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儿科

新生儿小肠结肠炎

时间: 阅读:10159
新生儿小肠结肠炎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溪黄草

溪黄草

2025-09-18 08:02:27

新生儿小肠结肠炎可能是因为最近这段时间喂养不当以后慢慢形成的,容易出现一些腹痛腹泻的症状,治疗上可以选择服用一些调理肠胃的药物,具体用药谨遵医嘱。平时要注意饮食规律,可以选择少量多餐喂养,同时也可以带孩子到医院做一下小儿推拿治疗。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泠青沼
    回复
    2024-05-14 13:13:49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是以腹胀、呕吐、便血及休克为主要临床表现。目前认为肠壁缺血,高渗饮食及细菌感染是发病的主要因素。早产儿及低体重儿由于生理功能不成熟,肠道粘膜抗体缺乏故发病率高。

    1.此病早产儿、窒息儿、低体重儿多见。

    2.临床表现:

    (1)常见于生后两周内发病。腹胀、呕吐、便血为主要表现。病初即腹胀、呕吐、吐物含胆汁或咖啡样物,继之腹泻水样便、血便。重者发生肠穿孔、腹膜炎。

    (2)神志萎靡、体温不升,皮肤发花,酸中毒、休克、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症。

    3.X线检查:小肠极度充气扩张,位置固定不变,伴液平有助诊断。典型表现为肠壁水肿、增厚、肠壁积气、穿孔病例可见膈下游离气体。

    4.治疗和护理注意以下几点:

    (1)禁食:直至腹胀消失,肠鸣音恢复、大便隐血试验阴性。开始进食时先试喂5%葡萄糖水,而后改母乳或稀释配方奶,逐渐加量及增到正常浓度,并密切观察有无呕吐,腹胀及大便隐血试验情况。

    (2)禁食期间需静脉补充足够营养物质、水、电解质、保证提供能量,每日251~334千焦/公斤,营养物质可给葡萄糖液,浓度不超过13%,复方氨基酸每日每公斤体重2~2.5克,脂肪乳剂每日每公斤体重2克,再加维生素C的混合液。维持量液体,早产儿每日每公斤体重150毫升,足月儿每日每公斤体重120毫升。电解质按生理需要量或按血生化测定调整,进食后逐渐减少静脉营养。

    (3)定期监测酸中毒并及时纠酸。

    (4)全身及局部肠道内应用抗生素,主要针对革兰阴性细菌药物,如甲硝唑每日每公斤体重5毫克,氨苄西林每日每公斤体重50~100毫克。

    (5)有肠梗阻、肠穿孔等需外科治疗。

  • 蓦山溪
    回复
    2024-05-14 13:13:49

    NEC在医学上指的是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是一种严重的肠道疾病,主要发生在早产儿和体重较低的新生儿。

    以下是关于NEC的详细解释:

    I.NEC的定义:

    NEC是一种炎症性肠道疾病,主要影响新生儿的小肠和结肠。该疾病的特点是肠道组织发生坏死和破裂,导致肠道穿孔和感染的风险增加。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是最容易受到NEC影响的人群。

    II.发病原因:

    免疫系统未发育完全:由于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的免疫系统未能完全发育,使得他们更容易受到感染和肠道炎症的影响。

    肠道菌群失衡:肠道菌群的紊乱可能是NEC发生的一个重要因素。正常情况下,肠道内有益细菌起到保护肠道黏膜的作用,但在NEC患者中,坏死组织和细菌的过度增殖可能导致病情恶化。

    长时间静脉营养:NEC患者中,由于先天性肠功能不全或需要长时间静脉营养,肠道缺乏运动和营养摄入,进一步增加了患病风险。

    III.症状和诊断:

    食欲不振和呕吐、腹部肿胀和酸痛、黄疸或血便、呼吸困难和心率异常等

    IV.治疗和预防:

    早期诊断和积极治疗:早期诊断对于NEC的治疗至关重要。医生通常会进行临床评估,配合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来进行诊断,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包括抗生素治疗、静脉营养支持、病情监测等。

    预防措施:预防NEC的关键在于降低感染风险和保护肠道健康。这包括在早产儿中实施母乳喂养,采取逐渐恢复肠道功能的方法,严格控制抗生素的使用,避免过度营养和过度充气等。

    拓展知识:

    NEC的发病率在早产儿中较高,尤其是低出生体重儿。它是新生儿重症监护中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NEC的严重程度可以从Ⅰ到Ⅲ分级评估,Ⅲ级NEC最为严重,往往需要手术干预。尽管现代医疗技术和护理有所改善,NEC仍然是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总结:

    NEC是一种严重的肠道疾病,主要发生在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它的病因复杂,包括免疫系统未发育完全、肠道菌群失衡等因素。早期诊断和积极治疗是治疗NEC的关键。预防NEC的措施包括提供母乳喂养、逐渐恢复肠道功能、合理使用抗生素等。

  • 匿名用户
    回复
    2024-05-14 13:13:49

    本病一般发生在体重低于2500克的早产儿,而且出生时曾发生过窒息,或出生后曾患过呼吸困难,败血症或腹泻等疾病的早产儿更易引发本病。

    本症的发病原因,可能和肠壁缺氧及肠道细菌感染关系密切,因缺氧时机体调整血流分布,为了使重要器官得到较多氧气,肠壁缺氧显得更重,再因肠壁受损,肠道细菌乘机侵入,可引起肠粘膜坏死,重者肠壁各层都可能坏死,甚至并发肠穿孔。

    本症无明显季节性,男女发病率大致相同。有窒息、换血等诱因者,发病多在生后2周内,以2~10天为高峰。因腹泻、败血症或无诱因而发病的婴儿则起病年龄较晚,在出生后3~4周甚或7~8周发病。

    本病症状以腹胀、腹泻、呕吐、便血为主,可分轻症和重症两种。轻症仅有轻度和中度腹胀,以腹泻和呕吐、便血为主,腹泻和呕吐次数不多,每日1~3次,大便稀薄,可有少量血液,有时大便颜色深,呈血阳性。重症者腹胀明显,甚至腹壁发亮,可看到肠型,腹泻和呕吐次数可多可少,便血量多,成为果酱样便或黑粪。呕吐物呈咖啡状或吐鲜血。严重者腹壁红肿并伴有肌紧张。全身症状有发热或体温不升,出现神志萎靡、心率减慢、呼吸不规则或呼吸暂停,有的病例可并发肠穿孔和腹膜炎,有的并发败血症。

    治疗期间应严格禁食,停止一切喂哺5~10天,禁食期间从静脉滴入葡萄糖液、生理盐水和营养液,有时需输血或血浆,待症状消失后开始喂糖水和喂奶,均从少量到多量,逐渐增加。为控制肠道细菌感染需用抗生素治疗如用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和氨苄青霉素等。

  • 景天
    回复
    2024-05-14 12:12:39

    本病一般发生在体重低于2500克的早产儿,于出生时曾发生过窒息,或出生后曾患过呼吸困难,败血症或腹泻等疾病的早产儿更易引发本病。

    治疗期间应严格禁食,停止一切喂辅5~10天,禁食期间从静脉滴入葡萄糖液、生理盐水和营养液,有时需输血或血浆,待症状消失后开始喂糖水和喂奶,均从少量到多量,逐渐增加。为控制肠道细菌感染需用抗生素治疗如用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和氨苄青霉素等。

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表现

新生儿败血症要治多久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