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儿科

小儿腹泻有什么危害

时间: 阅读:14534
小儿腹泻有什么危害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金钱草

金钱草

2025-09-18 19:40:05

小儿腹泻如果不及时治疗,有可能会导致低钠血症,低钙血症或者腹胀以及晕厥的情况,也有可能会引起病毒性心肌炎或者粘液血便的危害。

最好及时到当地正规医院做血常规或者腹部检查,明确引起腹泻的原病因,然后根据自身病因进行针对治疗,恢复期多吃易消化食物,注意腹部保暖。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空青
    回复
    2024-05-11 05:05:51

    1、孩子的健康年龄在什么时期?健康年龄对孩子未来成长起着什么作用?

    孩子的健康黄金年龄为0~7岁。6岁时儿童的脑部的重量达到**的90%。5岁时儿童视力达到**水平,6~7岁免疫力渐渐接近**,趋于完善,免疫系统的抵抗力已和**相当。

    在0~7岁期间,我们的孩子正处于生长发育的旺盛时期,同时也是孩子免疫力调节的频繁时期,容易受到外界病毒感染导致生病。儿童的免疫功能发育恢复能力较强。健康黄金年龄是孩子健康的起点,也是人生健康的根基。

    2、小儿腹泻有哪些危害?

    小儿腹泻危害很大,若腹泻时间短于14天(2周)为急性腹泻,病程两个月以上则为慢性腹泻。慢性腹泻可能导致营养不良,缺乏维生素和微量元素、脱水、电解质紊乱、酸中毒等,甚至威胁生命。全世界每年死于腹泻的儿童高达500~1800万。在我国,小儿腹泻发病率仅次于呼吸道感染,占第二位。孩子腹泻不止,心急如焚的家长往往会给孩子吃抗生素,这是不对的,秋季腹泻一般需要一个星期的疗程,不能乱用药物,否则极易造成肠道内菌群失调。

    3、小儿哮喘有哪些危害?

    小儿哮喘复发率极高,全球有3亿多哮喘儿童,并以每年10年20--50%的速度上升,死亡率高达十万分之36.7。

    4、为什么小儿容易腹胀?

    主要原因是由于小儿肠道粘膜发达而肌肉层薄,同时家长经常给孩子喂食过多,因此容易发生小儿腹胀。

    儿童健康的误区:

    抗生素既不是退烧药,也不是万能药。有痛就止,有烧就退,容易贻误病机。大多数家长对“输液”存在盲目的热情。宝宝生病了,我们会给宝宝使用抗生素,用这种“快刀斩乱麻”的方式求得心理安慰。家长常常滥用抗生素,不求最好,但求最贵!结果:我国5岁以下儿童低体重率为3.6%,生长迟缓为9.9%(超过100万儿童),不少儿童都是“小眼睛”,“没长开”;2岁以下儿童贫血突出,6--12月龄农村儿童贫血率28.2%,12--24月龄贫血儿童为20.5%。

    5、为什么有的儿童不长“个子”?宝宝生长激素分泌的三个高峰期是什么时间?

    人体生长激素在白天处于低水平分泌状态,在夜间12点达到分泌高峰,但此时必须处于深度睡眠状态,才有利于生长激素发挥作用,因此在晚上十点前揉揉孩子的前胸及后背,有利于孩子“长个子”,坚持3--4个月会有明显效果。同时特别提醒父母,宝宝生长激素分泌的三个高峰期分别是:(1)晚上11点--凌晨2点;(2)晚上入睡的5小时左右;(3)早上快醒来的前1个小时。

  • 泠青沼
    回复
    2024-05-11 05:05:51

    小儿腹泻在日常生活中是很常见的一种现象,很多小孩子都会出现腹泻的症状,小儿腹泻是一种肠胃疾病,如果腹泻严重的话对于小孩的身体健康有很大的影响,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家长一定要注意宝宝的身体健康。小孩如果出现腹泻的症状应该要及时的去医院治疗。
    1、小儿腹泻该怎么检查
    No.1观察体温
    在腹泻病例中,由于饮食不洁而致使带有细菌、病毒或细菌产生的毒素进入体内引起的腹泻最为多见,称为“感染性腹泻”,占腹泻病例的85%左右。这类腹泻大都容易出现体温异常,表现为中度发烧(38.5度左右),发烧症状可能早于腹泻或在腹泻初起时出现。同时,患感染性腹泻的孩子还会表现为不爱玩、不愿吃东西、磨人、哭闹、无精打采等。对此,家长不必过于焦虑。但当孩子早于腹泻(或初起腹泻次数少时)出现高烧(39度以上)时,就要引起高度重视,应及时就诊,以防病情凶险的中毒性痢疾。
    No.2观察精神状态
    即观察腹泻的孩子是否出现精神萎靡、嗜睡、抽搐、惊厥、抽风、昏迷等症状。这些症状与孩子在腹泻时常有的无力、疲乏、爱睡觉而易叫醒不同,是精神、意识障碍的表现。还有一种表现是喷射性呕吐,一说吐张嘴就喷呕出来,而不是恶心难受才呕吐,也不是用药后呕吐。一旦发现孩子出现类似精神症状表现,要即刻就诊。
    No.3观察大便性状与次数
    幼儿腹泻常见的是稀便、水样便、蛋花样便、黄绿色便或有少量粘液。每天腹泻5次左右,大便量不很多,无明显脱水现象。但如果便中带有血丝,或血水样便、或脓血样便,且每次便量较少,坐便盆不愿起来,就有可能是痢疾,或是空肠曲菌腹泻,或是出血性大肠杆菌腹泻,应立即就诊。如果孩子腹泻次数多,排便量大,就会使体内失水多,容易出现脱水症状。应及时就诊输液,防止发生酸中毒。
    No.4观察有无并发症
    孩子腹泻时出现高烧、头痛、喷射状呕吐;尿量减少,尿中有蛋白;四肢、尤其是下肢瘫软无力;呼吸不畅;皮肤出现皮疹、瘀斑等症状,往往是并发症的早期表现,应及时就诊。
    No.5观察药物效果与反应
    孩子腹泻症状较轻,可自行购药医治。但若自选药物在2天内未见疗效,或出现药物不良反应,应立即停药就诊。腹泻患儿的饮食应以稀软的营养饭食为主,未断奶的婴儿可照样喂奶;尽量多喝水,水中加少量盐饮用更佳。此外,照护腹泻患儿的家长要随时洗手,防止病菌扩大传播。
    2、小儿腹泻有何危害
    1、脱水和电解质紊乱:腹泻时机体不仅不能有效地从食物中吸收水份和电解质,而且还会以肠液的形式将它们进一步丢失。所以腹泻时,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地补充水份和电解质的话,就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脱水和电解质紊乱。其中,电解质紊乱包括低钠、低钾、低钙和低镁,它们不仅不利于疾病的恢复,而且还会给孩子带来不必要的痛苦,例如低钾可引起顽固性的腹胀,低钙可引起手足抽搦或惊厥。
    2、病毒性心肌炎:它发生在肠道病毒感染所致的腹泻之后,腹泻使患儿的抵抗力进一步下降,病毒就可侵犯心脏而引起病毒性心肌炎。并发此病的患儿会有胸闷、胸痛、心悸、头晕、乏力等症状。重症患儿会因为严重的心律失常导致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甚至危及生命。
    3、肠套叠:小儿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多见于4~10个月的婴儿。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逐渐降低。绝大多数婴儿肠套叠是原发性的,只有2%~8%的病例为继发性。由于肠蠕动失去正常节律性,肠环肌发生持续性局部痉挛,肠近端剧烈蠕动,遂将痉挛的肠段推入远端肠腔内。腹泻和伴随它的病毒感染是引起肠套叠的主要原因,应当引起警惕。
    4、营养不良:多发生在迁延性腹泻或慢性腹泻之后。营养不良会使患儿的抵抗力进一步下降,易继发各种感染,如鹅口疮、支气管肺炎、结核病、中耳炎、尿路感染等,而且腹泻迁延不愈还会加重营养不良,造成恶性循环。

  • 蓦山溪
    回复
    2024-05-11 05:05:51

    (1)腹泻能使人营养不良胃肠道是人吸收营养物质的唯一途径,腹泻能使人对营养的吸收发生严重障碍,使人感到头昏眼花、口干舌燥、四肢困乏、心慌气短、迅速消瘦、劳动和工作能力明显降低。

      (2) 腹泻可导致维生素缺乏 长期腹泻可直接减少机体对维生素的吸收,引起多种维生素缺乏,有些人腹泻日久后可出现舌炎、口角炎、多发性神经炎等,这些是缺乏维生素B族的结果。

      (3) 腹泻可引起贫血 由于消化吸收的障碍,蛋白质及其它造血原料的吸收减少,可引起贫血。出现营养不良性水肿、体重逐渐下降、精神淡漠、记忆力减退肌肉无力等症状。

      (4) 降低身体的抵抗力腹泻引起的营养不良、贫血、维生素缺乏等,可使人体对传染病、各种感染的抗病能力减弱,炎症容易扩散。也可使组织再生及外伤愈合能力减弱,受伤后伤口不容易愈合。

      (5) 严重腹泻可引起水电解质平衡失调脱水,甚至死亡。腹泻对身体有这样大的危害,所以发生腹泻后要及时就医,积极治疗,不要延误。
    所以腹泻不能忽视,立可安专治腹泻

  • 紫苏
    回复
    2024-05-11 04:04:41

    肛肠专家介绍,腹泻期间,机体对营养的吸收发生了障碍,而且还要消耗体内的营养物质,如长期慢性腹泻就会造成营养不良,使患者身体瘦弱,抵抗力降低,容易感染各种疾病。常见腹泻的并发症有:
    营养不良及维生素缺乏症:腹泻病程较长,如禁食时间过久或长期热量不足,常可引起营养不良和各种维生素缺乏症。消化不良与营养不良可互为因果,往往造成恶性循环,导致不良后果。维生素A缺乏可引起干眼症及角膜软化症;维生素D缺乏可引起手足抽搐症。
    感染:常见有中耳炎、口角炎、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疖肿、败血症、泌尿道感染及静脉炎等。各种感染可能成为腹泻的病因,但也有在腹泻之后,由于全身抵抗力降低而继发感染。迁延性腹泻或原有营养不良病儿,容易并发真菌感染,如鹅口疮、真菌性肠炎,甚至引起全身性真菌病。
    中毒性肝炎:重型腹泻可能出现黄疸,常见于营养不良及重症败血症病儿,预后不良,故中毒性肝炎是腹泻的严重并发症之一。
    其他:如急性肾功能衰竭、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感染性休克、中毒性脑病等,如处理不当还可发生急性心力衰竭、高血钾、中毒性肠麻痹、肠出血、肠套叠等,偶可见肠穿孔和腹膜炎。
    所以,要及早的治疗腹泻疾病,避免对机体造成更大的伤害。

孩子偏食了要怎么办

拉稀是宝宝消化不良吗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