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检查主要是对孩子的血型、骨骼、一些智力等等,每个地区的要求不同,所以他在检查项目上也是有所不同的,一般去正规的医院进行检测,他检查的都是比较全面的,所以家长对于这个是不需要太过担心的,如果发现孩子在任何方面有一些问题的话,要及早的进行调理。
因为最近干儿保和儿康工作,对神经系统整理学习了一下。
脑神经细胞
发育3岁完成,8岁结束
神经髓鞘发育
胎儿期16周-脊髓神经的髓鞘开始形成,胎儿期20周-2岁椎体束髓鞘形成,近7岁时皮质髓鞘化完成。高热惊厥6岁以后髓鞘发育好了就消失了,
暂时的神经反射 :
觅食反射:新生儿既有,4个月消失,提示椎体束异常。但(4-7个月)入睡前引出属于正常。
握持反射:2-3月减弱,4月消退,若消退后重新出现提示额叶病变。
拥抱反射:4月消失,6月不消失提示异常,新生儿不出现提示大脑损伤,不对称可能有臂丛损伤或脑损伤。
踏步反射:生后6周-2月减弱,3月消失,托婴儿腋下,身体前倾,足底踏在在桌面上,上下掂动几次,双下肢出现踏步样动作。新生儿异常提示脊髓病变,4个月仍有,剪刀样步态,提示脑损伤。
紧张性迷路反射:生后4-6周,膝已不再屈曲在腹部下方。4月末以后阳性。俯卧位屁股高头低阳性。
交叉伸展反射:2月消失,5-6月存在异常,脊髓病变,仰卧位,一侧下肢伸直,刺激足底,对侧下肢先屈曲,然后伸直,再屈曲,。
侧弯反射:新生儿出现,3个月消退,托起婴儿,刺激脊柱一侧,向同侧弯曲,提示大脑病变。
颈肢反射:(非对称性颈紧张反射)一般满月出现,2-4个月明显,6月消失,6个月持续存在考虑椎体束或椎体外系病变。翻身不能。方法:同摆正,面部偏向一侧,出现拉弓射箭动作。
抬躯反射:6-10月开始出现,30个月消退,若10-12月不出现异常。托住胸腹使其呈水平悬空位。
持续的神经反射 :
降落伞反射:10月左右出现,持续存在,方法:双手从腋下抱小儿躯干上部,身体悬空,腹部与地面平行,快速将身体向下送,出现伸手动作。
侧推倒反应,向后推倒反应,前倾反应:10-12月出现,持续存在,坐位向侧方,前后方推,孩子出现保护性反射。
肌张力
低下肌肉松弛,被动活动阻力低,关节活动范围大,肌张力减低。见于:下运动神经元瘫痪:周围性麻痹,小脑疾患,低钾血症,深度昏迷,严重缺氧,肌病。
增高肢体伸肌和屈肌被动活动时阻力增大。见于:椎体束受损,椎体外系肌病。
牵拉反应:拉手坐起。5月后可主动将头与躯干基本保持在同一平面。
上肢肌张力
前臂弹回实验:生后2-3个月逐渐减弱。
围巾征:新生儿肘关节不能过中线,
下肢肌张力:
腘窝角:图片不可用
内收肌角:图片不可用
足背屈角:4个月以后检查。快角(正常《70-80°):牵张反射,慢角:肌肉张力局部肌肉群肌力量不足:
足外翻:胫前肌力量不足,足外旋:臀肌力量不足。
异常姿势:拇指内收,前臂旋前,
扶腋下悬空快速下降至床面:
不持重,屈髋屈膝,查肌张力,膝反射。
立位可持重,但身体前倾左右重心转移促其迈步,
足跖屈发紧,下肢交叉发紧,立位足跟抬起》30°
尖足需警惕ASD,了解语言发育情况,分析存在问题。
踝阵挛:提示髓鞘发育不良。
新生儿要做哪些检查
48小时后的检查
在新生儿出生进食48个小时后,由脚跟采取少量的血液滴在特制的滤纸片上,待阴干后封袋寄至筛检中心检查,可检验先天性甲状腺低功能症、G-6-PD缺乏症、苯酮尿症、高胱胺酸尿症及半乳糖血症。
2天新生宝宝的体检
在新生儿出生进食48的个小时后,由脚跟采取少量的血液滴在特制的滤纸片上,待阴干后封袋寄至筛检中心检查,可检验先天性甲状腺低功能症、G-6-PD缺乏症、苯酮尿症、高胱胺酸尿症及半乳糖血症。
28天新生宝宝的体检
头部:观察新生儿头颅的大小和形状,轻抚宝宝的头皮,以感觉骨缝的大小、囟门的紧张度、有无血肿。
眼睛:将红球放在距双眼30厘米左右的地方,水平移动红球,观察宝宝的双眼能否追视红球。
耳廓:足月新生儿耳廓发育良好,耳廓直挺。
颈部:有无斜颈,活动是否自如,用手指由内向外对称地摸两侧,以感觉有无锁骨骨折。
胸部:观察胸部两侧是否对称,有无隆起,呼吸动作是否协调,频率应在30~45次/分,有无呼吸困难。用听诊器听肺部的呼吸音。
腹部:先看有无胃蠕动波和肠型,然后用手轻轻抚摸,感觉是否腹胀及有无包块。脐部有无脐膨出,残端有无红肿及渗液。
臀部:皮肤是否光滑,注意是否存在脊柱裂。
四肢:有无多指或并指(趾),双大腿能否摊平,以了解有无先天性髋关节脱位。
生殖器及肛门:注意有无畸形,男婴的睾丸是否下降至阴囊。
测量身高及体重:这是了解新生儿生长发育的重要指标。足月新生儿身高在47~53厘米,体重在2550克以上,平均3000克左右。
42天新生宝宝的体检
体重:是判定宝宝体格发育和营养状况的一项重要指标。测量体重最好是在宝宝空腹,排去大小便的时候进行,并尽量给宝宝脱去外衣裤、鞋帽等。测得的数据应减去宝宝所穿衣物及尿布的重量。
身高:是宝宝骨骼发育的一个主要指标。人的身高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如遗传、内分泌、营养、疾病及活动锻炼等,所以,一定要保证宝宝营养全面、均衡,睡眠充足,并且每天保持一定的活动量。
头围:反应宝宝的脑发育情况,脑容量的大小,也是宝宝体格发育的一项重要指标。宝宝的头围大小也像体重、身高一样,有个正常范围,并不像有些人认为的那样,头大的宝宝肯定大脑发达,比别的宝宝聪明。宝宝的头围长得过快或过慢,都是不正常的。比如宝宝出生时头围就比正常小,而后头围增长速度也很慢,甚至停止生长,就要怀疑是否有脑发育不良或头部畸形的可能。
胸围:评价宝宝胸部的发育状况,包括肺的发育、胸廓的发育以及胸背肌肉和皮下脂肪的发育程度。宝宝胸围的大小与体格锻炼及营养有关。所以,新妈妈要经常给宝宝做被动操,锻炼他的肌肉和骨骼,比如扩胸运动可以促进宝宝胸肌发达,带动胸廓和肺的发育。
评价发育智能:了解宝宝的智能发育是否在正常水平。医生会用一些方法来测量宝宝的智能发育情况,如果有疑问,会通过神经心理测试进一步对宝宝的智能发育作全面评价。对有智能发育迟缓的宝宝,可以及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进行早期康复治疗。
以上是关于新生儿要做哪些检查
新生宝宝的体检项目单的介绍,宝宝出生后的检查很重要,妈妈千万不能忽视。
儿童保健的基本内容
儿童保健的基本内容,相信父母都会在孩子成长发育的过程中特别关注孩子的健康,所以在照顾孩子的时候父母还是要应该先了解一些关于孩子的保健知识。下面是儿童保健的基本内容。
儿童保健的基本内容11、新生儿访视
在新生儿出院后的24小时内,各级卫生院医生或乡村医生,进行入户访视,至新生儿28天共访视3-4次。
访视内容包括看新生儿一般状况,出生及接种情况,全面体格检查,指导母乳喂养等,发现异常情况及时予以处理。
2、新生儿先天疾病筛查
在医院新生儿出生时,由医生采集足跟血,制成滤纸血片,送交儿童保健所新生儿筛查中心,进行甲状腺功能低下和苯丙酮尿症二种先天代谢病的筛查。
3、儿童定期体格检查
根据年龄不同,各级卫生院医生对1岁以内小儿每年查体四次,1岁-3岁小儿每年查体二次,3岁-7岁小儿每年查体一次。查体内容包括身高、体重、血色素、口、眼、听力、智力及血液化验等项目,及时发现异常予以矫治。
4、儿保专科门诊
儿童保健所及各区县妇幼保健所(院)开设专科门诊,设有保健咨询、遗传优生、心理卫生、营养不良、多动症、低体重儿、脑瘫康复、口腔正畸、弱视矫治等,以维护儿童身心的健康发育。
儿童保健包括哪些内容
1、新生儿访问,访问新生儿在新生儿出院后24小时内,医生进入访问,新生儿28天前需要访问3~4次。
2、先天性疾病筛查,新生儿出生时,医生采集脚后跟血,制作滤纸血片,送往新生儿筛查中心,进行苯丙酮尿症和甲状腺功能低下两种先天性代谢病筛查。
3、儿童专业门诊,维护儿童身心健康发育。
4、儿童定期体格检查,按年龄分化,各级卫生院医生对1岁以下儿童每年检查4次,1岁~3岁儿童每年检查2次,3岁~7岁儿童每年检查1次。检查身高、体重、嘴巴、眼睛、鼻子、智力等,发现异常并矫正。
儿童保健工作的意义
每个孩子出生都是平等的,不管是什么出身还是什么样子,孩子都有尽可能好的人生,每个孩子都应该受到良好的教育,同样的机会充分发掘自己的潜力,成长为对社会有意义的人。儿童保健工作有助于解放劳动生产力,让父母放心,更好地投身社会劳动。
儿童保健的基本内容2各年龄期儿童的'保健重点如下:
(一)胎儿期及围生期保健 胎儿的发育与孕母的健康、营养状况、疾病、生活环境和情绪等密切相关,故胎儿期保健亦即是以孕母的保健为主。胎儿期保健的主要任务是:预防遗传性疾病与先天畸形、保证充足营养、给予孕母良好的生活环境、预防产时感染、预防并及时处理围生期新生儿疾病。
(二)新生儿期保健 新生儿期保健重点在生后1周内,主要内容有:出生时护理、新生儿居家保健、新生儿喂养、新生儿皮肤护理。
(三)婴儿期保健 保健重点是合理喂养,尤其强调母乳喂养,定期进行体格检查,坚持户外活动,用带有声、光、色的玩具促进其感知发育和按计划免疫程序完成基础免疫。
(四)幼儿期保健 本期对幼儿除供给丰富的营养素外,应注意训练儿童的自行进食技能、重视与幼儿的语言交流和大运动能力的发展、培养幼儿的自我生活能力、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预防意外事故的发生。
(五)学龄前期保健 学龄前期儿童应注意培养其学习习惯、想象与思维能力、在游戏中遵守规则和与人交往、保证充足营养、预防意外事故。
(六)学龄期与青春期保健 此期儿童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开展体育锻炼、合理安排生活、供给充足营养、进行法制教育。在青春期应进行正确的性教育,以使其在生理和心理上有正确健康的认识。
儿童保健的基本内容3一、什么是儿童保健
儿童保健是研究儿童的生长发育、神经心理发育、营养与喂养、疾病防治、健康管理和生命监测等的一门综合性学科,以保护和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为目标。
二、儿童保健做什么
1、儿童保健对象
从胎儿至18周岁的儿童,重点是7岁以下儿童。
2、儿童保健基本内容
新生儿家庭访视、生长监测、定期健康检查、喂养指导、发育行为筛查、五官保健、预防接种。
3、定期健康检查
定期对儿童进行体格检查和神经心理发育的监测,检查时间一般如下:
出生时(由产科或新生儿科医师检查)、
出院后7天内(保健人员进行家庭访视)、
1月龄、3月龄、6月龄、8月龄、12月龄、1岁半、2岁、2岁半、3岁、4岁、5岁、6岁,可根据个体情况调整体检时间,对明显或潜在影响儿童生长发育高风险因素如母亲妊娠期存在并发症,宫内、出生时或出生后缺氧、感染、畸形等,早产儿,小于胎龄儿、生长发育减缓等要增加体检次数。
4、健康检查项目
常规体检门诊首先对来诊的儿童测量体重、身长(身高)、头围,用标准规范的百分位(离差法)参照值对上述测量值进行评估,评价宝宝在同年龄同性别儿童中体格生长水平或生长速度、体型匀称度。
询问喂养史(膳食调查)、疾病史、预防接种史、家族养育环境、神经心理行为发育预警征是否通过等。
之后进行全面体格检查,包括囟门大小、眼耳口腔有无异常,能否追视追听,有无斜颈及肿块,心脏听诊有无杂音,双肺及腹部有无异常,四肢活动度如何、肌张力高或低,有无足外翻或内翻,髋关节有无异常,外生殖器是否正常,该年龄里程碑式的发育(大运动、精细运动、语言、社交、适应能力)是否达到等等。
根据以上详实监测结果,得出宝宝体格发育系匀速、增速、减速,神经心理发育正常、异常、可疑,能量摄入足量、超量、不足。
早发现偏离和异常,对不良的家庭护理、喂养、教养进行纠正治疗,同时给予预见性指导,防患于未然。生长发育正常儿童进入“儿童早期发展训练”,发育偏离儿童转入相应专科(如心理科、康复科、儿科、外科等)作进一步诊断和治疗。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