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在三个月左右的时候就可以开始认识妈妈了。其实这个时候的宝宝可以分辨出经常照顾自己的人,这是由于宝宝的视力已经开始发育,并且宝宝可以闻到妈妈身上的味道。所以在这个时候,如果宝宝出现哭闹的情况,最好可以让经常照顾宝宝的人来安抚他,这样他就会感觉有安全感。
婴儿三个月开始找妈妈。
一般足月的健康宝宝在生后3个月之间开始出现认人的情况,开始认识生人或妈妈,尤其是母乳喂养的婴儿,认识妈妈的时间会更早一些,随着妈妈与孩子接触时间的延长,给孩子换尿布、喂奶、与孩子不断的沟通交流,孩子会对母亲逐渐产生依赖,母亲的体味、怀抱以及心跳都会让孩子特别有安全感。
6-12个月孩子会开始区分熟人和生人,出现认生现象,开始黏着妈妈,孩子可以用表情或者动作来表达自己的感情,和妈妈在一起时会表现的特别开心,面对生人时会出现害怕、剧烈哭闹,随着孩子月龄的增长,妈妈离开以后宝宝会出现哭闹、烦躁、不安的现象。
照顾婴儿的注意事项
1、加强保暖。照顾新生儿时一定要做好身体的保暖措施,尤其寒冷的秋冬季节,要尽可能调整室内适宜的温度,可以将温度控制在25度左右。同时还应该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2、正确穿衣。新生儿平时要尽可能穿着纯棉宽松以及透气性良好的衣物,每次大小便之后都需要及时更换尿布,保持臀部清洁和干爽。
3、坚持母乳喂养。母乳是最天然的营养品,里面含有新生儿成长所需的全面营养。因此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选择母乳喂养。
4、皮肤清洁。新生儿皮肤护理也是非常重要的关键点,平时一定要保证皮肤清洁和干爽,清洗皮肤时要格外注重褶皱处的清洁,包括颈部、腋下、腹股沟等。
以上内容参考-母乳喂养
宝宝3个月以后就可以认识妈妈。
0-2个月的婴儿还没有形成图像知觉,所以1-2个月的宝宝往往分不清家里人和陌生人。3个月以后,宝宝对亲人有了图像模式,对母亲与抚养者的面孔逐渐由模糊变得清晰,母乳喂养的宝宝认识妈妈的时间会相对早一些。
3个月的宝宝每天吃母乳,可以感受到妈妈身上的气味,通过和妈妈身体接触感觉到妈妈的心跳以及妈妈的声音。此阶段宝宝对人脸有一定的识别能力,认出妈妈后对妈妈更加依赖。7个月以后宝宝开始熟悉身边的人,能够分辨陌生人,当陌生人出现时会产生敌对态度,即认人行为。
宝宝大运动发育标准
一般来说宝宝在满月的时候,可以进行俯趴、抬头、转头。宝宝俯卧位趴着时,能抬头约45°,并且坚持十几秒。在宝宝3个月的时候,俯趴抬头已经比较熟练,可以在俯卧位趴着时,将头和肩膀都支撑起来,少数宝宝可以学会翻身。
在4-5个月时,宝宝翻身会越来越熟练,可能还会出现平躺时摸到脚的情况。在宝宝6个月时,多数可以扶坐起来,发育比较快速的宝宝已经可以开始独坐。等到宝宝8个月时,会有标准的手膝位爬行。待9-10个月时,宝宝已经可以自己扶站,到12个月时,多数宝宝可以单手扶行。
俗话说“三月认母”,意思就是小宝宝们长到三个月的时候就可以认识自己的母亲了。
想想这是孩子对自己的特殊待遇,真的是开心的不行了,自己这么长时间的辛苦总算是值得了,孩子知道谁才是生他的人,谁才是喂他的人了。
尤其是听到宝宝第一次叫“妈妈”的那一刻,所有的辛苦都不再算是辛苦,都可以说是一切都是值得。
但是宝宝第一次叫妈妈是什么时候,这个时间我们没有办法预料,肯定要经过一个过程,那就是宝宝首先要能认出妈妈。
那么,就和芽芽妈一起来看看,宝宝有哪些表现时,说明宝宝已经知道谁是妈妈了?
1
能辨别妈妈的声音
宝宝的听觉是十分敏感的,毕竟宝宝听妈妈的声音可是从胎儿时期就开始了,当妈妈不在宝宝身边时,他们会感到没有安全感,所以他们但凡听到妈妈的声音,就会四处寻找妈妈的身影。
他们的视线始终追随者宝妈的声音而移动,所以如果宝妈发现宝宝有这种表现其实就是开始认识妈妈了。
2
晚上睡觉只找妈妈
宝宝以前睡觉谁哄睡都可以,夜醒后家里人谁去哄抱也能再哄睡。可是突然有一天你发现宝宝发发出睡眠信号后,开始一个劲的哭闹找妈妈,而且谁抱着都不能安抚他平静入睡。
然后妈妈抱过来后或者陪宝宝一起睡,宝宝能立马安静下来进入梦乡。夜醒后也只有妈妈能让宝宝再次安然入睡。
3
对陌生人抱感到紧张
在宝宝三个月的发育过程中,和宝宝相处时间最长的无非就是妈妈,所以宝宝能更早的记清妈妈的一些面部轮廓特征。所以当别人抱着小宝宝时,他会有很抵触的动作,甚至是哇哇大哭。
此时,如果妈妈去抱宝宝,宝宝立马就安静下来,这时就说明宝宝认出你了。
4
见到妈妈就会笑
当宝宝看到妈妈回到家中,哭泣的小脸瞬间被笑容取代,向你张开双手做出要抱抱的行为;当你无故委屈落泪时,宝宝会用他肉嘟嘟的小手给你擦眼泪;当他睡醒的一刹那与你四目相对,他会对你报以甜蜜一笑......宝宝的这种暖心表现代表他已经知道谁才是妈妈了,宝宝在耍小聪明呢。
但是,随之而来的是甜蜜的“苦恼”—— 宝宝只认妈妈,其他人都无法接近,怎么办?
1
多带宝宝增加与人交往
妈妈可以尝试着让其他家庭成员多抱抱宝宝,在他们抱的时候妈妈可以暂时离开一会儿。让宝宝慢慢熟悉除爸爸妈妈之外的陌生人。
可以先从家里人开始,然后再是其他不熟悉的人,比如爸爸妈妈的同事、朋友、邻居等。
2
给宝宝足够的心理缓冲
不要单独留陌生人与宝宝在同一空间,家长需要陪在宝宝身边,缓解宝宝的不安感。
给孩子一些时间让他来熟悉这个陌生人,观察这个陌生人是否有危险性,是否是他喜欢的。等孩子熟悉了,再温和地试着接触。
3
给予支持和鼓励
宝宝见到陌生人就开始哭闹,妈妈可以拥抱孩子,减少宝宝的不安感。
平时家里来客人了,只要宝宝有一次表现不错,不再哭闹,就要好好表扬他,孩子获得自信后紧张感会消退一些,以后也会乐于这样做。
参考文献
[1]孙彭凯. 幼儿 社会 情绪特征及其与学龄前儿童行为的相关性研究[D].东南大学,2019.
[2]丁丽丽,何守森,周倩,徐小娟,唐敬海,张艳.家庭养育环境对儿童早期发育及情绪 社会 性发展的前瞻性研究[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6,24(09):910-912+916.
[3]柳昀哲,张丹丹,罗跃嘉.婴儿 社会 和情绪脑机制的早期发展[J].科学通报,2013,58(09):753-761.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