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已经五天没有排便了,可以密切观察宝宝的症状。如果宝宝呕吐、腹胀、精神状态不佳、面色苍白或苍白,不排除可能发生肠套叠,宝宝应及时到医院进一步诊治。如果宝宝有良好的精神状态和正常的食欲,可以用热搓手,顺时针方向搓揉宝宝的胃。如果宝宝有排便困难但不能排便的症状,可以用开塞露灌肠暂时缓解便秘。
序言:如果宝宝三天都没有拉大便的话,家长应该结合宝宝的年龄和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如果宝宝的年龄比较小,是纯母乳喂养的话,家长就应该注意加强自身的营养,这样奶水的营养才能够全面,宝宝在喝母乳的过程中也能够更好的消化和吸收,如果宝宝没有其他不良症状的话,不需要过度担心,只要保证宝宝喝奶充足就可以了。宝宝在吃配方奶粉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便秘,上火的症状,如果宝宝的症状比较严重的话,适当的给宝宝服用一些益生菌,也能够起到缓解的作用。
一、缓解症状如果宝宝的年龄比较大,能够正常地吃辅食的话,在三天左右没有拉大便,可以观察孩子的饮食量是否充足,如果宝宝吃的比较丰盛,但是拉出来的大便却非常干燥的话,家长应该注意调整饮食结构,多给宝宝吃一些清淡容易消化的食物,这样也能够缓解宝宝便秘的症状。如果宝宝的年龄比较大,在饮食上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就很容易出现一些不良的症状,所以不要给宝宝吃一些不容易消化的食物,会给宝宝的肠胃造成负担,也会让宝宝出现便秘的情况。
二、喂养方式如果宝宝的年龄比较小,没有吃辅食,只是纯母乳喂养或者是配方奶粉喂养的话,家长一定要注意自己的喂养方式,如果不正确的喂养方式也会导致宝宝出现便秘的情况,有些家长在选择配方奶粉的时候不适合宝宝的体质,这个时候宝宝也会出现一些不良的症状。
三、饮食调整如果宝宝在喝奶的时候出现了腹胀,上火,便秘的情况,家长应该及时的更换奶粉,平时在进行配方奶粉喂养的时候,也要注意补充水分。如果是母乳喂养的话,家长应该调整自己的饮食结构,不要去吃一些油腻辛辣刺激的食物,这样也会影响到奶水的质量。
1 宝宝5天不拉大便正常吗
宝宝5天没大便要根据情况看是否正常。
情况一:攒肚正常除了新生儿在一个月的时候大便次数较多,一般满月之后宝宝的大便次数正常是每天1—2次,如果出现攒肚的现象,就会导致便便2~3天或4~5天一次大便,有的甚至更久,长达半个月的也有,虽然宝宝攒肚几天才排便一次,但排出的大便是正常的黄色软便,而且宝宝宝宝食欲好,体重还有增加,精神状态好的话,那么家长可不用担心,这是正常现象,必要时可借助下面的方法为宝宝通便。
情况二:便秘需要通便如果宝宝5天没大便,而且宝宝在排便时表情痛苦,排出的大便硬、干燥、有困难,这说明宝宝出现了便秘,这时家长需要采取以下方法为宝宝进行通便治疗。
2 宝宝5天不拉大便怎么办多喝水通便多喝水可以帮助宝宝肠胃增加水分,促进肠胃蠕动,最好是在宝宝早上起来就喝白开水,这样可以补充晚上丢失的水分,清理肠道,排除废物,唤醒消化系统及整体机能的恢复,清洁口腔等。有些宝宝不爱喝白开水,也可以喝些果汁。另外奶粉喂养的宝宝在两次喂奶之间,也要喂一点白开水或是在奶粉加入糖也能起到很好的通便效果。
腹部按摩通便为宝宝进行腹部按摩,可以加快宝宝肠道蠕动进而促进排便,并且有助于消化。
做法:在宝宝的腹部按顺时针方向进行按摩,每次可以按摩5—10分钟,每天早晚各一次。
肥皂条通便宝宝5天没有大便,妈妈可以将肥皂削成长约3厘米,大小接近铅笔粗细的长条插进宝宝的肛门内,借助肥皂条的润滑作用帮助宝宝通便。
吃香蕉通便一说到通便,大家肯定立马想到香蕉,确实,香蕉中含有的果胶和植物纤维素都能够帮助宝宝快速通便。
配方奶粉中加奶伴侣通便一般宝宝吃配方奶粉的会比较容易便秘,但市面上有销售奶伴侣的,奶伴侣是加入到配方奶粉中,可以帮助宝宝消化,防止宝宝便秘的,家长们可以购买奶伴侣调配到奶粉中喂给宝宝吃。
益生菌通便市面上针对宝宝消化不良、排便不畅,有宝宝专用的益生菌购买,这种益生菌可直接冲泡来喝,通常喝下去的半天左右宝宝就会顺利的排便了,注意泡益生菌的温度不宜太高,否则菌种活性成分会消失,起不到通便效果。
喝蜂蜜水通便常用的给宝宝通便的方法还有喝蜂蜜水,喝蜂蜜水时药用温度低一些的水进行冲兑,一般水温在50度为宜,这样排便效果好,如果想尽快为宝宝排便的,最好的饮用时间是早上空腹喂给宝宝喝。
多吃蔬菜通便蔬菜中含有的膳食纤维,可以促进肠胃蠕动,达到通便的目的,如果宝宝还小,妈妈们可以将蔬菜做成蔬菜泥喂给宝宝吃。
食疗偏方通便1、菜汁汤:鲜菠菜或白菜适量,煮汤饮用。
2、萝卜汁:红心萝卜捣成泥状取汁(或榨汁机取汁),白糖适量,共煮2~3分钟,温服。
3、蜂蜜30~60克,芝麻油10克,开水冲服,早晚各1次。
4、韭菜汁:韭菜叶捣烂取汁1小杯,温开水送服,早晚各1次。
5、黑芝麻15克,捣碎,水煎,空腹食。
开塞露通便通常宝宝5天没拉大便可以使用上述方法进行,如果上述方法没有效果,最后再使用开塞露通便,但开塞露少用的好,否则宝宝容易形成依赖习惯。
3 如何避免宝宝5天不拉大便1.饮食均衡宝宝的饮食一定要均衡,不能偏食,五谷杂粮以及各种水果蔬菜都应该均衡摄入,小宝宝则可以吃一些果泥、菜泥,或喝些果蔬汁,以增加肠道内的纤维素,促进胃肠蠕动,通畅排便。
2.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训练宝宝养成定时排便的好习惯。一般来说,宝宝3个月左右,父母就可以帮助他逐渐形成定时排便的习惯了。从3个月开始,每天早晨喂奶后,父母就可以帮助宝宝定时坐盆,注意室内温度以及便盆的舒适度,以使宝宝对坐盆不产生厌烦或不适感。
3.多喝水预防宝宝5天不拉大便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在宝宝的膳食中多加点水,能够使宝宝大肠里面的便便软化和润滑肠道。喂水可以在两次喂奶之间,以免影响宝宝喝奶。
4.多运动运动量不够有时也容易导致排便不畅。因此,要保证宝宝每日有一定的活动量。对于还不能独立行走、爬行的小宝宝,父母要多抱抱他,或适当揉揉他的小肚子,而不要长时间把宝宝独自放在摇篮里。
5.合理喂奶哺乳的妈妈一定要注意自己的饮食,为了宝宝的健康,自己要在饮食方面要加以克制,避免吃辛辣刺激、油炸食物。喂奶粉的小宝宝,可适当多加一些糖,还可加些米汤,同时可给桔汁、菜汤等以防大便过干、过硬造成不拉大便。
4 小贴士1、以上通便方式对于宝宝排便不畅可以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但宝宝若是经常这样5天不拉大便,建议就医诊治,看宝宝是否有其他疾病问题。
2、通常宝宝5天不拉大便还算比较正常的,但若宝宝连续超过一个星期还没有排便,建议家长就医诊治。
3、宝宝5天不拉大便如果还伴有不拉小便的情况,就属于比较严重的问题,这时要立即就医。
我们大人每天都有有大便,如果超过两天以上没有大便就是便秘了,如果是宝宝呢? 宝宝4天没大便怎么办 ?
宝宝几天不拉,可能是宝宝根本没吃饱,所以你首先要保证宝宝每天吃饱了。还要看他拉出来的是软便还是硬便。再而的就是宝宝可能便秘了,妈妈们要帮助宝宝解决便秘的问题。
婴儿便秘是一种常见病症,其原因很多,概括起来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属功能性便秘,这一类便秘经过调理可以痊愈;另一类为先天性肠道畸形导致的便秘,这种便秘通过一般的调理是不能痊愈的,必须经外科手术矫治。绝大多数的婴儿便秘都是功能性的。
便秘一般的处理方法有1、多喝水,可以在奶粉或是水中加入奶伴侣,每天1包。
2、母乳喂养的宝宝,妈妈注意饮食结构的调整,吃的清淡一点,妈妈也要多喝水。
3、给宝宝做腹部顺时针按摩,每天两次,每次5?10分钟。
4、如多天未解,可用婴儿开塞露或是肥皂条。但不要长期使用。
5、多吃水果,蔬菜。
每次吃奶的速度不可过快,奶粉可以充稀点。
每天帮宝宝按摩肚子,用中间的三个手指,绕着宝宝的肚脐顺时针按摩,一次5分钟,每天早晚各一次,能帮助宝宝加快肠蠕动,使宝宝产生大便反射。或者可以给他煮点红菇冰糖水,胡萝卜冰糖水,喝点白开水也行。
便秘原因长期饮食不足:小儿食量太少时,经过消化后,肠道中的余渣少,大便减少;奶中糖量不足使大便干燥;较长时间的饮食不足,致营养不良使腹肌、肠肌瘦弱,张力不足,蠕动无力,导致顽固性便秘。
食物成分不适宜:便秘与食物的成分关系密切,如食物中蛋白质含量过多而糖类不足,使肠发酵相对减少影响发酵,使大便呈碱性,干燥导致便秘。食物(如奶粉)中含大量的酪蛋白,粪便中含多量不能溶解的钙皂致粪便增多,容易便秘。
肠功能失常:由于生活和排便不规律,排便反射形成减弱或不形成;肠肌松弛而便秘。某些能使肠壁肌张力减弱、功能失常的药物或疾病以及交感神经功能不正常均可致便秘。
遗传与生理缺陷:某些患儿生后即便秘。有家族史,可能与遗传有关。
精神因素:突然的精神刺激,生活环境的改变等可导致短时便秘。
精彩推荐:
婴儿吐奶怎么办
宝宝如何添加辅食
小儿咳嗽怎么办
儿童湿疹怎么办
断奶后如何回奶
很多新生儿出生四天了但是还是没有大便,这种现象让很多新手妈妈们非常的着急,不知道应该怎么办,下面我们来为大家科普下新生儿四天了还没有大便咋办。
1.第一:妈妈们可以给孩子采用开塞露通便。使用时要注意,开塞露注入肛门内后,家长应用手将两侧臀部夹紧,让开塞露液体在肠子里保留一会儿,再让孩子排便,效果更好,在家庭中也可用肥皂头塞入小儿肛门内,同样具有通便作用。
2.第二:也可以给孩子按摩,每天花费10分钟,揉腹。让孩子睡在床上,全身放松,将两手手心叠放按于肚脐上,先顺时针方向揉100次,然后逆时针方向揉100次,揉时用力适度,动作轻柔。
3.第三:婴儿从4个月起就可以训练定时排便。因进食后肠蠕动加快,常会出现便意,故一般宜选择在进食后让孩子排便,建立起大便的条件反射,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注意事项
新生儿一定要多喝水,尤其是在刚出生的那天,摄入的水量一定要充足,这点非常的重要,可以改善便秘。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