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儿科

两个月宝宝八天未大便

时间: 阅读:7390
两个月宝宝八天未大便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七里香

七里香

2025-10-13 18:34:59

两个月宝宝八天未大便,这可能是肠胃蠕动过慢所造成的,也有可能是因为体内肝火旺盛所造成的。

如果是肠胃蠕动比较慢引起的,就可以通过按摩腹部的方式进行改善,也可以在医嘱使用调节肠道菌群的药物进行治疗。如果是体内肝火旺盛引起的,还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的使用泻肝火的药物进行治疗。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蓦山溪
    回复
    2024-05-11 12:12:45

    便秘原因对号入座

    如果粪便在结肠内积聚时间过长,水份就会被过量地吸收,因而导致粪便过于干燥,造成排便困难,假如超过两天以上仍未排便就可以判断是便秘了。

    常见便秘原因

    1. 食物搭配不合理

    如食物中含蛋白南的量较多,含碳水化合物少,食物在肠道内的发酵过程微弱,大便较干燥。小少孩子都有偏食的毛病,喜欢吃鱼肉类,不爱吃水果、蔬菜。由于食物中纤维素少,当然易便秘。人工喂养婴幼儿,牛奶内酪蛋白及钙质比人奶多,类便中含有多种不能溶解的钙皂,易发生便秘。
    2.缺乏良好的排便习惯

    儿童自幼应养成定时排便习惯,在条件反射的作用下定时排便。孩子贪玩,有意识抑制便意,时间久了,肠末稍神经对粪便刺激敏感度下降,粪便久存于直肠,水份被吸收变干硬,当然难于排出。
    3.精神因素的影响

    孩子受到突然精神刺激,如惊吓,或生活环境改变等,可出现暂时的便秘现象。

  • 木槿
    回复
    2024-05-11 12:12:45

    这叫攒肚!很常规的!无须担忧!过几天就好了!满月的宝宝几日没排便,民俗别名"攒肚".也就是之后小宝宝便便规律性了,一天一到2次,不会再像之前一样一天很多次或许多天一次并且并没有规律性..有的小孩子太晚赞肚,提议你给孩子服食益生菌调养一下!

    有很多小孩子在出世~2个月这一环节时,因为喂母乳,排便很稀、频次许多。但是到2个月之后,排便就渐渐地变为每日1~2次,进而会2~3天拉一次排便,乃至4、5天,7、8天第不方便。与此同时小宝宝有肚胀,爱放屁、很臭。小宝宝并没有不适感的觉得,并且排便出是酱呜呜的并不干躁。那妈妈们也很急,小宝宝每日有排便,那样母亲才安心。老话儿管这种情况叫“攒肚儿”,还说那样孩子才看起来胖。

    究竟什么叫攒肚儿呢?发生攒肚儿的小宝宝多见纯母乳喂养儿。这主要是因为婴儿在满月后消化吸收工作能力慢慢提升后对奶水能充足地开展消化吸收、吸收,导致每日发生的食糜非常少,不能刺激性结肠产生大便,最后造成的一种普遍状况。正常的的纯母乳喂养婴儿大便中水分占干湿度比例的80%。在其中有产生分类别的三分之二是食物残留,三分之一是肠胃正常的病菌,也有少量的矿物质酸盐、胆色素及演化物、掉下来的肠上皮等。这种病菌是对身体有利的大肠埃希菌、乳杆菌、双岐杆菌、粪链球菌等,他们能全面的溶解食物残留造成维他命等营养元素供身体消化吸收运用,和人相互依存并存。而纯母乳喂养儿的排便中的益生菌群中关键是这种乳杆菌和双岐杆菌,因为食材被充足溶解食物残留造成非常少而无法立即产生对肠道的大便刺激性而导致“攒肚”的。知道这一大道理,母亲就可安心了,这也是一种生理现象。

    针对这类排便的情况还表明母亲的奶水品质非常好,营养搭配,小宝宝的吸收工作能力又非常好,才造成小宝宝的胃肠蠕动不充足(由于太好消化吸收了,不用充足肠蠕动),导致发生“攒肚”的状况。

  • 远志
    回复
    2024-05-11 12:12:45

    这叫攒肚!很正常的!不必担心!过几天就好了!满月的宝宝好几天没拉大便,民间俗称"攒肚".也就是以后小宝宝大便规律了,一天一到两次,不再像以前一样一天很多次或很多天一次而且没有规律..有的小孩很晚赞肚,要到半岁甚至一岁呢,建议你给孩子服用妈咪爱调理一下!

      有许多小宝宝在出生~2个月这个阶段时,由于吃母乳,大便很稀、次数很多。可是到2个月以后,大便就慢慢变成每天1~2次,继而会2~3天拉一次大便,甚至4、5天,7、8天都不便。同时宝宝有腹胀,爱放屁、很臭。宝宝没有不适的感觉,而且大便出是酱呼呼的并不干燥。那妈妈们也很着急,宝宝每天有大便,这样妈妈才放心。老话儿管这种现象叫“攒肚儿”,还说这样宝宝才长得胖。那么,小宝宝为什么会发生这样地大便情况呢?这句老话有道理吗?

      正常的生理现象

      到底什么是攒肚儿呢?出现攒肚儿的宝宝多为母乳喂养儿。这是因为宝宝在满月后消化能力逐渐提高后对母乳能充分地进行消化、吸收,致使每天产生的食物残渣很少,不足以刺激直肠形成排便,最终导致的一种常见现象。正常的母乳喂养婴儿大便中水份占干湿比重的80%。其中有形成分内的三分之二是食物残渣,三分之一是肠道正常细菌,还有微量的矿物盐类、胆色素及衍化物、脱落的肠上皮细胞等。这些细菌是对人体有益的大肠杆菌、乳酸杆菌、双歧杆菌、粪链球菌等,它们能充分的分解食物残渣产生维生素等营养物质供人体吸收利用,与人共生共存。而母乳喂养儿的大便中的有益菌群中主要就是这些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由于食物被充分分解食物残渣产生很少而不能及时形成对直肠的排便刺激而造成“攒肚”的。知道了这个道理,妈妈就可放心了,这是一种生理现象。您瞧!这老话儿还真有点道理呢。

      对于这种大便的状况还说明妈妈的母乳质量相当好,营养均衡,宝宝的消化能力又很好,才导致宝宝的肠蠕动不充分(因为太好吸收了,不用充分蠕动),致使出现“攒肚”的现象。

      调整的一些方法
      宝宝出现“攒肚儿”虽然是母乳喂养的正常大便,妈妈不用过于着急。在以往的做法可以不做任何处理,也不用喝水。但是新的研究提示:此时的母乳量对宝宝来说刚够或略有不足,因此也应调整到理想的大便次数,就是每天1~2次。以更好的保证婴儿期的快速新陈代谢需求和抓住时机培养小宝宝良好排便习惯,做到有效预防日后的便秘发生。

      1、定时把大便。因“攒肚”现象一般在2个月左右开始出现,所以在此时训练孩子定时大便(如每天早、晚把大便)让孩子很早就形成良好的排便习惯;

      2、每天坚持做腹部按摩。(1)用手掌轻轻摩擦婴儿的腹部,以肚脐为中心,由左向右旋转按摩10次休息5分钟,再按摩10次,反复进行3回。(2)婴儿仰卧,抓住婴儿双腿做屈伸运动,即伸一下屈一下,共10次,然后单腿屈伸10次。这样会帮助婴儿的肠蠕动,有利于大便排出;

      3、适当多喝水。对于胖宝宝的“攒肚子”出现,可以每天在两次奶之间喂一些白开水或菜水、果水,待到满4个月以后添加辅食就可以彻底解决这种大便状况了;

      4、增加奶量。如果孩子大便减少,体重增加不理想,是因为母乳不足引起的,那么可以及时给孩子增加一些配方奶;如果宝宝已经3个多月了,还可以添加一点大米汤,就能较好的改善大便的状况;

      5、刺激肛门排便。每天两次在宝宝吃奶后20~30分钟左右,用油质外用药(如金霉素软膏)涂在婴儿肛门口,垫上软纸,轻轻推按肛门,慢慢做10次。一般很快即有便意或排便;用消毒棉签蘸上植物油,轻轻伸到宝宝肛门口处,也可引起直肠的排便;

      分清“攒肚”和便秘
      便秘是指孩子的大便次数和性状发生了改变。便秘不仅仅是指大便次数减少,更重要的是指大便硬结、干燥、排出困难。有时粪便坚硬擦伤了肠粘膜还会在粪便外粘有血丝或黏液,大而硬的粪块还会造成肛裂、肛门疼痛,使孩子食欲减退、腹胀、左下腹可触及粪块,这一点和攒肚是截然不同的。
      还要学点小知识
      1、 器质性疾病:肛裂、先天性巨结肠、肛门狭窄等均可引起宝宝腹胀和便秘。不过,一般在新生儿期即可以诊断;

      2、 不用蜂蜜来通便。一些资料显示:蜂蜜在生产合运输的过程中有可能被肉毒杆菌污染,其芽孢生存力极强,在100度的高温下还可存活,而小婴儿的抵抗力差,一旦中毒就有很大的危险,因此1岁以内的婴儿最好不要吃蜂蜜;

      3、 用开塞露要小心。必要用时一定要将开口处磨光,再将开塞露直管慢慢插入肛门,以防损伤宝宝稚嫩皮肤。

  • 泠青沼
    回复
    2024-05-11 11:11:35

    这种情况很不正常了,基本上宝宝大小便的次数约等于喂奶的次数。一天大便再一两次左右,如果长时间没有拉大便,观察宝宝是否有用力使劲的行为,可能是便溺拉不出来,需要到医院进一步检查确认的。

宝宝出生4天吃母乳

宝宝十个月了老是挠头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