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儿科

小儿解热丸的功效与作用

时间: 阅读:10376
小儿解热丸的功效与作用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溪黄草

溪黄草

2025-10-15 10:05:10

小儿解热丸是由牛黄、麝香、胆南星、钩藤、天麻、珍珠、琥珀、薄荷、茯苓、陈皮、朱砂、蜈蚣等中药材组成的一种中成药。该药物具有清热化痰的作用,也有镇惊、息风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小儿出现的感冒发烧、高热惊风,以及呕吐咳痰、手足抽动、神昏不醒等症状。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徐长卿
    回复
    2024-05-10 00:00:25

  • 南絮
    回复
    2024-05-10 00:00:25

    小孩子上火考虑与平时喝水少以及吃的蔬菜和水果比较少有关系,注意多给小孩子喝温开水;同时多吃维生素丰富的蔬菜和水果,比如芹菜、菠菜、苹果、香蕉、梨都可以吃;

    另外,可以吃清热泻火的药物,比如泻火宝或者益生菌类药物,对缓解小孩子上火都有好处;饮食上要注意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避免高脂肪油腻的食物,如果吃多了以后,也容易导致宝宝上火;注意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比如辣椒、葱、姜。

    喝一点清淡的饮食,如果小孩子咽喉肿痛之类的,那么就可以给他熬一些清淡的小米粥或者是大米粥,尽量的不要使用任何的肉类,这样宝宝喝下去嗓子不会太难受,而且喝粥品有利于养胃和宝宝降火。

    注意不要吃辣的东西,小孩子上火一般来说大便也会比较干燥,甚至排便困难,出现便秘的情况,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就千万不要再吃一些辣的东西,否则很有可能会引起严重的便秘,甚至是出血。

  • 匿名用户
    回复
    2024-05-10 00:00:25

    感冒,发烧,腹泻,便秘,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这些疾病都是儿科常见的疾病,所以子啊家里可以适当准备一些这样的药物。小儿七珍丸就是一种治疗儿童感冒,腹泻的不错选择的药物。小儿七珍丸是一种纯中药制剂,那么服用这个药物要注意哪些事项呢?
    1、功能主治
    相信,很多新生儿家庭都有一个困扰,就是小孩子半夜哭啼,但是又没有任何有用的办法可以缓解。这种情况下可以给小孩子服用小儿七珍丸,夜啼烦燥的症状就会有所消减。我们知道小孩子的身体不比大人,经常容易感冒发烧,小儿七珍丸可以有效缓解发热症状,退烧解热。此外,小儿七珍丸还可以治疗因伤寒带来的夹食夹惊,大便不通等小儿疾病。此药没有副作用,但是患有麻疹或者长期腹泻导致气虚的患者不能食用。
    2、用药注意
    医生建议,可以用白开水或糖水将药送服,或混合入食物中给小孩服食,因为此药含有草药的味道,所以小编建议最好是用糖水冲服。当然应该是空腹食用。因为此药根据孩子的岁数不同用量也有所不同,所以服食的时候一定要按药品说明书或者在医师的指导下购买和使用。妈妈们应该在服药期间让宝宝多饮水,多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这样药效才会显著,病才会好得快。
    妈妈们记住了吗?孩子夜哭,发烧感冒,积食受惊时,不要不知所措哦,给宝宝服用小儿七珍丸保证药到病除。另外,孕妇,哺乳期妇女以及儿童不能服用此药,在使用此药物的时候,切记不可与其他的药物一起使用,否则可能会出现药物相互作用的呕吐现象。
    3、用法用量
    小儿七珍丸用白开水或糖水送服,或暗投入食物中;或同乳共服,空腹服最好。
    一般一个月小儿一次3粒,三至四个月一次5~6粒,七至八个月一次8~9粒;三至四岁一次25粒,五至六岁一次30粒,七至八岁一次35粒。
    若未奏效,隔24小时再服一次,最多限服三次。服一次为一个疗程。
    小儿七珍丸是儿科用药,所以在使用剂量上一定要严格按照说明书上的剂量服用,因为小孩子的身体发育尚未完善,对于药物的反应还是比较敏感的,所以如果需要长期服用该药物的话,很可能引起不良反应。小儿七珍丸也一样,如果需长期服用的话,要在医生指导下正确服用,这样的话更加有利于小孩的身体健康。
    4、副作用
    小儿七珍丸的有效成分都是中药成分,目前没有什么明显的副作用,所以家长可以放心的让孩子服用。小儿七珍丸还是有些禁忌的,就是对小儿七珍丸及有效成分过敏的患者禁止使用,还有麻疹及久泻气虚患者忌服。

  • 冉冉云
    回复
    2024-05-09 23:23:15

    您好,很高兴为你解答问题,根据您的情况,小儿奇应丸可以解热定惊
    ,化痰止咳
    ,消食杀虫。用于治疗小儿惊风发热,咳嗽多痰,食积,虫积。
    用药期间忌食辛辣食物,注意休息~如果情况没有好转,请及时到医院就诊。
    希望可以帮到您,祝您早日恢复健康~

小儿解感颗粒的功效与作用

牡蛎钙片的功效与作用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