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儿科

新生儿化脑怎么办

时间: 阅读:5025
新生儿化脑怎么办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白敛

白敛

2025-10-13 13:25:28

新生儿化脑的治疗时间明显长于一般感染。目前仍分为儿童感染革兰阳性菌一般来说,治疗时间至少为3周。如果是革兰氏阴性菌的细菌感染,一般治疗时间至少为2周。如果患儿出现硬膜下积液等并发症,有部分腔室治疗时间可能较长,甚至6~8周,甚至10~12周。总之,综合考虑治疗过程,前提是保证患儿的健康。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南絮
    回复
    2024-05-11 03:03:42

  • 芍药
    回复
    2024-05-11 03:03:42

    细菌性脑膜炎的治疗
    (1)B组链球菌脑膜炎的治疗,建议用青霉素G每日50万u/kg或氨卡青霉素每日300-400mg/kg,加上庆大霉素每日0.75mg/kg。革兰氏阴性杆菌脑膜炎治疗较为困难,典型的用药氨卡青霉素加一种氨基糖甙类药物死亡率达20%-30%。第三代头孢菌素(如头孢氨噻)是治疗已证实的革兰氏阴性杆菌脑膜炎(或败血症)或那些肯定的败血症的首选药物。脑膜炎的特殊临床情况也影响抗生素的选择,例如生后一周内怀疑有败血症而给予氨苄青霉素和庆大霉素治疗的新生儿,以及出生几周后发生败血症和脑膜炎者应合并使用万古霉素及与以前不同类型的氨基糖甙类(如丁胺卡那霉素)或第三代头孢菌素(例如头孢氨噻),多黏菌素B等药物。
    (2)病儿年龄对抗生不经选择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如年长儿童患流感杆菌脑膜炎较少,新生儿化脑大多数是肠道革兰氏阴性杆菌的药物。一般主张用一般氨其糖类药物甙类青霉素,因庆大霉素、丁胺卡那霉素对肠道革兰氏阴性杆菌有效,而青霉素对链球菌、肺炎链球菌、脑膜炎双球菌均有效。也可选用氨苄青霉素这一广谱抗生素代替青霉素,耐药菌株可用按苄青霉素加头孢氨噻肟。新生儿尤其未成熟儿一般忌用氯霉素,因其肝、肾发育尚未成熟,对氯霉素的代谢、排泄功能尚不健全,易引起中毒,表现为“灰婴综合征”,甚至休克死亡。
    (3)保证药物在脑脊液中达到有效浓度:首先应选用易于透过血脑屏障的药物,使脑脊液中抗生素浓度超过抑菌浓度10倍以上。并要注意给药方法及用药剂量。氯霉素、磺胺嘧啶、静注甲氧苄氨嘧啶(TMP)能较好到达脑脊液,保持有效的抗菌浓度,特别是氯霉素也较多通过发炎的脑膜。脑膜通透性随病情好转逐渐恢复正常,因而继续进入脑脊液的药量亦随之减少。为保证治疗效果,需大剂量由静脉给药,直到疗程结束,不可中途减量及改变给药方法。
    红霉素养、羧苄青霉素、万古霉素、1~2代头孢菌素、氨基糖酐类抗生素通过血脑屏障的能力能较差,这时候使用多黏菌素B就有较好的效果。
    (4)如果选用的药物能很好通过血脑屏障,原则上不需鞘内注射,以免出现不良反应及增加病儿痛苦庆大霉素、丁胺卡那霉素等药不易到达脑脊液,可采用鞘内或脑室注射给药。对延误诊治的婴儿晚期化脑,脑脊液外观有脓块形成,或细菌对抗生素耐药时,加用鞘内注射抗生素可提高治愈率。根据抗生素在脑脊液中存留时间,每日或隔日注射一次,一般连用3~5次,直到脑脊液转为清晰,细胞数明显下降,细菌消失。对葡萄糖球菌或少见细菌存在,或鞘注3~5次后脑脊液仍呈明显炎症改变时,则可延长鞘内注射时间,甚至可连续给7~10次。进行鞘内注射时,药物必须稀释至一定浓度,可用抽出之脑脊液或生理盐水稀释,需注意注入液量应略少于放出之脑脊液量。注射速度应缓慢。 针对细菌性脑膜炎,药物治疗中使用氨基糖甙类药物,或者配合多黏菌素B的治疗效果理想。

  • 徐长卿
    回复
    2024-05-11 03:03:42

    摘要: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是指出生后4周内化脓菌引起的脑膜炎症,是常见的危及新生儿生命的疾病,本病常为败血症的一部分或继发于败血症,一般新生儿败血症中25%会并发化脓性脑膜炎。早期诊断、及时正确的治疗是成功的关键。如能及时诊断,尽早得到正确治疗,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可以彻底治愈,对减少后遗症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新生儿脑膜炎怎么引起的
    造成婴儿脑膜炎的原因比较多,比如有可能是细菌感染,或者是病毒感染,真菌感染等。化脓菌感染引起化脓性脑膜炎,结核杆菌感染造成结核性脑膜炎等。发现有脑膜炎,一定要及时治疗,否则有可能会造成后遗症,还可能危及到孩子的生命。
    另外,免疫力不足之外,新生儿血脑屏障功能差,从而导致血液循环相对旺盛。这就会使病菌容易进入大脑,最后引起脑膜炎。如果新生儿身上有小脓点,皮肤有破溃史,又或是口腔黏膜受到大人的人为擦伤,亦或是大人用口嚼食物喂无母乳的婴儿,引起腹泻并且久治不愈,这会导致失衡的肠道菌群进入血液到达脑膜也会引起脑膜炎。
    新生儿脑膜炎的症状表现
    新生儿脑膜炎又被称为是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新生儿化脑、新生儿细菌性脑膜炎。新生儿脑膜炎主要是指新生儿期化脓菌引起的脑膜炎症,是常见的危及新生儿生命的疾病。新生儿脑膜炎在临床上的表现主要是为烦躁不安、哭闹尖叫、易激惹、严重者昏迷抽搐,有时表现反应低下、嗜睡、拒奶等症状。检查时,可以在小儿口腔两侧颊粘膜上发现白色小点,周围发红。一般来说,新生儿脑膜炎伴随着高烧情况出现,发热第3-4天,小儿出现红色皮疹,开始出现在耳后、面部,逐渐向全身发展,此时体温较前更高,还可能有呕吐、腹泻、咳嗽等表现。
    新生儿脑膜炎能治好吗
    新生儿脑膜炎能治好,至少需要治疗2周,严重者需治疗3-4周,出院前需复查脑脊液2次。
    首先,新生儿如果有脑膜炎的情况,是否能够治好,还是需要看治疗的是否及时,以及新生儿脑膜炎的情况,程度是否严重。如果能够及时进行治疗,而且治疗的方法比较对症,那么一般新生儿脑膜炎的情况,是可以治好的,家长要有信心。
    其次,如果新生儿脑膜炎没有及时进行救治,可能让新生儿出现死亡,或者是留下一些后遗症,影响新生儿的健康。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通过吃药等方式,对新生儿炎症进行治疗和改善,同时还可以给新生儿吃一些营养脑细胞的药物。
    另外,在新生儿脑膜炎治疗期间,日常还要注意,多给新生儿喝一些温水,有助于消炎。还要注意测量新生儿的体温,因为新生儿在脑膜炎期间,很容易因为抵抗力低,发生发烧的情况,家长一定要注意,控制新生儿的温度。
    新生儿脑膜炎后遗症
    1、脑积水。患脑膜炎时,脓性渗出物易堵塞狭小孔道或发生粘连而引起脑脊髓循环障碍,产生脑积水。常见于治疗不当或治疗过晚的病人,尤其多见于新生儿和小婴儿。
    2、除因呕吐、不时进等原因可引起水、电解质紊乱外,还可见脑性低钠血症。出现错睡、惊厥、昏迷、浮肿、全身软弱无力、四肢肌张力低下、尿少等症状。
    3、由于治疗不及时或不彻底,部分新生儿可出现智力减退,另一部分小儿可出现失明,听力减退,可以间接地影响小儿智力发育,
    4、由于脑实质损害及粘连可使颅神经受累,所以脑膜炎患者伤后会引发癫痫(羊角疯)。表现为运动、感觉、意识、植物神经、精神等不同障碍,临床上以突然意识丧失,突然跌倒,四肢抽搐,口吐白沫或口中怪叫,醒后如常人。

  • 空青
    回复
    2024-05-11 02:02:32

    硬脑膜下积液

    30%~60%的化脑并发硬脑膜下积液,若加上无症状者,其发生率可高达80%。本症主要发生在1岁以下婴儿。凡经化脑有效治疗48~72小时后脑脊液有好转,但体温不退或体温下降后再升高;或一般症状好转后又出现意识障碍、惊厥、前囟隆起或颅压增高等症状,甚至进行性加重者,首先应怀疑本症可能性。头颅透光检查和CT扫描可协助诊断,但最后确诊仍有赖硬膜下穿刺放出积液,同时也达到治疗目的。积液应送常规和细菌学检查。正常婴儿硬脑膜下积液量不超过2m1,蛋白定量小于0.4g/L。

    脑室管膜炎

    主要发生在治疗被延误的婴儿。患儿在有效抗生素治疗下发热不退、惊厥、意识障碍不改善、进行性加重的颈项强直甚至角弓反张,脑脊液始终无法正常化,以及CT见脑室扩大时,需考虑本症,确诊依赖侧脑室穿刺,取脑室内脑脊液显示异常。治疗大多困难,病死率和致残率高。

    脑积水炎症

    渗出物粘连堵塞脑室内脑脊液流出通道,如导水管、第四脑室侧孔或正中孔等狭窄处,引起非交通性脑积水;也可因炎症破坏蛛网膜颗粒,或颅内静脉窦栓塞致脑脊液重吸收障碍,造成交通性脑积水。发生脑积水后,患儿出现烦躁不安、嗜睡、呕吐、惊厥发作,头颅进行性增大,骨缝分离,前囟扩大饱满、头颅破壶音和头皮静脉扩张。至疾病晚期,持续的颅内高压使大脑皮层退行性萎缩,患儿出现进行性智力减退和其他神经功能倒退。

    各种神经功能障碍

    由于炎症波及耳蜗迷路,10%~30%的患儿并发神经性耳聋。其他如智力低下、脑性瘫痪、癫痫、视力障碍和行为异常等。

    抗利尿激素异常分泌综合征

    炎症 *** 垂体后叶致抗利尿激素过量分泌,引起低钠血症和血浆低渗透压,可能加剧脑水肿,致惊厥和意识障碍加重,或直接因低钠血症引起惊厥发作。

    诊断依据

    早期诊断是保证患儿获得早期治疗的前提。凡急性发热起病,并伴有反复惊厥、意识障碍或颅压增高表现的婴幼儿,均应注意本病可能性,应进一步依靠脑脊液检测确立诊断。然而,对有明显颅压增高者,最好先适当降低颅压后再行腰椎穿刺,以防腰穿后脑疝的发生。

    婴幼儿和不规则治疗者临牀表现常不典型,后者的脑脊液改变也可不明显,病原学检查往往阴性,诊断时应仔细询问病史和详细体格检查,结合脑脊液中病原的特异性免疫学检查及治疗后病情转变,综合分析后确立诊断。

    相关文章

    [新生儿化脑的症状]

    [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是怎么引起的]

早产儿在生活方面需要注意什么

新生儿月经是怎么回事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