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儿科

新生儿低血糖的治疗

时间: 阅读:14792
新生儿低血糖的治疗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苍耳子

苍耳子

2025-10-13 15:02:38

对于婴儿低血糖症,该疾病可能是身体系统不成熟导致血糖含量降低的症状,应给予输液治疗,补充体内葡萄糖,低血糖症状慢慢消失。妈妈还应该在哺乳期多吃含糖食物,以增加乳汁的血糖含量,并间接改善婴儿低血糖症。建议家长一定要密切关注宝宝的动态,出现不适的症状,好及时去医院治疗。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紫苏
    回复
    2024-05-13 03:03:35

    新生儿低血糖是指宝宝的血糖值低于正常范围。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孕期保健
    宝妈们要确保自己的营养摄入均衡,避免体重增长过快或过慢,同时避免使用胰岛素或其他降糖药物。
    ?产时管理
    分娩时,要尽量避免胎儿出现缺氧、窒息等情况。为了宝宝的健康,医生也会在必要时采取措施,如尽早结束分娩。
    ?新生儿护理
    宝宝出生后,要保证他们得到及时的喂养,并注意维持体温。同时,定期监测血糖也是非常重要的。

  • 景天
    回复
    2024-05-13 03:03:35

     很多爸爸妈妈都不知道,新生儿也有可能会患低血糖。新生儿低血糖症是指凡血糖低于2.2mmol/L的新生儿,不论足月儿或低出生体重儿。自然,他们也不知道新生儿低血糖的原因了。

      为此,为各位爸爸妈妈介绍,关于新生儿低血糖的病因:

      1、葡萄糖储存不足

     早产儿:肝糖原储存主要发生在妊娠的.最后3个月,因此,胎龄越小,糖原储存越少。

     小于胎龄儿:除糖原储存少外,糖异生途径中的酶活力也低。

     围生期应激:低氧、酸中毒时儿茶酚胺分泌增多,刺激肝糖原分解增加,加之无氧酵解使葡萄糖利用增多。

     其他:如低体温,败血症,先天性心脏病等,常由于热卡摄入不足,葡萄糖利用增加所致。

      2、糖调节机制不平衡

     维持血糖平衡主要依赖胰岛素促进糖原生成和增糖素促使糖原分解。胰岛细胞增生,胰岛素分泌过多,常在出生后4~6小时发生低血糖,可持续至生后48小时。

      3、糖原分解障碍

     糖原累积症和小于胎龄儿可能由于糖原分解减少而发生低血糖。

      4、遗传代谢病偶可见到。

     为了保证孩子的健康,新生儿睡眠最好不要超过4个小时,如果不自动醒来,应叫醒宝宝。

  • 匿名用户
    回复
    2024-05-13 03:03:35

    新生儿低血糖是一种常见的疾病,葡萄糖消耗量大,供应不足可能导致脑部损伤。早期可能无症状,但潜在风险高,因此及时监测血糖至关重要。本文将介绍新生儿低血糖的预防和治疗方法,帮助家长更好地了解这个问题。
    ?及时监测血糖
    新生儿低血糖早期可能无症状,但潜在风险高,因此及时监测血糖至关重要。家长应该定期检查宝宝的血糖水平,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
    ?尽早开奶
    自然分娩和剖宫产的产妇都应尽早开奶,确保宝宝得到足够的糖分。家长应该注意观察宝宝的进食情况,确保宝宝得到足够的营养。
    ?合理进食
    预防胜于治疗,孕妇合理进食是关键。孕妇应该注意饮食均衡,摄入足够的营养,以保证宝宝的健康。
    ????及时治疗
    如果宝宝出现低血糖症状,家长应该及时就医,接受专业的治疗。医生会根据宝宝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 木槿
    回复
    2024-05-13 02:02:25

    宝宝低血糖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家长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将为您介绍宝宝低血糖的应急处理方法、饮食调整以及预防措施,帮助您更好地了解和应对这种疾病。
    ?应急处理
    当宝宝出现低血糖症状时,家长应该立即带他去医院进行检查。为了应急,家里可以常备葡萄糖,当宝宝血糖低时,可以喂服葡萄糖或含葡萄糖的食物,如牛奶、果汁等。如果情况严重,请立即送往医院。医生会根据宝宝的状况进行急救处理。
    ??饮食调整
    家长还需调整宝宝的饮食,以高糖、高蛋白为主,少量多餐。具体需针对原发病进行调整,如糖原累积症病儿需高蛋白、多葡萄糖饮食;半乳糖血症病儿需停止含半乳糖的食物,改用谷类、水果等;先天性果糖不耐受症病儿需限制果糖摄入;苯丙酮尿症病儿需低苯丙氨酸或无苯丙氨酸奶品为主。
    ?早期症状
    家长应该留意宝宝的状况,捕捉早期低血糖的症状,以便及时应对。低血糖对宝宝的身体伤害大,但精心治疗和呵护可以有效缓解症状,减轻宝宝的痛苦。

乙肝定量检测的最好方法是啥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会导致智力低下吗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