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脱肠哭可以通过按摩的方法进行治疗,可遵医嘱通过手法将脱肠内的物体还入腹中。也可以药物进行治疗,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曲马多缓解宝宝的疼痛。如果严重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手术开腹疝修补法,目的是对脱肠形成的薄弱组织进行修复,并切除坏死的长管从而达到治疗的效果。
小儿疝气是一种常见的儿童疾病,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对宝宝的健康造成严重影响。本文将介绍小儿疝气的症状、预防和治疗方法,帮助家长更好地保护宝宝的健康。
?症状
小儿疝气的症状包括:腹股沟或阴囊部位出现突起块状肿物,哭闹、剧烈运动或大便干结时肿物尤为明显,肿物在平躺或用手按压时会消失,疝块发生嵌顿时宝宝会出现腹痛、恶心、呕吐、发烧等不适症状。
?预防
为了预防小儿疝气,家长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尽量减少宝宝哭闹、咳嗽、便秘和剧烈运动,当疝气坠下时轻轻将其推回腹腔,让宝宝适时休息,减少久站和久蹲,增加营养摄入,可食用扁豆、山药、鸡蛋、鱼和肉等补气食物,年龄较大的疝气患儿应适当锻炼,增强体质。
?治疗
除少数特殊情况外,大部分腹股沟疝气不会自愈。如果病情拖延,治疗难度会增加,并可能发生嵌顿和绞窄等紧急情况,威胁宝宝的生命安全。因此,建议尽早带宝宝到医院接受彻底治疗。
您好,我是高级育婴师、健康管理师糖果妈妈,很高兴能回答您的问题。小儿疝气俗称“脱肠”,在婴幼儿中发生率为4%左右,尤其多见于男宝宝,早产儿发生疝气几率更高。
在妊娠期间,胚胎腹股沟处有一“腹膜鞘状突”,可以帮助睾丸降至阴囊固定。但是有一部分宝宝出生后,此鞘状突关闭不完全,留有较大的空隙。腹部内容物就会从这里突向体表,而形成斜疝。导致腹腔内的小肠等进入此鞘状突,从而形成疝气。男孩的发病率高于女孩。
1.有的宝宝出生几天或几个月就会发生疝气,有的宝宝可能1-2岁才有反应,更甚至4-5岁偶尔也会发生。
2.小儿疝气可能是因为用力过度,比如咳嗽,排便等,宝宝腹股沟处有突出肿块。用手按压或者平躺时就会消失。
3.除了看到肿块外,有的宝宝还会出现食欲不好、哭闹等情况。严重还会导致宝宝行动不便。
1.间接治疗:一般对于直径较小的疝气,在2岁以内一般可以自愈。改善引起疝气的原因,减少便秘,多吃水果蔬菜益生菌。不足之处是无法控制疝气痊愈。
2.疝气带治疗:能迅速阻止疝气的凸出,从而有效阻止疝气的发展,但是使用多有不便,而且要定期更换。一般新生儿和小宝宝比较合适,因为运动量小,可以睡觉时佩戴。
3.粘帖治疗:较大一些的宝宝很活跃,用疝气带固定很不方便。可以取疝气直径大小的医用胶布,里面放一些纱布,贴在疝气位置。粘贴时松紧要适度,一周更换1-2次,连续贴3-6个月。
3.手术治疗:通常1-2岁以上宝宝疝气没有痊愈,应该考虑手术治疗。如果宝宝腹股沟疝气严重,保守治疗危害很大,此时应该考虑手术。
疝气是先天发育导致的,很难有预防办法。避免早产和体重偏低能减少发病率。出生后避免引起严重哭闹、便秘和咳嗽等能引起腹腔内压力升高的行为。
如果我的回答对您有帮助,请关@糖果妈妈,每天为您推送安全实用育儿知识,感谢您的关注。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