、得生丸、清瘟解毒丸、舒肝和胃丸、感冒清热颗粒、鼻渊舒口服液、鼻窦炎口服液、平肝舒络丸、安坤赞育丸。

     板蓝根

     长期服用能损害肾脏,并能导致内出血和对造血功能造成损伤。

     中成药: 板蓝根颗粒、二丁颗粒、儿童清肺丸、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

     小儿热速清口服液、小儿清热止咳口服液、小儿感冒茶、小儿感冒颗粒、护肝片、利咽解毒颗粒、金嗓散结丸、复方鱼腥草片、健民咽喉片、羚羊清肺丸、清开灵口服液、清热解毒口服液、感冒退热颗粒、清开灵注射液。

     款冬

     含致癌成分,能导致肝癌。

     中成药:川贝雪梨膏、止咳橘红口服液、止嗽化痰丸、橘红丸。

     蜈蚣

     主要含有组胺样物质和溶血蛋白质两种类似蜂毒酸的有毒成分。超量中毒有溶血作用,能引起过敏性休克,少量能兴奋心肌,大量能使心肌麻痹,并能抑制呼吸中枢等。

     中成药:止痛化症胶囊、中风回春丸、中风回春片、医痫丸、金蒲胶囊、狼疮丸、通心络胶囊。

     水蛭

     含水蛭素,能阻止凝血酶的作用,引起内脏广泛出血。有肾毒性,可导致肾脏损害。

     中成药:大黄蜇虫丸、血栓心脉宁胶囊、通心络胶囊、清脑降压片、化症回生片。

     黄连、黄柏

     含小檗碱(黄连素),孕妇服用可导致新生儿溶血症,儿童服用可引起急性溶血、严重黄疸。

     中成药:复方黄连素片、黄连上清丸、黄连羊肝丸、一清颗粒、万氏牛黄清心丸、万应胶囊、万应锭、小儿化毒散、小儿清热片、木香槟榔丸、五福化毒丸、牛黄上清丸、牛黄上清胶囊、牛黄千金散、左金丸、左金胶囊、石斛夜光丸、戊己丸、芎菊上清丸、当归龙荟丸、安宫牛黄丸(散)、导赤丸、妇科分清丸、芩连片、拨云退翳丸、参精止渴丸、驻车丸、枳实导滞丸、栀子金花丸、香连丸(片)、复方仙鹤草肠炎胶囊、桂龙咳喘宁胶囊、脏连丸、狼疮丸、消渴灵片、清胃黄连丸、葛根芩连丸、蛤蚧定喘丸、癃清片、人参再造丸、平肝舒络丸、再造丸、二妙丸、九圣散、三妙丸、大补阴丸、小儿肝炎颗粒、分清五淋丸、功劳去火片、生血丸、白带丸、如意金黄散、固经丸、知柏地黄丸、河车大造丸、健步丸、清肺抑火丸、颈复康颗粒、鼻炎片、三。

     麻黄

     能导致高血压、心悸、神经损伤、肌病、中风、精神错乱、记忆力丧失,可致死。有肝毒性。

     中成药:儿童清肺丸、九分散、千柏鼻炎片、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小儿咳喘颗粒、小儿清热止咳口服液、小青龙合剂、小青龙颗粒、止喘灵注射液、止嗽定喘口服液、风湿马钱片、风湿骨痛胶囊、风寒咳嗽颗粒、防风通圣丸、宝咳宁颗粒、复方川贝精片、急支糖浆、洋参保肺丸、祛风舒筋丸、通宣理肺丸、清肺消炎丸、蛤蚧定喘丸、舒筋丸、痧药、疏风定痛丸、鼻炎片、镇咳宁糖浆、鹭鸶咯丸、人参再造丸、再造丸。

     何首乌

     能导致中毒性肝炎。

     中成药:乙肝宁颗粒、七宝美髯颗粒、儿康宁糖浆、三宝胶囊、天麻首乌片、心通口服液、再造生血片、血脂宁丸、血脂灵片、产复康颗粒、安神补脑液、安神胶囊、更年安片、龟鹿补肾丸、养血生发胶囊、首乌丸、脂脉康胶囊、益气养血口服液、人参再造丸、平肝舒络丸、再造丸。

     大黄

     会干扰胆红素代谢途径,导致黄疸。能引起肝细胞退行性变化、前列腺上皮肥大或增生。

     中成药:一捻金、一清颗粒、十一味能消丸、十香止痛丸、十滴水、十滴水软胶囊、八正合剂、三、大黄清胃丸、大黄蜇虫丸、小儿化毒散、小儿化食丸、小儿热速清口服液、小儿清热片、木香槟榔丸、止痛紫金丸、止嗽化痰丸、牛黄上清丸、牛黄上清胶囊、牛黄至宝丸、牛黄消炎片、牛黄解毒丸(片)、分清五淋丸、六味安消散、当归龙荟丸、竹沥达痰丸、防风通圣丸、如意金黄散、妇科通经丸、利咽解毒颗粒、利胆排石片、金蒲胶囊、参精止渴丸(降糖丸)、导赤丸、枳实导滞丸、栀子金花丸、胃肠安丸、胆宁片、柴胡舒肝丸、脂脉康胶囊、狼疮丸、消食退热糖浆、黄氏响声丸、黄连上清丸、麻仁丸、麻仁润肠丸、痔康片、羚羊清肺丸、清宁丸、清肺抑火丸、清淋颗粒、跌打活血散、痧药、槟榔四消丸、礞石痰丸、蠲哮片、人参再造丸、化症回生片、再造丸。

     泽泻

     能对实验动物的肝脏和肾脏造成损害。

     中成药:七味都气丸、三宝胶囊、山菊降压片(山楂降压片)、五苓散、分清五淋丸、六味地黄丸、六味地黄颗粒、龙胆泻肝丸、归芍地黄丸、冯了性风湿跌打药酒、耳聋左慈丸、血脂灵片、麦味地黄丸、杞菊地黄丸、更年安片、启脾丸、补肾固齿丸、明目地黄丸、知柏地黄丸、金嗓散结丸、参茸固本片、枳实导滞丸、前列舒丸、济生肾气丸、桂附地黄丸、消栓通络片、消栓通络胶囊、锁阳固精丸、癃清片、安坤赞育丸。

     益母草

     长期使用对肾脏有毒。动物实验表明会刺激与怀孕有关的乳腺癌的增长。

     中成药:八宝坤顺丸、女金丸、加味生化颗粒、再造生血片、产复康颗粒、参茸白凤丸、得生丸、痛经丸、化症回生片。

     延胡索

     长期服用可损害心脏、肾脏。

     中成药:九气拈痛丸、女金丸、元胡止痛片、止痛化症胶囊、少腹逐瘀丸、气滞胃痛颗粒、仲景胃灵丸、伤痛宁片、壮骨伸筋胶囊、安中片、安胃片、妇宝颗粒、妇科十味片、妇科调经片、肠胃宁片、金蒲胶囊、参茸白凤丸、茴香橘核丸、胃康灵胶囊、胃舒宁颗粒、舒肝丸、猴头健胃灵胶囊、痛经丸、痛经宝颗粒、化症回生片、平肝舒络丸、安坤赞育丸。

     槟榔

     含致癌物质水解槟榔碱。有肾毒性。

     中成药:一捻金、九气拈痛丸、大黄清胃丸、山楂化滞丸、小儿至宝丸、开胸顺气丸、木香分气丸、木香槟榔丸、化积口服液、四正丸、利胆排石片、国公酒、金嗓利咽丸、肥儿丸、茴香橘核丸、柴胡舒肝丸、消食退热糖浆、消瘿丸、舒肝和胃丸、槟榔四消丸、蠲哮片。

     厚朴

     有肾毒性,可导致肾脏损害。

     中成药:十香止痛丸、开胸顺气丸、木香分气丸、午时茶颗粒、六合定中丸、四正丸、冯了性风湿跌打药酒、如意金黄散、利胆排石片、抱龙丸、国公酒、金嗓利咽丸、胃肠安丸、香苏正胃丸、香砂养胃丸、保济丸、柴胡舒肝丸、消食退热糖浆、麻仁丸、清宁丸、舒肝丸、藿香正气口服液、藿香正气水、藿香正气软胶囊、平肝舒络丸。

     胖大海

     有肾毒性,可导致肾脏损害。

     中成药:金果含片、健民咽喉片、黄氏响声丸、清喉利咽颗粒。

     天花粉

     有肾毒性和肝毒性,可导致肾脏、肝脏损害。

     中成药:儿童清肺丸、小儿化毒散、牛黄消炎片、导赤丸、如意金黄散、利咽解毒颗粒、拨云退翳丸、乳癖消片、宝咳宁颗粒、栀子金花丸、保济丸、消渴灵片、通乳颗粒、羚羊清肺丸、清肺抑火丸、清胃黄连丸、清音丸、清瘟解毒丸、解肌宁嗽丸、鹭鸶咯丸。

     牵牛子

     牵牛子素损害肾小球基底膜,并可损及神经系统。

     中成药:一捻金、大黄清胃丸、山楂化滞丸、小儿化食丸、开胸顺气丸、木香槟榔丸、槟榔四消丸。

    ;

  • 空青
    回复
    2024-05-09 19:19:43

    (1)全蝎

    性味:辛、微温、有毒。

    归经:肝经。

    功效:息风止痉、通络、解毒散结。

    对证:适用于风邪引起的惊痫,发作时有抽搐之症。

    应用参考:全蝎含蝎毒素,是一种毒性蛋白,能麻痹呼吸中枢,有溶血作用,实验证明有抗惊厥作用。使用时要注意剂量。

    (2)僵蚕

    性味:咸、辛、微寒。

    归经.肝、肺经。

    功效:息风止痉、祛风清热、化痰散结。

    对证:适用于肝风内动和痰热引起的癫痫病。

    应用参考:主要含蛋白质和脂肪。动物实验有抗惊厥作用。

    (3)地龙

    性味:咸、寒。

    归经:肝、脾、膀胱经。

    功效:息风通络、清热镇惊、平喘、利尿。

    对证:适用于温热、神昏、抽搐或疲滞等痫证。

    临床上有镇惊止痉作用,清热、通络、利尿。

    (4)蝉蜕

    性味:甘、寒。

    归经:肝、肺经。

    功效:息风止痉、疏风。

    对证:多用于癫痫抽搐之证。

    应用参考:主要成分是甲壳质,动物实验证明有镇静作用和神经节阻断作用。

    (5)羚羊角

    性味:咸、寒。

    归经:肝、心经。

    功效:平肝息风,清热镇惊,解毒。

    对证:治热盛神昏、惊痫抽搐。

    应用参考:含磷、钙及角蛋白。动物实验有解热、抗惊厥作用,能增强动物耐缺氧性。

    (6)牛黄

    性味:苦、寒。

    归经:肝经。

    功效:息风定惊。

    对证:多用于热盛所致的惊厥抽搐。

    应用参考:牛黄所含胆酸具有镇静作用,能缓和动物实验性惊厥,并能增强巴比妥钠、水合氯醛对动物的镇静效果。

    (7)钩藤

    性味:甘、微苦、微寒。

    归经:肝经。

    功效:平肝息风、清热镇惊。

    对证:适用于肝阳上亢、热盛风动所致的抽搐。

    应用参考:钩藤主要成分为钩藤碱和异钩藤碱,此药有明显镇静作用,可以降低大脑皮层的兴奋性,有预防和控制癫痫发作的作用。

    (8)天麻

    性味:甘、平。

    归经:肝经。

    功效:平肝息风、定痉止惊。

    对证:适用于肝阳上亢、肝风内动所致的惊痫抽搐。

    应用参考:天麻含天麻素、墟泊酸等,动物实验表明有抗惊厥作用,能够有效地制止癫痫发作。

    (9)磁石

    性味:咸、寒。

    归经:心、肝、肾经。

    功效:潜阳安神、补肾益精。

    对证:治疗先天亏损而致的癫痫抽搐。

    应用参考:生磁石为四氧化三铁混合物,尚含数种微量元素。

    药理资料证实,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镇静作用。

    (10)龙骨

    性味:甘、涩、微寒。

    归经:心、肝经。

    功效:平肝潜阳、镇静安神、收敛固涩。

    对证:主心神不安,失眠健忘,或阴虚阳亢,头晕目眩,惊厥之证。

    应用参考:龙骨含有大量的钙离子,能增加血钙浓度,抑制神经细胞兴奋。

    (11)牡蛎。

    性味:咸、微寒。

    归经:肝、肾经。

    功效:平肝、潜阳、软坚散结、敛涩。

    对证:适用于烦躁不安、头昏目眩、惊悸失眠、热盛伤阴、虚风内动、神倦等证。

    应用参考:含有无机盐类成分,能降低神经细胞兴奋性,有抗惊作用。

    (12)石决明

    性味:咸、寒。

    归经:肝经。

    功效:平肝潜阳、清肝。

    对证:主肝肾阴虚、肝经风热、头晕目眩、手足痉挛等证。

    应用参考:含有碳酸钙及镁、氯等离子,对神经细胞兴奋性有抑制作用,有一定的抗惊作用。

小儿复方四维亚铁散的功效与作用

阿胶牡蛎口服液的功效与作用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