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拉肚子是不正常的。当出现新生儿拉肚子时,可能是由于腹部受凉的原因造成的,也有可能是脾胃功能虚弱引起的。
如果是腹部受凉造成的,家长可以适当给孩子喝一些温热的水进行改善。如果是脾胃功能虚弱引起的,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健脾养胃的药物进行治疗。
婴儿期母乳喂养,排出的大便正常的是不会拉稀的,排出的大便性状一般是黄色或者金黄色糊状,或者是成型的大便。如果拉稀了,是大便的性状提示可能有消化不良,或者有肠炎腹泻的情况发生。
?消化不良
一般消化不良的大便会呈稀糊状黄色或者黄绿色,只是绿色的大便可以是蛋花样或者蛋花水样,每次的量稍多。
?肠炎腹泻
如果发生肠炎的情况,大便呈蛋花水样,甚至是水样便,可能还会带有粘液以及血丝的情况,如果发生这种情况,应该及时的到医院去做检查,化验血常规确定是否发生肠炎腹泻,明确是否有感染性腹泻的情况发生,明确病因,针对病因给予适当的治疗措施。
新生儿腹泻是新生儿期最常见的胃肠道疾病,新生儿腹泻应该怎么办呢,一起来看看!
判断宝宝是否腹泻
新生儿腹泻是指宝宝大便次数增多,大便稀薄,水分多,呈蛋花汤样或为绿色稀便;严重者水分甚多而粪质很少。不同的喂养方式,有不同的腹泻判断标准。
母乳喂养的新生儿,每天大便可多达7~8次,外观呈厚糊状,有时稍带绿色,如果宝宝精神好,吃奶好,体重增长正常,就是正常的。这种现象在医学上称为“宝宝生理性腹泻”,是因为宝宝刚出生,胃肠功能还不是很好,妈妈的奶营养成分太高,无法都吸收,所以才腹泻。只要宝宝状态良好,妈妈大可放心。这种宝宝尽管有些拉稀,但身体所吸收的营养仍然很好,甚至超过一般宝宝。
不过,也有宝宝拉稀是因为妈妈吃了不适合的食物,如:性质过于寒凉的食物、太过油腻的食物或不洁的食物。如果妈妈有类似的情况要及时改善。
对于以上这种生理性腹泻的宝宝,不需要任何治疗,不必断奶,一般在出生后几个月到半年的`时候,也就是宝宝能吃辅食时,这种现象会缓解或消失,在此期间要注意加强日常护理。由于大便次数较多,妈妈要及时给宝宝换尿布和清洗臀部,并用消毒油膏涂抹,以保护局部皮肤,以免引起红臀,甚至局部感染。
但如果宝宝大便中水分很多,便水分离,次数达10次以上,有臭味,且宝宝精神不好;人工喂养的宝宝,如每天大便5次以上,或大便中出现像鼻涕状的黏液,或含大量的水分,都应考虑新生儿患了腹泻,要及时到医院化验大便。
如果宝宝精神好,父母仔细观察并没有发现其他异常情况,可只收取宝宝适量大便到医院化验,不必带宝宝同去。如果医生需要看宝宝,再带宝宝去也不晚。
新生儿腹泻的预防
对于新生儿的腹泻而言,预防是最主要的。母乳是无菌的,而且母乳中有各种病菌的抗体(尤其在初乳中,抗体很多),对肠道感染有一定的抵抗力,母乳喂养的宝宝不易患腹泻。如果没有母乳喂养条件,进行人工喂养时喂养方法要正确,奶具要干净卫生。这是预防新生儿腹泻的根本措施。
新生儿腹泻的护理及治疗
腹泻期间,宝宝吃进去的食物,非但没能起到营养身体的作用,反倒会加重胃肠道的负担 。所以,宝宝在急性腹泻期内最好短期禁食,这样可使胃肠道得到适当休息,对疾病恢复有利。但是禁食时间不宜过久,一般不超过6~8小时。
人工喂养的宝宝一旦发生腹泻,如果腹泻不严重,可能是因为喂养不当所致,应及时调整奶量,在1~2天的时间内减少奶量或把奶液稀释为原来的1/2~2/3,但不能长时间稀释以免造成营养不良。此外,可适当给宝宝口服补液,一般采用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口服补液配方,医院或药店都有供应。
如果腹泻的同时还伴有高烧嗜睡,甚至出现手足冰凉、皮肤发花、呼吸深长、口唇樱红色、口鼻周围发绀、唇干、眼窝凹陷等情况,需赶紧送医院输液抢救。
新生儿拉稀粑粑正常吗 ?宝宝出生后10小时内就会开始排出胎便,主要是由胆汁、肠道分泌物、脱落的上皮细胞以及宝宝在体内吞入的羊水组成,颜色呈墨绿或者是深绿色,有点粘稠但是无臭。
新生儿拉稀粑粑正常吗胎便一般情况下会在2-3天内排完,每天可能会有3-5次的排便。这边需要提醒广大新妈妈和孕妈妈的的一点是如果宝宝出生之后24小时不见胎便的话,应该要及时检查宝宝是否存在先天畸形等问题导致粪便梗阻的情况,以免延误最佳的治疗时机。
胎便排完后,宝宝的大便会逐渐向普通的婴儿粪便过渡。
以乳类为主食的宝宝,大便一般情况下为糊状、稠度均匀,可能会有少许辣椒籽大小的颗粒状物,排便的次数会比较多。有时候宝宝的粪便会看起来柔软,有点像软皮鸡蛋一样,这种情况的解决办法是给孩子多喝水,可以考虑在给孩子喂奶的中间给孩子喝一些凉开水。另外,宝宝吃的牛奶不一定非要加糖,如果加糖的话,孩子的粪便就会偏疏松、变绿或者呈凝乳状。如果症状比较严重的话,应该要考虑停止加糖。如果停止加糖后仍不见改善的话,则需要及时到医院查明原因,做针对性的治疗。
以母乳喂养的宝宝大便一般是呈金黄色、有酸味、无臭,有时候会比冰淇淋更粘稠一点。每天的排便次数会在2-4次之间。不过,母乳喂养的宝宝每天的排便次数并不是很关键,重要是孩子的状态正常,同时妈妈们要注意自己的饮食,因为宝宝的食物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母体,如果母体的饮食习惯不好的话会间接影响到宝宝的消化系统。
此外,如果宝宝每日排便4-5次或者更多,或者是相反的2-3天才排便一次,这个时候就要注意观察宝宝大便的性状,如果性状和正常的宝宝粪便一样,同时体重也有增加,精神状态良好的话,就不必太过担心,但是如果情况不是很乐观的,应该要及时就医。
带婴儿出门的好处有哪些1.出门可以晒太阳,有助于钙的吸收。人体所需的维生素D,其中有90%都需要依靠晒太阳而获得。现在的父母太过呵护宝宝,不怎么让孩子晒太阳,导致不少宝宝出现缺钙现象。事实上,出门晒太阳比补充鱼肝油补钙效果更好。
2.出门可以促进宝宝视神经以及大脑发育。出门可以开阔视野,带小宝宝出门外看新事物,有助孩子视神经的发育,也有助培养孩子对事物的好奇性,引发其学习认知欲望。
3.出门可以培养宝宝适应环境的能力。室内室外的温度还是有变化的,一开始带宝宝出门时间短点,以后慢慢增加,这样做可以逐渐让宝宝适应温差变化,提高抵抗力。
什么时候可以带宝宝出门
在宝宝出生的头一个月,需要保持恒定的温度。因为这个时候宝宝的温度调节机制还没有发育成熟,温度明显变化会让他的身体受不了。所以,如果你的宝宝是健康足月的宝宝,体重不低于3.5千克,那他可以忍受暂时明显的温度变化。如果你的宝宝是早产儿或者体重过低,那么最好在1个月内都要避免温度变化。
所以,健康足月的宝宝,在室内室外温度变化不大的时候,可以在出生1个月左右的时间带宝宝一起外出,需要晒太阳的话,最好是2个月后,上午9~10时,下午4~5时是适宜外出的时间。不过外出一定要避免人多拥挤的地方,因为宝宝抵抗力弱,很容易被生病的人感染。
精彩推荐:
母乳喂养多久最好新生儿拉肚子怎么办婴儿打嗝怎么办新生儿黄疸怎么办湿疹最佳治疗方法溶血性黄疸能吃母乳吗宝宝拉肚子屁股红怎么办新生儿能睡摇篮吗 怎样选择宝宝按摩油
新生儿一吃母乳就拉,在临床上一般指新生儿一吃母乳就腹泻,可能属于正常的生理情况,也可能见于病理性原因,如感染、消化不良、乳糖不耐受等。当新生儿出现腹泻的症状时,应对因治疗,以免由于频繁腹泻导致新生儿营养不良。
一、正常的生理情况:
多数情况下新生儿一吃母乳就腹泻属于正常生理反射,即胃结肠反射。新生儿吃奶后会刺激胃内神经,引起肠道蠕动增加,而增加排便的次数,出现腹泻。除大便次数增多以外,通常并不伴有其它不适症状,大便性状和颜色都正常,且新生儿的一般状况良好。
二、病理性原因:
1、感染:若新生儿因细菌、真菌等病原体感染而导致肠道感染,出现肠道内炎症,可出现一吃母乳就腹泻的情况,多伴有烦躁不安、哭闹、腹痛等症状;
2、消化不良:母亲进食过多油腻、辛辣或生冷食物的情况下,新生儿食用母乳后就可能会出现消化不良,胃肠会代偿性过度蠕动,可出现一吃母乳就腹泻的情况;
3、乳糖不耐受:若新生儿小肠内缺乏乳糖酶,无法消化、吸收母乳中的乳糖,就可能会出现一吃母乳就腹泻、腹痛等母乳性腹泻的症状。
当新生儿出现一吃母乳就腹泻的情况时,建议家长及时带新生儿就诊,以明确为生理性原因还是病理性原因。若为生理性原因,通常无需处理。若为病理性原因,应遵医嘱进行治疗,避免因频繁腹泻而影响新生儿的生长发育。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