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儿科

婴儿30天拉肚两天了

时间: 阅读:7806
婴儿30天拉肚两天了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槐米

槐米

2025-09-19 15:20:54

婴儿30天拉肚两天了,如果是消化不良造成的,家长可以给孩子服用肠道益生菌等药物进行调节,同时还可以配合服用助消化的药物进行辅助治疗,比如小儿健胃消食口服液。如果是细菌性肠炎造成的,可以服用肠炎宁颗粒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也可以配合服用蒙脱石散进行辅助治疗。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徐长卿
    回复
    2024-05-11 04:04:56

  • 远志
    回复
    2024-05-11 04:04:56

    宝宝拉肚子可不是小事,可能由食物不洁、消化不良、感染等多种原因引起。但别担心,跟着这些建议,轻松应对!
    ?保持水分平衡
    拉肚子容易导致脱水,所以要让宝宝多喝水。温开水、淡盐水或口服补液盐都是不错的选择哦!
    ?调整饮食
    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稀粥、煮熟的蔬菜和水果。记得避免油腻、辛辣、生冷的食物哦!
    ?观察症状
    注意拉肚子的次数、颜色、气味等。如果症状持续加重或伴有发热、呕吐等,赶快就医!
    ?保持清洁卫生
    及时更换尿布,保持臀部清洁干燥,预防尿布疹。同时,注意家庭环境卫生,避免细菌滋生。
    ?适当使用药物
    在医生的建议下,可以适当使用药物,如止泻药、益生菌等。但一定要遵循医生的建议和用药剂量哦!
    ?保持好心态
    作为家长,要耐心、关爱,给予宝宝充分的关心和照顾。相信宝宝一定能度过这段不适的时期!
    ?就医
    如果宝宝拉肚子症状持续不见好转或出现其他严重症状,请务必及时就医,接受专业诊断和治疗。

  • 龙葵
    回复
    2024-05-11 04:04:56

    每个刚出生的宝宝都需要大人父母们的精心照顾,她们身体各个机能没有发育成熟,体质比较脆弱,免疫功能没有完全建立好,好多关于新生儿的知识需要父母们来学习,比如,30天宝宝拉肚子怎么办,父母怎么应对
    ?生理稀便
    不同喂养方式的大便性状也存在明显区别,当宝宝出现大便次数多及稀便等“腹泻”表现时,可能还无法断定宝宝得了“腹泻”。如母乳喂养的新生儿,每天大便可以多达7~8次,甚至10~12次,大便通常较稀薄。
    ?喂养不当
    给新生儿喂食的奶粉过浓、奶粉不适合、奶粉中加糖、奶液过凉或过早添加米糊等淀粉类食物,都容易导致新生儿积食,从而引起宝宝腹泻。
    ?奶粉过敏
    100名宝宝中有2~7名会对奶粉蛋白质过敏,这种症状多出现于2~3个月的宝宝。
    ?感冒或细菌感染
    患感冒或者细菌感染都容易造成宝宝拉肚子。
    ????治疗方法
    改正不科学不适当的喂养方法。若宝宝还是继续拉肚子,应到医院接受治疗。如果是感冒,要及时加紧治疗感冒,预防脱水,适当给予口服补液;如果拉肚子还伴随有呕吐,发热,不要犹豫,立即找专家治疗。
    ?宝宝护理
    新手宝爸宝妈一定要特别注意宝宝的卫生,多清洗宝宝的小屁屁,拉肚子是很容易预防的,尽量母乳喂养,保证宝宝的进食质量,多多注意温度的变化,不能着凉,要给宝宝吃容易消化的食物,不要随便不按照医嘱找土方法治疗,这样会害了宝宝的,同时大人在护理期间也要注意自身卫生,不要给宝宝带来影响。

  • 远志
    回复
    2024-05-11 03:03:46

    宝宝拉肚子,妈妈们焦虑不已。其实,婴儿拉肚子有很多原因,其中最常见的是母乳性腹泻、喂养不当和腹部受凉。下面我们就来一一解析这些原因,帮助妈妈们更好地了解宝宝的情况,以及如何应对宝宝拉肚子的情况。
    ?母乳性腹泻
    母乳性腹泻是宝宝拉肚子的一个常见原因。这是由于母乳中前列腺素含量较高,促进了小肠平滑肌运动,增加了水和电解质的分泌,导致出现稀便。此外,宝宝体内缺乏乳糖酶也可能引起母乳性腹泻。
    ?喂养不当
    喂养不当也是导致婴儿拉肚子的常见原因。过早过多地以粥类与粉糊喂养宝宝,由于这些碳水化合物过多会引起发酵,导致消化紊乱。此外,未按时添加辅助食品,或断奶前突然改变食物成分,也可能使宝宝无法适应,从而引发消化紊乱和腹泻。
    ??腹部受凉
    腹部受凉也是导致宝宝拉肚子的原因之一。腹部受凉会使肠管平滑肌受到刺激,加快肠道蠕动,影响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导致排便次数增多且大便稀烂。
    ????应对方法
    面对宝宝拉肚子的情况,爸爸妈妈们一定要多加注意。如果情况严重,建议及时到医院进行治疗。同时,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宝宝的饮食和保暖,避免因喂养不当或腹部受凉引起的拉肚子问题。

宝宝最近开始只是呕吐

宝宝贫血91严重吗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