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4个月后的宝宝可以独立进食以后就可以吃了,每天建议1~ 2克,燕窝营养成份丰富,而且温和适中,特别适合成长发育期的儿童食用。宝宝刚开始进食,不能迟太多的量,容易造成依赖性,燕窝可以给儿童补充钙、磷、铁、钠、钾等微量元素,如果宝宝有感冒,发烧的时候,建议不要吃,宝宝用药期间也不能吃。
医学专家的回答是四个月以上的小孩子都可以吃燕窝,而且很有必要。新生儿肠胃消化功能正在发育,不能直接食用大部分食品。而4个月后,虽然仍不能直接食用肉类等大部分食品,但已经可以直接食用炖煮好的燕窝了。如果这个阶段营养摄入不足,就会影响脑的发育。在此之前专家建议产妇食用燕窝,通过乳汁将燕窝的营养被宝宝吸收。脑神经细胞、神经胶质的发育、更新及正常功能的维持,均需要足够的营养物质。而营养物质只能通过饮食来供给。蛋白质是脑细胞的主要成分之一,在脑神经的兴奋与抑制方面起重要作用。而燕窝的优质蛋白质含量平均高达57%,很适合青少年吸收。对于身体较虚弱的小孩子:适当进食燕窝有利于提高身体抵抗力。燕窝中不仅含有活性蛋白,易于人体吸收,还有丰富的氨基酸和对人有益的微量元素,对于正长身体的儿童很有帮助。对于进入学习阶段的青少年:孩子面临中考或高考,特别耗费脑力。而燕窝含有一种叫“燕窝酸”的成分,能作用于脑部,益脑功效显著。
燕窝是食品,燕窝在我们马来西亚原产地8个月以上的婴儿就在麦糊中加入燕窝喂养,燕窝是食品,对增强免疫力和抗流感有一定的作用,男女老少皆宜。小孩吃燕窝按年龄计算,6岁以下每次1克干燕窝,泡发后约8-12克,12岁以下每次2克,12岁以上3克,可以和成人一样的份量就可以供给身体所需营养。很多人会问,吃多了怎么办,其实燕窝是食物,所以吃多了身体吸收够了,其余的只是满足口欲和浪费。 根据现代医学研究显示燕窝中含有: I.唾液酸唾液酸(SA),学名叫作“N-乙酰基神经氨酸”,是一种天然存在的碳水化合物。可以阻止病菌入侵,预防感冒,咳嗽等呼吸系统疾病。 II.表皮生长因子(EGF),可刺激多种细胞的增殖,主要是表皮细胞、内皮细胞。对于角膜损伤、烧烫伤及手术等创面的修复和愈合有很好的疗效。在美容方面它能调节细胞生长和分化,滋嫩皮肤,预防色斑,增强皮肤的修复促进伤口愈合,延缓衰老。 III.集落刺激因子(CSF),对免疫系统有调节作用,重组人体细胞。 燕窝是营养补充品,含有许多日常食物中所没有的营养。很多人会说有效或没效果的说法,其实营养食品就如同人们饿了要吃3餐一样,补充营养食品要看到效果必须长期定时耐心食用
小宝宝在满4个月以后就可以吃燕窝了,而且每次只能吃一点点一般是2克左右就可以了。燕窝中含有一种高达10%的生物活性成分—唾液酸(又叫“神经氨酸”,可促进大脑神经细胞的信息传递速度)。唾液酸是婴幼儿早期大脑发育及免疫体系完善所必须的一种成分,对于提高青少年儿童的记忆力和智力有很大的帮助。
?4个月以上的宝宝可以吃
不满4月的新生儿不能直接吸收燕窝营养,4月以后就可以食用,炖的时间稍长一点的燕窝粥孩子吃了可增加体质和食欲,促进身体和智力的生长发育。
?感冒期间不宜食用
感冒期间如果有发热等症状时,最好将燕窝等补品暂停,以免影响感冒外邪的疏散驱除。等急性疾病高峰期过后、感冒好了以后,再进行燕窝等食补调理,增强人体抵抗力和免疫力,以后就会少得表邪--感冒了。如仅有咳嗽症状,没有感冒其他症状就可以吃。
?对蛋白质过敏者慎用
对蛋白质食品有过敏反应的过敏体质者, 可以每次1克干燕窝、隔天一次。如无过敏症状可调整到2-3克/天/次。
理论上是半岁就可以吃了,一般的吃法是把炖燕窝的稠汤用汤勺喂给他,但有几个问题请自己把握一下:
一、燕窝的甜度。给宝宝的燕窝不宜放太多的糖,尽管冰糖是化痰的,但孩子的身体属于阳性,没痰可化,反而会增加湿热,建议少放糖,一点点就可以了;
二、具体的时间把握。尽管我们无法很清楚的了解燕窝的功效机制,但燕窝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这是很明确的,一定要确保宝宝大量添加辅食后再给他燕窝,因为燕窝属于优质蛋白,我一直担心会不会存在一个优先吸收的问题,就像用了头孢以后,青霉素等传统抗生素就没有效果一个道理(人体比我们想象的聪明!)
三、燕窝品质的选择问题。我们国内经常会出现“歪嘴和尚念正经”的陷阱,治病救人的医院民营部分95%以上都是没有医疗基本常识的唯利是图的南方某个乡的农民开的。同样,针对孕妇、婴幼儿以及老人的营养食品都是一些唯利是图的商人把持着,孩子的各项系统正在形成中,吃进去一些不该吃的东西,还不如干脆别吃。
如果你的经济条件许可,给孩子吃一些燕窝确实是很好的选择。这对增加他的免疫能力,尤其度过1~3岁这个和污染的空气、污染的水源、污染的食物抗争并适应的艰难过程(90%以上的儿童会频繁感冒、咽喉炎、扁桃体炎、腹泻、支气管炎、哮喘等)有很大的帮助。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