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穿刺主要是提取脑脊液进行检查。只要医生的操作没有问题,对孩子的身体是不会有影响的。家长应该要正确的及时护理,一般在做完腰穿之后应该让宝宝好好的休息,这样可以减轻宝宝在腰穿受到的伤害和惊吓。还要多关注宝宝的情绪变化,有问题及时和医生交流。
大家对静脉抽血、静脉注射并不陌生,而且也可以接受,其实腰穿也是一样,只是扎一针而已。腰穿,是将一个很细很长的腰椎穿刺针通过皮肤肌肉穿入腰椎间隙,穿刺硬脊膜达到蛛网膜下腔,取出少量脑脊液做生化及细胞学检查。
由于腰穿的部位在脊柱的第三、第四腰椎间隙,而在人的发育过程中,脊髓跟脊柱的长度是不一样的,到这一节段时,已经没有脊髓了,所以家长们不必担心穿刺时会损伤脊髓。
还有一些家长认为腰穿就是“抽脑脊髓”,会让孩子变傻,这种认识也是错误的。腰穿,抽的其实不是人们认为的“脑脊髓”,而是“脑脊液”,脑脊液不过是循环流动于脑和脊髓表面的一种无色透明的液体,处于不断更新状态,每分钟就有0.3~0.4ml的脑脊液产生,可见,按照它的生成速度,当医生一次腰穿时抽出3ml脑脊液后,大概10分钟,它们又可以重新产生了,因此,“抽一点脑脊液”并不会给患儿的健康带来危害,也不会损害大脑而产生后遗症。
既然腰穿没有想象中那么可怕,那么,腰穿,是不是很有必要做的一项检查呢?回答是肯定的。首先来看看脑脊液的性质,脑脊液是一种细胞外液,脑和脊髓浸泡在脑脊液中,当脑、脊髓、脑脊髓和血管等组织发生病理改变时,均可以使脑脊液压力及成分发生改变,因此,在儿科的一些疾病诊断中,我们常借助腰穿来采集少量脑脊液拿去化验以帮助诊断,以便让医生可以尽早制定出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如果因为家长的错误认识而拒绝这些看似可怕却非常必要的检查时,无疑是将患儿推到了一个非常危险的境地。以化脓性脑膜炎为例,通过腰穿抽脑脊液检查可以及早诊断并有针对性地用药,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对预后是非常关键的,错失诊治良机,后果将不堪设想。
另外,腰穿能否成功,还与患儿及家属的配合程度密切相关。其实在腰穿的时候,医生都会给孩子局麻,孩子所承受的痛苦与平常的肌肉注射是差不多的,所以对于家长来说,首先应该要自己平复好情绪,减轻焦虑感,以免对孩子产生不适的暗示。然后要多点鼓励孩子,安抚孩子,让孩子将注意力转移到自己喜欢的事情上。腰穿的时候,要让患儿的身体尽可能地呈屈曲体位,膝关节尽量靠近前胸,充分暴露脊椎之间的间隙,以便让医生可以顺利进针,一旦腰穿针进入患儿体内后,要让患儿尽量避免咳嗽和作出体位的改变,以免腰穿针因为触及脊椎旁神经而引起不适,患儿做完了腰穿后,一般要平卧6个小时左右,平卧的目的是防止腰穿后由于颅内压的改变而引起头痛。
总之,只要医生合理掌握适应症,按正常的操作规范进行,操作细心谨慎,而且患儿及家属也积极配合的话,腰穿是一项安全而无明显副作用和后遗症的,家长应该正确地认识并接受它,以免错失了诊治的最佳时机。
?不会变傻
许多家长把腰穿看成是抽骨髓液,怕伤了孩子的元气,孩子会变傻。这种顾虑是不必要的。
??风险较小
腰穿的全称叫腰椎穿刺,针是扎在脊髓腔内,而不是骨髓腔内。人的脊梁骨是由略呈圆形的脊椎骨叠堆起来的,在两个脊椎骨间留有空隙,针就是通过其空隙进去的。
你好,许多家长把腰穿看成是抽骨髓液,怕伤了孩子的元气,孩子会变傻。这种顾虑是不必要的。腰穿的全称叫腰椎穿刺,针是扎在脊髓腔内,而不是骨髓腔内。人的脊梁骨是由略呈圆形的脊椎骨叠堆起来的,在两个脊椎骨间留有空隙,针就是通过其空隙进去的。 长长的脊柱里面有一管道,叫脊髓管或脊髓腔,里面有液体不停地流动着。此管道上通脑子,故其液体取名为脑脊液。脑脊液的量成人约有140-180毫升,婴幼儿要少些。脑脊液来源于体液,与血液相通,但与血液不同,血里的细胞不能进入脑脊液,所以在正常情况下,脑脊液外观是无色透明的。当脑子里有出血、发炎时,脑脊液中可见到血细胞,蛋白质也增高。 通过腰穿,抽出少量脑脊液,检查里面有没有血细胞、蛋白质含量有多少,就可以帮助诊断神经系统的一些疾病。腰穿的必要性就在这里。每次做化验用的脑脊液只在2-3毫升,对身体绝对不会有什么影响。有时脑脊液量太多时,为了治疗目的,还得多放出些脑脊液,以减轻对脑子的压迫。所以,腰穿检查是安全的。
当医生怀疑新生儿患脑膜炎时,腰椎穿刺(简称腰穿)是一种必不可少的诊断手段。但是,许多父母一听说要做腰穿就害怕,断然拒绝。担心抽过“骨水”的孩子将来会“笨”。其实不然,腰穿只是在第三、四腰椎间用针抽出一点点脑脊液来化验,而这化验却是确定诊断的唯一方法。在细心的无菌操作下,腰穿对孩子并无损害,相反,放出一些脑脊液还能起到减轻头痛、抽搐等颅内压增高症状的作用。如果患过脑膜炎的孩子长大以后出现智力障碍,也绝非腰穿所致,而是脑膜炎本身的后遗症。所以当医生提出要为孩子作腰穿时,做父母的应该积极配合,抓紧时机以求迅速明确诊断,避免延误病情。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