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出生的小宝宝的话,除了正常的喝奶以外,也要让宝宝去多喝一些水,因为这样的话可以促进宝宝新陈代谢,帮助宝宝排尿,像你家宝宝三天只出现了四次小便的情况,就属于小便的情况比较少,而且让宝宝去多喝一些水的话,还可以有效地帮助宝宝达到治疗生理性黄疸的效果。
现在出生的孩子都是父母的掌上之宝,身体出了一点小状况都让父母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下面是我为你整理的百岁婴儿育儿知识大全,供大家阅览!
初生婴儿护理育儿知识
1、温度和光线
新生儿对外界温差的变化有些不适应,适宜的室内温度应保持在25℃~28℃,盛夏要适当降温,而冬天则需要保暖,但均应注意通风时最好有取暖器在身旁;而 室内的光线不能太暗或太亮,有些家长认为新生儿感光较弱,害怕刺激眼睛,常常喜欢挂上厚重的窗帘,其实这是不宜的,应让宝宝在自然的室内光线里学会适应, 而避免阳光直射眼部。
2、衣服和尿布
新生儿的内衣(包含尿布)应以柔软且易于吸水的棉织品为主,最好不要用化纤或印染织品;衣服的颜色宜浅淡,便于发现污物,并防止染料对新生儿皮肤的刺激;衣服尽量宽松,不妨碍肢体活动且易穿易脱。
尿布用柔软吸水性好的棉织品,做到勤洗勤换,通常白天要换4次以上,晚上应换2次以上,每次更换时均应清洗小屁股,并外涂适量护肤剂;尿不湿则选择质量较 好且透气性能好的,在家里时尽量用尿片,出门或睡觉时则用?尿不湿?;注意尿片或尿不湿包裹不宜太紧,以便四肢自由伸展。来源:0123.cn
3、睡眠和睡姿
睡姿影响呼吸,且新生儿头颅比较软,良好的睡姿有利于头颅的发育。建议有个舒适、厚度为1~2公分的小枕头,中间稍微下陷,两头微起。
最好的睡姿是仰卧或侧卧,以避免压迫胸肺部,建议在喂养后多采取侧睡,以免溢奶或呛咳造成窒息;在采取仰卧位时,应当经常变换体位;足月儿因活动力较强, 出生头几天可以适当采取俯卧,以利呼吸道分泌物流出,防止呕吐物倒流入气管,但俯卧必须拿去枕头,头侧向一面,此时要有家长在一旁监护。
4、哺乳和喂养
新生儿喂养是门很大的学问。专家的观点是出生后母乳喂养越早越好,一般为出生后半小时左右。假如妈妈暂时没有分泌乳汁,也要尽量让新生儿吮吸乳头,以促进乳汁分泌,并增进母婴的感情。
母亲母乳喂奶前应先洗手并将乳头清洗干净,哺乳的时候最好是一边乳房吸空喂饱后下一次再换另一边乳房,以防残奶淤积在乳房内,如一边乳房一次喂饱后仍有多余的乳汁,则最好将其挤掉,以促进乳房的正常泌乳并避免乳汁淤积或继发感染。
人工喂养时奶嘴洞大小应适中并注意温度,奶嘴喂奶时尽量不要让宝宝吸进空气,以免吐奶,而喂完之后可轻拍宝宝背部,以免积气。除此之外要对奶瓶、奶嘴严格 煮沸消毒。喂养不需太讲究定时,一般情况下4小时左右喂一次,每次以吃饱吃好为原则:即宝宝吃奶后不哭不吵,且体重正常增长。
5、五官护理
注意新生儿面部及外耳道口、鼻孔等处的清洁,但勿挖外耳道及鼻腔。
因口腔粘膜细嫩、血管丰富,极易擦伤而引起感染,故不要经常用力擦洗口腔。新生儿齿龈边缘有时有黄白色小斑点(俗称?马牙?),这是正常生理现象,生后数 周会自行消失,不要视?马牙?为不吉利的东西,更不可用针,特别是用不洁针去挑,以防细菌由此处进入体内而引起败血症。
眼部要保持清洁,假如眼部分泌物多,可用温水或生理盐水擦净,再滴眼药水。
6、大便观察
新生儿出生24小时后若还未解小便者,应喂些温开水,并用温热水洗臀部,促进其排尿。
正常新生儿大多数在生后12小时以内开始排大便,新生儿出生1~2天内大便一般是黑绿色的,以后逐渐变黄、变软、有黏性,大便性质比较黏稠,呈墨绿色,称为?胎粪?,在生后2~3日内陆续排出。 母乳喂养的新生儿,大便一般呈金黄色,较稀,且每天排6次左右;人工喂养或混合喂养者,大便稍干一点,颜色也较深一些,相对次数也减少。
注意如大便中有黄色颗粒,可能是新生儿的消化问题,此时假如是母乳喂养,母亲则应减少油脂的摄入量,饮食略清淡一些,但清淡不意味着就是吃素,只是少些盐分和辛辣物质;假如是人工或混合喂养
者,则可能与奶粉的添加浓度有关,应对照说明书的搭配标准进行调节。
7、预防接种疫苗
新生儿在出生后6小时内就可以接种卡介苗(预防肺结核)和乙肝疫苗,早产儿、难产、先天畸形、发热、腹泻及严重湿疹者暂不接种卡介苗。
假如婴儿父母患乙型肝炎,婴儿出生后一天内应肌注射乙肝疫苗,或加用其他措施。
一个半月左右,接种乙肝疫苗的新生儿绝大多数无异常反应,接种卡介苗的新生儿可能会出现左臂红肿、硬结、化脓等情况,家长不必担忧,因为化脓是免疫效果成功的表现,但化脓处不要擦破,万一因洗澡或穿衣时弄破或脓太多,则要到医院做相应的处理。
除此之外,要注意家庭成员的身体健康,尤其是与孩子接触较多的家庭成员,其身体健康与否,对婴儿的健康至关重要。患有结核、肝炎、痢疾等传染病者,应注意隔离,不可接触婴儿,以免传染。
新生儿的日常护理及其回答
1.摇晃新生儿时要注意什么
大多数新生儿都喜欢被母亲搂抱着轻轻要还,但是,有些年轻父母再抱抱哭闹不安或难以入眠时,会闹着宝宝不停地摇动,宝宝哭闹越凶,父母就摇晃得越猛烈,以 为这样宝宝就会很快安静入睡,其实不然这种做法对宝宝十分有害,甚至引发:摇晃综合症。新生儿的头
颅相对较大,较重,脖子有比较软,而且在新生儿时期和婴 儿期,宝宝还不会做头颅的自我保护动作。因此,猛烈地摇晃会在宝宝脑内形成巨大的冲击力量,使脑组织与头颅骨之间以及脑组织相互之间发生撞击,受撞击的部 位会出现水肿,甚至有可能导致血管破裂,严重时会造成肢体瘫痪、脑水肿,甚至死亡。这种病症危害极大,但平时并无明显表现,因此不易引起家长的注意,所 以,应尽量避免猛烈摇晃、举抱小宝宝,以免造成大错。
抱放新生儿的基本步骤
1.弯腰托住新生儿的头颈部和背臀部。具体方法为慢慢地弯腰从侧面或正面贴近婴儿,一手伸入他的颈后,托住新生儿的大脑袋,另一只手放在他的背臀部之间,支撑住新生儿的下半身。
2.起身并轻柔平稳地将新生儿抱起,将新生儿整个体重转移到手上,并确保头部被稳稳地托在手中,然后边起身边把他抱到自己的胸前,即使宝宝正在哭闹,父母也应心平气和,可以用轻松的言语对宝宝进行安慰。
3.把宝宝平抱或竖抱在自己的胸前,再放下新生儿的过程中,同样要保证支撑好新生儿的头部。否则,新生儿就会出现头部后仰、四肢抖动。呈惊吓状。放下宝宝时,要用手臂支撑住宝宝的脑袋,然后平稳地将其放在床上,同时也可以用温柔的目光注视宝宝,用言语加以安慰
2.新生儿脐带脱落的时间
肚脐是母亲供给胎儿营养和胎儿排泄废物的必经通道,正常情况下,脐带在出生后24-48小时自然干瘪,3-4天开始脱落,10-15天自行愈合。
新生儿脐带被结扎后,脐窝创面血管还没有完全闭合,再加上脐凹处容易积水而不易干燥。因此,很容易滋生病菌引发感染,严重时甚至会发生败血症。所以,要每 天检查新生儿脐部,保持清洁干燥,不受尿便污染;脐带脱落前应保持干燥,不可进行全身洗浴;每天可用75%酒精棉棍擦拭脐根部。脐带脱落后,脐凹可能还会 有分泌物,此时仍需要用酒精消毒,或涂2%龙胆紫以促进干燥。遇有结痂时,应去除痂皮,彻底清洁根部。脐部不可随便涂拭痱子粉等,以免感染。一旦发生有感 染症状,须及时就诊。
3.如何观察新生儿的小便
假如新生儿出生后48小时仍未排尿,就应考虑新生儿是否患有先天性泌尿系统疾病,如先天发育不全或尿道梗阻,应作进一步检查。 正常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就应开始排尿,出生后头几天因液体摄入量少,每日排尿4-5次左右。1周以后,随着哺乳量的增多,每日排尿可达7-12次,多 时甚至可达20次以上。新生儿的正常尿液为淡黄色或者无色,清亮透明,无异味。如果小便次数较平时明显减少,或尿液颜色明显异常,出现红色或者深红色,异 味等,则属于不正常现象,应及时就诊。
4.为什么新生儿的大便开始时是黑色
足月新生儿在出生后24小时内排出胎便,早产儿由于胎粪形成较少以及肠蠕动功能弱而使排胎便的时间经常推迟。正常情况下,胎便呈墨绿色,较粘稠,没有臭味,主要由胆汁、肠道分泌物、肠道粘膜脱落上皮细胞和胎儿在胎内吞入的羊水以及消化液组成,胎便一般在3-4天内排完。
如果足月的新生儿在出生后24小时内仍未见胎便排出,要考虑新生儿是否患有消化道先天畸形,请医生做详细检查
5.何时可以给新生儿洗澡
新生儿容易溢乳或吐奶,奶汁会流到衣服上、颈胸部甚至耳内,再加上新生儿新陈代谢旺盛,容易出汗,大小便处数多,因此,新生儿的皮肤和衣服非常容易脏,对 健康的新生儿,只要条件允许,出生24小时以后就可以每天进行擦拭和洗澡。每日早晚都要给小儿头部、脸部、臀部及皮肤皱褶处擦洗,夏季应酌情增加洗澡次 数。对于体重过轻(2千克以下)、身体状况较差或无条件每天洗澡的新生儿,至少每天进行擦洗清洁
6.给新生儿使用爽身粉不科学
新生儿洗澡后,有些母亲习惯给新生儿涂撒爽身粉,其实这很不科学,新生儿的皮肤较能,角质层较薄,防御能力较弱,非常容易受到感染。同时,新生儿新陈代谢 快,皮肤上的汗腺分泌旺盛,爽身粉
在新生儿汗液的作用下容易结为粉质块,积存在皮肤的褶皱里,阻塞皮肤汗腺的分泌而产生湿疹。而且粉质还会与新生儿的皮肤 产生摩擦,造成皮肤红肿甚至发炎。因此新生儿期洗澡最好不要用爽身粉。
猜你喜欢:1. 幼儿育儿知识大全
2. 幼儿园大班育儿知识大全
3. 婴幼儿育儿知识大全
4. 新生儿科学育儿的知识大全
5. 幼儿秋季育儿知识大全
6. 科学育儿知识大全
7. 1-3岁育儿知识大全
8. 育儿知识
?
您好,我是「京妈说」,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
首先,出生一个月内的宝宝都称为新生儿,所以您应该具体的说是几天的宝宝,这样问题就会描述的更准确些,因为刚出生前一周的宝宝,和出生三四周的宝宝,大小便情况肯定是不一样的。
下面京妈就分别说下,新生儿期,宝宝的大小便情况,您可以对应自家宝宝的出生天数,然后看下大小便次数是否正常。
刚出生的24小时内-宝宝的第一次大小便1、小便
大多数宝宝出生后后不久会就会小便,甚至有不少宝宝是边出生边小便,然后旁边接生的医护人员被浇一身。宝宝出生后的1-2天内每天会小便1-3次,是淡黄色透明的。
京妈提醒:当宝宝喂养不足时,小便颜色会变深,甚至出现粉红色的尿液结晶,这种情况不用特殊处理,家长也不用太担心,给宝宝吃饱就好了。2、大便
出生后的12个小时内,家长会发现宝宝有拉墨绿色的大便,会担心不正常,其实这就是?胎便?,也就是宝宝在妈妈肚子里形成的排泄物。
到第2天,大部分宝宝仍然还会拉胎便,次数为2-3次,也有少部分宝宝胎便拉完了,开始拉黄绿色的过渡便。
京妈提醒:如果宝宝出生24小时了,还没有拉大便,要及时告诉医生,不过医院每天都会查房,也会问到宝宝有没有大小便,家长要有这个常识,若是有这种情况,要主动和医生沟通。出生第3天
1、小便
正常情况下,健康的宝宝,在第3天小便次数为3-4次,但如果宝宝生病或是气温很高时,小便量会减少,也是正常的。
2、大便
到了第3天,胎便大多拉完了,宝宝的大便会逐渐转为黄绿色。
母乳喂养的宝宝会很快变为淡黄色粘稠的大便,每天约3-4次;吃配方奶的宝宝,第3天大便的颜色是褐色或黄色,每天约1-2次,质地要比母乳喂养喂养宝宝的黏稠。
出生4-6天
出生几天后,由于喂养方式不同(母乳或配方奶),宝宝的大小便情况也就会有差异。
1、小便
正常情况下,从这个时候开始,宝宝的小便次数会逐天增加,一天能小便6-10次甚至更多次。
京妈提醒:如果宝宝小便的次数每天不够6次,颜色也深,家长要考虑宝宝是不是存在?喂养不足?的情况。PS:如何看宝宝是不是喂养不足?看宝宝的尿量和颜色深浅:如果宝宝每天能有5-6个沉甸甸的纸尿裤,或尿的非常湿的布尿布有6-8块以上,那就说明宝宝是能吃饱的,正常的。
2、大便
① 母乳喂养的宝宝,大便是金黄色糊状的,但不会有臭味,每天约4-6次,甚至有些吃的多的宝宝每天拉10次也算是正常的;
② 配方奶喂养的宝宝,大便颜色是淡黄色,有奶瓣、有臭味,比母乳喂养宝宝的大便要干,每天约1-2次;
③ 混合喂养(同时吃母乳和配方奶)的宝宝,大便颜色多是暗褐色的,闻起来臭味会很明显,大便量较多而且也比较软,次数每天不多于4-5次。
京妈提醒:如果家长发现宝宝拉的大便次数很多,颜色是绿色的,并且带有脓血或黏液,或者颜色是灰白色的,都属于不正常,要及时去医院看医生。出生7天
出生一周左右,宝宝的大小便会开始变得规律起来。
1、小便
这个天数的宝宝,每天小便6-10次,甚至多于10次,颜色是无色或淡黄色,没有异味。
2、大便
出生一周后,胎便已经排完,变成正常的?母乳便?或?牛奶便?。不同喂养方式的宝宝,大便颜色和次数,与4-6天的差不多。
出生第2-4周
宝宝出生2周后,经过与妈妈的磨合,喂养已经变得规律,大小便也就变得规律。
1、小便
大多数宝宝,每天小便能有6-8次(或5-6次尿的较重的尿不湿),当然吃的多的宝宝,可能小便次数也会多。
2、大便
家长会发现宝宝每次喂奶后都会拉臭臭,这也是正常的,每天大便次数能达到3-5次,甚至8-10次或10次以上。
每个宝宝出生后,生长发育和消化能力情况不一样,大小便次数、体重增长等就都会有差异,但只要宝宝有自己的规律,每天吃奶、睡觉、大小便和精神状态都正常,就是正常的,家长不用担心。京妈说:分享专业实用的母婴知识,关注京妈,提升?妈妈力?,学习更多孕育知识。
新生儿小便次数多少正常?该怎样通过尿液判断宝宝健康状况呢?
小宝宝排尿次数比成年人多是较常见的现象,不一样年龄层的小宝宝,每日的排尿次数是不一样的,一般都有其规范范畴。例如,刚刚出生五天以下的新生儿,一般一天小便次数在四到六次;假如排尿次数太多,超出正常值范围则被称作尿频尿急。会有尿频尿急、憋不住尿,每日基本上排尿次数在20到40次中间,病情恶化的宝贝每过三到五分钟就会进行一次小便,每一次的排尿量很少。
那应该看宝宝是吃的奶水,或是吃辅食了,另外就是看夏季或是冬季,假如喂母乳毫无疑问尿就多一点,宝宝辅食就少一点,相同的、夏季高温天气汗尿多自然会少一点,8个月早已辅食添加了,可是喝奶比较多,一般跟6个月没什么差别,一旦发现小便比较黄,就喂些温水,一天大约6,7片纸尿裤吧,当然纸尿裤上肯定不止一泡尿。
宝宝小,多尿也是正常的,不必担心,因为小宝宝的食材大多是流食的,水分含量比较高,尿也就会多。小宝宝膀光小,储水量可能就相对应的小,因此就会感觉尿很多。8个月的小宝宝每半个小时便会有尿,,假如尿量正常和色彩清爽全透明就是正常啊.不然应当提升喝水量啊,宝宝吃的多当然尿的多,也有冬天和夏天的排尿量不一样,夏天出汗多,排尿少,一般小宝宝一日5-6次左右,!八个月大的新生儿每日尿几回与吃奶是多少季节变化热冷相关,喝得奶来天凉尿就会多,喝得奶少吃的东西宝宝辅食来天热小便就少,总而言之,排的尿是浅黄色就行。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