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48天吃奶不规律,可能是口腔内长有口腔溃疡的原因造成的,也有可能是体内缺锌引起的。
如果是口腔内长有口腔溃疡造成的,家长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给孩子使用口腔溃疡散等药物进行治疗。如果是体内缺锌引起的,可以服用补锌的药物进行改善,比如甘草锌颗粒。
婴儿吃奶量标准
新生宝宝胃容量很小(初生儿胃容量为30~35ml,3个月约为100ml,6个月为200ml,1岁为300~500ml),同时胃液分泌量少。胃的排空时间则随食物的种类和性质不同而不同,母乳喂养,胃的排空时间为2~3小时,牛奶喂养则为3~4小时,水为1~2小时。
婴儿出生的前几天,奶量可按婴儿每公斤体重计算,每日给100~200毫升,因牛奶不易消化,要兑水,比例可为4:1、3:1、3:2、2:1、1:1。如二份奶兑一份水则为300(360)毫升奶+150(160)毫升水,总量为450~480毫长,分成7~8次服用,每顿为60~70毫升。奶中加奶量5%的糖,在五、六个月均按此比例增加。婴儿15天到满月,如消化正常,可吃纯奶,近每公斤体重100~150毫升,每顿约吃60~100毫升。
婴儿满月后到两个月:奶量按体重逐渐增加,每日喂6~7次,每次间隔3.5~4小时,每顿约吃80~120毫升左右。最多可吃到150毫升。
二至三个月:每天喂5~6次,每隔四小时一次,每次吃奶150~200毫升。
三至六个月:每天喂5次,每隔四小时一次,每顿喂奶量为:三至五个月吃150~200毫升,五至六个月吃200~250毫升,应掌握吃奶总量,每天不超过1000毫升,每顿奶量不超过250毫升。四个月开始在吃奶前喂辅助食物。
六至九个月:每四小时喂一次奶,每次吃200~250毫升,每天由四顿奶改为三顿奶,逐渐上辅助食物从代替半顿开始到代替一顿奶。中糖量逐渐减少。
九至十二个月:全天由吃三顿奶减到吃两顿奶,每次250毫升,仍掌握隔四小时吃一次,其他顿全吃辅食。每两顿奶中间要喂水。
相关知识点推荐:
宝宝能不能吃,年终大盘点!
判断宝宝是否吃饱的方法
如果单纯依靠母乳喂养,婴儿的24小时小便次数达6次以上,是奶量充足、婴儿吃饱的一种表现。
如果每天24小时的小便次数不足5次,就说明奶量不足,婴儿没有吃饱。由母乳喂养的婴儿大便的形状是黄油油的软便,每天大便2—4次,这表明奶量充足,婴儿吃饱了。
如果母乳喂养的婴儿大便量少,并呈绿色泡沫便,这说明母亲的奶量不足,宝宝没有吃饱。婴儿体重的变化状况,往往能表明宝宝是吃饱了还是饥饿。6个月内的婴儿,平均每月增加体重600克或至少每周递增125克。大于6个月的婴儿平均每月体重增加500克。这些可说明母乳充足,婴儿吃得饱。
如果婴儿的体重增加达不到上述标准,而且相差较大,在排除了疾病之后,多说明奶量不足,婴儿吃不饱。宝宝吃饱了就会情绪良好,表现愉快,玩笑自如。
人工喂养奶量计算公式
采用人工喂养的婴儿一天需要喂多少奶,如何调配奶粉,父母们都应该掌握。
奶量的计算公式:一日奶量=100×[110×体重(千克)]/86
简便的算法:一日奶量=128毫升×体重(千克),知道了一日的奶量,还应该学会奶粉的调配方法。
具体方法有两种:
1、按重量计算:由于8斤鲜牛奶可制得1斤奶粉,故冲调时按1份牛奶加7倍重量的水即可恢复成牛奶,但需称量,故这种方法不太实用。
2、按体积配制:由于奶粉的表观密度为0.5-0.6克/毫升,因此冲调时应按奶粉与水一比四的比例,即一平匙奶粉加4平匙水冲调。如果你注意奶粉的包装,在上面均可以找到不同月龄奶粉的用量、调配方法,每日喂养次数以及其他的相关事宜的详细说明。
调配婴儿奶粉的注意事项
(1)先准备好洁净的温开水(60℃左右),量好需要的量。
(2)用奶粉罐内特殊量勺取出所需的奶粉量,每取一勺要用消毒刀背刮平,勺中奶粉不要堆高也不要压实,过多地加入奶粉会使调配出的奶过稠,往往导致腹泻、便秘或肥胖,重则损伤肾脏;而长期把奶兑得太稀,会使孩子的体重增长缓慢,同样影响生长发育。
(3)把匙内奶粉倒入准备好的量杯中。
(4)用消毒过的匙搅拌奶粉,至完全溶解。
(5)量杯内的奶经消毒漏斗倒入奶瓶,即可食用。
(6)如需加热时,可用热水给调配好的牛奶加热。最好不要用微波炉加热,因为用微波炉加热,虽然奶瓶外面摸起来不热,但瓶内的牛奶已经非常烫了,容易烫伤宝宝。
判断哺乳量的方法
宝宝的奶量够不够是爸爸妈妈最关心的问题,一般情况下,只要学会下列“五看”,就知道哺乳量适宜不适宜了。
(1)看哺乳次数。出生后头1~2个月每天需要吃8~10次,3个月龄时间每天至少要吃8次。
(2)看排泄。每天换6块以上湿尿布,期间有2~3次软大便。
(3)看睡眠。能够安静入睡4个小时左右。
(4)看体重。每星期平均增加体重0~170克,3个月时则为200克左右。
(5)看神情。小眼睛闪亮,反应灵敏。妈妈增加乳量的方法是让宝宝早吸吮、勤吸吮如果妈妈的泌乳量不能满足宝宝的需要,宝宝就会出现母乳不足症状,如体重增长迟缓、脱水、低血糖、大小便量少等。
专家问答我要提问
婴儿有智力问题吗
我儿刚满3个月,听力没有问题,但不会寻找声源,从出生到现在,用铃铛在她耳边摇没什么反应,我在她看不见的地方叫她也不会寻找,将摇铃等小件玩具放入她手中,较少主动握住,要人将她的手指握回才抓东西,抓的时间也很短,几秒钟就放开了,不会认妈妈,从出世起我就注意到她吃奶的时候基本不看我的脸。夜晚睡眠较好,白天玩1个多小时后就会小睡一会。并且白天要抱着睡,否则哭闹不止。有时会惊跳。我带她做了“儿心小儿精神发育诊断”,测验结果:大运动2.5个月;精细动作2个月;适应能力3个月;语言3.5个月;社会行为2.5个月;总发育年龄2.7个月;总发育商(DQ)=90.3,不知我儿智力是否有问题。还应做哪些检查?如果智力真有问题,不知道哪里能买茅老师写的有关《智力落后儿童早期教育手册》、《弱智儿童家庭训练教程》、《弱智儿童的早期干预》实用家庭训练等书籍(我在当地没有找到)。谢谢。
茅于燕
看到你用“儿心小儿精神发育诊断”给孩子测验结果,总发育年龄为2.7个月,总发育商(DQ)=90.3,可以说孩子的发展属正常范围,尤其是 语言能力 还超过了孩子则查时的月龄,达到3.5月。不过,有几点要注意: 1、 一般来说一岁以内的小婴儿还谈不上智力,因为智力主要指:思维能力、创造性、问题解决、记忆力等,而儿童要到一岁末才有这些能力的表现。一岁以内的婴儿只有一些精神发育(mental development)的表现,相对于身体发育(physical development)的表现(身长、体重等)而言的。你所用的“儿心量表”,也只是称“精神发育”,不称“智力发育。著名的美国小儿科医生格赛尔。(A.Gesell)是婴儿量表的鼻祖,他把自己制定的婴儿量表,也只是称发展量表(developmental schedule),不称智力量表。当做,也有的心理学家对婴儿量表使用智力量表的名称,实际上他们讲的也只是精神发育(包括社会行为、语言、大运动、手的精细动作)而已。你根据孩子精神发育的一些表现,就联系到智力是否有问题,这没有什么必要,何况他现在才三个月,远远谈不到智力有没有问题,即使他的视、听不如你想象的好(你的想象未必正确),也只能说在发育上不如你想象的好而已。 2、 每一个儿童的发展有他自己独特的时间表。有的儿童运动发展得特别早,而语言又比较慢,另外的儿童双恰恰相反。儿童量表上所注明的年龄是平均数,只能参考。而且年龄愈小,测验结果愈不准确,因为他不会说,完全凭观察,再说他的行为表现也不稳定,你测的时候他不会,并不等于他就不会这个行为。不要常常把孩子的表现去和测查量表上平均年龄比,也不要去和邻居家同龄孩子,也许你比的时候,正好是那个孩子这方面发展快的时候(或慢的时候),你着急或沾沾自喜,都不对。 3、 一定要带孩子到保健所或儿童医院去做这种测验,他们是专业人员,测验的结果,比较可靠,万一某一方面稍稍落后,他们会指导你如何训练。一般来说三个月至六个月做一次测查即可。 4、 由于现在还看不出你孩子有什么智力问题,所以现在你不必急于购买这类书籍来用。这些书都是我编写的,万一,万一你将来用得着,再来找我即可。不过,我想是不会有这一天的。 5、 带孩子要有一个平常心,不要过分紧张。你知道亲子的心是相通的吗?你紧张,你抱孩子的手也紧张,情绪也紧张,语言也紧张,孩子会感觉得到的。 6、 万一你感觉到孩子某方面的发展有问题,你密切注意,参考测查量表,如果落后了两三个月,就可能真有问题了。这时你也不要紧张,作一段时间的强化训练,也许就赶上来了,如果还是落后,请带孩子到保健部门去咨询,他们会有很好的建议。 切不要自己乱怀疑。
婴儿补钙和AD到什么时候
婴儿补钙和维生素AD,从什么时候到什么时候为止?
黄岩
作为预防量,一般从生后一个月开始服用到两岁左右为止。
7个月的婴儿睡觉不安怎么办
宝宝半夜睡觉不睁眼睛哭,喂奶也不吃,表现十分烦躁,请问怎么办?
茅于燕
宝宝夜啼的原因很多,缺钙、患病、受惊、饥饿、衣被太厚等都会引起宝宝夜啼,另外,宝宝长牙、长身体的时候,夜里也会睡眠不安。 你可以全面排除一下原因,宝宝不想吃奶看来不是饥饿的原因,建议你去医院查一下孩子是否缺钙。如果以上原因都排除,宝宝的精神好,吃饭和大便都好,就不必着急。
让婴儿不哭和安稳睡眠
专家教授:我们急切地寻找到了这个网,有急待解决的问题求教。男孩二个月,睡眠不沉易醒,醒来时除吃奶时还能躺着,其它多数时间如不抱起来,他就会哭个不停,且趋于哭得声嘶力竭,大人心痛就得轮换抱他。弄得小小孩子得有三人侍候。我们觉得现在小孩十分敏感,躺在父母怀里就有安全感,否则就变得不安易哭。不知这种体会对不对?这种处理办法妥不妥?
茅于燕
这位家长对孩子的关心和热爱,使我非常感动。你着急的问题是:孩子睡眠不沉易醒,一醒来就要抱,否则他就哭个不停。这里有两种情况: 1孩子是colic baby(无故哭闹儿),他常常无故哭闹,不哄就不行,抱起来把他搂紧,会好得多,所以他愿意被抱着。Colic往往在出生后第2、3周开始,6、7周最坏,到12、13周会好一些,3个月时就奇迹般地好了,少数的会延长到4、5个月,可以是好几天、坏几天,慢慢地就会好了。如果是这种情况,不妨再等一等,也许到了3个月左右,他就主动不哭闹了,也一定睡沉了。 2孩子属于难带型的孩子。本来以为孩子生下来后又笑又乖乖地吃奶睡觉,可是你的孩子生下来却又踢又闹又不睡,老不快乐。你一定以为是自己有问题了,其实不是你有问题。孩子可能属于感觉阈限很低的人,尿布湿了、吃奶的时候把气体吞下去,肠胃不舒服了、外面声音太大了、光线太强了、小床太冷了等等,他都会烦躁而哭闹。Colic baby一般来说"哭闹"程度严重、时间短两三个月,难带的孩子哭闹程度虽不那么重,但不安的情绪更大,延续时间长,可以到两三岁。 对待colic baby和难带(指好哭、不安静)的孩子可以这样做: 1、搂抱,怀抱可使婴儿感到与母亲肌肤在一起的快乐(这可能与在子宫内挤紧的情况差不多)。不要怕抱,但也不能放不下手。可以适当让他哭一段时间,并不要紧。 2、主动反应。哭是小婴儿唯一能使用的"控制"环境的办法。"我要想×××发生(要奶瓶、要干尿布、要抱……),我就哭"。于是,奶瓶、尿布、妈妈的手臂就来了,"我"就得到了满足。但如果他发出了"信号",无人答理,他就会"认为"自己太不重要了,妈妈不喜欢我了,接着就更哭。研究表明,孩子在婴儿期得到母亲的快速反应,他到两三岁时,就会哭得少多了。 孩子哭多了,他也不知道为什么哭的了,而且要停止哭,也会要更多的时间。当然你也不必放下手中难以放下的事(如炒着菜、灌着暖瓶)去答理他,稍稍等一小会,对他也不会太有害。 当然,这儿说的反应只是指对婴儿"合理的要求"的反应,不包括幼儿无理取闹。对待这些行为,往往要冷处理,不要迅速反应。 3、审视环境(情景)。在反应孩子的哭以前,你应该先审视一下情景,是否有某种可以简单使用而能让他不哭的"原因"。如果是认为他饿了,可以试一试喂他。如果不是,再试试换干净尿布。如果还不是,再试试少盖一点等。这样,你的反应就会更有针对性、更快,他的哭也就会更早终止。 4、规律的生活。孩子的成长需要有规律的生活,这样会减少啼哭。对孩子所做的一切最好家人都一致,包括时间、地方(比如8点喂奶、在大床上换尿布等)等。 5、新面孔和新臂弯。母亲安抚一个孩子,想让他不哭,花了半个小时也无用,她不可避免地会表现出烦燥和疲劳,这时难免会在动作中、语言中表露出来,孩子会感觉得到,不但不停止哭,反而更哭得厉害。这时,把孩子交给别人(另一位家长、爷爷、奶奶、朋友等),往往他就不哭了。 6、控制吸入的空气。许多小婴儿的哭是由于吞咽了空气,肠胃不舒服。如果在喂食时,过3、4分钟把他抱直,拍打背部,让空气排出,他会舒服得多。另外,也要调整奶头上的孔洞大小适合(如果他是用奶瓶吃奶的话),空气不易进入,也会好些。 7、少激动。这类孩子很容易受刺激,所以晚上不要让他太兴奋,限制有人来看他。 8、有些娱乐。在床头上挂些有声玩具,拉动它们,让孩子看、听,使他们"有事可做",不是你一个人"对付"他了。 9、换个环境。有点新鲜空气,这能使哭闹的孩子安静下来。在院子里抱着走走,看看新鲜的人和事,对安定情绪,也大有好处。 10、对特殊难带而好哭的孩子可以试一试"交替怀抱法",即抱他5分钟,放他下来,让他哭5分钟,再抱他5分钟,再让他哭5分钟,如此反复多次,他就会不哭了。 (待续)
6个月宝宝每天应摄入多少猪肝用于补铁
6个月的宝宝吃补铁的猪肝应该以多少量合适?(113克一瓶的婴儿猪肝罐装食品,分两天吃会不会会多?)
婴儿的厌奶期,早些的100天,大多是从4——6个月的。是宝宝有了思想的表现。从奶粉和母乳中比较,宝宝当然选择母乳的香甜了。呵呵
大部分的宝宝开始不再一鼓作气的吃奶,而是吃吃停停,有时还唧唧咕咕发出声音。更有一些好奇宝宝,只要周遭有声响、有人走动,就停止吸奶,显然其他事情对它说来,比吃奶有趣多了。
因此医学上称四至五个月的宝宝,这种暂时的厌奶状况为“生理性厌食期”。它的特征是孩子正常发育,活力很好,只是奶量暂时减少,通常一个月左右就自然恢复食欲。
这个阶段的宝宝虽然吃得少,大多仍能维持应该有的成长,也没有证据显示会影响智能发展。所以父母可依生长曲线图,评估宝宝的生长情形,若没有偏离该有的成长曲线,大可顺其自然。
不过有些宝宝厌奶期持续太久,就不能单纯的等待他自然恢复。因为人体的胃是个弹性的袋子,经常不去撑它,就渐渐习惯不觉得饿。有些孩子起初是生理性厌食,渐渐体重不再适度增加,在生长曲线表上,体重百分位下降两个曲线,或落后到第三百分位以下,称为“生长迟缓”,已经算是病理性厌食,必需由医师评估,并积极补充营养。
七招搞定生理性厌奶宝宝
宝宝一旦出现厌奶,父母总是特别焦急,希望这种喂奶好像打仗的日子早点过去。“想尽办法让宝宝吃”是多数父母会做的选择,而以下一些做法可提供为宝宝厌奶所苦的爸妈实际的参考:
·营造理想的进食环境
最基本的是观察宝宝在什么情况下喂食的最理想,而去营造一个最适当的进食环境。大多数的宝宝在一个安静、较不会被干扰的场所比较容易专心吃奶。
·父母必须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
因为宝宝会感受到喂食者紧绷的情绪,而影响其食欲。
·适时给予宝宝关爱与鼓励
如此宝宝会有最好的进食心情。
·千万不可“不择手段”
逼食、强迫他,或大发脾气,弄得宝宝哭闹收场,这是最笨的方法,常常会适得其反。在奶粉中添加奶伴侣,金领康的液态奶伴就不错的。
·尝试副食品
其实,4~6个月大的小宝宝也可以接触副食品了,有时可以尝试用汤匙喂食一些简单的副食品(果汁、米糊、麦糊),让宝宝接触奶瓶以外的食物来源,一来多多少少吃一点,二来也训练宝宝的口腔适应性,将来对固体食物的接受度会比较好。
·促进食欲用药
必要时,医师可以使用一些促进食欲的药,对一部份小朋友也许有帮忙。
·补充维生素
对于喝奶量很少的宝宝,这也是一个不错方法。
刚刚出生的宝宝,要按需喂养。也就是说让宝宝想吃的时候就吃,吃完不哭闹就是吃饱了,因此宝宝吃奶吃一会儿就不吃了也很正常。宝妈数一数宝宝吃的频次,可能比较多,所以吃几分钟就可以吃饱。随着宝宝的成长,宝宝吃奶的间隔时长也就越来越长,这个时候就可以给宝宝养成规律,可以按时进行喂养,等宝宝养成习惯,每次间隔多长时间问一次,每次去多长时间都会形成规律。
还有可能是宝妈的奶水充足,宝宝只要吃几分钟就能吃饱。另外,宝妈可以多喝一些汤,比如说丝瓜汤、木瓜汤等增加奶水。奶水充足的话,宝宝可能很快就能吃饱。另外,宝妈别吃辛辣、油腻以及生冷的食品,这样可能让宝妈上火甚至堵奶,那么宝宝的口粮就更少了。
哺乳期的注意事项:
1、 不可以随意用药:在哺乳期的时候虽然比怀孕的时候略轻松但是丝毫也不能怠慢了,尤其是在用药问题上,很多哺乳期的妈妈都明白在哺乳期不能随便用药,影响乳汁分泌事小但是通过乳汁传给宝宝这事儿就大了,是会影响宝宝的生长发育的,所以在哺乳期的时候宝妈用药还是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
2、注意喂奶的卫生:喂奶之前一定要先用干净的热毛巾擦拭一下乳头然后再让宝宝含着,这样可以保证卫生,在喂奶结束后应该在擦拭一下,不要有污垢在乳头上残留,并且为宝宝擦干净嘴角,不要让宝宝有不舒适感。
3、保持充足的奶水:在哺乳期的时候一定要注意饮水,不要减少饮水量,同时还应该注意营养搭配,只有营养充足才会让宝宝有足够的奶水可以喝。
4、保存好多余奶水:如果宝宝吃饱后,妈妈的奶水还是比较充足的话,建议还是应该用吸奶器把奶水吸出来,然后把吸出的奶水放在冰箱中进行冷藏,这样宝宝在饿或是妈妈外出的时候可以温一下喂宝宝,如果说奶水特别充足的话可以倒掉的,吸奶器一定要注意清洗避免因为细菌而导致乳腺炎的发生。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