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儿科

新生儿被吓到怎么办

时间: 阅读:4590
新生儿被吓到怎么办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金樱子

金樱子

2025-10-14 04:06:50

1、首先可以使用语言安慰;当婴儿受到惊吓时,母亲需立即用柔和的声音安慰婴儿,同时将婴儿抱在怀里触摸皮肤,例如抚摸婴儿的头发或用手轻拍她的背部。2、转移婴儿的注意力,换个奇怪的姿势抱着孩子。建议家长要给孩子营造一个舒适的睡眠坏境,可以缓解惊吓。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空青
    回复
    2024-05-13 00:00:00

    婴儿受惊吓后多久恢复

    婴儿受惊吓后多久恢复,宝宝在出生以后都是没有安全感的,而且面对的是未知世界,很容易受到惊吓。惊吓之后,对于新生儿,他是记忆时间很短,都是短暂的。下面来看看婴儿受惊吓后多久恢复?

    婴儿受惊吓后多久恢复1

    通常情况下,如果婴儿受到惊吓了,一般是不需要特殊治疗,一般在一周左右就可以自行恢复。当宝宝受惊吓后妈妈应该多和宝宝作肢体交流,可以轻轻地拍拍宝宝,可以跟宝宝说说话,比如说,宝宝不要怕,妈妈在这之类的话。但是当宝宝受惊吓后出现了精神恍惚或者食欲不振的现象时,建议家长应带宝宝去医院相关科室检查一下,情况严重时,可在医师指导下服用镇静剂,以控制夜惊发作。在生活中家长要培养宝宝的安全感,多陪伴宝宝,尽量减少宝宝受惊吓的几率。

    婴儿受惊吓后怎么恢复

    宝宝受到了惊吓时,宝妈就要赶紧安抚,可以多拍拍他、摸摸他,小宝宝很需要这种亲昵。宝妈应该多和孩子进行肢体交流,要让他知道自己是安全的,除了轻拍和抚摸之外,宝妈还可以将身体为轴左右的摇晃。

    要是孩子受到惊吓的话,宝妈还需要用语言跟孩子交流,虽然孩子还听不懂。但是语言能够透露出情绪,而宝宝是可以感受到这种情绪的。小宝宝都是喜欢被人抚摩的,受了惊吓的宝宝就更加的需要,家长们可以给孩子做婴儿按摩,就可以增加宝宝的安全感。还可以用手顺着孩子头发,一直轻抚到背部。

    婴儿被惊吓到了,家长还可以换个姿势来抱宝宝。比如让孩子面部向下俯卧在家长的胳膊上,然后用手掌托起孩子的脸;通常在宝宝的.视野变换之后,宝宝就会产生奇怪的感觉,进而将惊吓的事情忘记。

    婴儿受惊吓后多久恢复2

    宝宝受到惊吓的症状

    大多数宝宝受惊吓后,食欲下降,夜晚睡觉不安,容易尖叫哭闹,有时甚至阵阵呓语。如果是年龄比较大的宝宝,还可能会出现幻视或者幻听,需要安抚情绪。等到宝宝神经系统发育成熟,这些症状就会慢慢消失,时间大概是三到四个月。从医学的角度看,宝宝受到惊讶对身体伤害不大,只要采取有效措施,就能缓解,不需要吃药。

    宝宝受惊的原因

    宝宝出现症状的最大原因就是刚出生未到三个月的宝宝都会对周围的动静或变化有一种条件性反射。刚出生后的宝宝神经系统不是很发达,所以他们对自己的各种身体反应也会感到惊讶。宝宝过100天后,这种现象就会慢慢消失。宝宝在长牙、学会翻身等经历各种成长阶段的时候也会像做噩梦一样,睡觉时突然醒来大哭,这是因为宝宝的器官没有像成人一样完全发达。这些反应都是一些极其正常的生理反应,新手妈妈们不要慌,要好好的安抚宝宝,让他的心情慢慢平稳下来。

    婴幼儿受惊吓会有各种明显的症状,妈妈们要详细去了解清楚,如果发现宝宝有异常的,就要立马去解决。对于婴幼儿,妈妈们应当小心呵护,一旦粗心大意,宝宝又会出现些问题了,所以必须要做的工作得做好,绝对不能怠慢。

    婴儿收到惊吓怎么办

    1、当发现孩子受到惊吓以后,家长要马上安抚孩子,让孩子感觉到有安全感,同时记得在旁边多跟孩子说说话,从而缓解孩子因为受到了惊吓而出现的各种异常症状。

    2、因为婴儿都比较喜欢家长抚摸自己,这样会让婴儿感觉更有安全感一些,所以,家长可以尝试用自己的手轻轻的拍打孩子的背部,从而起到安抚孩子的效果,在拍打孩子的时候也可以跟孩子交流交流或者逗逗孩子。

    婴儿受惊吓后多久恢复3

    第一、睡觉不安稳

    绝大多数婴儿在受到惊吓之后睡觉不安稳,甚至有时候会出现突然惊醒,进而大哭这种表现,特别是在安静的环境下更为明显,宝宝总是睡得不安稳。

    第二、啼哭尖叫

    受到惊吓之后的孩子情绪波动比较大,稍微不高兴就容易出现哭闹这种情况,而且不容易被哄住,甚至不明原因的会出现惊叫。

    第三、食欲下降

    正常的婴儿在婴儿期除了吃就是睡,没有其他的事情,但是如果宝宝受到了惊吓,食欲会明显的下降,不喜欢喝奶,严重的甚至会拒奶,孩子的体重增长的也比较慢。

    宝宝受到惊吓,其实可能和生理方面的神经系统发育还没有成熟有非常密切的关系,所以家长应该注意多给宝宝一些关注,多去安抚宝宝,随着宝宝年龄的逐渐增长,这种情况就会慢慢的消失。但也有一些宝宝是来自外界因素所造成的,特别是家里氛围并不融洽,总是有争吵声,因此家长要注意给宝宝营造舒适轻松安静的生活环境,减少一些不良刺激,减少宝宝被惊吓到。

    婴儿受到惊吓之后,一般的症状表现还是比较明显的,情绪不稳定,哭闹,不喜欢吃东西,睡眠状况不佳等,这些都可能说明已经惊吓了,其实家长也不要过于着急,多给宝宝一些呵护,对于总是哭闹不止的宝宝,必要的时候也应该找到医院就诊,看是否是一些疾病所引发的。

  • 冉冉云
    回复
    2024-05-13 00:00:00

    现实生活中对于婴儿受到惊吓是很常见的现象。比如我们说话声音过大,或者在宝宝睡觉的时候外部环境过于吵杂。都会导致宝宝受到惊吓。一旦受到惊吓,宝宝的饮食和睡眠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那么,当婴儿受到惊吓时应该怎么办呢?
    ?换个姿势抱宝宝
    在宝宝受到惊吓后,我们可以让宝宝脸朝下趴在手臂上,然后用手掌托起他的脸,左手轻轻地晃荡,右手轻轻抚摸宝宝的背。通过转移宝宝的注意力,来让宝宝忘记惊吓。
    ?多抚摸宝宝
    宝宝一受到惊吓,妈妈应该多多的摸他,轻轻地拍他,以此来表示与宝宝的沟通与交流。通过这些抚摸动作,让宝宝知道妈妈正在保护她,不用担心与害怕。而且妈妈对你应该不停地与宝宝进行说话。虽然宝宝听不懂,但是可以放松他的心情。
    ?轻音乐
    如果宝宝夜里睡觉容易惊醒,可以在宝宝入睡前给宝宝放一些舒缓的音乐。宝宝睡着惊醒以后,轻轻地握住宝宝的小手或者拍打他的后背,给他以安慰,让她放松警惕。而且要注意在宝宝入睡以后,千万不要让她的小手压到胸口。
    ??♀?按摩操
    对于新生儿来说有肌肤之渴,喜欢被人抚摸,所以当宝宝受到惊吓后,妈妈应该用温柔的声音与宝宝进行说话,而且用手轻轻地抚摸宝宝的头发或者拍打背部,给宝宝一个安全感。

  • 半夏
    回复
    2024-05-13 00:00:00

    婴儿的小心灵对噪音或突如其来的大声音特别敏感,或者看到令他们害怕的东西时也会被吓到。当宝宝受到惊吓时,作为宝妈的你该如何应对呢?下面,我们来分享三招应对方法。
    ?及时安抚
    一旦发现婴儿受到惊吓,第一时间给予宝宝安抚至关重要。温柔的拍打、轻抚或轻摇他的身体,让他感知到你的存在和保护。这样,他会逐渐放松并恢复平静。
    ??用语言安慰
    与婴儿进行简单的语言交流,用轻柔的语调安慰他。尽管他可能听不懂具体内容,但你的声音和语气会给他带来安宁感。给他哼唱熟悉的童谣,或者温柔地告诉他“不要害怕”。
    ?亲密接触与注意力转移
    亲密的抚摸能让婴儿找回安全感。在安抚过程中,利用玩具或新奇物品转移他的注意力,让他从惊吓中逐渐恢复。同时,轻轻地拍拍他的后背和摸摸他的头,这些动作会给他带来安慰,缓解紧张情绪。

  • 山亭柳
    回复
    2024-05-12 23:23:50

    新生儿对外界事物的反应是要比成年人敏感得多的,假如新生婴儿突然间听到一些较大的声响,有可能就会受惊,在受惊后宝宝可能会变得比较胆小,还可能会时不时地哭闹,这种情况令许多妈妈心疼不已,那么,新生婴儿受惊了怎么办
    ?放轻松的音乐
    在婴儿睡觉之前最好可以给他们放点轻松的音乐,然后等他们睡着之后看看他们的手放在那里的,不要让他们放在小心脏上。如果婴儿被吓醒了,就用手拍拍他们的后背,然后又会很快就睡着的。
    ?转移注意力
    转移婴儿的注意力,因为他们的注意力是非常好转移的,然后就可以随意变化他们的视野,然后由于看到了不同的东西之后,他们会觉得奇怪也就很快忘记了被惊吓了。另外如果婴幼儿缺钙这种微量元素的话也是容易受惊吓的,所以可以适当的给宝宝们补补钙。
    ?安抚安抚
    妈妈多去安抚安抚,因为宝宝受到惊吓后,最想得到的就是妈妈的怀抱,虽然他们听不懂语音不知道妈妈讲什么,但是作为妈妈还是可以给他们说说话,然后安慰安慰他们,这样效果就会很好了。在受到惊吓的时候,大人们可以多摸摸婴儿,然后多做一些交流,他就会知道有人在保护他,也就不会感到害怕了。
    ?补充白开水
    补充白开水。既可补充丢失的水分,又可清理肠道、排除废物,促进肠道机能的恢复。
    ?按时喂养
    吃奶有规律。母乳喂养儿在2个月内可以按需哺乳,超过2个月后也要有规律哦!人工喂养的宝宝更需按时和定量的进行喂养。
    ??♀?腹部按摩
    腹部按摩。轻轻的顺时针方向按摩,从10次到最多30次,这是非常有效的保健操,每日一次即可。
    ?拉绿便怎么办
    轻轻搂抱、慢慢走动。宝宝受惊吓后往往啼哭不止,这样常可使之安静或渐渐入眠。适当减少喂养的次数或奶量。尽量母乳喂养,可缓解这种表现(妈妈的搂抱以及母乳的易消化特点)。还可以服益生菌等进行调理。

卤门凸出怎么办

新生儿肺炎出院后吐血怎么办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