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看护婴儿的脐带,洗澡后烘干,用酒精消毒。哺乳也要留神,不要间隔太长,要每两小时至三小时喂一次,以免出现黄疸。除此以外还要注意,1岁以内的婴儿必须对婴儿的饮食进行正确的护理,婴儿的婚外恋是母乳喂养还是吃奶粉应该给婴儿增加营养,另外要适时给婴儿换衣服入浴,又或者婴儿出生后就带着婴儿打预防针,并且必须立即补充宝宝维生素。我们称之为婴儿护理。
育儿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需要掌握一定的方法和技巧。本文将为你提供一些新生儿护理小贴士,帮助你更好地照顾宝宝。
?注意保暖
在严寒的冬天,为新生儿做检查和护理时,务必注意保暖。24℃-25℃是新生儿最舒适的温度,不需流汗排热或加快新陈代谢产热,有利于新生儿的身心健康哦!
?肌肤呵护
给新生儿洗澡时,选择无刺激的宝宝专用型肥皂,浴后用干软纯棉毛巾轻轻吸干水分,并在肌肤褶皱处涂抹少量婴儿专用香料。每次换尿布后,用温热毛巾擦拭屁股,如有皮肤发红,可涂抹少量无菌检测食用油。
????五官护理
注意清洁新生儿的脸部、外耳道口、鼻腔等部位,但切勿挖外耳道及鼻孔。口腔黏膜娇嫩,避免用力清洗口腔内部,更不可用不干净的针去挑碾牙床上的白点,以防细菌进入体内。
?预防感染
在护理新生儿前,务必洗手消毒,确保卫生。如护理工作人员患有传染病或带菌者,应避免接触新生儿,以防感染。如新生儿发生传染性疾病时,需严格隔离治疗,接触者需隔离观察。
正常新生儿的护理首先是环境,要求屋内阳光充足,每天开窗通风换气,室温维持在22/24℃,并保持一定的湿度。
?母乳喂养
新生儿喂养如果是母乳喂养,就按需哺乳,每天大约有8次,同时要注意喂养过程中预防感染,尤其是手卫生。
?皮肤护理
新生儿的皮肤护理主要是要防止发生红臀,所以在每次换尿布之后,可以在臀部涂植物油以防发生臀部糜烂。
?脐部护理
脐部护理在脐带脱落之前,一定要将脐带根部提起,在脐窝每天用75%的酒精擦拭2-3次。
新生儿的喂养护理知识
导语: 新生儿各方面都很娇嫩,刚晋升宝妈不知道怎么喂养宝宝?下面是我收集的关于宝宝的喂养知识,有需要的宝妈们可以看看哦!
1.最佳开奶时间
根据调查显示,新生儿出生后10?30分钟是一个敏感期,这个时候新生儿的吸吮反射最强,如果此时没有得到吸吮的体验,将会影响以后的吸吮能力。
2.开奶前吃什么?
宝宝嗷嗷待哺,可妈妈却还没有奶,怎么办?这时千万别急着让他用奶瓶吃配方奶啊。因为吸奶瓶比吸妈妈的乳房要省力多了,聪明的宝宝一旦吃奶瓶上了瘾,造成乳头混淆,很可能会拒绝吮吸妈妈的乳房。为此,妈妈未开奶前,可以把冲泡好的奶粉或糖开水用小勺子给宝宝喂食。或者是调剂一下同产房里其他妈妈的奶水,让宝宝吃点?百家奶?,过渡一下。
3.正确的喂奶姿势
躺着喂:妈妈身体侧躺在床上,膝盖稍弯曲,放几个枕头在你的头部、大腿下及背部,然后用下方的'那只手放在宝宝头下,并支撑他的背部。先喂躺下那一侧的乳房,喂另一侧乳房时,可抱着宝宝一起翻身。
坐着喂:妈妈把宝宝放在腿上,用手腕托着后背,让宝宝头枕着妈妈胳膊的内侧。妈妈用手托起乳房,待宝宝张开嘴时,把乳头和部分乳晕送入宝宝口中。喂奶时最好选择低一点的椅子,如果椅子太高,可用一个小板凳垫脚,会更舒服些。
4.宝宝哺乳原则
刚出生的宝宝一般不用规定喂奶次数,当宝宝饿了或妈妈感到乳房胀时,就可按需哺乳。出生一周内,一般每1?3小时就要喂一次,如果晚上宝宝睡眠时间较长,或妈妈奶胀时,可用一块海绵或毛巾蘸上凉水轻擦宝宝的额头,把他唤醒喂奶。
5.宝宝吃饱了吗?
有些妈妈不知道宝宝的奶量,总怕宝宝吃不饱。仔细观察:你的宝宝是否会自动吐出奶头;每天是否换6?8次很湿的尿片以及排大便2?5次;他的体重每星期是否平均增加100克到200克左右;他的肤色是否健康、皮肤和肌肉是否有弹性,如果一切正常,那就说明宝宝吃的很好!
6.宝宝呛奶怎么办?
新生儿的吞咽协调能力不强,很容易就呛奶了。再加上妈妈的奶水太冲,宝宝来不及吞咽,这样的情况就会更严重了。妈妈在喂奶的时最好先用中指和食指手分开压住乳晕,让乳汁缓慢地流进宝宝嘴中,这样就可减少呛奶。
7.吐奶怎么办?
宝宝一旦出现吐奶,妈妈千万别慌了神,可把宝宝上半身保持抬高,或者将宝宝的脸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进入气管导致窒息。宝宝吐奶后,不要继续喂奶,最好30分钟后用勺子试喂一些白开水。
8.打嗝怎么办?
避免宝宝打嗝的最好办法就是每次喂奶后帮助宝宝拍嗝:竖着抱起宝宝,轻轻拍打后背5分钟,或者可试试用手掌按摩宝宝的后背。如果宝宝还是会打嗝,就把他竖抱起来,使其上身直立,或在宝宝上半身垫些枕头,使上身保持倾斜,这有利于胃中空气的排出。
9.奶瓶宝宝喂养原则
原则1:奶嘴的孔不能开得太大,否则易使婴儿一下吸入过多的奶而呛着。原则2:喂奶时得将奶瓶后部始终略高于前部,使奶水能?直充满奶嘴,这不致使婴儿吸入空气。原则3:不要让婴儿平躺在床上吸奶瓶,最好抱起婴儿,使其头略高于身体,这样不易发生奶水返流或吐奶。
10.奶瓶选择2要素
数量:宝宝在新生儿阶段由于胃口不是很大,但喝奶比较频繁,妈妈最好多准备几个奶瓶。如果是纯人工喂养的,一般要准备5个奶瓶(1?2个120ml的,其他的为200ml)。
材质:容量小的奶瓶尽量选用玻璃的,因为新生儿想吃奶的时候都很急,玻璃奶瓶容易散热。大容量的奶瓶可选择塑料的。 奶嘴的材质一般为硅胶,但是由于品牌不同,奶嘴的柔软程度不同,一开始可以偏软偏硬的各买一个,让宝宝自己选择。
11.冲泡奶粉
宝宝的奶粉适宜用50?60℃的温开水冲泡,太热会破坏奶粉的营养成分。多少水冲泡多少奶粉,一般说明书上都有注明,可先把温开水倒入奶瓶,再加入奶粉搅拌均匀。
12.奶瓶消毒法
电子蒸汽消毒锅:优点:有专用的支架放置奶瓶和奶嘴,定时装置让消毒过程变得轻松而且省力,携带方便,特别是出门旅游的时候。缺点:是只适用于奶瓶和奶嘴的消毒方法。
煮沸消毒:优点:每样用具都能浸在水里煮沸消毒,经济实用。缺点:时间长,受水质影响大。
13.新生儿需要补充水分吗?
对于单纯母乳喂养的婴儿,是不需要喂水的。如果过早、过多喂水,会抑制新生儿的吸吮能力,使他们吸取的乳汁量减少,不利于生长发育。
如果是人工喂养或混合喂养,则需在两餐之间适量补充水分。另外,当高热、大汗、呕吐、腹泻等引起失水时,所有的婴儿都要补充水分,最好用淡盐开水,以防脱水或发生电解质紊乱。
14.新生儿需要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鱼肝油)吗?
新生宝宝体内的维生素是出生前妈妈帮他贮备好的,一般情况下,前两个月不需要额外补充。如果宝宝出现夜惊、睡眠不安、哭闹、多汗等佝偻病早期神经症状时,应请医生检查后再适当的补钙和鱼肝油。
15.喂药小技巧
由于新生儿对药味的反应轻微,所以给新生宝宝喂药会比较容易些。家长可先用手固定新生宝宝的头和手,然后用小勺将药液放在舌根部,让其自然咽下。千万别捏鼻子灌药,以防药物吸入气管而发生呛咳、窒息。不要将药物与乳汁搅拌后同时喂服,因乳汁中的蛋白质可使许多药物的药效降低。喂药后要注意观察宝宝10分钟左右,以防因药物刺激胃部而发生呕吐。
16.宝宝为什么会发生腹胀情况?
正常新生儿存在生理性腹胀,尤其在不成熟的早产儿,在喂奶后可见轻度到中度的腹部膨隆。这种现象与新生儿以腹式呼吸为主,消化道产气较多有关。如果宝宝哭吵过度、喂奶方法不当而摄入过多空气或喂养过度,或者严重便秘而没有及时帮助排便等,腹胀症状可能会加剧。
18.如何处理新生儿腹胀?
年轻家长们通常不容易判断宝宝是不是腹胀,因为宝宝腹部本身比较膨隆。只要宝宝无不适表现,吃奶好,无明显呕吐,大小便正常,尤其是精神状况及生长发育正常,那就没必要作任何处理。如果腹胀同时存在其他不适症状或体征,如吃奶差、明显呕吐、大便异常、异常哭吵、体温异常等等,应及时到医院检查。
19.巧治宝宝腹胀
将双手对掌用力搓,等掌心发热有烧灼感时,将右手或者左右掌心按于宝宝腹部,以肚脐眼为中心顺时针按摩,按摩至宝宝要大便或排气为止。注意,手法一定要轻柔。
20.如何判断宝宝厌食?
正常新生儿会在饥饿情况下出现主动觅食动作,或变得警觉、身体活动增加、脸部表情增加甚至哭闹,喂哺时吸吮有力,吞咽良好。吃奶的间隔时间与喂奶量及睡眠周期等有关,一般间隔2-3小时不等,较大婴儿夜间连续睡眠4-6小时不吃奶也属正常。如果宝宝缺乏上述正常反应,且吸吮无力或拒食,或奶量达不到正常需要量,则可认为是吃奶不好。
21.新生儿厌食了怎么办?
暂时性的奶量不足,但精神状况良好,生长正常,则无需处理,否则应及时就诊。
睡:呼噜呼噜睡觉觉,睡眠充足身体好!
;
带孩子可不是随便的事儿,需要有经验和知识。除了自己的经验,医生也是专业的,他们知道怎么护理新生儿。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
?注意保暖
给新生儿做检查和护理时,特别是在冬天,一定要注意保暖。人体在24℃-25℃的环境下,可以根据毛细血管舒缩来保持正常体温,不需要流汗或加快新陈代谢来产热。这个温度对新生儿的健康最有利。
?肌肤护理
给新生儿洗澡时,最好使用无刺激的宝宝专用肥皂。洗完澡后,用柔软的干毛巾将身上的水吸干,并在皮肤褶皱处涂上少量的香料。每次换尿布后,一定要用温热的湿毛巾将屁股擦干净,有时因尿液刺激会使屁股皮肤发红,这时可以涂上少量无菌食用油。
?五官护理
要注意脸部和外耳道口、鼻腔等处的清洁,但不要挖外耳道和鼻孔。因为口腔黏膜娇嫩,毛细血管丰富,容易擦破而造成感染,所以不能经常清洗口腔内部,更不能用针或是不干净的针去挑碾牙床上的白点,以免细菌进入体内。
?预防感染
在护理新生儿时,要注意卫生。每次护理前都要洗手消毒,以防止手上的病菌接触到新生儿娇嫩的皮肤上导致感染。如果护理人员患有传染病或是带菌者,就不能接触新生儿,以免新生儿受到感染。如果新生儿患有传染性疾病,必须严格隔离治疗,接触者也要进行观察和预防。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