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儿科

早产儿七个月就生了应该护理几天

时间: 阅读:13955
早产儿七个月就生了应该护理几天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苍耳子

苍耳子

2025-09-18 10:05:29

当早产儿体重约为5公斤时,就可以出院了,早产对身体抵抗力相对较弱,平时应该注意保暖,在护理时需要更加谨慎,因为他们还没有足月,而且他们的母亲也没有获得足够的营养,父母应小心喂养婴儿,注意保持婴儿温暖,同时防止外人接触婴儿和感染外来细菌,保持宝宝的房间安静干净。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景天
    回复
    2024-05-13 03:03:29

    早产儿指的是宝宝在妈妈肚子里不足37周就来到了这个世界,也泛指宝宝出生的时候发育还不成熟,因此对早产儿护理要比正常足月出生的婴儿要小心得多。

    宝宝早产的原因

    一、胎儿或胎盘原因

    这个一般常见的是双胎、多胎、羊水过多,而胎儿畸形、胎盘异常,如前置胎盘、胎盘早期剥离、胎盘功能不全等也会引起早产。

    二、孕妈身体方面的原因

    女性如在孕期感染有急性传染病,或有慢性病、严重贫血、某些遗传病等疾病,则容易出现早产。另外,孕妇营养不良,特别是蛋白质不足以及维生素E、叶酸缺乏,也是导致早产的原因之一。还有孕期性生活不当、活动过多、持重物等都可能造成早产。

    三、女人的年龄

    调查显示未满18岁或大于35岁的孕妇早产率明显增高,尤其是小于18岁者, 早产发生率是20 ~ 34 岁组的11 倍。

    四、女性子宫损伤原因

    若孕妈有过流产史,尤其是晚期流产史。流产后不足一年又再次怀孕对孕妇影响最大。因流产对宫颈均有不同程度的损伤,导致宫颈机能不全,使早产率增高。

    五、生活环境的原因

    从事体力劳动,工作时间过长、过累可使早产率明显增高,另外孕期如较长时间接触高噪音环境也容易造成早产。这些都容易让情绪经常波动或精神过度紧张,可使大脑皮层功能紊乱,儿茶酚胺分泌增加,交感神经兴奋和血管收缩,易致早产。

    早产儿护理注意事项

    创造适宜的环境

    早产儿从出生就会先到保温箱里观察至少一个星期,如果是低重的早产儿则至少要待到体重达4斤半左右,期间部分医院可能会暂时不让父母见婴儿(父母可能要忍耐和煎熬一段不能见自己孩子的时间),这时早产儿体温调节中枢的发育还可能不完善,有皮肤过薄,皮下脂肪少的情况会出现,外界环境的温度变化对宝宝就有着不可小视的影响。所以一定要保证婴儿体温恒定。

    通常适合宝宝生长的室温是24℃—28℃,冬夏季节可以用空调将室温调节到最佳状态,使早产儿的体温保持在36℃—37℃。每天上下午需各测1次体温,如果超过这个范围,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调节。

    坚持母乳喂养

    早产儿妈妈的乳汁和足月儿的母乳有许多不同,其中所含的各类营养物质,包括蛋白质、氨基酸都更多,它是专为早产儿准备的特殊食物,所以对早产儿尤其要强调母乳喂养,而且越快越好。

    抚触刺激

    待婴儿略微长大一些便可做抚摸操,如不知具体时间可以在产后就咨询一下医院或者就近问一下儿科医生。为婴儿做抚摸,时间一般选在两次喂奶之间·婴儿情绪稳定,没有哭闹和身体不适的时段,每次以10—15分钟为宜。抚摸操不止对于早产儿有促进机能的发育作用,对健康婴儿也可以做。

    避免细菌病菌感染

    早产儿由于先天发育不足,和足月的孩子相比,抵抗力相对比较弱。严格来说,前期,接触早产儿前的任何人包括母亲、父亲甚至医护人员都须洗净手。

    接触孩子时,手应是暖和的,避免温差带来的刺激,不要随意亲吻、触摸。早产儿的用品要消毒、要干净,桌面床面保持整洁。

    在家护理也要多注意孩子的卫生状况,如果发现早产儿有异常情况时,应及时与医生联系或送医院处理。

    补充维生素等各种营养

    由于早产儿生长快,又储备不足,维生素A、B、C、E、K、钙、镁、锌、铜、铁等也都应分别在生后一周至两周,在医生的指导下开始补充。

  • 空青
    回复
    2024-05-13 03:03:29

    分类:医疗健康 >> 儿科
    问题描述:

    有一亲戚刚生了一对双胞胎,才足七个月,剖腹产的.现在两个BB在温室里,注射免疫蛋白之类的药液.小的那个生时不小心喝了点羊水,医生说可能会有肺炎,想办法让他排出来.第一天他的呼吸有点不大正常,第二天好了很多哭声也宏亮.可第三天,医生为什么要注射镇定剂给他们呢?那个大的比小的发育要好点,医生给他们同样的用药量,结果大的醒来几次,而小的一整天也在睡觉.这是怎回事啊?怎样才能让他们健康成长啊?真叫人担心!谢谢告知!

    解析:

    早产儿在活产婴儿中的发生率为5.6%,美国为7.1%至17.9%不等。国内报道早产儿死亡率为12.7%~20.8%。随着医疗护理技术的提高,早产婴儿的存活率已有所提高,但其日后的生活质量和社会适应能力较正常足月儿差。为此,人们开始关注早产儿发育性照顾的问题。自20世纪90年代起,发达国家的医务人员已开始对早产儿发育性照顾进行研究,并作了相关报道。现将国内外早产儿的护理进展综述如下。

    加强环境管理

    ●保持适宜的环境温度

    由于早产儿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成熟,皮下脂肪少,体表面积相对较大,产热不足,散热增加,导致早产儿体温易随环境温度变化而变化。适中的环境温度能使早产儿维持理想的体温,早产儿室的温度一般应保持在24℃~26℃,相对湿度在55%~65%,并应根据早产儿的体重、成熟度及病情,给予不同的保暖措施。早产儿的中性温度(是指能保持早产儿正常体温,而新陈代谢率最低、耗氧量最少的一种最适宜的环境温度)一般在32℃~36℃之间,体重越轻者,周围环境应越接近早产儿体温。因此,早产儿往往需要置于暖箱中保暖,体重1001~1500g者,箱温应在32℃~34℃;体重〈1000g者,箱温应在34℃~36℃。

    ●减少噪音的 ***

    噪音对早产儿正在发育中的大脑有很多副作用,可引起呼吸暂停,心动过缓,心率、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的急剧波动,还可带来长期的后遗症,如听力缺失和注意力缺陷多动症等。国外调查资料显示,在NICU中声音的水平在50~90分贝,最高可达120分贝,远远超过1994年美国环保署(EPA)推荐的白天45分贝,晚上35分贝的指数。因此,护理人员应尽力营造一个安静的环境,如说话轻柔,尤其在靠近早产儿时要降低音量,最好不在早产儿暖箱或床旁说话;走动轻柔、避免穿响底鞋;监护仪及电话声音设定于最小音量,及时回应监护仪的报警;不要用力摔碰暖箱门,避免敲击暖箱等。

    ●减少光线的 ***

    光线对早产儿脑部发育有很大影响,光线 *** 可使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发生率增高,生长发育缓慢,持续性照明能致早产儿生物钟节律变化和睡眠剥夺。然而,大多数新生儿病房都采用持续的、高强度荧光照明。因此,必须采取措施,减少光线对早产儿的 *** ,如拉上窗帘以避免太阳光照射,降低室内光线,暖箱上使用遮光罩,营造一个类似子宫内的幽暗环境。24小时内至少应保证1小时的昏暗照明,以保证宝宝的睡眠。

    ●减少疼痛的 ***

    疼痛对新生儿,尤其是接受大量致痛性操作的早产儿和危重儿,可造成一系列的近期和远期不良影响,应引起临床重视,并给予相应的干预措施,包括:护理时尽量减少操作;在执行侵入性治疗如打针、抽血或吸痰的操作时,应给予肢体支持(一手握住婴儿的双膝将双腿靠近躯体,另一手掌轻压上肢使其靠近前胸)使其形成屈曲 *** ;尽量减少对肢体的捆绑;在去除胶布、电极等粘贴物时应使用去除剂以减轻不适感;抚触、非营养性吸吮(安慰奶嘴)也能减轻疼痛感;必要时使用止痛剂。

    合理喂养

    人类大脑发育最快的时期是从妊娠3个月到生后18个月,快速增长的大部分时间在生后。大脑快速增长的时期很容易受营养的影响,可能导致智力及运动功能的长期损害。有人在尸检中发现,重度营养不良儿的脑细胞较正常儿减少15%~20%,体重〈2000g的营养不良早产儿脑细胞则较正常减少60%,表明营养不良对早产儿极易造成损伤。1997年美国儿科学会表示,早产儿营养的主要目标应该是“支持接近于宫内生长率的最佳饮食,而不给生长发育中的新陈代谢和排泄系统增加压力”。三大营养物质提供热能比例为:碳水化合物40%~45%,脂肪40%~45%,蛋白质15%。母乳喂养是早产儿的重要营养来源,它能有效降低早产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的发生率。然而,单纯母乳不能满足早产儿快速生长发育的需要,还需加上一定的热能、蛋白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在国外一些医院里,一般使用特殊加工的人奶、早产儿配方奶或者经过比例配制的三大营养物质来满足母乳喂养的不足。早产儿的住院周期已缩短,出院时早产儿仍然很幼小。因此,国外已有人开始关注如何为出院早产儿提供安全合理的营养,但目前开展的研究还远远不够,有待进一步探索。

    保持舒适 ***

    舒适的 *** 能促进早产儿自我安抚和自我行为控制,有利于早产儿神经行为的发展。在安置早产儿 *** 时主要注意以下几点:(1)促进屈曲 *** :用毛巾或床单制作早产儿的卧具,使其脚能触及衣物,手能触及毛巾床单,能感觉边际,有安全感;另外,包裹婴儿时要确定婴儿的手能触及面部,以利头手互动。(2)头颅塑形:使用水枕,可避免早产儿中常见的双侧头部平坦,因头部平坦可造成持久的体格及心理社会适应困难。(3)国外有资料报道俯卧位可以减少早产呼吸暂停的发作和周期性呼吸,改善早产儿潮气量及动态肺顺应性,降低气道阻力。俯卧位对于改善早产儿呼吸和肺功能有很大作用,但俯卧位时容易将口鼻俯于床面,引起窒息和猝死,且与传统的护理和监护方法不同,因此其临床利弊有待研究。

    促进亲子关系建立

    婴儿在抚育过程中有被触摸、拥抱及关注的需要。亲子之间亲密的接触对于父母和婴儿都十分重要,尤其是出生后数周内亲子间互动,对于日后亲子关系建立有深远的影响。母子间的亲密感主要通过亲密行为表现出来,包括:触摸、亲吻、拥抱、面对面注视。护理人员必须了解亲子之间亲密感的重要性,并设法提供促进亲子关系建立的途径,鼓励亲密行为的表达,如鼓励母亲采用“袋鼠式喂养”方式,鼓励父母参与婴儿的护理活动。

    对父母的心理支持

    父母往往认为早产儿易于出现各种健康问题,而产生较重的心理负担。国外有人经过一年有目的的观察,结果表明,那些较易患病的早产儿都有一个失望、悲观和生活满意度较低的母亲。医务工作者应该给早产儿母亲更多的支持,可以通过开设网上和电话咨询,定期举办早产儿健康讲座,或制定宣传小册子等途径来为早产儿父母提供一些方便快捷的医疗资源,从而减轻他们的心理负担。医务人员不仅要重视早产儿出院后对其父母的心理问题进行护理干预,还要在早产儿住院期间为他们提供一些有益的帮助,如允许父母每天1~2次进入NICU参与护理他们的婴儿。这种护理方式在发达国家已广泛实施,而国内目前只允许病情危重的新生儿的父母入内探视。

    此外,预防感染和加强呼吸道的管理也是早产儿管理的重要内容。

    总之,早产儿是一个极其脆弱的群体,医务人员为其提供良好的医疗护理,对提高早产儿存活率及日后的生活质量有着重要意义。

    早产儿是指胎龄未满37周出生的新生儿。大多数早产儿的出生体重小于2500克。早产儿的死亡率较高,因为早产儿各器官系统发育不成熟,容易发生多种合并症,因此,大多数早产儿需要在医院治疗护理一段时间。

    当早产儿能自己吮奶并保证每日吸入量;在室内温度21~24℃下能保持正常体温;体重每日增加10~30克,并达到2300克以上;无并发症;不须吸氧,无贫血及其他营养缺乏等疾病症状,即可出院。但孩子出院后,身体仍然很弱,做父母的要非常小心地加以护理。

    防止感染:除专门照看孩子的人(母亲或奶奶)外,最好不要让其他人走进早产儿的房间,更不要把孩子抱给外来的亲戚邻居看。专门照看孩子的人,在给孩子喂奶或做其他事情时,要换上干净清洁的衣服(或专用的消毒罩衣),洗净双手。母亲患感冒时应戴口罩哺乳,哺乳前应用肥皂及热水洗手,避免交叉感染。

    注意保暖:对早产儿要注意保温问题,但保温并不等于把孩子捂得严严的,在家庭护理中,室内温度要保持在24-28℃,室内相对湿度55%-65%之间,如果室内温度达不到,可以考虑用暖水袋给孩子保温,但千万注意安全。婴儿体温应保持在36-37℃,上、下午各测体温1次如最高体温或最低体温相差1℃时,应采取相应的措施以保证体温的稳定。当婴儿体重低于2.5千克时,不要洗澡,可用食用油每2?3天擦擦婴儿脖子、腋下、大腿根部等皱褶处。若体重3千克以上,每次吃奶达100毫升时,可与健康新生儿一样洗澡。在寒冷季节,应特别注意洗澡时的室内温度和水温。

    1、精心喂养:早产儿更需要母乳喂养。因为早产母亲的奶中所含各种营养物质和氨基酸较足月儿母乳多,能充分满足早产儿的营养需求:而且早产母亲的奶更利于早产儿的消化吸收,还能提高早产儿的免疫能力,对抗感染有很大作用。所以妈妈一定要有信心,相信自己的乳汁最适合喂养孩子,要想办法让孩子吃到母乳,或者想办法让孩子出院后吃到母乳。母亲要尽可能地与早产儿接触,如孩子住院的医院有母婴同室病房,妈妈一定要陪伴孩子住入母婴同室病房。对不能吸吮或吸吮力弱的孩子,妈妈要按时挤奶(至少每三小时挤一次),然后将挤出来的奶喂婴儿。

    2、婴儿抚触:抚触给孩子带来的触觉上的 *** 会在孩子大脑形成一种反射,这时孩子的眼睛、手脚跟着活动起来,当这种脑细胞之间的联系和活动较多时,就促进了孩子智力的发育。还有一个好处是孩子可以减少哭闹,可以更好地睡眠。而腹部的 *** ,可以使孩子的消化吸收功能增强。

    3、有下列情况时,应及时与医生联系:①体温下降到35℃以下,或上升到38℃以上,采取相应的升温或降温措施后,仍没有效果者;②咳嗽、吐白沫、呼吸急促时;③吃奶骤减,脸色蜡黄,哭声很弱时;④突然发生腹胀时;⑤发生痉挛、抽搐时。

    在护理早产儿时,千万不要急躁,要精心,多观察孩子变化,但不要过分紧张,要科学调理,要有信心,孩子一定会健康成长的。实践证明,2岁前是弥补先天不足的宝贵时间,只要科学地喂养,在两周岁以前早产儿的体质赶上正常儿是完全可能的。这样的早产儿,体力、智力都不会比正常人差。

  • 徐长卿
    回复
    2024-05-13 03:03:29

    早产儿需要在保温箱多久

    早产儿需要在保温箱多久,宝宝是爸爸妈妈的心肝宝贝,而且宝宝对于爸爸妈妈的来说是很重要,希望把最好的东西都给宝宝,我和大家一起来看看早产儿需要在保温箱多久的的相关资料。

    早产儿需要在保温箱多久1

    有很多早产的宝宝都需要住保温箱,不过具体需要在保温箱呆多久,并没有一定的标准,要根据宝宝的情况来判断。有的宝宝只是早产一、两周,而且身体状况良好,这类宝宝一般在保温箱呆3-5天就可以了。有的宝宝出生的太早,那就要在保温箱呆很长时间了。

    早产儿呆在保温箱中,医生会每天进行观察,要是孩子的身体的特征正常了,例如呼吸、心率都很平稳,并且没有其它的不良症状,通常在体重达到5斤之后,早产的宝宝就能够从保温箱里出来了。

    保温箱很像宝妈的`子宫,可以为孩子提供温暖的环境。由于早产儿皮下组织不足,而且神经控制系统还没有发育好,所以非常容易出现低体温,因此需要带在保温箱。而且宝宝住在保温箱里,还能够隔绝外在环境,这就能够让孩子免于被病毒、细菌所侵害。

    早产儿需要在保温箱多久2

    其实早产儿要在保温箱多久,这个并没有统一规定,而且宝宝身体情况各不相同,肯定是不能量化的。一般而言,要等到宝宝病症消除,器官发育完善并能适应外部环境,就能离开保温箱了。而且保温箱并不是住的越长越好。宝宝长时间在保温箱里,一直处在恒温状态,会降低宝宝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宝宝一直处于躺睡姿态,也会降低宝宝的身体协调能力,而且还不便于母乳喂养。一般情况下,医生也不会无故让宝宝长时间住在保温箱里,医生也会竭尽所能,尽快让宝宝恢复正常。

    32周的宝宝,意味着才8个月,虽然大部分器官已经发育好了,但还有一些器官,比如呼吸道还未完全成熟。而肺部是最后成熟的器官,一般要37周左右才能完全成熟。早产儿因为身体器官未完全发育成熟,所以一般生下来会首先送到保温箱去保养。

    保温箱主要有2个作用:

    1、保暖:早产儿一般身体绒毛较多,这是因为绒毛还未到脱落,也说明胎儿还未调整好适应外界温度的变化,比足月出生的宝宝更怕冷。放保温箱可以起到很好的保温作用。

    2、避免感染:前面说了,早产儿呼吸道、肺部还未发育成熟,所以需要放进保温箱,隔绝外界感染。对于抵抗力低的早产儿影响,尤其要避免呼吸道感染,细菌感染。

    另外,早产儿一般还可能伴随其他一些病症,比如低血糖、黄疸等,在保温箱里也更方便治疗。

    但并不是只有早产儿才会住保温箱,一些足月生产的宝宝也可能住保温箱,这种现象还很普遍。比如有的宝宝出生时遇到羊水污染、胎儿窘迫、胆红素过高等等,都会在保温箱里住一段时间。

    早产儿需要在保温箱多久3

    其实也没有一个合理的时间,因为每一个七个月的早产儿身体也都是不一样的。大部分的早产婴儿医院会给安排在保温箱里,并且等到婴儿的身体机能完全和足月的婴儿一样时,才能被送到正常的婴儿房间。这个时间可能大概二个月,三个月,或者就是婴儿虽然是早产儿,但是身体发挥,生长的都不错,所以就会被早一点送到正常的婴儿房间。但是我们大家也不用太着急,医生会给我们安排的十分合理。

    对于早产儿我们日常的护理就是,我们一定要保持一个安静的而安静。并且集中喂奶,穿衣,还有换尿布等等。一定要在暖箱轻轻的完成。而且呢,对于护士来说我们给婴儿测体温也是很重的一个事情。还有给婴儿进行体重的测量。早产儿我们在给进行洗浴的时候一定要等到脐带的结痂之后进行。

    最后呢,当婴儿的体重差不多六斤的时候,然后一切进食都没有问题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将婴儿取出保温箱,和自己的妈妈在一起了。然后就是孕妇在怀孕的时候,应该多多注意自己的身体,平时多运动。少去人多热闹的地方。多吃蔬菜和水果。不要生气,脾气暴躁的事情发生。这样才有利于我们生一个健康的宝宝。当然早产之后也不要害怕,我们自己好好的恢复身体,然后婴儿的身体医护人员会帮助我们完成的。

  • 蓦山溪
    回复
    2024-05-13 02:02:19

    早产儿是指在母体内孕育时间不满37周便提前出生的婴儿,早产儿不比足月出生的婴儿,需要更多的照顾和护理。新手爸妈如何才能护理好早产宝宝?

    对于所有早产儿,第一周都是最危险的时候,这一时期早产儿要过三大关:

    1.呼吸:对于周龄越小的孩子,呼吸系统发育极其不成熟,需要使用呼吸机和促肺发育药物治疗

    2.消化:早产儿消化系统发育不成熟,容易发生炎症肠道感染

    3.体重增长:第一周,有很多孩子体重下降过多,营养不良

    所以,对于早产儿,科学的护理非常重要。

    早产儿吃奶量标准

    这个根据孩子胎龄不同,出生后第几天标准完全不一样,比如34周胎龄出生的早产儿,生后第一天,如果消化吸收都非常好,那么生后第一天每3-4小时吃50毫升左右的奶。等出生一周后,每3-4个小时就能吃30-40毫升奶。所以还是要根据宝宝的情况确定。

    早产儿体重增长标准?

    如果早产儿合并症不是很多,整体的状态不错,满月的时候,至少要增加600克,才是正常的。但是很多早产儿,在住院期间会合并一系列疾病,导致满月时候只能长到300克左右,但是后期加强营养,是可以追上来的。

    何时添加辅食?

    添加辅食从要按预产期算,比如宝宝出生胎龄是33周,再过7周才到预产期,到预产期后半岁左右才是添加辅食的时机。到宝宝半岁时,还要评估是不是可独自坐一会,拿小勺给喂固体食物时,是否会用舌头把固体的食物推出去,进行综合评判,才能知道是否可以添加辅食。

    早产儿会有缺陷吗?

    早产儿有没有缺陷,是根据胎龄和住院期间所发现的疾病所决定。一般胎龄越小,长大后有缺陷的几率越高。比如宝宝只有25周,非常有可能长大后有慢性肺疾病,或大脑发育方面有问题。而36周胎龄的早产儿,被称作过度足月儿,住院期间没有发现严重的合并症,长大后是正常的孩子。

    出院后如何护理早产儿?

    1.做好保暖:要给宝宝组好保暖,但是过度保暖也不好,新生儿体温调节能力较差,所以要根据外面环境温度给孩子做适合的保暖即可。

    2.母乳喂养:最好是母乳喂养,坚持母乳喂养最好,但孕周小于34周的孩子,有可能要用到母乳强化剂。

    3.复诊:出院时,要咨询医生宝宝护理的注意事项,如有需要,还要注意回医院复诊。

新生儿漾奶咋办

小儿溶血病怎么治疗呢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