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儿科

小儿腹泻是不是病

时间: 阅读:3559
小儿腹泻是不是病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柳华

柳华

2025-09-19 10:31:29

小儿腹泻通常是病。小儿出现了腹泻等问题,大多数考虑是一种消化道综合症,主要会出现大便次数增多的问题,还有可能会伴有大便稀薄的状况。若是得不到及时的治疗,也有可能会伴有脱水的问题,对于自身的健康造成比较大的影响。

所以在出现腹泻的情况后,一定要积极的制止。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徐长卿
    回复
    2024-05-11 09:09:31

  • 泠青沼
    回复
    2024-05-11 09:09:31

    小儿腹泻是常见的儿科疾病,如果不及时处理,会引起脱水等严重后果。本文将为您介绍小儿腹泻的饮食调理方法,帮助您更好地照顾宝宝。
    ?及时补充液体,防止脱水
    腹泻时,宝宝会失去大量水分,容易引起脱水。可以给宝宝喝自制口服补液盐、盐米汤或糖盐水,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防止脱水。
    ?调节饮食
    腹泻期间,宝宝的肠胃功能较弱,需要注意饮食调节。可以给宝宝喝脱脂奶粉、小米粥等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也可以适量喂食胡萝卜泥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促进肠道蠕动。
    ?腹泻食疗推荐
    腹泻期间,可以给宝宝喝山药粥、胡萝卜汤、熟苹果泥、蛋黄油、酸牛奶、焦米汤、苹果泥等食物。这些食物不仅可以缓解腹泻症状,还有助于恢复肠道功能。

  • 木槿
    回复
    2024-05-11 09:09:31

    腹泻是小儿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主要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排稀便和水电解质紊乱,6个月-2岁婴幼儿发病率高。

    小儿腹泻的原因

    小儿腹泻有多种病因、多种因素所致,分内在因素、感染性及非感染性三类。

    1、内在因素

    (1)机体防御功能较差:婴幼儿时期,孩子免疫功能较差,血液中的免疫球蛋白和胃肠道分泌型免疫球蛋白(SIgA)均较低,胃肠屏障功能较弱,对感染因素防御功能差。

    (2)消化系统发育不成熟:婴幼儿时期,神经系统对胃肠道调节功能较差,不易适应食物的质和量,且生长发育快,营养物质的需要相对较多,胃肠道负担较大,消化功能经常处于紧张状态,易发生消化功能紊乱。

    2、感染因素

    (1)肠道感染:主要由细菌和病毒引起。其中,轮状病毒是引起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原。

    (2)肠道外感染:小儿患上呼吸道感染、肺炎、肾盂肾炎、中耳炎、皮肤感染及其他急性感染性疾病时可伴有腹泻。

    3、非感染因素:

    (1)饮食因素:过多过早给孩子喂哺大量淀粉类、脂肪类食物,突然改变食物品种和断奶等均可导致小儿腹泻。

    (2)气候因素:气候突然变化,使肠蠕动增加,消化酶和胃酸分泌减少,可诱发腹泻。

    (3)过敏因素:乳糖不耐受症、糖原性腹泻、原发性肠吸收不良等都可引起腹泻。


    小儿腹泻症状

    小儿腹泻临床主要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排稀便和水电解质紊乱。按腹泻的按程度分2型:轻型(单纯性腹泻)、重型(中毒性腹泻)。

    1、轻型腹泻:主要是胃肠道症状,小儿每日大便次数多在10次以下,少数病例可达十几次,每次大便量不多,稀薄或带水,呈黄色,有酸味,常见白色或黄白色奶瓣和泡沫,可混有少量粘液。一般无发热或发热不高,伴食欲不振,偶有溢乳或呕吐,无明显的全身症状,精神尚好,无脱水症状,多在数日内痊愈。

    2、重型腹泻:

    (1)胃肠道症状腹泻频繁,10—30次/日以上,水份多而粪质少,或混有粘液的稀水便多,同时可伴有腹胀和呕吐。

    (2)脱水:可有不同程度(轻、中、重)脱水。出现眼窝、囟门凹陷,尿少泪少、皮肤黏膜干燥、弹性下降的改变。

    (3)另外,重型腹泻也常出现代谢性酸中毒、低钾血症等离子紊乱,合并低钙和低镁血症。


    小儿腹泻的治疗

    小儿腹泻的治疗,首先要预防脱水,然后继续给孩子饮食,合理用药,加强护理,预防并发症等。小儿腹泻吃什么药?小儿腹泻要根据急性腹泻、迁延性和慢性腹泻的不同原因来对症用药,效果才好。

    小儿腹泻怎么办?以下是针对不同小儿腹泻的治疗方法:

    1、急性腹泻的治疗

    (1)饮食疗法:母乳喂养的孩子应继续哺乳,暂停辅食;人工喂养的孩子可喂以等量米汤或其他代乳品,由米汤、粥、面条等逐渐过渡到正常饮食。有严重呕吐者可暂时禁食4—6小时(不禁水),待好转后继续喂食,由少到多,由稀到稠。

    (2)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失衡。

    ①口服补液:轻度脱水口服液量约50—80ml/kg,中度脱水约80—100ml/kg,于8—12小时内将累积损失量补足。

    ②静脉补液:适用于中度以上脱水、吐泻严重或腹胀的患儿。

    (3)药物治疗

    ①控制感染:

    水样便腹泻患者(约占70%)多为病毒及非侵袭性细菌所致,可选用微生态制剂和黏膜保护剂进行治疗。

    黏液、脓血便患者(约占30%)多为侵袭性细菌感染,应根据临床特点,针对病原经验性选用抗菌药物,再根据大便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进行调整。

    ②微生态疗法:微生态制剂如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等有助于恢复肠道正常菌群的生态平衡,抑制病原菌定植和侵袭,控制腹泻。

    ③肠黏膜保护剂:能吸附病原体和毒素,维持肠细胞的吸收和分泌功能,如蒙脱石粉。

    2、迁延性和慢性腹泻治疗

    (1)积极寻找引起病程迁延的原因,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切忌滥用抗生素,避免顽固的肠道菌群失调。

    (2)预防和治疗脱水,纠正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

    (3)营养治疗:此类患儿多有营养障碍,继续喂养对促进疾病恢复、肠黏膜损伤的修复是有益的。

    (4)药物治疗:

    ①补充微量元素和维生素:如锌、铁、烟酸、维生素A、C和B族维生素等,有助于肠黏膜的修复。

    ②应用微生态调节剂和肠黏膜保护剂。

    中医辨证论治有良好疗效,并可配合中药、推拿、捏脊、针灸和磁疗等。


    孩子腹泻就医时家长如何应对?

    小儿腹泻吃什么好

    孩子腹泻期间,不应禁食,而应鼓励患儿进食,因为孩子正处于发育时期,需要充足营养。而腹泻会导致大量养分流失,如再限制饮食,会容易诱发或加重营养不良,妨碍生长发育。

    6个月以上的腹泻宝宝,饮食以清淡为原则,切忌生、冷、硬食品。按照宝宝已经习惯的食谱安排膳食,如粥、面条、烂饭加些蔬菜。不宜喝糖分较多的糖水、果汁、饮料,以免加重脱水。

    不满6个月的宝宝,如为母乳喂养,可继续用母乳;如有暂时性糖源性腹泻,可改用豆奶喂养,但泻止或好转后应恢复母乳。

    下面介绍一些常用的食疗方:

    1、焦米汤

    材料:米粉,糖。

    制作:将米粉放在锅内用文火炒至焦黄,加少量糖和水煮沸后服用。

    功用:焦米汤有一定的热能,米粉炒热后可使部分淀粉转变成糊精,利于消化吸收;炒焦后的淀粉还有吸附肠内毒素及气体的作用。

    2、苹果泥

    材料:苹果。

    制作:苹果切块,捣成果泥后食用。每天食苹果泥2—3次,每次30—60克。

    功用:适用于6月龄以上小儿。苹果含有果酸,能吸附毒素,并含有鞣酸,具有收敛作用,适宜于小儿腹泻症。

    3、胡萝卜汁

    材料:鲜胡萝卜100克。

    制作:取鲜胡萝卜洗净切碎放入锅内、适量水,煮烂后去渣取汁,每天分2—3次服用。

    功用:有健脾消食作用。

    4、淮山药粥

    材料:粳米50克,淮山药细粉20克。

    制作:上述材料同煮成粥,每日2—3次。

    功用:具有健脾的功效。对迁延性、慢性腹泻有效。


    护理腹泻宝宝注意事项

    小儿腹泻预防

    1、注意饮食卫生:给孩子吃的食物应新鲜、清洁,变质的食物一定不可以给孩子吃。孩子最好有自己专用的食具,而且必须注意消毒。

    2、提倡母乳喂养:母乳是六个月以内宝宝最适宜的食物,母乳中含有IgA,可中和大肠杆菌肠毒素,有预防感染埃希氏大肠杆菌的作用,所以有条件的妈妈都应尽量母乳喂养。

    3、按时添加辅食:小儿在添加辅助食物时必须注意从少到多,逐渐增加,使婴儿有个适应过程。从稀到稠,先喝米汤,渐渐过渡到稀饭、软饭;从细到粗,如加水果时,开始喂果汁,然后再慢慢过渡到果泥。五个月试加鸡蛋黄、鱼泥、嫩豆腐;七个月以后可添加富有营养、适合其消化吸收的食物,如鱼、肉末、青菜、饼干等,逐渐为断奶做些必要准备,但应避免在夏天断奶。在逐渐添加食物时,最好先习惯一种食物后再加另一种食物,不要同时添加几种。孩子生病时,应暂时不加另一种食物。食欲不振时,不宜强制进食。

    4、增强体质:平时注意小儿体格锻炼,加强户外活动,增强体质,提高机体抵抗力,避免感染各种疾病,提高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

    5、加强体弱婴幼儿护理:营养不良、佝偻病及病后体弱的孩子,应加强护理,注意饮食卫生。对轻型腹泻应及时治疗,以免拖延成为重型腹泻。

    6、避免不良刺激:小儿日常生活中应防止过度疲劳、惊吓或精神过度紧张。

    7、避免交叉感染:发现腹泻患儿和带菌者要及时做好隔离治疗,患者的粪便应做消毒处理。

    8、合理应用抗生素:避免长期滥用广谱抗生素,以免肠道菌群失调。

  • 徐长卿
    回复
    2024-05-11 08:08:21

    小儿腹泻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可能由多种病原体和因素引起。本文将介绍小儿腹泻的病因、症状及预防措施,帮助家长更好地了解和预防这种疾病。
    ?多种病原体引发
    小儿腹泻的病原体包括病毒、细菌、寄生虫、真菌等。此外,肠道外感染、抗生素滥用、过敏、喂奶不当及气候因素等也可能引发腹泻。
    ?症状明显易感染
    小儿腹泻的主要症状是大便次数增多和性状改变,可能伴有发热、呕吐、腹痛等症状。特别需要注意的是,2岁以下的婴幼儿更容易受到影响。
    ?及时补充水分和营养
    家长们需要及时给孩子补充水分,保持营养供给,并遵循少吃多餐的原则。对于6个月以内的宝宝,建议继续母乳喂养或配方奶喂养,并适当减少吸奶量。而对于6个月以上的宝宝,可以逐渐引入平时的食物,如粥、面条、软饭、蔬菜、鱼或肉末等,但需注意逐渐增量,避免过量。

儿童咳嗽饮食怎么调理

满月第二天吹风了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