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儿科

母乳性黄疸可以不停母乳吗

时间: 阅读:6614
母乳性黄疸可以不停母乳吗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金樱子

金樱子

2025-09-17 21:52:13

新生儿检查得了母乳性的黄疸,全身都发黄,黄疸指数比较高的情况下需要停止母乳,每个孩子的情况不一样,有的孩子有可能不是母乳性的黄疸。检查确定是母乳性的黄疸,就不要吃母乳了,如果黄疸指数比较高,可以配合用点降黄疸的药物,多喝点水。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匿名用户
    回复
    2024-05-14 12:12:30

    母乳喂养虽好,但宝宝出现皮肤偏黄和眼白发黄的情况并不少见,这就是母乳性黄疸。面对这样的状况,新手妈妈们难免会感到焦虑。那么,如何应对母乳性黄疸呢
    ?就医检查
    如果母乳性黄疸持续了2-3周仍未消退,建议带宝宝去医院接受检查。在这期间,可以暂停母乳喂养3天,改用人工喂养,这样能更准确地测量宝宝血液中的胆红素含量。如果胆红素确实有所减少,那引发黄疸的原因很可能就是母乳。这时,完全可以继续母乳喂养,无需因黄疸而停止。
    ?增加喂养次数
    对于早发型母乳黄疸,主要原因是宝宝摄入母乳量不足。为解决这个问题,应增加喂养次数,确保宝宝摄入足够的母乳。同时,妈妈也需要学习正确的哺乳姿势和技巧,这样能促进宝宝排便,加快胆红素的排出。
    ?暂停母乳喂养
    暂停母乳喂养期间,要用吸奶器将母乳吸出,这样能维持乳汁的正常分泌。一旦确认是母乳性黄疸,可以继续母乳喂养。通常随着宝宝月龄的增长,母乳性黄疸会逐渐消退,对宝宝的生长发育不会产生影响。
    ?补充肠道菌群
    为了改善母乳性黄疸,可以给宝宝补充肠道内的正常菌群,促进其肠蠕动,加速胆红素的排出。这样能有效治疗宝宝的母乳性黄疸。
    ?黄疸消退时间
    一般来说,随着宝宝自身能生成促进胆红素代谢的酶,母乳性黄疸会在出生后的三个月左右逐渐消失。如果三个月后或超过这个时间宝宝的黄疸仍未消退,应带宝宝去看儿科医生,并遵循医嘱进行治疗。此外,确保宝宝摄入足够的水分、增加母乳喂养的频率等也有助于缓解黄疸症状。

  • 南絮
    回复
    2024-05-14 12:12:30

    黄疸是新生儿中常见的问题,但其原因多种多样。其中,母乳性黄疸是一种特殊的黄疸,让许多妈妈在了解成因后对继续母乳喂养产生疑虑。那么,母乳性黄疸的宝宝还能继续吃母乳吗?
    ?黄疸的类型
    新生儿黄疸的类型有生理性黄疸、病理性黄疸和母乳性黄疸。生理性黄疸是大多数新生儿都会经历的正常现象,通常不会影响母乳喂养。而病理性黄疸需要及时治疗,如蓝光照射或换血疗法,以降低宝宝的胆红素水平并促进黄疸消退。
    ?暂停母乳喂养
    当宝宝被诊断为母乳性黄疸时,应暂停母乳喂养。但请放心,即使母乳性黄疸,也有治疗方法,治愈后几天就可以恢复母乳喂养。
    ?观察黄疸的严重程度
    观察黄疸的严重程度也是判断宝宝健康状况的重要依据。对于生理性黄疸,保持充足的水分和适当的阳光照射是有效的应对方法。
    ?继续母乳喂养
    生理性黄疸和一般病理性黄疸的宝宝可以继续吃母乳,而母乳性黄疸的宝宝则需要暂停母乳喂养。母乳喂养有助于宝宝的健康成长,但在黄疸的情况下,需要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调整。

  • 景天
    回复
    2024-05-14 12:12:30

    黄胆症在大多数出生后的婴儿身上会出现,而且新生儿的黄疸有一部分是生理性黄疸的原因。有人认为生理性黄疸的宝宝吃母乳还会加重黄疸症状,那么究竟婴儿黄疸可以吃母乳喂养吗
    ?生理性黄疸
    大多数的生理性黄疸以及病理性黄疸,都是不需要暂停母乳喂养,而且生理性黄疸比较轻微,仅有皮肤和眼睛部位的轻微发黄现象。且多数婴儿在生理和性黄疸期间,并无身体其他异常表现,每天依然会能吃能睡,挺精神活泼,这时不用停止母乳喂养。
    ?病理性黄疸
    而病理性黄疸是因为某些疾病而引发的黄疸症。这种黄疸的引起疾病常见于新生儿的胆道闭锁,新生儿溶血症,肝炎或有败血症等一些遗传性疾病,病情较重会造成较为严重的病理性黄疸,此黄疸症状也是需要坚持母乳喂养为好。
    ?母乳性黄疸
    而有极少数的宝宝会出现母乳性黄疸,这种情况是因为母乳中的一种酶活性较高,造成婴儿的胆红素在肠道中吸收增加过多而引起。这种母乳性黄疸会因为喂奶而缓慢的加重,所以对于这种母乳性黄疸是需要停止母乳喂养3天的时间。
    ?停奶黄疸症减轻
    如果停奶黄疸症减轻,则可以确定是由于母乳性所引起的黄疸症。而母乳性黄疸的治疗要遵医嘱的治疗方案进行,毕竟婴儿期的宝宝身体较弱,抵抗力低,在疾病调理上都需要遵循专业医师的指导建议为好。

  • 离亭燕
    回复
    2024-05-14 11:11:20

    母乳性黄疸是指有的全部由母乳喂养的新生儿在母乳中葡萄糖醛酸苷酶的作用下使小肠中重复吸收胆红素引起的黄疸。
    ?临床表现
    一般在生后4~5天出现,逐渐加重、升高的胆红素可持续10天左右,然后逐渐减轻,3~12周恢复正常。新生儿一般情况良好、吃奶佳、生长发育正常。
    ?喂养方法
    当明确为母乳性黄疸后,不需要赞停母乳,可少量多餐喂养,按顺时针方向行腹部按摩以增加肠蠕动,促进胆红素从大便中排出,有助于退黄。
    ?暂停母乳喂养
    只有当胆红素水平超过15mg/dl时可暂停母乳喂养观察,如明显下降,确定为母乳性黄疸,仍可母乳喂养,母乳性黄疸不会对宝宝健康有影响。
    ????母乳喂养维持
    暂停母乳的时间里,妈妈应该每天至少8次将母乳挤出,以维持泌乳量。

新生儿多病筛查查什么

新生儿听性脑干反应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