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发红的情况是不正常的,说明有可能存在的细菌感染,这有必要看一下小儿外科或者是肛肠科,也可以使用红霉素软膏进行涂抹患处的治疗,必要时甚至是需要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的,具体用药谨遵医嘱,在治疗的期间还需要注意坚持一下孩子的体温水平,如果有发热则需要认真对待。
尊敬的?我不喜饭孤独个 的网友:
尿布疹俗称红屁股
不要给宝宝裹尿布,每天让宝宝的小屁屁晾几个小时。
宝宝大约每15分钟到20分钟就会排尿,尤其是在宝宝大便之后,应更换尿布。
可以贝露芙屁屁舒缓霜,含有的羊毛脂也可以很好地帮助宝宝受损皮肤的修复,2-3次宝宝屁屁就好了。
洗好屁屁后,将屁屁霜涂抹于皮肤发红处再穿上纸尿裤。防尿液接触皮肤引起恶化。
经常让宝宝的臀部晒太阳。
下面是被隐藏的7级用户?朝花夕拾悲剧 的回答内容:
因为太久没换尿布了!
宝宝刚出生皮肤很嫩
你们太久不换,导致被浸泡,就很容易红屁股
这很正常,勤换尿布就对了。
每次换之前涂点贝露芙就好了!
很多妈妈都会发现宝宝而且会出现红屁股的情况,就是肛门周围特别红,一般的人都会想到是上火引起的,虽然宝宝不会说不舒服,但是还是会哭闹,这时候妈妈们要引起重视,宝宝红屁股还可能是其他原因引起的,那宝宝肛门周围红是怎么回事?宝宝肛门红擦什么?
1、上火引起
宝宝的肛门正常时是粉红色的,肠内有热时,就会呈现红色,颜色越深,说明宝宝的体内火越大。
建议:一旦发现宝宝肛门周围是红色,就要给宝宝吃些祛火的蔬菜或水果,一般用梨丝、白萝卜丝,沁出汁来给宝宝喝,很管用。
2、小屁屁清洁不当
现在一些新手妈妈由于经验不足,没有及时给宝宝的小屁屁做清洁,有些妈妈则是清洁过度,将宝宝小屁屁上的天然皮脂保护膜破坏了,导致一些细菌和污垢有机可趁。
建议:爸妈帮宝宝清洁要适度,用温水即可,保持宝宝屁股干爽,每次洗完屁屁都要涂护臀膏。
3、尿布更换不及时
小宝宝吸收快,排泄快。小宝宝每天大约要尿10-14次,每次尿湿后,若没有及时更换尿片,就会导致宝宝臀部的皮肤长时间在潮湿、闷热的环境中不透气,从而形成了尿布疹,出现屁眼红的现象。
建议:每隔3个小时要及时换尿布,宝宝大便后立即换,换尿布时,都要彻底清洗宝宝的屁屁。
4、腹泻引起
一些宝宝由于乳糖不耐受或是种种原因导致腹泻,这时候粪便及尿液中的刺激物质也会使屁眼发红。
建议:如果宝宝腹泻,爸妈一定要做好小屁屁的清洁工作。
5、过敏引起
由于有些宝宝属于过敏性体质,而一些妈妈又给宝宝使用了含有较多化纤成分的尿布,或是经常使用一些含有刺激成分的清洁液、湿巾等物品,致使宝宝小屁屁的皮肤过敏,这也是造成宝宝肛门周围发红的原因之一。
建议:避免使用含有较多化纤成分的尿布,和含有刺激成分的清洁液、湿巾等过敏原接触。
6、宝宝肛门红擦什么
(1)茶油
茶油性凉,有抗菌、止痒、消肿、保湿的功效,擦在宝宝的小屁屁上有吸收快、不油腻、无异味等特点,对宝宝肛门周围红有明显疗效。
做法:每天给宝宝洗完屁屁后,用纸巾蘸干水分,薄薄涂一层茶油即可,一般3-5天就会好转。注意皮肤破溃时不宜涂。
(2)凡士林
凡士林涂抹在皮肤上能在其表面形成一层膜,使水分不易蒸发散失,可以保持皮肤为湿润状态,阻挡来自空气中的细菌和皮肤接触,从而降低感染的可能性。
做法:宝宝肛门周围红时,家长可擦上薄薄的凡士林,让屁股周围的皮肤形成一层保护膜,免受尿液与粪便的刺激。
(3)护臀霜
专业的婴幼儿护臀霜能在皮肤表面形成保护膜,避免尿液直接刺激肌肤,有助防止肛门周围红。
做法:建议给宝宝清洗完小屁屁,可以给宝宝的臀部涂抹薄薄一层护臀霜,减少尿液刺激和纸尿裤的摩擦。
7、肛门周围红怎么缓解
1、最好每天都让宝宝的小屁屁在空气中多晾几个小时,这样可以避免皮肤与尿液接触。
2、建议每隔2至3小时就更换干净的尿布,尤其是在宝宝大便之后,更应立即更换尿布。
3、破皮严重者,可以用家里带有红外线功能的台灯40瓦,给宝宝照射臀部,但要注意保持一定距离30-40cm,温度适中。每天照射1-2次,每次15分钟。
4、不要用塑料布包尿布。
5、经常让宝宝的臀部晒太阳。
6、洗尿布不要用肥皂、洗衣粉等强刺激性物品。有小便的尿布要用开水烫,清水洗;有大便的尿布,可以用碱性不强的物品,如香皂洗,然后放在太阳底下晒。
8、添加降火的辅食
6个月已经添加辅食的宝宝,可以通过饮食调理达到降火的效果。如多吃些清火蔬菜泥,如白菜、芹菜、卷心菜、菠菜、青菜、莴笋、茄子、苦瓜等。少吃大葱、辣椒、胡椒等辛辣食物;肉类、巧克力以及油炸类等热量高的食物。也可给孩子喂些绿豆粥、百合粥、莲子粥、荷叶粥、莲藕汁、荸荠汁、梨汁、西瓜汁等都有降火的效果。
妈妈也可自制降火茶,只要用绿豆、鲜藕、甘蔗、大白菜根、荸荠、鲜茅草根、鲜芦苇根等熬茶,让宝宝每天多次饮用,对治疗上火很有效果。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