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儿科

宝宝每天大便48次

时间: 阅读:11386
宝宝每天大便48次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夏枯草

夏枯草

2025-10-14 16:02:13

宝宝每天大便48次的原因,具体如下:1、可能是由于消化不良导致的该现象,同时还可能伴随着腹胀以及呕吐的现象。2、也有可能是由于肠炎导致的该现象,同时还可能伴随着腹痛以及发热的现象。3、还有可能是由于肠道菌群失调导致的该现象,同时还可能伴随着发热以及休克的现象。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木槿
    回复
    2024-05-10 18:18:06

  • 蓦山溪
    回复
    2024-05-10 18:18:06

    由于宝宝的新陈代谢比较快,所以他们大便的次数也会比较多,正常来讲他们每天会有1到2次的大便次数。当宝宝的消化系统出现了一定的问题,就可能导致他们大便次数增多,这是一种不正常的表现,那么大家知道孩子大便数多是怎么回事吗?
    宝宝每天的大便次数在一到两次是正常的,当她们的大便次数突然增多,家长首先需要看一下,是不是这一天的入食量太多了,或者是由于着凉引起的宝宝拉肚子,并且这种情况不会持续太久,家长大可不必担心。只需要减少它们每餐的入食量,多给他们喝一些热水,注意饮食要清淡,宝宝大便次数多的这种情况就会缓解很多。
    如果宝宝大便的次数多持续了很多天,就建议家长带宝宝到医院的肠胃科检查一下,在日常生活中给宝宝选择辅食也需要注意,是好添加一些好消化的食物,也可以让宝宝吃一些乳酸菌,或者是健胃消食的药物。一日三餐的饮食要有规律,尽量避免油腻辛辣的食物,可以用手顺时针轻轻的按摩腹部,并且多喝一些热水来加速新陈代谢。

  • 远志
    回复
    2024-05-10 18:18:06

    正常情况下每日排便一次才是正常的,现在每日三四次了,应该是有次数过多的表现了,多是由于胃肠蠕动增加导致的,和肠道受炎症刺激有关。
    ?多喝水
    最好多喝水,避免过多的辅食。
    ?服用药物
    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蒙脱石散、妈咪爱及使用丁桂儿脐贴。如果是不好可以去医院做大便常规检查确诊。
    ?深度水解奶粉
    宝宝一排便三四次是肠胃功能不好的症状。如果确认是蛋白质过敏,那么只能喝深度水解奶粉。和羊奶粉也是一样会过敏的。
    ?医院检查
    到正规的医院去做个大便检查。查明是什么情况导致每天三四次的排便,根据检查结果、做针对性的治疗。
    ??饮食调整
    一岁的宝宝一天大便三四次,这个就要和他的饮食是有所关系了,如果他只吃奶粉,中间加一两次辅食的话,那么就是,不正常的,一般来说吧,一岁的小宝宝,他一天的大便次数就是,一次或者两次左右,你家宝宝她大便次数有一点多了。

  • 山亭柳
    回复
    2024-05-10 17:17:56

    宝宝拉肚子,让妈妈忧心不已。除了日常护理外,妈妈还可以从饮食入手,通过食物来减轻宝宝拉肚子的状况。宝宝拉肚子吃什么好的最快?宝宝腹泻时,可以多给宝宝吃一些有止泻作用的食物,例如苹果、胡萝卜等,还可以多给宝宝吃容易消化的东西。

    1、煮苹果。煮透的苹果有收敛的作用,每天给宝宝吃一个,有助于缓解宝宝拉肚子的情况。煮苹果时要隔水煮,或者加些冰糖,这样宝宝比较喜欢吃。

    2、蛋黄膳:将鸡蛋煮熟后去壳和蛋白,用蛋黄放在锅内小火熬炼取油,1岁内婴儿每天一个蛋黄油,分2—3次服,3天为一个疗程,治疗腹泻,并有补脾益胃止泻作用。

    3、焦米汤:先把米粉或奶糕研成粉,炒到颜色发黄,再加适量的水和糖,然后烧成糊状就可以了。米粉加水以后再加热,它的炭化结构有较好的吸附止泻作用。

    4、胡萝卜汤:胡萝卜是碱性食物,所含的果胶能促使大便成形,吸附肠粘膜上的细菌和毒素,是一种良好的止泻食物。

    5、栗糊膳:用3—5个栗子,去壳捣烂,加水煮成糊状,加糖调味后食用,每天2—3次,有温中止泻作用。另外还有桔枣茶、胡萝卜汤等均有健脾止泻作用。

    6、稀饭。当宝宝拉肚子时,多给宝宝喝稀饭,既容易消化,又有营养。宝宝拉肚子时不要吃过硬的食物。在熬稀饭时要熬的烂一些比较好。

    7、软面条。当宝宝拉肚子情况出现好转时,可以给宝宝煮些烂乎的面条,适当加一些青菜。这样能进一步给宝宝补充营养,宝宝吃了也比较好消化。

    8、喝姜茶。当宝宝肚子受凉引起拉肚子时,可以给宝宝熬制些姜茶,要把姜切成碎末,煮开水后放入姜末,然后放入少量的熟茶,每天给宝宝喝一些能缓解宝宝拉肚子的症状。

    9、山楂麦芽水。当宝宝因消化不良引起拉肚子时,可以给宝宝煮些山楂麦芽水喝,效果不错,麦芽要选用炒熟的,山楂3—5个就可以了。再加上些红糖比较好。

宝宝发烧拉稀屎怎么办

8个月宝宝有点拉肚子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