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儿科

小儿化毒胶囊的功效与作用

时间: 阅读:6922
小儿化毒胶囊的功效与作用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祝由师

祝由师

2025-09-18 17:39:03

小儿化毒胶囊有清热解毒、活血消肿的功效,主要用于小儿疹后的余毒未尽、口渴、便秘、口疮或者是疖肿溃烂、烦躁的症状。

小儿化毒胶囊属于处方药,是清热解毒剂。主要的成分是牛黄、黄连、赤芍、珍珠、甘草、乳香、雄黄、天花粉、没药、大黄、川贝母、冰片。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山亭柳
    回复
    2024-05-09 22:22:35

    “化毒止痒胶囊”是采用20多种纯天然的名贵中草药,运用现代纳米生物工程技术,提取其有效的生物活性成分,它能选择性地直接作用于带有血毒因子细胞内,从而全面杀灭血毒因子。对未被血毒因子侵犯的正常细胞,还可以释放出一种皮肤细胞保护膜,使之免遭血毒因子侵害。
    标本兼治:内调脏腑,外疗肌肤,真正达到了标本兼治。

  • 匿名用户
    回复
    2024-05-09 22:22:35

    复方氨酚烷胺胶囊通用名: 复方氨酚烷胺胶囊
    曾用名:
    英文名: COMPOUND PARACETAMOL AND AMANTADINE HYDROCHLORIDE CAPSULES
    拼音名: FUFANG ANFENWANAN JIAONANG
    药品类别: 解热镇痛及非甾体抗炎镇痛药
    适应症: 用于感冒引起的鼻塞、咽喉痛、头痛发热等,也可用于流行性感冒的预防和治疗。
    性状: 本品为胶囊剂,内容物为淡黄色小丸。
    药理毒理: 本品为复方解热镇痛药,其中对乙酰氨基酚具有解热镇痛作用,金刚烷胺具有抗流感A型病毒作用,其余成分具有解热、镇痛、抗炎、抗过敏等作用。
    药代动力学:
    用法用量: 口服 一次1粒,一日2次(早晚各1次)。本品最大剂量一日不宜超过2粒 ?
    不良反应: (1)偶见皮疹、恶心、呕吐、出汗、腹痛、厌食及面色苍白等,个别患者初服后出现嗜睡或轻度头昏,停药后症状消失。(2)偶致高铁血红蛋白血症而出现紫绀。长期或大量使用对肝、肾功能均有损害。(3)有时可致幻觉、精神紊乱,偶见有语言含糊不清、不自主眼球运动,一般是中枢神经系统兴奋过度或中毒的表现。(4)对老年患者,可致排尿困难、昏厥,常引起体位性低血压。(5)偶见白细胞减少。(6)较顽固的不良反应有:注意力不能集中、头晕目眩、易激动、厌食、神经质、皮肤出现紫红色网状斑点或网状青斑、睡眠障碍、梦魇等。少见头痛、视物模糊、口鼻及喉干、便秘、疲劳无力等。(7)长期治疗可见下肢肿胀。
    禁忌症: 对本品成份过敏者、活动性消化性溃疡患者禁用。
    注意事项: (1)服用本品后避免开车、高空作业。(2)服用本品时饮酒,会增加本品的不良反应。(3)下列情况应慎用:①肝、肾功能不全者。②脑血管病史、反复发作的湿疹样皮疹病史、末梢性水肿、充血性心力衰竭、精神病或严重神经官能症、癫痫病史者。(4)交叉过敏反应:对少数阿司匹林过敏发生哮喘的病人,服用后可能发生轻度支气管痉挛性反应。(5)不宜大量或长期用药以防引起造血系统和肝肾功能损害。(6)对实验室检查的干扰:用葡萄糖氧化酶/过氧化酶法测定血糖可得假性低值;用磷钨酸法测定血清尿酸可得假性高值;用亚硝基萘酚试剂对尿5-羟吲哚醋酸作定性过筛试验可得假阳性结果,定量不受影响;应用一次大剂量或长期应用小剂量,可使凝血酶原时间、血清胆红素、血清乳酸脱氢酶及血清转氨酶增高。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本品中金刚烷胺、对乙酰氨基酚、人工牛黄均可通过胎盘,可能会对胎儿造成不良影响,对胚胎有毒性且能致畸;除人工牛黄不详外,均能通过乳汁分泌,故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禁用。
    儿童用药: 不推荐使用。
    老年患者用药: 因肝、肾功能减退,应慎用。
    药物相互作用: (1)长期大量应用本品可减少凝血因子在肝内的合成,故有增强抗凝药的抗凝作用。(2)与巴比妥类等肝药酶诱导剂并用时可增加对肝脏的毒性反应。(3)与氯霉素合用,可延长氯霉素的半衰期,增加其毒性。(4)与其他抗震颤麻痹药、抗胆碱药、抗组胺药、吩噻嗪类或三环类抗抑郁药合用,可以增强阿托品样副作用,特别在有精神紊乱、幻觉及梦魇的患者,需调整这些药物的用量。(5)中枢神经兴奋药与本品同用时,可增强中枢神经的兴奋,严重者可引起惊厥或心律失常等不良反应。
    药物过量: 超量服用应严密观察副作用和中毒的发生,注意监测血压、脉搏、呼吸及体温。如服用超过8片时,可很快出现恶心、呕吐、胃痛或胃痉挛、腹泻、厌食、多汗等症状,且可持续24小时。2~4天内出现肝功能损害,表现为肝区疼痛、肝肿大、黄疸。服药过量时应立即洗胃、催吐、大量补液利尿、酸化尿液以增加药物排泄,并给予对乙酰氨基酚拮抗剂乙酰半胱氨酸,不得给活性炭,因可影响解毒药的吸收;乙酰半胱氨酸首次140mg/kg,口服,然后70mg/kg 用药,每4小时1次,共17次;病情严重时可静脉给药,拮抗药宜早用,12小时内给药疗效满意,超过24小时则疗效较差,同时应给予其他对症与支持疗法。并观察有无动作过多、惊厥、心律失常及低血压等情况,按需要分别给镇静剂、抗惊厥剂、抗心律失常药。控制中枢神经系统中毒的症状,可缓慢静注毒扁豆碱。
    贮藏: 密封,在阴凉干燥处保存。
    复方氨酚烷胺胶囊
    【 药品名称 】 通用名称:感力克/复方氨酚烷胺胶囊 商品名称:感力克/复方氨酚烷胺胶囊 (快克)
    英文名称: 汉语拼音:ganlikefufanganfenwananjiaonang
    【 成 份 】 每粒含对乙酰氨基酚250毫克、盐酸金刚烷胺100毫克、马来酸氯苯那敏2毫克、人工牛黄10毫克、咖啡因15毫克

  • 空青
    回复
    2024-05-09 22:22:35

    对治疗皮炎、湿疹、荨麻疹有效率达96.42%以上,一般服用2-3个疗程就可以使所有症状消失,皮质角质软化,色素沉着消失,皮损部位出现新生肌肤即可达到治愈的目的。
    一般治疗皮炎、湿疹、荨麻疹的药物,是不具备保护正常细胞的作用的,而“化毒止痒胶囊”则有着双重作用,既对带有血毒因子的细胞有直接杀灭作用,同时,又对正常细胞还可以释放出一种保护膜,这样一来,无论患者携带血毒因子多少,只要从服用了“化毒止痒胶囊这一刻起,正常细胞就不会再遭受病毒的侵害,那么病变细胞就会清一点少一点,只要按正确的指导方法服药,血毒清除干净后就不再有复发的机会。

  • 芍药
    回复
    2024-05-09 21:21:25

    很多中成药都是药方生产而来的,并且在临床上获得很多患者的认可。今天小编要介绍的是一种治疗皮肤病,口舌生疮的中成药,叫做化毒丹,这是一种中药丸剂,每天吃两次,每次吃一丸就可以了。或许大家对这个药物不是怎么熟悉,下面就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
    1、功效如何
    化毒丹是由地黄、芒硝、玄参、桔梗、甘草、金银花、青黛、黄连、连翘、龙胆等为主要成分制成的中药制剂。鲜地黄为清热凉血药,熟地黄则为补益药。芒硝可以主治破痞,常温中,消食,逐水,缓泻,用于胃脘痞,食痞,消化不良,浮肿,水肿,乳肿,闭经,便秘。桔梗宣肺、祛痰、利咽、排脓、利五脏、补气血、补五劳、养气,用于咳嗽痰多,胸闷不畅,咽痛,音哑,肺痈吐脓,疮疡脓成不溃。甘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等症。
    从功能主治看,化毒丹临床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用于热毒实火,口舌生疮,牙根出血,颈颊赤肿,周身常生疮疖所致的斑疹、荨麻疹、湿疹、带状孢疹、手足体癣、银屑病等疹后余毒不净。临床试验证明,化毒丹治疗上述症状效果均很不错,且因是中药制剂,在治疗过程中基本没有副作用。
    2、喉咙痛怎么办
    首先,如果导致喉咙痛的原因是过度使用嗓子,或者是其它的外在伤害时,大多数人的选择就是金嗓子喉片。但是对于这种非病毒性的喉咙痛,金嗓子喉片只能发挥一定的止痛作用,故此,患者最好还是服用一些消炎的药物,如抗菌消炎胶囊、牛黄解毒丸等药物,以及多喝水,多卧床休息。
    其次,如果是由于流感或者病毒性的感染所导致的喉咙痛,那么喉咙痛吃什么药的答案就是:患者应该先除根,这时病变并不是从喉咙起源。或者直接去医院治疗,病毒细菌被消灭了,喉咙自然而然就慢慢好了,如果忍受不了疼痛,也可以请医生开一些针对嗓子疼痛的药物。
    最后,如果真的是咽喉炎所导致的喉咙痛,这时喉咙痛吃什么药的答案就是:患者应尽量选择可含吞片或者液体药物来针对咽喉炎,像复方片仔癀含片、地喹氯铵含片都是可以,或者吃一些消炎的非处方药,并且及时就医。
    3、说明书
    适应症清火化毒,消肿止痛。用于小儿身热烦燥,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皮肤疮疖,口臭便秘,疹后余毒未尽。
    不良反应尚不明确。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丸,一日2~3次。
    禁忌尚不明确。
    注意事项
    1、本品处方中含朱砂,不宜过量久服,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2、服用前应除去蜡皮、塑料球壳;本品可嚼服,也可分份吞服。

小儿功劳止泻颗粒的功效与作用

小儿化痰止咳糖浆的功效与作用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