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儿科

小儿咽扁颗粒的功效与作用

时间: 阅读:6759
小儿咽扁颗粒的功效与作用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健康管理师

健康管理师

2025-10-16 02:02:00

小儿咽扁颗粒药物能起到清热解毒和止痛的作用,还能达到利咽的疗效。用于小儿肺卫热盛所致的喉痹、乳蛾等多种症状。同时也能有效的改善急性扁桃体炎或者急性咽炎等疾病,缓解咳嗽痰盛和口舌糜烂等情况。通常这种药物中成分有金银花以及冰片等成分,服用以后有效的改善自身的问题。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匿名用户
    回复
    2024-05-09 23:23:12

  • 龙葵
    回复
    2024-05-09 23:23:12

    可以。小儿咽扁颗粒是一种中成药,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功效,常用于治疗急性咽炎、扁桃体炎等。对于支原体感染,小儿咽扁颗粒并没有明显的治疗作用,但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适当服用,缓解咽部不适症状。需要注意的是,小儿咽扁颗粒具有一定的副作用,如恶心、呕吐等,因此在使用时需要严格遵循医生的建议,注意用药量和用药时间。此外,如果孩子对小儿咽扁颗粒过敏,应避免使用。

  • 山亭柳
    回复
    2024-05-09 23:23:12

    建议你用“优卡丹”和“咽扁颗粒”,对孩子发育较好。
    优卡丹:小儿氨酚烷胺颗粒(优卡丹)
    【剂 型】:颗粒剂
    【成 分】:本品为复方制剂,每袋含对乙酰氨基酚0.1克,盐酸金刚烷胺0.04克,人工牛黄4毫克,咖啡因6毫克,马来酸氯苯那敏0.8毫克。辅料为:蔗糖。
    【产品功效】:适用于缓解儿童普通感冒及流行性感冒引起的发热、头痛、四肢酸痛、打喷嚏、流鼻涕、鼻塞、咽痛等症状,也可用于儿童流行性感冒的预防和治疗。 【用法用量】:口服。1~2岁儿童,一次半袋,2~5岁,一次1袋,5~12岁,一次1~2袋,一日2次。温开水冲服。
    【规 格】:每袋6克
    【包 装】:复盒膜,每盒10袋。碗装,每碗12袋。
    【其他说明】:本品为微黄色颗粒。不良反应:有时有轻度头晕、乏力、恶心、上腹不适、口干、食欲缺乏和皮疹等,可自行恢复。 禁忌: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禁用。 注意事项:不能同时服用与本品成份相似的其他抗感冒药。其他详见说明书。

    小儿咽扁颗粒:
    【成份】金银花、射干、金果榄、桔梗、玄参、麦冬、牛黄、冰片。
    【性状】本品为黄棕色的颗粒;味甜,微苦。
    【功能主治】清热利咽,解毒止痛。用于肺实热引起的咽喉肿痛,咳嗽痰盛,咽炎。
    【规格】每袋装8克
    【用法用量】开水冲服,一岁至二岁一次4克,一日2次;三岁至五岁一次4克,一日3次;六岁至十四岁一次8克,一日2~3次。
    【禁忌】糖尿病患儿禁服。
    【药物相互作用】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制剂/规格】每袋装8克

  • 芍药
    回复
    2024-05-09 22:22:02

    宝宝上火可以吃小儿咽扁颗粒吗

    可以吃

    小儿咽扁颗粒具有清热利咽以及解毒止痛的作用,还可以缓解口舌糜烂的情况,如果宝宝上火,比如说吃辛辣的生冷的油腻的食物而导致上火的情况下都可以服用小儿咽扁颗粒,是一种非常不错的药物。

    小儿咽扁颗粒的功效

    小儿咽扁颗粒是一种黄棕色的颗粒状药剂,味道是甜的、稍带点苦。它的主要作用就是清热解毒,消炎止痛。可以用于因内火旺盛而导致的咽喉肿痛、咽喉发炎、咳嗽多痰等多种症状。药性温和,适合身体机能没有成熟的小孩儿服用。

    小儿咽扁颗粒用法用量

    开水冲服。一岁至二岁一次半袋(4克),一日2次;三岁至五岁一次半袋(4克),一日3次,六岁至十四岁一次1袋(8克),一日2—3次。

    小儿咽扁颗粒药效怎么样

    小儿咽扁颗粒药效也是非常明显的,只要大家按照正确的步骤服用就可以了,它的作用还是蛮高的,能够很好的缓解身心不适的症状,有利于解毒止痛。

    注意事项

    在服用小儿咽扁颗粒时严禁服食辛辣、生冷、油腻性食物。如果婴儿有需要服用本产品,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少剂量服用。急性咽炎患儿不适合服用本产品,比如咳嗽伴有犬鸣声时应该及时去医院检查。因风寒引起的咳嗽患儿不适合服用本产品,表现症状有发烧恶寒、鼻塞清涕、咳嗽痰白等。如果患儿脾虚容易腹泻的话也要慎重服用本产品。在患儿服用本产品3天后如果症状还没有任何好转,建议去医院检查。

    相关文章:

    [宝宝上火可以喝七星茶吗]

    [宝宝上火可以喝菊花茶吗]

小儿咳喘灵颗粒的功效与作用

小儿喜食片的功效与作用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