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岁半宝宝严重缺碘,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进行治疗:1、食疗。可以适量的吃些富含碘元素的食物,例如海带、紫菜等。2、药物治疗。可以遵医嘱使用补充甲状腺激素的药物进行治疗,例如左甲状腺素钠等。
如果不能够及时的治疗,可能会诱发甲减,甚至也可能会诱发痴呆等并发症。
缺碘会导致:小儿碘缺乏病、地方性甲状腺肿、小儿地方性克汀病、甲亢、甲状腺癌,具体症状如下:
1、小儿碘缺乏病
碘缺乏病的临床表现取决于缺碘的程度,缺碘时机体所处发育时期,以及机体对缺碘的反应性或对缺碘的代偿适应能力。如碘缺乏发生在胚胎脑组织发育的关键时期(从妊娠开始至出生后2岁),则主要影响智力发育,并有身体发育及性发育障碍,即为克汀病;如碘缺乏是在儿童期,即可发生甲状腺肿。
2、地方性甲状腺肿
早期无明显临床症状,甲状腺轻,中度弥漫性肿大,质软,无压痛,极少数明显肿大者可出现压迫症状,如呼吸困难,吞咽困难,声音嘶哑,刺激性咳嗽等,胸骨后甲状腺肿可有食管或上腔静脉受压症状,甲状腺功能基本正常,但约5%的患者由于甲状腺代偿功能不足,出现甲状腺功能减低,影响智力及生长发育。
3、小儿地方性克汀病
智力发育障碍,表情呆滞,白痴:神经功能发育完全停滞于婴儿时期;愚笨:有一部分能力和机械记忆,能生活自理,简单劳动,思维活动差,介于两者之间为痴呆,身材矮小,也可正常,聋哑,语言障碍,可有神经肌肉运动障碍,步态不稳,步态蹒跚,膝反射亢进,亦可减弱,病理反射阳性,甲状腺中度肿大,无明显甲状腺功能减低。
4、甲亢
甲亢的临床表现包括甲状腺肿大、性情急躁、容易激动、失眠、两手颤动、怕热、多汗、皮肤潮湿,食欲亢进但却消瘦、体重减轻、心悸、脉快有力(脉率常在每分钟100次以上,休息及睡眠时仍快)、脉压增大(主要由于收缩压升高)、内分泌紊乱(如月经失调)以及无力、易疲劳、出现肢体近端肌萎缩等。
碘被称为“聪明元素”,是宝宝 生长发育 必不可少的营养素。我国的缺碘人群分布广泛,占全球总缺碘人数的40%,最近国务院将消灭碘缺乏症当作一项重点来转,提出中国要在十年内消除碘缺乏症。所以,专家倡导:为了宝宝的健康,妈妈们务必给宝宝补充足量的碘。 在小儿脑发育的关键时期(孕6个月至出生后2岁)如果宝宝缺碘容易导致克汀病,表现为智力低下,最严重的连大小便也不能自理。轻度患儿生活虽可自理,但不能做复杂劳动,不能适应社会生活、有听力、语言和运动障碍。聋哑发生率高,甚至出现发育畸形。 知道了缺碘的危害性,我们还要知道补碘的途径:缺碘重在预防,而碘主要来源于事物,如海带、紫菜等海产品。作为婴幼儿,不一定具备咀嚼海产品的能力,并且食谱范围狭小,获取碘的机会亦很小。因此,妈妈在选购婴幼儿配方食品时除了比较蛋白质、脂肪和其他微量元素外,还应特别注意有没有含碘。 母乳喂养 可补碘:从胎儿到生后2岁,是人脑发育的重要阶段。这个时期每日至少需要40-70微克的碘来合成足够的甲状腺激素以保证正常脑发育,而此时婴幼儿尚未 添加辅食 ,碘摄入如果仅靠代乳品将远远跟不上婴幼儿的体格生长发育和脑发育需要。最好的补碘途径是通过母乳喂状的方法从母体得到足够的碘以保证婴幼儿生理需要。 有资料表明,母乳喂养的婴幼儿尿碘水平高出其它方式喂养的1倍以上。这个时期只要供给母体足够的碘,婴幼儿就不会发生碘缺乏,对哺乳期妇女每天至少要供给200微克碘,才能保证母婴两人的碘需要量,有效地预防碘缺乏对母婴的危害。 配方食品可补碘:从配方食品中给婴幼儿补碘是安全、直接有效的方式。只有妈妈的细心呵护,才能让细水长流的补碘运动快乐地进行到底!宝宝吃下营养美味的事物(如婴幼儿营养米粉、高品位婴儿专用 奶粉 )的同时,也获取了足量的“碘”元素,让宝宝快乐地享受美味、享受健康!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