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舌尖红点状大便结主要通过药物治疗的方式来改善。这种情况可能跟体内上火有关,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清热解毒的药物进行治疗,比如双黄连口服液等,能够有效的改善病情。如果大便干结的情况比较严重,也可以配合使用乳果糖口服液等药物。
平时需要多注意饮食的清淡,多喝水。
中医讲究“望、闻、问、切”,其中,“望”诊最易学易懂。健康的舌头,应当是舌体柔润,舌质淡红,舌面上铺有薄而均匀的颗粒、干湿适中的白苔,此谓“舌淡红,苔薄白”。舌尖反应心、肺的变化,舌中与舌两边反映肝、脾的情况,舌根提示肾的病变。一旦体内上火,最先出问题的就是舌头。
看舌头要分几个部分:
第一,看舌质,是红的,还是紫的;是淡的,还是暗的?
第二,看舌苔,是黄苔,还是白腻苔?
第三,看舌体,有没有裂纹、有没有齿痕?是胖舌,还是瘦舌?舌头是不是僵硬,有没有歪斜等。最后,看舌的脉络。
舌尖红表示有心火
一般来说,比正常颜色要深的红舌是比较多见的病体症状,它预示着你的体内有热证,但舌头红的位置不同,反映的问题也不同。
心火的表现主要是舌尖红,另外还有口干、烦躁、口舌生疮、睡眠不好、小便发黄、大便偏干等症状。如果心火旺盛,但症状较轻的,在临床上常用导赤散;如果症状严重,可以用泻心汤,里面有黄连、黄芩、黄柏、大黄,这些中药都有泻火作用。
临床上还有一种情况较多见:小便特别黄,且有时候口干、口苦,小便有点急,这叫“小肠有热”,大人、小孩都可能出现。小肠有热多数因心火下移而起,为缓解症状,此时也可以用导赤散一类清心火、利小便的药,解决心火下移问题。
心火的降火食疗方:
冰糖莲子汤:虚火上升的人可常喝清心润燥的冰糖莲子汤,《本草纲目》记载莲子“清心去热”,除烦热、清心火、养心安神,对于心火内炽所致的烦躁不眠具有较好的疗用。
苦瓜炒白果:选苦瓜1-2个、白果20颗。白果洗净,苦瓜洗净切丁;苦瓜、白果放在开水中稍泡一下,马上捞出备用;炒锅上加少许油,放入白果、苦瓜及调味料炒熟;用淀粉勾芡上碟。
冬天里适当吃“苦”可以降心火。但需要注意的是,白果一次食用不宜过多。
舌两侧红表示肝火旺
肝火和心火的临床表现不同。口舌生疮或口干舌燥,睡觉不好,这是典型的心火;如果不仅口干,口还发苦,眼睛发红等,则都属于肝火旺的表现。
有肝火时,舌质会发红,但两侧红更明显。临床上,吃龙胆泻肝丸就可以清肝火。此外也可以喝药茶,比如用苦丁茶加上菊花、蔓荆子沏水。如果伴随脸发红,血压升高,可以用夏枯草、钩藤来泡水,具有辅助降压作用。
肝火的降火食疗方:
猪肝炒木耳:吃什么补什么,对付肝火也要补肝。猪肝炒木耳对平息肝火有作用。
选木耳约40克,猪肝240克。木耳浸软,切去底部硬块,再切成粗丝;猪肝洗净抹干再切成厚片,加入腌料腌约10分钟;锅烧热,放2汤匙油,爆香姜片,放入猪肝片用大火不停兜炒至熟;再放入木耳丝及葱炒匀,加少许糖、盐调味即可上碟。
枸杞菊花茶:枸杞先煮30分钟,加入菊花后再煮3分钟,就可作茶饮,适用于经常用脑者。
舌红咳嗽有肺火
发红部位在舌头的前半部,且伴随咳嗽、鼻干、口干、咽干等,一般属于肺火。清肺火主要使用泻白散。此外,因为肺与大肠相表里,很多肺热病人大便都不通畅。因此,治疗时既要清肺热,还要通腹气,可以用白茅根15克、芦根15克、大白萝卜50克切成块,做成汤,就是一道很好的清热佳肴。
肺阴不足者也表现为舌红少苔,同时伴有干咳,痰比较少。这时候可以选择养阴的药为主,比如沙参麦冬汤;如果较重,可以加上百合固金汤,既养阴,又清热。如果伴有咳血,应立即去医院检查,看看肺里有没有其他问题。
肺火的降火食疗方:
银耳雪梨汤:选50克银耳,梨两只。将梨切块,银耳加水500毫升,煮开20分钟即可,加冰糖少许,饮用有润肺止咳之功效。
适当吃一点属性偏凉的食物,如白萝卜、白木耳、大白菜、芹菜、菠菜、冬笋、香蕉、梨、苹果、百合、杨桃、枇杷,同时多饮水,少吃肉类及巧克力等热量高的食品。
舌红苔黄且口臭是胃火
胃热的时候整个舌头都比较红,有时候舌红苔黄,黄色会把红色覆盖掉,需要特别注意。胃火旺者通常表现出胃疼、口臭口苦、老想喝水,特别是凉水等症状。此时建议试试清胃热的药。
临床还有一种胃热,会伴随大便干,肚子发胀等表现,这时候可以用承气汤。承气汤分大承气汤、小承气汤、调胃承气汤,根据临床病情不同,需要选择不同的方子,因此服用前最好咨询专业人士。很多人会用大黄泡水助通便,必须提醒的是,这种方法不能久用,否则会导致结肠出现黑病变。
若是除了胃疼,还有似饥非饥,似痛非痛,似胀非胀的感觉,不想吃东西,嘴干,通常是胃阴不足导致,可采用芦根、石斛、沙参等养胃阴。
胃火的降火食疗方:
百合绿豆粥:将绿豆和百合煮15分钟后,再放入大米煮开后转小火,熬至粥粘稠合适后即可,适当加入冰糖。
百合与绿豆的清热解毒和降火能力是得到大家公认的,绿豆味甘,性凉,具有清热解毒、消暑除烦、止渴健胃、利水消肿的功效。常食百合有润肺、清心之效,可止咳、止血、开胃。
荸荠藕汁汤:选荸荠和鲜藕各250克,一起煎汤后,加入适量冰糖。分三天吃完,有润胃凉血降火的功效。
舌红少苔可能是肾火
上面几种情况都属于实热证,往往是舌红有苔,而且都是黄苔。如果舌红少苔或者没苔,就是虚热证了。
虚热证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表现为腰酸膝软、口干、耳鸣,有时候睡不好觉,此时的舌头就是舌红少苔的状态。如果内热更盛,出现心烦、盗汗、手脚心热表现,就说明阴虚又严重了一层,此时舌头比之前更红,且没有舌苔,或是一层薄薄的黄苔。
肾火的降火食方:
赤小豆粥:赤小豆50克,粳米100克。先将赤小豆煮开,再下粳米共煮为粥,服时加少许红糖,每日两次早晚服用,有降火之功效。
肾火主要表现为头晕目眩耳鸣耳聋、牙齿松动或疼痛。平时可以用枸杞子、地骨皮泡茶饮。
舌头发白多属脾虚
舌头正常的颜色是淡红的,不正常的“舌淡”症状表现为淡白舌,血色很少。临床上,舌淡表明气虚、血虚,其中最常见的是脾气虚所致。
工作劳累,精神紧张,使得脾气虚情况越来越多见。脾气虚的人总觉得浑身没劲、累,不想吃东西,胃有胀满感,大便偏软、不成形。针对这种情况,可以选择四君子汤、香砂养胃丸等。
如果除了脾虚,还有中气不足症状,主要表现为有时候肚子坠胀,大便拉稀次数比较多,可以选择补中益气丸。
此外,肺气虚也较常见。肺气虚弱的人,舌头前面部分淡得更为突出,还会伴有咳嗽,日久不愈,稍稍有痰,且气喘、胸膛憋闷、大便偏软等症状。建议可服用补肺汤,比如党参、山药、茯苓等。
灼口综合症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口腔疾病,该疾病的预后一般比较良好,患者在患病之后只要积极的配合医生治疗,大多患者都可恢复正常。不能恢复正常的患者,局部症状也有得到有效的改善。那么,灼口综合症吃什么药能有效缓解疼痛呢?以下是具体内容介绍,希望对大家的了解有帮助。
灼口综合症吃以下药能有效缓解疼痛:
(1)心火上炎
证候:舌尖或舌前部灼痛、灼热、麻辣感。伴心烦,失眠多梦,口干欲饮,小便黄赤短少,大便干结。舌尖红,苔黄,脉弦数有力。
治法:清心泻火,通络止痛。
方药:导赤散。
方药:生地黄20g,木通10g,淡竹叶10g,甘草梢6g。
加减:酌加黄连、栀子、赤芍药、牡丹皮、茜草、牛膝。如舌部辛辣感,酌加黄芩、桑白皮;大便秘结,加大黄;口渴喜凉饮,加生石膏、知母、麦冬、芦根。
(2)肝火上灼
证候:舌缘刺痛,伴烦躁易怒,胸胁不适,口苦口干,小便黄,大便或结。舌质偏红,边缘红刺突起,苔黄,脉弦数。
治法:清肝泻火,通络止痛。
方药:龙胆泻肝汤。柴胡6g,龙胆草10g,黄芩10g,栀子10g,生地黄20g,当归6g,泽泻10g,车前子10g,甘草6g,木通10g。
加减:酌加牛膝、赤芍药、牡丹皮;大便秘结,加生大黄、石决明之类。
(3)虚火上灼
证候:口舌隐隐灼痛,下午偏重,伴口咽干燥,头痛,失眠多梦,五心烦热,或有盗汗,腰膝酸软。舌质红,苔少,脉细数。
治法:补益肝肾,滋阴降火。
方药:知柏地黄汤。知母10g,黄柏6g,熟地黄15g,山茱萸10g,淮山药15g,泽泻10g,茯苓10g,牡丹皮10g。
加减:伴口咽干燥,酌加玄参、麦冬;伴头痛、失眠多梦,酌加白芍药、白菊花、龙齿;伴五心烦热、盗汗,酌加龟甲、鳖甲、五味子、浮小麦;腰膝酸软,酌加杜仲、金樱子、怀牛膝之类。
舌尖红是心肺积热,常见于感冒、失眠患者。
感冒症状,有表现为急性鼻炎症状的打喷嚏、流鼻涕、鼻塞;有表现为咽炎症状的嗓子疼痛或吞咽食物时疼痛;有表现为喉头炎症状的声音嘶哑;有表现为气管和支气管炎及肺炎症状的咳嗽和咳痰等呼吸器官症状。除此之外,还会伴有发烧、倦怠、食欲不振、头痛、腰痛、腹痛、呕吐、恶心、腹泻等症状。
失眠常表现入睡困难、频繁醒转、早醒等睡眠不足的症状。
感冒的防治
(1)对症疗法:对发烧使用退烧药。一般对38℃以下的发烧,没有特别用药的必要。但对高烧,或发烧在38℃以下,但因发烧使病人深感痛苦时,可用退烧药。此时一般用口服药,用不着打针。尤其注意的是,并不是一发烧就要用退烧药,而是在需要的时候才能使用。滥用退烧药,可使发烧经过发生紊乱,同时给感冒治愈期的判断以及肺炎等合并症的早期诊断增添困难。
对头痛、腰痛、肌肉痛与其他疼痛使用镇痛剂。许多药都兼有解热和镇痛的作用,如非类固醇系的消炎镇痛药即可应用。
咳嗽严重时可使用止咳剂,当伴有痰或者痰不易咳出时,可同时口服止咳剂和祛痰剂。
流鼻涕可口服抑制鼻涕对分泌的药。
嗓子痛可口含糖丸,声音嘶哑可用喷雾吸入蒸气等。
(2)一般疗法:对症疗法只能减轻症状,对呼吸器官的感染病毒并无直接作用,所以为了提高身体抵抗力及治愈力,可用一般疗法。
保持安静,多喝水,特别是在发高烧和服用退烧药后,更要多喝水。另外,要选择营养价值高,容易消化的食物。
保持室温与一定湿度也很重要,在感冒初愈外出之际,要注意多穿衣服以免身体受凉。
失眠的防治
(1)心脾两虚:思虑重重,经年不寐或多梦易醒,面色无华,神疲乏力,懒言,心悸健忘,纳差,或有便溏,舌淡苔薄,脉细而弱。可服用有关健脾益气,养心安神的药物。
(2)心肾不交:心烦不寐,难以入睡,甚至彻夜不眠,心悸不安,头晕耳鸣,健忘,烦热盗汗,口干,腰膝酸软,男子遗精,女子月经不调,舌尖红苔少,脉细数。可服用有关滋阴降火,交通心肾的药物。
(3)肝郁化火:烦躁易怒,胸胁胀满,善太息,入睡困难,多梦易醒,口苦目赤,小便短赤,大便秘结,不思饮食,舌红苔黄,脉弦数。可服用有关清肝泻火安神的药物。
(4)心虚胆怯:心悸胆怯,难以入睡,易惊,恐惧,头晕目眩,或呕苦汁,舌质淡胖,脉弦细。可服用有关温胆益气宁神的药物。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