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儿科

新生儿败血症最常见的感染途径

时间: 阅读:9359
新生儿败血症最常见的感染途径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白敛

白敛

2025-08-17 16:51:40

新生儿败血症感染途径有产后感染,这个是最常见的途径,细菌可从皮肤、粘膜、呼吸道、消化道、侵入血循环造成严重的感染,脐部是最容易侵入的地方,应该保持脐部的卫生,避免感染。同时要保温,防止受寒受凉。建议您尽快到正规医院就诊,根据新生儿的病情,联合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

最新回答共有4条回答

  • 景天
    回复
    2024-05-14 05:05:05

  • 紫苏
    回复
    2024-05-14 05:05:05

    败血症不只是新生儿才会患上,营养不良、体弱的成人也会患上此病。当细菌通过皮肤或黏膜上的创口,或通过扁桃体炎、中耳炎等化脓性病灶侵入人体时,就会发生感染。由于新生儿免疫功能尚不成熟,抵抗力弱,一旦被感染更容易发生败血症。
    什么是新生儿败血症
    先让我们来看看导致败血症的常见细菌都有哪些:
    B 组链球菌(GBS)和革兰氏阴性肠道病原菌,它们是宝宝出生后最初几日内引发
    新生儿感染的最常见原因,占早期感染的70%。
    大肠杆菌,最常见的引起早发型新生儿败血症的是革兰氏阴性肠道菌。
    表皮葡萄球菌,它引起30% ~ 50% 的晚发型败血症病例。
    念珠球菌,在晚发型败血症中日渐成为重要的致病因子,在低出生体重儿中发病率为3% ~4%(在某些高危婴儿室中上升为10%,甚至更多)。
    那么,新生儿从哪些途径来感染这些细菌呢?最常见的是这样3 个途径:
    1、母亲
    妈妈怀孕时得了败血症,细菌通过胎盘感染给胎儿。
    如果妈妈患有妇科炎症,细菌会沿着产道上行进入羊膜腔,胎儿将可能被感染。
    不注意围产期保健而使胎膜早破,分娩时胎儿就会受到细菌感染。
    2、疾病
    胎儿吞下或吸入羊水而患上肺炎、胃肠炎、中耳炎等,可能发展成为败血症。
    出生之后护理不当造成脐部感染,因新生儿脐炎而引发败血症。
    3、外部
    产程中由于消毒不严、助产不当等原因,使细菌直接从皮肤、黏膜破损处进入血液中。
    护理人员之间的交叉感染和用具等其他物品的污染。
    冰箱、空调也是传播易导致败血症的细菌的地方。
    新生儿败血症如何防范
    防止胎膜早破
    进入孕8月,是妊娠晚期的开始。这个阶段胎儿生长迅速,子宫增大很明显,对任何外来刺激都非常敏感。如果这时过性生活,动作较猛或者用力稍大,就可以导致“胎膜早破”。
    一旦发生胎膜破裂,羊水就会大量地流出,使胎儿的生活环境发生变化而活动受到限制,子宫壁紧裹于胎体。
    如果在胎膜破裂之后没有及时处理,常常可以引起宫腔内感染,使胎儿在未出生之前就饱受了各种细菌的袭击。即使胎儿出生后存活,也由于有严重的感染存在,轻者可以给婴儿后天的发育及智力带来不良影响,重者危及生命。
    因此在孕晚期,夫妻间应尽可能停止性生活,以免发生意外。在临产前1个月,绝对禁止性生活。如果发现破水,要及时请医生处理。

  • 祝由师
    回复
    2024-05-14 04:04:55

    「导读」 生儿败血症是新生儿时期一种严重的感染性疾病。当病原体侵入新生儿血液中并且生长、繁殖、产生毒素而造成的全身性炎症反应。那么该病毒是通过什么途径进行传播的?它的症状有哪些?它能不能能治愈?妈网百科带你一起了解新生儿败血症。新生儿败血病是什么

    新生儿败血病又叫做新生儿脓毒血症,是新生儿时期一种严重的感染性疾病。由于新生儿免疫系统未成熟,免疫功能较差,细菌很容易进入血循环,并在其中生长繁殖、产生毒素,也因为病毒发生感染后很难局限而导致全身广泛炎性反应,病情进展较快。常见病原体为细菌,但也可为霉菌、病毒或原虫等其他病原体。

    新生儿败血病可以分为早发型和晚发型。早发型一般在出生后7天内起病,感染多发生于出生前或出生时,病原菌以大肠杆菌等G-杆菌为主,多系统受累、病情凶险、病死率高。晚发型在出生7天后起病,感染发生在出生时或出生后,病原体以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常见,常有脐炎、肺炎等局部感染病灶,病死率较早发型相对低。该病症早产婴儿中发病率更高。

    新生儿败血病的症状

    新生儿败血病的症状因病菌的种类、数量、毒力、小孩的抵抗能力不同而有差异。常见者有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大肠杆菌、脑膜炎双球菌、绿脓杆菌、变形杆菌、沙门菌属、克雷白菌属等引起的。近年来致病菌种已发生变化,由革兰阳性球菌引起的败血症有所下降,而革兰阴性杆菌、厌氧菌和真菌所致者逐年上升,这与血管插管、体内异物置人等医学新技术的开展和抗生素的过度应用有一定关系。

    新生儿败血症的早期临牀表现常不典型,早产儿尤其如此。表现为进奶量减少或拒乳,溢乳、嗜睡或烦躁不安、哭声低、发热或体温不升,也可表现为体温正常、反应低下、面色苍白或灰暗、神萎、体重不增等非特异性症状。具体症状如下:

    1、感染中毒症状。大多起病急骤,先是畏寒怕冷,然后突然高热,热型不定,弛张热或稽留热;体弱、重症营养不良和小婴儿可无发热,甚至体温低于正常。另外,四肢末梢厥冷,呼吸急促,心率加快,血压下降,婴幼儿还可出现黄疸。

    2、皮肤损伤。部分患儿可见各种皮肤损伤,以瘀点、瘀斑、猩红热样皮疹、尊麻疹样皮疹常见。脑膜炎双球菌败血症可见大小不等的瘀点或瘀斑;猩红热样皮疹常见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败血症。

    3、胃肠道症状。常有呕吐、腹泻、腹痛,甚至呕血、便血;严重者可出现中毒性肠麻痹或脱水、酸中毒。

    4、关节症状。部分患儿可有关节肿痛、活动障碍或关节腔积液,多见于大关节。

    5、肝脾肿大。以婴、幼儿多见,轻度或中度肿大;部分患儿可并发中毒性肝炎;金葡菌迁徙性损害引起肝脏脓肿时,肝脏压痛明显。

    6、其他症状。重症患儿常伴有心肌炎、心力衰竭、意识模糊、嗜睡、昏迷、少尿或无尿等实质器官受累症状。金黄色葡萄球菌败血症常见多处迁徙性病灶;革兰阴性菌败血症常并发休克和DIC。瘀点、瘀斑、脓液、脑脊液、胸腹水等亦可直接涂片、镜检找细菌。

    新生儿败血病严重吗

    严重。新生儿败血病是新生儿期一种严重的疾病,病死率很高。由于此病缺乏特殊的表现,早期诊断有一定困难。只要在分娩过程中,有胎膜早破、羊水混浊、恶臭,孕妇 分娩前有发热、感染史,产程长,产程中有不洁断脐史,以及脐部或皮肤感染、口腔外伤,应警惕患此病的可能。如果新生儿出现拒奶、或吃奶减少,反应差、哭声 低、面色发灰、苍白、皮肤黄疸加深、体重不增,以及体温波动等,应怀疑发生新生儿败血症。要及时抱往医院诊治。

    新生儿败血病能治好吗

    一旦发现新生儿患有败血病,应该立刻采取积极治疗,而且必须及时接受治疗,以免错过最佳治愈时间。相信在积极的治疗方法下,新生儿败血病是可以治好的。其中治疗方法如下:

    1、抗生素

    新生儿败血症在未获得血培养结果之前即要选用抗生素治疗,以后根据血培养结果及细菌药敏试验选用抗生素。通常联合应用一种青霉素类和一种氨基糖甙类抗生素作为初选药物。因为这二种抗生素的配伍具有较广泛的抗菌谱并能产生协同作用。在严重感染的病例可选用第三代头孢菌素和青霉素类联合应用。

    2、一般治疗

    注意保暖,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及补充热卡,及时纠正酸中毒及缺氧,局部感染灶如脐部及皮肤的处理等。

    3、对症治疗

    有抽痉时用镇静止痉药,有黄疸给于照蓝光治疗,有脑水肿及时给于降颅压处理。

    4、支持治疗

    少量多次输血或输血浆以增加机体的抵抗力。

    5、免疫疗法

    新生儿出生时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特别是低出生体重儿更明显,生后对各种抗原的 *** 反应不敏感,感染后更削弱了自身免疫力。因此免疫治疗可提高新生儿的免疫力,增强抗感染能力。

    (1)免疫球蛋白治疗。早产儿因免疫球蛋白水平低,生后极易发生低免疫球蛋白血症而致严重感染,败血症的发生率和病死率均较成熟新生儿为高,足月儿虽无明显的低免疫球蛋白血症,但也可因母体产生的免疫球蛋白缺乏某些特异性抗体如大肠杆菌、沙门菌抗体而不能控制这类感染。静脉用丙种球蛋白含有大量免疫球蛋白和特异型抗体,因此可用于败血症的辅助治疗。国内外资料推荐剂量:每次0.2~0.5g/kg每周1次共用4周。

    (2)白细胞的输入。重症败血症患儿,若血中中性粒细胞数降低而骨髓储备白细胞又不能补充粒细胞的缺乏时,输入从正常成人血液中分离出来的多形核白细胞,可增强白细胞对病菌的吞噬功能和杀菌活性,从而降低病死率。

    (3)交换输血。重症败血症患儿可通过换血除去血液中的细菌、毒素和酸性代谢产物;清除异常血凝物质,纠正异常血凝过程,供给大量新生儿所缺乏的抗体、补体以及吞噬细胞等,增强机体的抵抗力。交换输血主张用新鲜全血,换血量为160ml/kg,但要注意换血后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如电解质平衡紊乱、感染、移植性抗宿主反应等。换血疗法适应于经抗感生素治疗无效的重症新生儿败血症。

    新生儿败血病怎么预防

    新生儿败血症可发生在出生前、出生时和出生后。出生前的感染途径主要是通过胎盘传播感染;分娩过程中由产道细菌感染引起。

    出生后的感染是最常见的,其感染途径是细菌侵入皮肤、黏膜,如消化道、呼吸道、泌尿道,脐部等地方,而这些位置是最易受感染的部位。新生儿产时有呼吸抑制而经过复苏干预、羊膜破水时间过长(>24h),母亲有产时感染或发热,都应该多加注意。另外,男婴和低出身体重儿等相对容易获得感染,随出生体重的下降而发病率与病死率增高。所以,尽量避免皮肤粘膜受损;及时发现和处理感染病灶;各种诊疗操作应严格执行无菌要求;不滥用抗生素或肾上腺皮质激素。

    古语有云:防范于未然。所以要想宝宝身体健康,首先要了解疾病的来源,怎么预防才是恰当的,那么新生儿败血病如何预防?

    首先,孕妇女少到公共场所,避免感染。并且做好卫生期保健 对孕妇定期作产前检查,分娩过程中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对胎膜早破、宫内窒息或产程过长的新生儿应进行预防性治疗。对有感染与发热的母亲应用广谱、通过胎盘屏障的抗生素。对有窒息的新生儿的复苏尽量减少交叉感染的机会。然后,对高危儿加强监测,可能发生败血症的高危新生儿应严密监测。注意观察新生儿面色、吮奶、精神状况及体温变化。另外,出生后注意小儿皮肤护理,保持清洁,避免感染。还需要做好皮肤、黏膜护理,应特别注意保持口腔、皮肤、黏膜、脐部的清洁,避免感染或损伤。不要挑“马牙”,割“口腔脂肪垫”,不要用粗糙不洁的布巾擦洗新生儿口腔,以免损伤口腔黏膜。如有感染性病灶,应及时处理,并应用适量抗生素预防感染。

    新生儿败血病影响智力吗

    新生儿败血病如果不能及时、彻底地治疗,可能导致高胆红素血症,甚至核黄疸及化脓性脑膜炎发生,如发生以上症状的话均可影响小儿智力发育。因此,当小儿有皮肤脓疱疹、脐部发红化脓或臀部皮疹、破溃应到医院诊治。如果小儿吃奶减少、嗜睡、哭闹不安、黄疸加重,出现腹胀、腹泻等应住院彻底地抗感染治疗,有效制止病情发展。

abo血型不合引起的新生儿溶血症最常见于

新生儿胆道梗阻症状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