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儿科

新生儿输液有那些危害

时间: 阅读:4263
新生儿输液有那些危害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苍耳子

苍耳子

2025-09-18 16:00:01

可能会出现过敏反应,这是因为孩子的免疫系统并不完善,比成人更容易出现过敏反应,而且如果孩子产生过多的输液,就会产生依赖,以后再吃药物的时候效果就会不好,必须输液才能够达到治疗效果,所以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如果症状比较轻的时候,还是建议口服药物进行治疗。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紫苏
    回复
    2024-05-10 00:00:05

  • 景天
    回复
    2024-05-10 00:00:05

    宝宝生病,很多家长会选择输液治疗。但宝宝经常输液,可能会对身体造成一些影响。让我们一起看看这些可能的风险。
    1??静脉炎来袭
    输液时,如果消毒不彻底或操作不当,静脉炎就会悄悄靠近。宝宝嫩滑的血管,怎能受得了这样的伤害?
    2??感染风险
    注射器、针头等设备,如果没有经过严格消毒,宝宝就可能面临细菌感染的风险。保护宝宝,从点滴做起!
    3??水肿来袭
    长期大量输液,体内的水分过多,宝宝就会出现水肿的情况。小脸蛋不再嫩滑,谁看了都心疼!
    4??电解质紊乱
    输液时,如果输液量过大或速度过快,宝宝体内的电解质平衡就会被打破。这可不是闹着玩的!
    5??肝肾负担加重
    长期大量输液,宝宝的肝肾负担就会加重。特别是对肝肾功能不太好的宝宝来说,更是雪上加霜!

  • 龙葵
    回复
    2024-05-10 00:00:05

    输液真的快吗,现在每个人都有一个错误的理解。如果你生病了只要你输液,你就会好起来。事实上,它不像感冒。正常情况下人感冒吃一周药就能恢复,输液也要一周才能好。而且输液是直接输入血液,恢复只是一个症状。

    输液造成的危害

    1.减少宝宝的抵抗力

    生病时输液。时间长了,宝宝会变得依赖输液,产生其他药物的抗体。这样下次生病的时候,即使鼻子畅通,也会发烧,主要是因为宝宝的抵抗力越来越低。

    2.普通药物对婴儿无效

    很多家长都希望宝宝快点好起来,于是就去输液。宝宝流鼻涕打喷嚏的时候,一般吃点感冒药就好了。但是对于长期送水的宝宝来说,吃药不起作用,吃药片药效缓慢,导致恶性循环。

    3.增加了过敏的风险

    口服药物被消化进入血液,输液药物直接进入血管。有些宝宝会对输液药物过敏,比如头孢菌素,时间长了容易引起副作用。而且,频繁的针刺会影响宝宝血管的健康。

    4.微粒的危害

    虽然输液设备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会进行消毒,但仍会残留一些微粒,无法从液体中取出的微粒会不断沉积在宝宝的血管中,可能会引起宝宝肺水肿、静脉炎等疾病。

    需要给孩子输液的常见疾病有哪些?

    简单的感冒,打喷嚏和流鼻涕,所以不需要输液。多喝水,多休息,必要时遵医嘱服药。

    患支气管炎的孩子:如果症状只是咳嗽和低烧,帮助孩子按时吃药。1岁以上的宝宝可以多喝冰糖雪梨,多喝水,多吃新鲜水果,多晒太阳,避免吸烟、异味、油烟等理化因素的刺激,症状就能缓解。一般不需要输液。当发热不超过38.5℃时,无需输液,即使没有其他异常问题,也无需服药。一般物理降温应选择在38.5℃以下,当温度超过38.5℃时,可在正规医院医生指导下使用儿科医生使用最广泛、劳动安全性高的药物。

    儿童轻度腹泻:可通过口服补液纠正。非感染性腹泻不要使用抗生素,而是给孩子口服补液盐,按照说明调整思密达,并添加益生菌调整肠道菌群。一岁以内的宝宝如果是添加辅食引起的,就要停止添加辅食。手足口病不伴有发热,宝宝精神状态也不错。可以给孩子吃清淡、温热、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保持宝宝口腔清洁,饭前饭后用生理盐水漱口,病情恶化,持续高热,或伴有头痛、喷射性呕吐、抽搐,及时到传染科就诊。

  • 徐长卿
    回复
    2024-05-09 23:23:55

      滥用输液,会给病人造成不良危害,甚至危及生命,现在的宝宝一生病就是输液的情况很常见。下面是我推荐给大家的一岁的宝宝输液的危害,供大家参考。

      一岁的宝宝输液的危害
      1.输液时稍有不慎,那些随液体进入到静脉的气泡,会给人的生命安全留下致命的祸根。

      2.经常输液会使人体内产生很强的抗药性,一旦出现吃药打针不能控制的大病,输液也很难起到控制疾病发展的作用。

      3.不论大病小病,习惯于依靠输液的方法治疗,会严重消弱孩子免疫系统的抗病能力,甚至会使孩子的免疫系统因为丧失了必要的杀灭病毒的锻炼机会,而 失去抵抗病毒的能力,造成免疫系统的能力低下,给孩子的健康埋下重大的隐患。

      4.通过输液直接进入静脉的药物,虽然能很快的抑制病毒,但其毒副作用也会通过静脉直接影响到血液,内脏乃至大脑中枢神经系统。
      输液的过敏反应
      相对而言,口服药要经过肠道吸收,将身体不需要的或对身体有害的物质过滤掉,之后才进入肝脏代谢,经过这样一个过程之后就会降低血药浓度,进而降低过敏反应发生的几率。而输液时药物直接进入血液,发生过敏反应的几率相对就大,而且快,甚至有些过敏反应是致命的。输液药品微粒过大,长期积累,易造成肺部堵塞,影响肺脏功能。相对于口服药而言,频繁地输液可能还会对身体的一些器官造成影响。

      任何液体药品在生产过程中都会产生或多或少的不溶性微粒,国家在这方面也有相应的标准。国家《药典》中规定的液体药品中含有的不容性微粒直径不能超过10毫微米。但是有调查却发现,市场上销售的很多输液药品含有的不容性微粒直径都超过了这一规定,有的甚至达到50毫微米以上。人体最窄处的毛细血管是不超过10毫微米的,因此一旦输液药品微粒过大,就会在血管内造成堵塞。

      药品进入血液后,全身所有的静脉血都要回流到一个屏障器官,即肺脏,它能起到过滤器的作用,所以只要是直径大于毛细血管最窄处的颗粒都会被肺过滤出来,只能停留在肺里。这些颗粒无法通过代谢排出体外,这样就会造成肺部堵塞,肺部血管本来都是通畅的,这些颗粒积聚在肺部就使得氧气交换不够,人体呼吸困难。颗粒堵在血管里无法被清除出去,这时身体自动地采取第二个处理办法,就是将这些颗粒包起来,形成一个更大的团块。输液时如果经常输不合格的药品,肺里就会积聚很多这样的团块。
      输液的主要优点
      1、易将药物达致疗效浓度,并可持续维持疗效所需的恒定浓度。

      2、对肌肉、皮下组织有刺激的药物可经静脉给予。

      3、可迅速地补充身体所丧失的液体或血液。

      4、静脉营养品的输注。
      输液的发展
      现代这样的静脉内治疗是起源于19世纪,19世纪是医学大发展的世纪。第一个大的成就是在1818年,当时James Blundell在伦敦进行了第一次人与人之间的输血。1834年Blundell再次进行了人与人之间的输血,接受输血的是一名因出血而生命垂危的产妇,由此, Blundell进一步认为出血造成的失血和低血容量有关。

新生儿测听力最佳时间是什么时候

新生儿一次睡多久正常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