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性黄疸一般不会影响到孩子的智力的,可以通过药物积极的治疗好以后,完全能恢复到正常的。根据孩子的黄疸指数采取药物或者是照光来进行对症治疗。黄疸数值并不是很高的情况下,可以喝点葡萄糖水,口服茵陈口服液有去黄的作用;如果指数比较高,可以采取照光,同时暂停母乳。
?生理性黄疸
生理性黄疸是新生儿常见的现象,通常在出生后2-3天出现,7-10天自然消退。它对宝宝的食欲影响轻微,不会对宝宝的健康产生影响。
?病理性黄疸
如果黄疸在24小时内出现,或者持续时间过长、颜色过深、反复出现等异常情况,可能就是病理性黄疸,需要及时就医。病理性黄疸可能会影响宝宝的健康,需要引起家长的重视。
?母乳性黄疸
母乳性黄疸是生理性黄疸的一种,虽然黄疸指数可能较高,但宝宝的其他方面如生长发育、智力状况等都与健康婴儿无异。持续母乳喂养的情况下,黄疸通常会在4-11周内自行消退。如果暂停母乳喂养,黄疸大多会在2-4天内迅速减轻并最终消失。对于母乳性黄疸,重要的是保持观察和正常的母乳喂养,如有疑虑及时咨询医生。
视丘下核、苍白球等神经核被黄染的情况下,黄疸会造成智力低下与视障、听障。
因为成年人的血脑屏障完善,智力成熟,所以不会影响成年人的智力。但对于新生儿来说,如果黄疸明显,可能会引起胆红素脑病,对中枢神经系统造成严重影响,引起智力下降,甚至造成不可逆的损害,对视力、听力、运动等方面都会产生不小的影响。目前认为,当间接胆红素浓度超过一定水平时,如临界值307-342μmol/L,可能引起胆红素脑病和智力下降。
对于早产儿来说,即使间接胆红素没有达到水平,也可能由于发育更不完善而发生胆红素脑病。因此,对于病理性黄疸的新生儿,一旦病因明确,就要给予积极合理的治疗,控制黄疸症状和胆红素水平,避免胆红素脑病的发生。生理性黄疸和母乳性黄疸都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前者会逐渐消退,后者在停止哺乳后会恢复正常,不会引起胆红素脑病或智力下降。临床上对于容易引起脑损伤的具体胆红素值没有明确的结论,因为个体差异很大。但总的来说,如果孩子的胆红素值大于20mg/dL,孩子就容易出现脑损伤。
黄疸引起的胆红素脑病脑瘫多见于不随意运动,主要表现为运动迟缓、智力低下和肌张力改变。发育迟缓一般表现为6个月大时,头部还不稳定,双手主动抓东西的意识极差,在拇指互锁的位置双手握拳。智力低下表现在6个月大的时候,人还不会笑,表情呆滞,认不出亲戚朋友。肌张力的变化主要表现为睡眠安静状态下肌张力低,紧张状态下肌张力高。以上就是对什么情况下,黄疸会造成智力低下与视障、听障这个问题的解答。
宝宝黄疸指数偏高,对于新手父母来说是个让人担忧的问题。本文将介绍黄疸的三种类型及其影响,帮助家长更好地了解宝宝的健康状况。
?生理性黄疸
生理性黄疸是正常现象,一般两三天出现,两周左右消失,不太会影响宝宝的发育。如果黄疸退得比较慢,宝妈可以尝试让宝宝多晒太阳,但要保护好宝宝的眼睛,避免阳光直射。
?母乳性黄疸
母乳性黄疸通常在宝宝出生两周后开始明显,持续一个月左右。宝宝精神状态好,食欲不受影响,也不会影响大脑发育,家长无需过度紧张。
?溶血性黄疸
溶血性黄疸则比较严重,属于病理性黄疸。宝宝出生后24小时内可能出现明显的面部发黄、啼哭不止、无法顺利喂奶等现象。这种类型的黄疸可能损害宝宝的神经系统,影响智力发育,甚至可能导致死亡。因此,家长需要特别警惕。
?奶水不足的处理
对于奶水不足或没有奶水的宝妈,建议提前准备奶粉和奶瓶,以确保宝宝每日的奶水摄入量。
????及时咨询医生
如果发现宝宝黄疸指数偏高,建议及时咨询医生并采取相应措施,避免造成不必要的风险和后果。
长时间存在的黄疸,可能会对孩子的脑组织造成损伤,影响到孩子的智力发育。
1、宝宝满月时,如果黄疸仍没有消退,可能是病理性黄疸,要及时去医院,抽血化验黄疸值,判当前黄疸值水平。
2、根据检测结果确定黄疸值是否减退,如果黄疸值未见明显降低,甚至有增高的现象,应该尽快住院接受治疗。
3、要进一步检查,判断造成黄疸的主要原因,并做有针对性治疗。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