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儿科

缺氧缺血性脑病对孩子的发育有什么影响

时间: 阅读:11581
缺氧缺血性脑病对孩子的发育有什么影响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望月砂

望月砂

2025-10-21 19:40:36

缺氧缺血性脑病史由于新生儿孕期或者产时和产后缺氧造成的,会对大脑造成损伤,一般情况下轻症及时治疗不会有后遗症,但有些严重的会影响智力身体协调能力等,后期有些宝宝还会引起癫痫,局部脑损伤等情况。需要及时给予供氧和营养脑细胞的治疗,防止后遗症的发生。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徐长卿
    回复
    2024-05-11 10:10:07

  • 山亭柳
    回复
    2024-05-11 10:10:07

    摘要:新生儿的出生给家庭带来了希望和快乐,但是新生儿如果因为一些原因出现一些大大小小的病症,可会急坏了爸爸妈妈,所以宝爸宝妈们要以平静的心态去迎接这些病症。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严重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一般是指出生过程中,因为严重缺氧引起的脑损害,孩子表现可能会比较明显。一般分为轻度,中度,重度三个程度。新生儿缺氧应该怎么治疗、会有什么后遗症呢?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严重吗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严重程度需要通过CT进行检查,因为新生儿还不能说话以及没有很多的肢体动作,我们无法从肉眼观察得出病症的严重性,但是无论轻重都要进行治疗,轻度的不进行治疗在日后也会有所影响。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出现一般是先天性的,分娩过程中造成的或者是在胎儿时期引起的。
    如果是轻度和中度,可以采取保守治疗,如果是重度,必须手术治疗,避免耽误治疗的最佳时期,导致小儿智力下降严重。还会出现不会走路,听力障碍以及精神行为的问题,因此,在确定病因后,要及时带宝宝去看医生。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症状
    1、突然高热,畏寒,剧烈头痛,伴喷射性呕吐。婴幼儿会出现交替出现的烦躁与嗜睡;尖声哭叫,拒绝吃母乳,容易受惊等。严重者迅速进入昏迷状态。
    2、意识障碍。新生儿在出生后即出现异常神经症状并持续24小时以上。轻者表现为激惹或嗜睡;重者表现为意识减退、昏迷或木僵。
    3、脑水肿征候是围产儿HIE的特征,前囟饱满、骨缝分离、头围增大。
    4、惊厥:多见于中、重型病例,惊厥可为不典型局灶或多灶性,阵挛型和强直性肌阵挛型。
    5、肌张力增加、减弱或松软。可出现癫痫。
    6、原始反射异常:如拥抱反射过分活跃、减弱或消失。吸吮反射减弱或消失。
    新生儿缺氧性脑病怎么治疗
    1、保持安静、吸氧、保暖、保持呼吸道通畅。
    2、纠正酸中毒。有凝血功能障碍者,可给予维生素K15mg/d,或输鲜血或血浆。及时纠正低血糖、低血钙等。
    3、维持良好的通换气功能,保持PaO2在50-70mmHg(6.65-9.31kPa),PaCO2正常。
    4、维持良好循环功能,使心率、血压维持在正常范围,以保证各脏器的血流灌注。必要时可多用多巴胺2-5g/(kg·min)。
    5、维持血糖水平在正常值,以保证脑内代谢所需能源。
    6、如果比较严重,进行心肺、血压、颅内压及脑电监护,严密观察体温、呼吸、神志、眼冲、瞳孔大小、前囟情况及有无早期惊厥的情况。维持血气和pH在正常范围。当出现心功能不全和休克时要及时处理。
    7、对于HIE的新生儿,待病情稳定后,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及早进行智能与体能的康复训练,有利于促进脑功能的恢复和减少后遗症的发生。
    新生儿缺氧会有什么后遗症
    新生儿缺氧可能会对宝宝后续的发育造成一定的影响,严重的话还有可能留下后遗症。最有可能的就是会引起婴儿脑部出现损伤,如果宝宝产程缺氧的时间比较长,或者出现了慢性缺氧,都有可能出现缺氧性脑损伤。如果后续治疗没有跟进的话,婴儿的智力发育会受到影响,可能会智力低下或者会引起孩子生长发育的落后。
    其中缺血缺氧性脑病对孩子的预后影响最大,重度脑病可引起脑瘫、视听觉障碍、智能发育异常等后遗症。常见的后遗症有发育迟缓,智力低下,痉挛性瘫痪,癫痫,耳聋,视力障碍等。建议及时就医治疗,以免影响新生儿的发育生长。

  • 匿名用户
    回复
    2024-05-11 10:10:07

    婴儿出生时缺氧,需要根据缺氧程度判断是否有后遗症。有些轻度缺氧不会留下后遗症,有些严重缺氧会留下后遗征。新生儿轻度缺氧对脑组织几乎没有损害。一般来说,积极营养和神经药物治疗后不会有后遗症。

    如果是中度缺氧,会造成新生儿脑损伤,如脑水肿、缺血、坏死等疾病,留下一些后遗症,如智力低下和癫痫。在严重缺氧的情况下,由于严重的脑组织损伤,可能会出现混乱、昏迷、窒息和死亡。

    因此,新生儿缺氧性脑病根据其严重程度可能会有后遗症。新生儿缺氧不能在产科或家中简单地通过吸氧治疗。必须立即就医和住院治疗。我们必须首先找到缺氧的原因,并根据不同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治疗。常见原因:肺、心脏、呼吸中枢和血液中血红蛋白的异常可导致缺氧。处理方向如下:

    1.如因呼吸原因引起,应进行呼吸系统治疗。例如,患有透明膜病的新生儿应补充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并进行机械通气治疗;肺部感染引起的缺氧应使用抗生素,结合吸氧、排痰、雾化等治疗;

    2.如果是心脏病引起的,应检查是否有先天性心脏病,尽快诊断和治疗,必要时进行手术;

    3.如果是由中心原因引起的,则应针对中心原因进行治疗。例如,对于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应进行抗感染和降低颅内压等综合治疗;

    4.如果是由血液引起的,我们应该找到原因,然后根据原因进行治疗。

    如果新生儿短时间轻度缺氧,经积极治疗后可在出生后一周内恢复,留下后遗症的概率较小;中度或重度缺氧的新生儿更有可能出现后遗症。

    孩子出生后出现缺氧是因为生产时或产后宫内缺氧而造成的,要及早的进行输氧,避免孩子出现呼吸困难,及早治疗是可以减少对孩子的影响,父母也不要太过于焦虑,配合好医生进行治疗。

  • 离亭燕
    回复
    2024-05-11 09:09:57

    概述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是指各种围产期新生儿因窒息引起的部分或完全缺氧、脑血流减少或暂停而导致的脑部病变,可产生永久性神经功能障碍,如智力低下、癫痫、脑性瘫痪、共济失调等。多发生在窒息足月儿,但早产儿发生率明显高于足月儿。HIE是新生儿急性死亡和慢性神经系统损伤的主原因之一。

      病因和发病机制

      一、病因其发病的核心是缺氧,最主要的原因是围生期窒息。另外,出生后肺部疾病、心脏病变及严重失血和贫血也可引起脑损伤。

      二、发病机制
    1.脑血流量调节功能降低正常新生儿脑血管以舒张和收缩来调节进入脑组织的血流量,当血流量减少时脑血管舒张,而当血流量增加时脑血管则收缩,以这种功能保持进入脑组织的流量相对稳定、缺氧缺血时血压波动大,血流量的变化多,但此时脑血管的调节功能却已降低,当血压降低,血流量减少时,脑血管未能及时舒张,形成脑的低灌注,待血压升高,血流量增加时,脑血管又未能及时收缩,转变成高灌注,在这转变过程中最易发生脑水肿和颅内出血。而且低灌注本身也可引缺氧血性脑病。

      2.脑组织代谢的异常人体各脏器组织的代谢以脑需要的氧和葡萄糖量。缺氧缺血时能量供应不足,影响脑组织的代谢也,表现在:

      ①氧自身虚夸(O2-)使细胞膜发生过氧化反应而受到损害,当毛细血管壁细胞受损后渗透性增加,造成脑水肿。

      ②细胞膜上钙离子通道开放,细胞外Ca++流向细胞内,破坏细胞的生存。

      ③脑组织中脑啡吠增加,直接抑制呼吸,增加缺氧程度。

      ④缺氧缺血时发生代谢性和呼吸性酸中毒。以上脑组织代谢的异常导致脑组织软化、坏死、出血和形成空洞。

      3.脑部对缺氧缺血的易感区
    ①不同胎龄胎儿和新生儿脑的成熟部位不同,对缺氧缺血的易感程度也不同。细胞丰富、血管多、代谢率高的区域需氧量高,对缺氧缺血最敏感。早产儿的易感区在脑室管膜下的生发层,因该区在胎儿28±周时细胞代谢最活跃,而且该区毛细血管缺乏结缔组织的支持,容易出血。至胎龄32-34周后生发层的活跃细胞渐移至大脑皮层,留下的生发层由白质替代,但因属于动脉末梢区,供血量不足,仍可受缺氧缺血的影响。足月儿大脑皮层因活跃细胞的移入,成为易感区。

      ②动脉末梢边缘区由于供血少,血压低,成为缺氧缺血的好发部位,足月儿的顶颞部是大脑前、中、后动脉末梢的交界区,最易发生病变、早产儿的脑室周围的白质区也属动脉末梢区,易发生组织软化。
      病理改变

      病变的分布和范围主要取决于损伤时脑成熟度、严重程度及持续时间。缺氧缺血后脑部先出现水肿、软化、出血和坏死,以后形成空洞、脑室内、珠网膜下、硬膜下都可能出血、病程长者脑部可能萎缩。

      1.大脑病变足月儿的病变多在脑皮质,除水肿外尚有出血和坏死。形成小囊空腔后称多囊脑(spelencephaly),如形成大空洞称为空洞脑(porencephalen)。

      2.颅内出血早产儿出血部位多在室管膜下和脑室内,足月儿多在大脑实质内(IPH)。其他如硬膜下出血(SDH)和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在足月儿和早产儿都可发生。

      3.脑干病变病变在脑干神经核或白质部痊。脑干也可因脑皮层的病变而出现继发必萎缩。

      4、早产儿表现为脑室周围白质的软化(Periventricular Leukomalacia,PVLM)。

      临床表现

      急性损伤、病变在大脑两侧半球者,症状常发生在出生后24小时内,其中50%-70%可发生惊厥,特别是足月儿。惊厥最常见的表现形式是轻微发作型或多灶性阵挛型, 同时有前囟隆起等脑水肿症状体征。病变在脑干、丘脑者,可出现中枢性呼吸衰竭、瞳孔缩小或扩大、顽固性惊厥等脑干症状,常在24-72小时内死亡。部分患者在宫内已发生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出生时Apagar评分可正常,多脏器受损不明显,但生后数周内或数月逐渐出现神经系统受损的症状。根据病情可分为三度:

      1、轻度表现为过度兴奋,易激惹,肢体可出现颤动,肌张力正常或增高,拥抱反应和吸吮反射稍活跃,一般无惊厥,呼吸规则,瞳孔无改变。一天内症状好转,预后佳。

      2、中度患儿嗜睡,反应迟钝,肌张力降低,拥抱反射和吸吮反射减弱,常有惊厥,呼吸可能不规则,瞳孔可能缩小,症状在三天内已很明显,约一周内消失,存活者可能留有后遗症。

      3、重度患儿神志不清,肌张力松软,拥抱反射和吸吮反射消失,反复发生惊厥,呼吸不规则,瞳孔不对称,对光反应消失,病死率高,多在一击内死亡,存活者症状可持续数周,留有后遗症。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一、血生化检查
    1、血清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PK-BB),正常值为<10U/L,脑组织受损时升高。

      2、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正常值为<6U/L,神经元受损时血浆中此酶活性升高。

      二、影像学检查
    1、头颅B型超声(B超)检查:以婴儿前囱为窗,作冠状面和矢状面扇形超声检查。可在床旁操作,无射线影响,还可多次追踪检查,优点较多。对脑水肿、脑实质病变和脑室增大显示清楚。

      2、头颅计算机扫描摄影(CT)检查:作头颅水平位横断面多层次摄片。对硬膜下少量出血和蛛网膜下出血的显示较B超检查清楚,因此CT和B超互补检查可更提高诊断率。

      三、脑电图和脑电功率谱检查脑电图可出现异常棘波,脑电功率图可发现功率降低或错位,有助于临床确定脑病变程度,判断预后和对惊厥的鉴别。

      四、脑脊液检查为减少对患儿的扰动,应避免作脑脊液检查,只有在需要排除化脓性脑膜炎时才作这项检查。值得注意的是正常新生儿脑脊液可能有极少量红细胞进入脑脊液,或因黄疸使脑脊液呈淡黄色。并不表示有颅出血。

新生儿拉粑粑什么样正常

新生儿生理性腹泻该怎么办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