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症状是发热、咳嗽、气短,有的不典型,有的不发热;有些低烧,没有咳嗽和气短;有些肺炎开始时有发烧和咳嗽,但呼吸仍然稳定,肺炎的一些肺外症状很明显,而另一些则与其他系统的并发症相结合,个体差异非常大,如果是肺炎,建议采取积极的抗炎治疗,不要延误病情。
宝宝在出生后由于身体比较娇弱很容易就会出现一些疾病新生儿肺透明膜就是其中的一种,肺对人体是非常重要的,通常呼吸都是会通过肺来解决,那么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护理诊断是什么?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护理诊断?新生儿肺透明膜病又称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多见于早产儿,因肺表面活性物质不足导致进行性肺不张。其病理特征为肺泡壁至终末细支气管壁上附有嗜伊红透明膜。1.肺表面活性物质治。早期给药是治疗成败的关键,一旦出现呼吸困难、呻吟,立即给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用量:一般每次100-200毫克/公斤。2.持续气道正压呼吸(CPAP),CPAP能使肺泡在呼气末保持正压,防止起泡萎陷,并有助于萎陷的气泡重新张开。如持续气道正压呼吸使用后仍出现反复呼吸暂停、二氧化碳分压增高、氧分压下降,应改用机械通气。
1、氧疗护理:①持续正压呼吸(CPAP)给氧:早期可用呼吸机CPAP吸氧(鼻塞接呼吸机行CPAP通气)或用简易鼻塞法;②气管插管给氧,如使用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2、气管内滴入表面活性物质头稍后仰,使气道伸直,吸净气道分泌物。抽取药液,用胃管从气管中滴入,然后用复苏囊加压给氧,使药液迅速弥散。用药后4-6H内禁止气道内吸引。3、保暖室内温度应维持在24℃-26℃,肤温在36.5℃-37.5℃,以降低机体耗氧;相对湿度在55%-65%,减少体内水分丢失。
4、饮食护理根据患儿的每日所需热卡计算奶量,保证机体营养所需。不能吸乳吞咽者可用管饲法或静脉高营养液医|学教育网整理。5、严密观察病情随时掌握病情变化,监测呼吸、心率、体温、神志、精神状态等情况,观察呼吸困难及发绀的程度。6、定期对病人进行评估。使用心电监护仪监护,认真做好护理记录,与医生密切联系、配合处理。7、做好消毒隔离注意无菌操作,预防感染。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又称新生儿肺透明膜病(HMD),由于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缺乏,而引起的进行性呼吸困难为主要临床表现,病理见嗜伊红透明膜和肺不张为特征1,可并发新生儿颅内出血、肺炎等,是引起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多见于早产儿,发生在出生后4~6小时。如何降低肺透明膜病的死亡率,及早诊断、及早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和精心的护理至关重要。
什么是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新生儿肺透明膜病又称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是由于肺表面活性物质缺乏而导致。以生后不久出现呼吸窘迫,并呈进行性加重为特点的临床综合征,多见于早产儿。胎龄越小,发病率越高。主要的临床表现为生后6小时内出现呼吸窘迫,呼吸急促,每分钟大于60次。鼻翼煽动、吸气性三凹征、口唇发绀,严重时表现为呼吸浅表、呼吸节律不整、呼吸暂停以及四肢松弛。多数情况下,肺透明膜病通常于生后第2、3天病情严重,72小时后病情明显好转。机械通气和补充肺表面活性物质,是治疗本病的重要手段。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指新生儿出生后不久即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和呼吸衰竭等症状,主要是由于缺乏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所引起,导致肺泡进行性萎陷,患儿于生后4~12小时内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呻吟、发绀、吸气三凹征,严重者发生呼吸衰竭。发病率与胎龄有关,胎龄越小,发病率越高,体重越轻病死率越高。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治疗策略应该尽可能使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或鼻腔通气,尽量避免机械通气;为使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获得最佳预后,必须给予良好的支持性治疗,包括维持正常的体温、恰当的体液疗法、良好的营养支持、处理动脉导管开放,以及循环支持维持适当的组织灌注。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又称为是新生儿呼吸紧迫综合征,多发生于早产儿,是由于缺乏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所引起的。临床上表现为出生后不久即出现进行性的呼吸困难和呼吸衰竭的症状。这种状况一般常见于早产儿,胎龄越小发病率越高,发病机制主要是由于缺乏了肺泡表面活性物质而引起的,表面活性物质中糖和蛋白质含量减少,在胎龄20到24周时候出现35周迅速增加。如果胎儿缺乏了肺泡表面的活性物质,就会引起肺的透明膜,所以叫做肺透明膜病。
新生儿娩出后如果出现呼吸频次加快(大于六十次/分),需要送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进行监护,并选用氨苄西林或头孢噻肟等抗生素进行治疗三到五天,然后根据痰培养/血培养的结果调整抗生素。当孩子存在衣原体、支原体感染时,可以选用红霉素、阿奇霉素进行治疗。病毒感染者根据感染的病毒选用药物,如感染巨细胞病毒,需要使用更昔洛韦;疱疹病毒需要使用阿昔洛韦。治疗过程中对孩子常规进行心肺监护,监测血压、血糖,记录二十四小时出入量是很有必要的。如果孩子不能主动摄食,需要通过静脉营养补充能量。如果孩子出现呼吸困难,必要时给予气管插管进行机械通气。总之,新生儿肺炎需要引起宝爸、宝妈们的高度重视,需要及时进行救治。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