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儿在小的时候跟其他正常产的孩子是有一定区别的,但是等到一周岁的时候就不会有任何的区别了,家长千万不要担心,等孩子大一点的时候,要给孩子多加强一些营养,平时家长在照顾孩子的时候,一定要有耐心,一旦发现孩子有任何的不舒服,要及时带孩子去医院检查。
之前看我的文章都知道,我家有个早产两个月的宝宝。出生时在医院的NICU里住了39天,出院后到现在除了定期去医院复查和保健,没有因为其他原因而进过医院,身高体重头围等各项指数都发育得很正常。因此,想分享一些关于早产儿养育的经验。
注意:本文仅为个人经验分享,请勿盲目照搬模仿。
关于早产儿的定义,一般是按孕周来算,胎龄在37周以前出生的存活婴儿都是早产儿。也就是说,37周出生就是足月儿了,若不足37周,哪怕是36+6周出生的,都是早产儿。出生体重<2500克的婴儿统称为低出生体重儿。出生体重为1000克~1499克的早产儿为极低出生体重儿。出生<1000克的早产儿为超低出生体重儿。
除此之外,与早产儿相关的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就是 矫正月龄 。 矫正年龄(月龄)=实际年龄(月龄)-早产月龄 ,或者 按照预产期计算 。比如我家齐齐预产期是11月15日,实际出生日期是9月17日。那他的矫正月龄应该是从11月15日开始算起,到现在他的矫正月龄应该是4个半月,而非按出生日期算的6个半月。
早产儿的身高、体重、辅食添加的时间,都要按照矫正年龄(月龄)计算,特别是运动发育和智力发育,包括智力测查、神经运动检查都要按照矫正 年龄(月龄)进行判断。直到宝宝2岁时,就应按照出生日期计算年龄了。如果体格和智能提前达到出生年龄就更好了。
所以,早产儿妈妈不要拿自己的宝宝和那些出生日期差不多大的足月宝宝去相比,头几个月自家宝宝肯定是不如那些足月宝宝生长得好的,毕竟他少在妈妈肚子里呆了一段时间,因而需要一段时间去追赶生长。所以,按照矫正月龄来评估早产宝宝的发育,只要宝宝在正常曲线范围内,妈妈都是不需要焦虑和担心的。
很多早产儿出生后都会立即被送往NICU进行住院治疗,住院时间长短是根据宝宝出生时评估的发育状况来定。宝宝住院期间,妈妈其实是不需要过多地焦虑和担心的,因为医院有的先进的仪器和专业的医护,比自己在家照顾要放心得多。很多妈妈因为宝宝住院而焦虑不安,反而影响到自己身体的恢复,更影响到母乳的分泌。而且,宝宝一旦从NICU里出来,无论是喂养照料还是康复,都需要妈妈投入极大的时间和精力,没有一个强健的体魄可是扛不住的呀。我家齐齐出生后在医院住了39天,涵盖了我的整个月子。月子期间,我除了好吃好睡努力做恢复训练之外,每天的主要任务就是用吸奶器把母乳吸出来,一来可以让请的阿姨每天给宝宝送到医院去,二来可以保证不回奶,这样宝宝出院后才有口粮。要知道,母乳对早产儿的重要性可是非常大呢,不仅能满足他的生长需要,其中所含的各种免疫因子更是保护他的最好盔甲。所以, 如果你的宝宝不幸早产且要住院治疗,不要把时间花在哭泣和自责上,要打起精神,坚强起来,多多吸奶,好好恢复,以最好的状态迎接宝宝出院 。
早产儿出院后,对妈妈的考验才刚刚开始。由于早产儿出生时还未到预产期,身体各个系统和器官尚未完全发育成熟,生活能力还比较弱,容易发生问题,所以不能像对待足月儿那样对待他们,妈妈就需要付出更多的精力花费更多的心思更加细心地照顾他们。不过,妈妈们也不用过分担心,只要遵医嘱,注意一些细节问题,早产儿宝宝一样可以长得非常健康的。我家齐齐出生时才1.45kg,出院时4斤多一点,现在已经快15斤了。
那么,早产儿出院后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呢?我分享一些自己的经验。
当宝宝在医院各方面指标都正常、达到医院的出院标准后,医院就会通知家长来接宝宝出院。出院时要仔细记下医生的叮嘱,比如要吃哪些药、什么时候做什么检查等等。有的早产宝宝出院时仍未到预产期,也就是说即使出院,宝宝仍是算胎龄,而不是月龄。那么出院时到预产期的这段时间的护理就十分重要。我家齐齐出院时按胎龄算才刚过37周,还不到40周。
由于早产儿体弱、免疫力低,且出生后一直呆在医院的温箱里。因此刚接回家时,在常规护理方面需要注意: 卧室保持空气新鲜,定时通风换气,换气时可将宝宝抱至其他房间;室内温度湿度适宜,夏季可开空调保持恒温,冬季开暖气时要注意保湿;宝宝足月以前尽量减少外人接触,家人接触宝宝前一定要注意洗手;若家人感冒则要避免接触宝宝,妈妈感冒的话需佩戴口罩;喂养方面注意奶瓶的清洁,但不要过分消毒;早产宝宝皮肤还未发育完善,要勤换尿布,注意护理臀部,避免红屁股;可以每天给宝宝用清水洗澡,然后用橄榄油或其他婴儿油给宝宝做抚触,有助于宝宝的发育 。齐齐出院后,由于先生要上班,白天家里都只有我一个人照料他,刚回来时他一天大多数时间都在睡觉,我就趁他醒着的时候做一下抚触和按摩,等晚上先生下班回来再一起给他洗澡。如果是冬天,给宝宝洗澡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保暖。
孕期的最后一个月是胎儿大量储备营养增长脂肪和体重的时期,早产儿由于提前出生,自身营养储备先天不足,而出生后又要快速生长追赶体重,因此对营养物质的需求比足月儿更高。但是早产儿的胃肠道系统又未发育成熟,消化吸收能力都比较差,因此在喂养方面就需要特别注意。
无论是早产儿还是足月儿,母乳都是他们最好的食物。而对早产儿而言,母乳更为重要。因为 早产的母乳成分与足月母乳不同,有利于消化和吸收,能促进早产儿胃肠道成熟,提高免疫力,帮助神经系统发育。 但是,对于胎龄小的极低体重儿来说,单靠母乳摄取的营养物质还无法满足他快速生长的需要,因此就需要使用母乳强化剂。母乳强化剂需要按照一定的比例和母乳混合后喂给宝宝吃,不能用水或奶粉冲兑。齐齐在入院15天左右,医院通知我们购买母乳强化剂送过去,母乳强化剂一直添加到齐齐出院后体重达到7斤才停止。不得不说,母乳强化剂虽然很贵(雅培的一盒580块,才50袋,共计45g),但帮助宝宝追赶生长真的很有效果。如果母乳不够,则需要喂专用的 早产儿配方奶 ,不能直接喂普通的婴儿奶粉。
在喂养上,早产儿需要妈妈更加细心的照料。因为他们的胃容量非常小,每次吃的奶量不能过多也不能过少,过多的话容易吐奶,过少则营养不足。而且他们吃奶很容易累,吃一顿要花很长时间。齐齐出生的头半个月在医院里都无法自主进食,需要胃饲管和静脉营养结合,后来慢慢开始一次1ml、5ml、10ml,到出院时一次可以吃30ml。喂一次奶前后差不多要一个小时。而且,喂奶的时候一定要很仔细很耐心,不然就很容易呛奶和吐奶。每次喂完后都要给他拍嗝。如果呛奶了,不要竖着拍背,而是让宝宝侧卧或者俯卧,拍背,避免奶水进入气管窒息。如果母乳充足,等到宝宝不用添加母乳强化剂了,妈妈就可以亲喂了。妈妈的奶水太急的话可以先用手挤一挤,以免呛到宝宝。
早产儿绝大多数时间都在睡觉,胎龄越小需要的睡眠时间就越多。除了喂奶,妈妈不要打扰宝宝睡眠。因为宝宝的生长素是在睡眠的时候分泌的,睡眠足才长得快。 换尿布、换衣服、洗澡、抚触等活儿尽量集中在一起做 。卧室也要保持安静,光线不要太强。齐齐刚出院时,一般般上午睡醒后换完尿布喂好奶后,我会先给他拍嗝,同时逗逗他不让他那么快睡着,拍好嗝后把他放到床上做抚触。洗澡则一般安排在晚上先生在家时,趁宝宝睡醒后换完尿布立即洗澡,然后再喂奶拍嗝哄睡。
早产儿需要补充 维生素A和维生素D ,尤其是维生素D,在出生后的头三个月要加量服用。因为早产儿出生后需要追赶生长,身体发育需要比足月儿更多的钙,而钙的吸收和利用需要充足的维生素D。齐齐当时除了吃维生素AD制剂,还另外单独吃一款维生素D。直到矫正月龄3个月后做了微量元素检测,才开始只吃维生素AD制剂。
早产儿出生时肠道功能还未发育完善,因此需要补充 益生菌 ,调节正常肠道菌群生长,改善便秘。一般是加到奶里喂给宝宝。
此外,早产儿还容易有缺铁性贫血,因此出生后要及时补充 铁元素 。补充的量需根据宝宝的体重及时做调整。不过,铁剂的味道很不好,齐齐当时吃到矫正两个多月的时候就很难喂进去了。后来抽血化验,只是轻微的贫血(因为我有地贫,所以可能他也有),医生就建议再大点靠辅食来补铁,于是就没有再添加铁剂。
早产儿出院时医生会告知复查的相关事项。如果出院时没有达到预产期,一般会要求预产期时复查。复查的内容主要是生长发育评估,包括身高、体重和头围,以及其他一些诸如肌张力等相关的项目。对早产儿来说,复查是非常重要的。毕竟不是每位妈妈都是儿科医生,通过定期随访和医生的专业评估,能够及时发现早产儿在发育过程中出现的异常信号,如肌张力或姿势一场等,并能根据宝宝的具体情况给出针对性的指导意见和训练方法。
齐齐出院后到矫正1月龄前,是半个月复查一次;矫正1月龄到3月龄期间是一个月复查一次;矫正3月龄后则是两个月复查一次。每次复查医生会问齐齐的喂养和护理情况,包括每天吃几次奶每次多少毫升(瓶喂时),大小便如何,睡眠如何,有没有特殊的情况。另外,还会检查齐齐的体格发育、肌张力和神经运动情况,比如追视、听声辩方向、基础反射等,同时会根据齐齐的具体情况给出一些喂养和早教建议,比如是否需要增加奶量、在家如何锻炼大运动和精细运动等。
早产儿由于出生早,视网膜的血管还没发育成熟,很容易发生视网膜病变。这种眼底的病变发现以后,外观上看不出来,但后果却是十分严重,若是发现不及时,治疗晚了,就会造成永久性损伤,甚至失明。所以需要定期去医院复查眼底。
齐齐在达到矫正月龄后就开始每半个月去检查一次眼底,直到医生告知视网膜已完全发育成熟。这个眼底筛查每次都要耗费整整一个上午,光是滴散瞳的眼药水就要滴五六次。之后,就是等他四岁幼儿园入园时再做视力测试就可以了。
此外,早产儿很容易发生脑积水,因此每次复查时的头围数据很重要。齐齐出院时做过一次头部核磁共振,一切正常。在矫正1月龄后每次复查都显示头围增长很快,医生建议做头部B超,报告显示左侧脑室有轻微增宽,但医生并未建议手术,而是说需要动态观察,观察了两个月后,头围增长逐渐减缓,我们才放下心来。可能他就是个大头宝宝吧。^_^
我想,每个早产的宝宝都是因为迫不及待想要见到妈妈吧,所以才那么着急要来到人间。他们都是妈妈的天使。虽然照顾早产儿很辛苦,但每见证一次他的成长和变化,都让我感受到生命的伟大和奇妙。
如今,我家齐齐早不是刚出生时那个比猫咪还小的崽崽啦。爱笑的他可是给了我很大的勇气和力量呢。如果你家宝宝也是早产儿,不要自责,不要悲伤,相信你的宝宝,也相信你自己。加油~
欢迎留言评论交流~谢谢阅读!
真实案例?
早产女孩发育迟滞
来自浙江金华的梁姓母亲近日频繁携女往返上海求医问药,原来梁妈妈的女儿豆豆 年近7岁,身高仅有118厘米 。路途颠簸,行程密集,梁妈妈的面色有些憔悴,但问及女儿的病情,她又变得焦急起来……
由于 女儿出生时的身高只有40厘米,体重刚到3斤 ,而正常婴儿的出生身高在50厘米左右。这足足相差的10厘米如同一道创疤,在梁妈妈的心口挥之不去。在39岁的年纪早产下女儿实属不易,毫无疑问属于“高龄产妇”的梁妈妈在女儿降临这个世界之初就殚尽了心血。
梁妈妈讲述豆豆 从小个子就矮同龄孩子半头 。总想通补营养让孩子赶紧追上同龄人,只要豆豆肯吃,即便是零食小点,孩子能多吃一些,梁妈妈便尽量满足。然而, 身高落下的差距,豆豆一直都没追上 。
“她爸爸165,我158,我们不奢求孩子以后能高人一头,只希望医生能让她健健康康的长到正常身高。”
这份看似合理的愿望实际上要实现起来并不容易。早产的梁母女儿先天身高不足, 骨龄片显示豆豆的骨骼年龄在5.7岁 ,根据身高百分位图表显示 已明显落后于儿童平均身高区间,属于矮小 。
目前能够有专业人士专门帮助早产儿实现身高追赶的专业机构少之又少。豆豆的妈妈带着豆豆已经走了不少家医院,但是都没能提供有效的帮助。
“不论结果如何,能多长1厘米也是对她的恩赐”
梁妈妈的肺腑之言着实令人感动。
专家解读
健高儿科的李辉主任解释道,虽然现在已经超过了治疗的最佳时期,但是经过合理的干预方案制定并严格执行后,豆豆依旧有很大希望长到接近成年女性的平均身高(160厘米)。
实际上,发育迟缓的儿童通过后天干预实现身高追赶并达到父母的遗传身高并非遥不可及,需要的是家长和孩子的共同努力和科学的身高管理办法。
科普知识
近一半低体重早产儿发育迟缓
北卡罗来纳州大学的儿科副教授MiaDoron表示,只有一部分早产儿在生命的头一年体重和身高都可以长成正常值。而另一部分早产儿,如果不经过干预的话,各方面的身体指数永远无法达到正常值,哪怕在长大后身体的指数也都会低于平均值。许多早产儿哪怕日后体重逐渐趋向正常值,身高也有可能会矮于同龄人。
“多吃点就能追上同龄人”的观点是错的!
专家强调,不要因为想让宝宝长高或增重,就鼓励孩子吃很多。确保孩子摄入足够的营养,早产儿很容易出现喂养问题,所以 有任何问题都要及时和医生沟通 。
强迫孩子吃自己不想吃的东西是一种不健康的饮食习惯 ,甚至会导致健康问题,比如肥胖、糖尿病、心脏病等。
早产儿更加应该进行身高管理 ?越早越好
如果早产儿没能在3年内实现升高成功追赶的话,那成年后能变高的几率微乎其微。
对于早产的孩子,家长更加应该定时规律地关注孩子的生长发育情况,如果偏矮,则应该 尽早进行身高干预 ,并且干预的年龄越早则效果越好。在专业人士的帮助下,身高体重都会趋向正常值,尽量减少因为早产而个孩子将来带来的不利影响。
参考文献:
[1]郭明明 庄思齐 李易娟,早产儿宫外生长发育迟缓及相关因素分析,《中国妇幼保健》, 2010, 45(12):1644-1647
—— ?健高儿科——
打败一切长高阻碍
十余位长高专家
内分泌、中医、运动、营养、睡眠全覆盖
一站式解决所有问题,家长不必再奔波排队
找出一切阻碍孩子长高的“长高反派”
把与长高相关的一切方法科学梳理
最全面的长高方案,和最前沿的长高技术
尽在健高儿科
▼
第一阶段“转变期”
1、时间:
生后7天以内。
2、原因:
这一阶段的管理目标是维持营养和代谢的平衡。
第二阶段“稳定-生长期”1、时间:
临牀状况平稳至出院。
2、原因:
这一阶段的管理目标是达到宫内体重增长速率平均15g/(kg·d)。
第三阶段“出院后时期”1、时间:
出院至1岁。
2、原因:
这一阶段的管理目标是达到理想的追赶性生长。
追赶注意事项
1、正确评估:
父母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通过矫正月龄(实际月龄减去早产月份,如早2个月出生则减2),用头围、体重、身长三项指标,及时衡量宝宝的发育速度是否合适。
刚出院时,最好一两周就要复查一次;若宝宝生长稳定,出生2个月后,可改为一两个月复查一次。矫正月龄达6个月时,要加入对行为发育的评估,看看宝宝对外界 *** ,如声音、移动物体是否有反应;10个月时,检查其爬行和运动协调能力,预防脑瘫。1岁后,每3个月复查一次,主要观察语言发育和运动发育;2岁后可每半年复查一次。
2、科学喂养:
对胎龄小、体重低的早产儿来说,纯母乳喂养可能无法满足营养需求。因此,在耐受母乳喂养后,最好添加含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的母乳强化剂,可以将其加入母乳中,调和后喂给孩子。
矫正月龄到4个月时,可以给宝宝添加米糊等碳水化合物,这有助于增强饱腹感,睡得安稳。矫正月龄达五六个月时,可以加蛋黄、肝泥等。需要提醒的是,纯吃母乳容易出现生理性贫血,要注意适当补充一些肝泥、肉泥等,严重时补充铁剂。
3、合理看护:
早产儿体温调节较困难,看护时要特别注意温度调节,室内温度最好保持在24℃—28℃,每4—6小时测一次体温,保持体温恒定在36℃—37℃。若宝宝体重低于2500克时,不要洗澡,可以每2—3天用食用油擦擦脖子、腋下、大腿根部等皱褶处。
此外,运动干预能促进早产儿的正常发育。在出生后,可以让宝宝多练习俯卧,训练擡头;校正月龄达4个月时,可以练习翻身、坐;校正月龄达6个月,训练爬行;12个月时,开始学习站立。
相关文章
[早产儿如何追赶体重]
[早产儿体重下降正常吗]
[早产儿体重下降的原因]
母乳和母乳强化剂强强联合
1、适用:
这个方案适合出生时胎龄低于34周、体重在2000克以下、宫外发育迟缓、体重增长不理想的早产宝宝,或者是不能直接吮吸母乳的早产宝宝。
2、建议:
妈妈最好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按照一定比例在母乳中加入母乳强化剂,然后用勺子或滴管喂给宝宝。
配方奶和母 *** 替喂养1、适用:
如果宝妈买不到母乳强化剂,也可以考虑第二种方案。
2、建议:
这种方案下,不管妈妈母乳充足与否,只要宝宝的体重和身高增长不理想或者没有出现正常的追赶性成长,妈妈就可以采取配方奶粉和母乳混合、交替喂养的方式喂养宝宝。
早产儿奶粉加足月宝宝奶粉1、适用:
这种方案适合妈妈产后奶水不足、无法母乳喂养或者宝宝不适宜吃母乳的情况。
2、建议:
宝宝出生后,先根据医生建议选择合适的早产儿专用奶粉,强化宝宝身体,补充营养。喂养一段时间以后,再给宝宝选择足月宝宝食用的配方奶粉,帮助追赶发育,提高身体免疫力。
追赶注意事项
1、注意保暖:
因为早产儿的抵抗力比较低下,所以会更容易受到细菌侵袭生病。妈妈平时要注意给孩子做好保暖和卫生工作,避免不必要状况伤害宝宝身体健康。
2、注意科学喂养:
早产儿在生下来一年左右的时间内是发育的关键时期,早产儿如果子一年左右的时间内无法追上足月儿,那么就会比较麻烦。其实早产儿需要得到更加科学细致的喂养才能够追上足月儿的身高。
相关文章
[早产儿追赶期为多久]
[早产儿如何追赶体重]
[早产儿体重下降正常吗]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