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儿科

新生儿黄疸预防方法

时间: 阅读:12877
新生儿黄疸预防方法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柳华

柳华

2025-10-06 06:38:18

新生儿黄疸预防方法是在怀孕期间需要注意饮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能够起到预防胎儿出生后出现黄疸的现象,新生儿出生后需要保持新生儿的卫生,而且需要室内空气流通,能够起到预防黄疸的效果,如果新生儿出现黄疸的现象,需要通过照蓝光的方式能够达到治疗的作用。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景天
    回复
    2024-03-13 21:21:53

  • 景天
    回复
    2024-03-13 21:21:53

    新生儿黄疸是比较常见的症状,可以通过产前检查、尽早开奶、促进胎便的排出以及多晒太阳等方法来预防黄疸。
    1.产前检查:尤其针对妊娠期高血压、糖尿病者,应该及时做好产前检查,以防止出现宫内窘迫,减少新生儿黄疸的发生率;如果孕妇是O型血,其丈夫不是O型血,应该及时监测血型抗体滴度,以防止新生儿溶血,导致新生儿黄疸的发生。
    2.尽早开奶:可以让宝宝尽早摄入液体,可以促进胆红素的排出,从而可以预防新生儿黄疸。
    3.促进胎便的排出:可以通过按揉宝宝的肚子,可以促进胎便的排出,从而促进胆红素的排出,从而预防新生儿黄疸。
    4.多晒太阳:在温度允许的条件下,可以多晒太阳,太阳中的蓝光可以促进胆红素的排泄,从而可以预防新生儿黄疸。
    如果出现新生儿黄疸,需尽早就诊处理。

  • 徐长卿
    回复
    2024-03-13 21:21:53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常见的一种疾病,如果不及时预防和治疗,会对宝宝的健康造成影响。本文将为您介绍预防新生儿黄疸的方法,帮助您更好地保护宝宝的健康。
    ?早开奶是关键
    新生儿出生后要尽早开奶,并确保奶量充足。这样能刺激宝宝排便,降低黄疸的风险。如果宝宝进食过少,黄疸可能会提前出现,且程度较深,所以我们要保证宝宝吃饱。
    ?促进排便不可少
    新生儿胎粪能排出大量胆红素,避免体内积聚。如果胎粪排出延迟或过少,一定要及时咨询医生。帮助宝宝排便,能有效减轻黄疸症状。
    ??多照光也很重要
    包括日光和室内光。有些地方的传统是新生儿不见光,这可能导致黄疸加重。建议每天拉开窗帘,让宝宝享受阳光。但请注意,避免强烈的阳光直射宝宝眼睛。

  • 紫苏
    回复
    2024-03-13 20:20:43

    新生儿黄疸怎么预防

      新生儿黄疸怎么预防,相信很多宝妈应该都知道,刚出生不久后的婴儿会因为体内血红素的堆积而出现黄疸的情况。黄疸严重起来是会对婴儿产生很大影响的,所以准宝妈们应该要学会预防新生儿黄疸。下面我为大家分享一下新生儿黄疸怎么预防,感兴趣的朋友赶紧来了解一下吧。

      新生儿黄疸怎么预防1

       一、新生儿黄疸怎么预防

       1、看父母血型。

      妈妈是O型血,爸爸是A型血或者AB型血,新生儿出现黄疸的几率偏高。这种新生儿黄疸就是溶血性黄疸。溶血性黄疸最常见原因是ABO溶血,它是因为母亲与胎儿的血型不合引起的,以母亲血型为0、胎儿血型为A或B最多见。因此,父母血型是影响新生儿黄疸的主要因素。当然,爸妈也无须太过紧张,不是所有ABO系统血型不合的新生儿都会发生溶血。据报道新生儿ABO血型不合溶血的发病率为11.9%。

      夫妻双方如血型不合(尤其母亲血型为O,父亲血型为A、B或AB),或者母亲RH血型呈阴性,需要定期做有关血清学和羊水检查,并在严密监护下分娩,以防止新生儿溶血症的发生。

       2、多补充富含维生素C的蔬果。

      如苹果、猕猴桃、西红柿等食物。

       3、注意饮食。

      怀孕期间,孕妇要注意饮食有节,忌生冷的食物,也不要吃太饱或者让自己太饿,并忌烟酒和辛热之品,以防损伤脾胃。

       二、新生儿黄疸的.预防护理

       1、孕妈注意饮食

      造成新生儿黄疸的其中一个原因是,孕妈妈遭受湿热侵袭而累及胎儿,使宝宝出生后出现胎黄,所以在妊娠期间,孕妈妈应注意饮食有节,不过食生冷,不过饥过饱,并忌酒和辛热之品,以防损伤脾胃。

       2、宝宝出生后就密切观察其巩膜黄疸情况

      发现黄疸应尽早治疗,并观察黄疸色泽变化以了解黄疸的进退。

       3、注意观察黄疸的宝宝全身症状

      有没有精神萎靡,嗜睡,吮乳困难,惊惕不安,两目斜视,四肢强直或抽搐等症,以便对重症患儿及早发现及时处理。

       4、密切观察心率,心音

      贫血程度及肝脏大小变化,早期预防和治疗心力衰竭。

       5、注意保护宝宝的皮肤

      脐部及臀部清洁,防止破损

      新生儿黄疸怎么预防2

       一、新生儿黄疸多久能消

      一般生理性的黄疸一个星期就自然退了。如果老是不退,就要考虑是否病理性的黄疸,是有体内炎症引起的,需及时就医。一般情况下新生儿黄疸会在28天之内消退的,短的十天半个月,长的2个多月都有,只要黄疸没有加重,一般不用过于担心。

      新生儿黄疸可以给他喝点葡萄糖的,因为葡萄糖可以加速代谢有利于小孩退黄疸,再就是多给宝宝晒晒太阳吧,多晒太阳也是有利于宝宝退黄疸的,多带宝宝晒太阳,不是隔着玻璃晒昂,要让太阳真正的晒到身上,但是太阳太毒的时候不要出去晒,可以选择太阳光不强烈的时候带宝宝出去多晒太阳。

       二、引起新生儿黄疸的原因

       1、生理性黄疸

      新生儿生理性黄疸是新生儿时期所特有的一种现象,由于胎儿在宫内低氧环境下,血液中的红细胞生成过多,且这类红细胞多不成熟,易被破坏,胎儿出生后,造成胆红素生成过多,约为成人的两倍;另一方面,新生儿肝脏功能不成熟,使胆红素代谢受限制等原因,造成新生儿在一段时间出现黄疸现象。

      足月儿的生理性黄疸是在第2—3天开始,这时皮肤呈浅黄色,巩膜(白眼珠)以蓝为主微带黄色,尿稍黄但不染尿布,第4—5天最黄,足月儿在第10—14天消退,检查肝功能正常、血清未结合胆红素增加。早产儿的生理性黄疸会出现得较早、较高,也持续较久,可延迟致3周—4周消退。虽有黄疸,但孩子没有什么不适,一般情况好。生理性黄疸属于正常生理现象,不需治疗。

       2、母乳性黄疸

      因吃母乳新生儿发生黄疸称为母乳性黄疸,这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病理性黄疸。少数母乳喂养的新生儿,其黄疸程度超过正常生理性黄疸,原因还不十分明了。其黄疸特点是:在生理性黄疸高峰后黄疸继续加重,如继续哺乳,黄疸在高水平状态下继续一段时间后才缓慢下降,如停止哺乳48小时,黄疸明显下降,若再次哺乳,黄疸又上升。

      由于母乳中含有孕二醇激素,它可以抑制新生儿肝脏中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的活力,致使血液中的胆红素不能及时进行代谢和排泄,于是血液中的胆红素浓度增加,出现新生儿皮肤和巩膜的黄染。

      出现母乳性黄疸后,一般不会影响小儿的健康,也无发烧和食欲不好的症状。如及时停止喂母奶,黄疸大约在2—4天内减弱,6—10天内全部消失。对于母乳性黄疸,一般不会引起神经系统的伤害。对于母乳性黄疸也不必惊慌,停母乳时可用牛奶暂时替代,待黄疸好转后可以继续用母乳喂养。

       3、溶血性黄疸

      溶血性黄疸最常见原因是ABO溶血,它是因为母亲与胎儿的血型不合引起的,以母亲血型为O、胎儿血型为A或B最多见,且造成的黄疸较重;其他如母亲血型为A、胎儿血型为B或AB;母亲血型为B、胎儿血型为A或AB较少见,且造成的黄疸较轻。据报道,新生儿ABO血型不合溶血的发病率为11.9%。新生儿溶血性黄疸的特点是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且逐渐加重。

      早期可进行换血疗法,如果是ABO血型引起的轻微症状,只要采用光照疗法即可。

       4、感染性黄疸

      感染性黄疸是由于病毒感染或细菌感染等原因,使得肝细胞功能受损害而发生的黄疸。病毒感染多为宫内感染,以巨细胞病毒和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最常见,其他感染有风疹病毒、EB病毒、弓形体等较为少见。细菌感染以败血症黄疸最多见。黄疸的特点是生理性黄疸后持续不退或生理性黄疸消退后又出现持续性黄疸。

       5、阻塞性黄疸

      阻塞性黄疸多由先天性胆道畸形引起的,以先天性胆道闭锁较为常见,其黄疸特点是生后1—2周或3—4周又出现黄疸,逐渐加深,同时大便颜色逐渐变为浅黄色,甚至呈白陶土色,这种黄疸一般B超检查即可确诊。

      此外,还有药物性黄疸。如由维生素K3、K4、新生霉素等药物引起者。遗传性疾病如红细胞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G6PD)缺陷、红细胞丙酮酸激酶缺陷病、球形红细胞增多症、半乳糖血症、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症、囊性纤维病等也可引起黄疸。

儿童全身检查有哪些项目

新生儿黄疸怎么办谢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