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色体是遗传物质,是基因的载体,染色体在数目和结构上出现了变化就是染色体异常,造成染色体异常的因素有先天性遗传因素,也有后天环境药物刺激的。染色体异常往往没有明显的症状,但是女性染色体异常会出现自然流产、死胎、早夭、胎儿畸形、屡次怀孕失败的情况,所以还是建议去医院做染色体方面的检查。
染色体数量的恒定对生物正常的(遗传)和(变异)是非常重要的。
填遗传的原因:遗传就是子代与亲代的相似性。只有染色体数量恒定,亲代的基因才能够保证能够遗传到子代身上去,染色体数量有多出来或者少掉了就变成染色体疾病了,例如性染色体如果是XXY之类的。
填变异的原因:变异就是子代与亲代的不同性。父方和母方所产生的精子和卵子的染色体数相加应该等于一个正常体细胞的染色体数,也就说说体细胞的染色体数必须要恒定,性细胞的同样要恒定。例如出现XXY的基因型就是性染色体多出来一条了,原因可能是精子里面基因多了X或者Y,或者卵子里面多了一个X。
1 .每一对染色体的结构是一样的,也就是说比如第一个是编码说话的基因,那么另一个对应的也是编码这个基因的,只不过这个基因可能不同,但是一定关于它的基因.每一对染色体是每一个基因区一一对应的,而且联会的时候也是它们联会.这就是同源染色体.非同源染色体之间没有什么联系,我指的是纯基因上的联系,没有上述的编码同一基因的情况,虽然可能存在潜移默化的某种关联,但是客观上是没有同源染色体之间如此巨大的相关性. 2 关于这个,首先染色体的DNA是一定相同的(只要这个细胞正常)但是具体的表达就如楼上所说,存在某些部分表达十分活跃,另一部分不是很活跃,导致蛋白质啊,结构的细微差异.而且,细胞在准备开始分裂的时候,染色体(说是染色体,但是在大多数时候它是以丝状分散的染色质存在的,以便于基因的表达.只有分裂的时候高度浓缩,形成染色体)所以不同的细胞处于不同的分化时期,就会有不同状态的染色体. 3 基因由三个部分组成:非编码区,编码区(分为外显子,内含子)其中只有外显子部分的基因会真的被表达为RNA,内含子和非编码区的DNA就是负责对外显子表达进行调控.在编码区紧挨的非编码区,有一个启动子,专门负责开启基因转录,在结束处有一个终止子,负责转录的RNA聚合酶特异性识别它们,并随之开启终止转录. 4 你在鄙视我的英文吗......这些词我都认识,但是生物学特定含义我还是查了百度才知道......你说的是基因连锁距离什么的吗?摩尔根当年发明了一个什么方法,同源染色体交叉互换的时候,基因距离越接,打破基因连锁产生的例外基因型的概率就越大,然后就由此通过实验,测定基因排列顺序.
我是学遗传的,你的情况不适合要孩子,具体理论说起来可能你不太能懂,但我想了想,实在没办法说的通俗宜懂,下面这篇文章还算比较好懂,你自己看看吧!
人类染色体
在过去的20余年中,由于细胞遗传学的发展和各种新技术的应用,对染色体研究获得重要的进展,使我们能清晰地看到有丝分裂中期的染色体结构并能准确地识别一个细胞中的全部染色体。
1、染色体的一般形态
染色体位于细胞核中,在细胞分裂时呈短杆状,由于染色时着色较深,故得名染色体。每一染色体含有两条染色单体,借一个着丝粒彼此连接,由着丝粒向两端伸展的是染色体的臂,一般可区分为长臂(q)和短臂(p),依着丝粒位于染色体位置的不同可分为中央着丝粒染色体,亚中着丝粒染色体和近端着丝粒染色体,在近端着丝染色体的末端一般连着一个球形小体,叫随体。
2、人的正常核型
一个体细胞中的全套染色体就叫作核型。核型是反映细胞中染色体数量和结构的特征。人类正常的核型包括46条染色体,相互构成23对。依染色体长度依次减小和着丝粒的位置及其形态特征,可以分成七个组(A~G),X染色体归入C组。Y染色体归入G组。染色体检查结果的报告,它反映一个受检查者的染色体数量与结构特征。
人的正常核型中,有两条与人的性别决定有关,即X染色体和Y染色体叫性染色体。男女的性染色体有所有不同:男性的两条性染色体是异型的,一条是X染色体,另一条是Y染色体,核型写作46,XY。女性的两条染色体是同型的。两条都是X染色体,核型写作46.XX。
另外44条即22第染色体与性别无直接关系,它们是男女共有的,叫常染色体。
同源染色体——是指在正常的人体细胞核型中,形态与大小,着丝粒位置,染色体上的基因序列都基本相同的染色体。同号的两条染色体,即是一对同源染色体。一对同源染色体中的一条来自父亲,另一条来自母亲,在减数分裂时出现联合配对。
3、X染色质和Y染色质
男性和女性的细胞核中,性染色体有所不同,女性细胞中有两条X染色体,但只有一条染色体有活性,另一条染色体无转录活性,在其间细胞核中呈异固缩状态,形成一个约1微米大小位于核膜内缘的浓染小体——X染色质。异固缩的X染色体可以是来自父亲或母亲的,是随机发生的。
男性的细胞核中有一条有活性的X染色体,所以看不到X染色质。但在Y染色体上通过荧光染料染色后可在间期细胞核中看到一个直径约0.3μm的强荧光小体,这代表Y染色体长臂的一部分,叫作Y染色质。
X染色质和Y染色质可以鉴定一个人的性别。这种细胞核中染色质的性别差异叫核性别。
4、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
每一个染色体是由一个DNA分子构成。人类每对染色体上有上千对基因,这些基因按一定顺序排列在各染色体上并占有一定位置,称位点。所以,染色体是遗传物质——基因的载体。近几年来,由于采用了不同的方法,已将四百五十多个基因定位于特定染色体的某一位置上,它在有机体的遗传和变异中起着特殊的作用。
由于分子细胞遗传学的兴起,DNA探针的应用,为在分子水平上探讨染色体的结构又向前推进了一步。现在的趋势是正从染色体-片段-表型的研究过渡到染色体-基因-表型的研究。
5、染色体异常与疾病
染色体都按一定顺序排列着一定数量的基因,如果由于某种内部或外部的原因,破坏了染色体的完整性,就会引起疾病,叫作染色体病。染色体异常也叫染色体畸变,其中包括染色体数目异常和染色体结构的畸变。
(1)染色体数目异常: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和形状(结构)是相对稳定的,但又是可变的。染色体数目的增减一般只占1~2%,最多也不超过5%。至于染色体结构的改变一般不超过1%。
染色体数目异常所造成的疾病包括常染色体异常的疾病如先天愚型,患儿核型常为47,XX(XY),+21,表示比正常多了一条第21号染色体,此核型也称21三体型。性染色体数目异常所引起的疾病有:
①先天性睾丸发育不全症。患者核型为47,XXY。也有1/3的人核型为46,XY/47,XXY嵌合体。可有一侧正常睾丸而有生育能力。
②性腺发育不全症:患者X染色质阴性,核型为45,X。也有45,X/46,XX的嵌合型核型。
(2)染色体结构畸变:染色体由于某种原因使其从长轴上断下一个断片,叫做断裂,断裂后的断片由于行动不同可以发生缺失、易位、倒位及重复等畸变。由于染色结构畸变所引起的疾病最常见的有14/21易位型先天愚型,核型为46,XX(XY),-14,+t(149219)即核型中少了一条14号染色体,多了一条由14号长臂与21号长臂形成的易位染色体。
举例:
1、经染色体检查,我的9号染色体是:9qh+,请问这种情况能要小孩吗?我是男方.
答:染色体检查,9qh+,是指9号染色体长臂有部分增多,不知你有什么问题,做染色体检查。当然若无症状可能对应正常染色体予以代偿。将来形成配子(不管男性或女性),仍有可能传递给子代。
2、专家您好:请帮我看一下染色体报告.
我的是G显带核型:46,XX,1qh+(属遗传多态)
我老公是G显带核型:46,XY,未见明显异常.
请问我们正常吗?烦您回复,多谢!
答:G显带核型:46,XX,1qh+(属遗传多态)是不正常的,可能对以后生育产生不利影响。
问:染色体中的qh+是什么意思?
答:您好,q表示染色体的长臂,h表示次缢痕,+表示增加。
关于第九号染色体
人类第9号染色体异染色质区倒转(inv(9))及增长(9qh+)的发生率依种族而有差异性,且因其携带者之外表多无异常,一直被视为染色体的正常多型性,但亦有文献指出inv(9)和9qh+分别与生育困难及多种疾病有相关。本研究旨在调查台湾人第9号染色体异染色质区增长(9qh+)及倒转(inv(9))的发生率,并分析其临床上与疾病是否相关。我们针对4,752件独立样本(包括3,070件羊水检体及1,682年疑似罹患染色体疾病人之外围血液检体)进行 inv9及9qh+的筛检,并分析其与临床疾病之关联。羊水检体之研究结果显示台湾人inv(9)之发生率为1.2%,而9qh+之发生率为7.21%,且女性较男性显著较多。另外,血液研究结果显示,inv(9)及9qh+二者分别与数种不同之疾病有相关,且同为不利生育之因子,在唐氏症病患中9qh+之发生率也偏高。依据此研究结果,我们建议优生保健医师及遗传咨询员对inv(9)或9qh+之携带者,除解释inv(9)及9qh+为正常多型性外,并应告知其与疾病之可能相关性。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