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拉肚子通常会出现排稀便、大便次数增多、食欲下降、呕吐、哭闹不安等症状。腹泻严重的情况可能会出现脱水、电解质紊乱等症状。
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蒙脱石散颗粒止泻,也可以口服乳酸菌素颗粒调整肠胃。日常生活中可以适当的调理饮食,加强护理,多喝水,食用一些容易消化的食物。
导语:婴儿腹泻的时候该怎么办呢,是什么原因导致它们的腹泻?下面我来告诉你们母乳婴儿腹泻的具体症状是什么吧。
母乳婴儿腹泻的症状1、轻型宝宝病儿,大便次数约在每天10次左右,偶有呕吐,病儿精神、面色都出常,尿的.次数及量均不少。
2、重型宝宝病儿,每天大便10-20次,大便呈稀?蛋花汤?样,病儿阵阵哭闹,尿少或无尿,出现脱水症状,病儿精神萎缩,昏睡或昏迷不醒,病精继续发展将出现血压下降而休克。
3、迁延型腹泻病程达1个月以上,病情时轻时重,重时吐、泻频繁似重型腹泻。但往往因病程拖延,病儿以慢性营养不良表现为主,伴有各部位继发感染等。
如何预防母乳性腹泻首先,宝妈们要注意饮食结构。一般来说,母乳性腹泻在某种程度上是由于妈妈的饮食不健康导致的。比如,如果母亲吃得太过油腻,宝宝如果摄入脂肪量过高,也会拉肚子,大便成油性。妈妈注意喝汤的时候把上面的油用勺子捞出去除。
其次, 宝妈要注意乳头的的清洁卫生。病从口入大家都知道,宝宝母乳性腹泻的其中一个原因极有可能是因为妈妈的乳头不干净,上面沾有了细菌,导致宝宝吸吮的时候吃入细菌,从而发病。因此,妈妈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自身的清洁,另外,可以在喂奶之前先清洗下乳头。
再者,宝宝饮食方面也要注意。不要吃食腐烂变质或过期物品,例如蛋类、剩汤、剩粥和变质乳制品,这些物品都带有一定性的细菌在内,如果宝宝吃了这些物品很容易导致腹泻病症的产生。
最后,宝妈们可以给宝宝添加一些妈咪爱,培非康等微生态制剂调节胃肠道菌群,促进消化,防止母乳性腹泻。
婴儿腹泻是指婴儿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水或呈泥样,常伴有腹胀、腹痛等症状。婴儿腹泻的病因复杂,根据不同的病因和症状,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生理性腹泻
多见于6个月以内婴儿,外观虚胖,常有湿疹,生后不久即出现腹泻,除大便次数增多外,无其他症状,食欲好,生长发育正常。添加辅食后大便逐渐转为正常。
?吸收功能障碍性疾病
发病早,多为慢性腹泻,调整或改变配方奶,症状缓解,或可找到过敏原如:牛奶、大豆等。
?细菌性痢疾
常有接触史,排脓血便,伴有里急后重,大便常规镜检有较多的白细胞和红细胞。大便培养可明确诊断。
?坏死性肠炎
中毒症状较严重,腹痛、腹胀、频繁呕吐、高热,逐渐出现血便,常伴休克,腹部X线片表现为小肠局限性充气扩张,肠间隙增宽,肠壁积气等。
婴儿腹泻主要发生在2岁以下的宝宝。新生儿每天的大便次数通常为一天排便2—5次,有的婴儿会一天排便7—8次,相对人工喂养而言,母乳喂养的婴儿排便次数较多。随着婴儿月龄的增长,大便次数会逐渐减少,2—3个月后大便次数会减少到每天1—2次。爸妈需要首先了解宝宝正常的排便习惯,才能在第一时间判断他是不是拉肚子了。
爸妈通常除了留意大便的次数外,还要注意观察便便的形态,如果便便的次数比平时多,质地比平时稀薄,甚至出现水样便,像是从屁股里喷射出来一样。这些可能就是婴儿腹泻的症状,通常还会伴有不爱吃饭、肚子胀痛等肠胃不适症状了。
宝宝拉肚子主要症状有:
1、轻度拉肚子:每天大便5—6次,甚至多至10余次,大便呈蛋花样或水样,黄或黄绿色,有白色小块,可有低热,溢奶的情况,精神饮食尚好或略减,体重不增或略降,无脱水。
2、中度拉肚子:每天大便10次,稀水便、气味酸且臭,可能中度发烧。
3、重度拉肚子:每天大便10次以上,水样便,黄色,呕吐,发热,尿少,食欲差,体重下降,迅速出现脱水和酸中毒,低钾、钙、镁血症等。
4、部分宝宝可出现明显脱水、酸中毒、电解质紊乱,如低钾或低镁等。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