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儿科

新生儿吸氧浓度

时间: 阅读:10835
新生儿吸氧浓度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金钱草

金钱草

2025-10-13 19:23:19

建议你带宝宝去正规医院检查治疗,千万别放在家里吸氧,很不安全,不便于观察。带宝宝到医院检查一下,是否患有器质性病变,应针对病因治疗。新生儿吸氧是抢救生命的必要措施,但长期高浓度吸氧容易导致人工失明儿童,导致失明,新生儿用氧浓度不超过百分之四十,应在医师指导下治疗。

最新回答共有5条回答

  • 蓦山溪
    回复
    2024-05-14 13:13:49

      也许有的妈妈会疑惑,新生儿为什么要送去保温箱吸氧,新生婴儿保温箱吸氧要几天?其实宝宝吸氧几天有时候是要看宝宝的体质的,所以妈妈们也不必担心,而且宝宝在保温箱里是很安全的,如果你想了解更多内容就来阅读下面这篇文章。  

    新生婴儿保温箱吸氧要几天
      关于婴儿吸氧多长时间,吸氧的时候还应该注意自己的病情状况,如果是出现呼吸系统疾病或者是肺部疾病,吸氧中应该注意把握时间,这样才可以最大效果,也可以帮助治疗疾病,并且平时应该做好预防措施,增强婴儿的体质这样就可以防止疾病出现。吸氧的注意事项:

      1、去医院进行给氧。在新生儿给氧治疗的过程中,氧气的浓度和吸氧量都需要严格的把控,否则会给新生儿的健康带来威胁。因此要给新生儿进行给氧治疗,那就一定要去正规的医院进行。在医院里做给氧治疗,医生会严格把控氧气的浓度,还有给氧的时间,大大降低了给氧治疗期间的危险性。

      2、注意给新生儿检查视力。接受过给氧治疗的新生儿,宝妈要注意给新生儿检查视力,如果视力出现了问题,那就要及时的停止给氧治疗,或者是改变给氧方法。因为给氧时间过长的话,或则是氧气浓度偏高,就会给视网膜健康带来威胁。

      3、不要盲目给氧。除此之外,宝妈还要注意不能盲目的给新生儿进行给氧治疗。有的新生儿出生之后缺氧症状不严重,不会威胁健康的情况下,那就不需要进行给氧治疗。

  • 南絮
    回复
    2024-05-14 13:13:49

    每年的护士资格考试中,计算题为必考内容之一,为了帮助同学们复习备考,我替大家搜集整理了历年护考常见的计算公式,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儿体重的计算

    1~6个月:出生体重+月龄X0.7

    7~12个月:6+月龄X0.25

    2~12岁:年龄X2+8

    注:出生体重平均为3kg,生后3~4个月时体重约为出生时的2倍,一岁时约为3倍,2岁时约为4倍。

    小儿身高的计算

    ?出生时约为50cm

    半岁时约为65cm

    一岁时75cm

    2岁时87cm

    2~12岁身高=年龄X7+70(或75)

    注:身高低于正常的百分之三十即为异常。

    头围

    出生时约为33~34cm

    一岁以内增长最快

    1岁时46cm

    2岁时48cm

    5岁时50cm

    15岁接近成人54~58cm

    注:头围测量在2岁前最有价值。

    胸围

    出生时平均32cm,一岁时头围与胸围大致相等,约46cm。

    牙齿?

    乳牙计算公式:月龄—4(或6)

    注:出生后4~10个月乳牙开始萌出,12个月未萌出者为出牙延迟。

    囟门?

    出生时为1.5~2.0cm,1~1.5岁(12~18个月)应闭合。

    全脂奶粉按重量配置?

    其比例1:8,按容积1:4

    小儿每日每千克体重需要8%的糖牛乳100~110ml?

    例如:小儿,3个月,5kg,每日需要8%的糖牛乳的量为多少?

    即5X(100~110)=500~550ml

    小儿药物的剂量计算 ?

    (1)按体重:每日(次)剂量=患儿体重kg×每日(次)每公斤体重所需药量?

    (2)按体表面积:体重小于等于30kg,小儿体表面积=体重×0.035+0.1体重>30,小儿体表面积=(体重-30)×0.02+1.05

    (3)按成人剂量折算:小儿剂量=成人剂量×小儿体重/50

    血压?

    2岁以后

    收缩压=年龄×2+80mmhg(年龄×0.27+10.67kpa)

    舒张压=收缩压×2/3?

    注:新生儿收缩压平均为60~70mmhg,1岁以内70~80mmhg,测血压时,袖带宽度约为上臂长度的三分之二为宜。

    烧伤面积的计算?

    烧伤面积是以烧伤部位与全身体表面积百分比计算的。?

    第一个24小时补液计算=体重(KG)×烧伤面积(%)×1.5(ml)+2000ml生理需要量 。

    (1)新九分法:

    头、颈、面各占3%,共占9%

    双上肢(双上臂7%、双前臂6%、双手5%)共占18%

    躯干(前13%、后13%、会阴1%)共占27%

    双下肢(两大腿21%、两小腿13%、双臀5%、足7%)共占46%

    (三三三,五六七,十三十三二十一,双臀占五会阴一,小腿十三双足七)

    (2)手掌法:伤员自己掌的面积,=自己身体面积的1%计算

    (3)儿童体表面积的计算小儿头部面积为9﹢(12-年龄)小儿双下肢面积为46﹣(12一年龄)

    计算基础代谢?

    BMR=脉率+脉压﹣111?

    12.吸氧浓度(%)=21+4×氧流量(L/min)

    计算心率 ?

    测量5个或5个以上的P—P或R—R间期,计算其平均值,60除以该周期即为每分钟的心率

    例如:某老人心电图检查,常规心电图平均p—p间隔为15个小格,其心率为60÷(15×0.04)=100

    运动后心率?

    老人运动后最宜心率=170-年龄

    流速和输液所用时间的计算??

    每分钟滴数(ml)=液体总量(ml)×点滴系数(/ml)/输液所用时间(min)

    输液所用时间(min)=液体总量×点滴系数/每分钟滴数(ml)

    注:滴系数可有多种,最常见的是15滴/min。

    举例:患者男,正在进行静脉输液,输液总量为1500ml,输液速度为50gtt/min,问需要多长时间输完液体?

    输液时间=输液总量/输液速度=(1500×15)/50=450分钟=7.5个小时。

    预产期计算 ??

    末次月经第一天,月份减3或加9,日期加7(阴历日期加15天)

    乳腺癌手术后肢体活动 ??

    一(24小时)动手,三(1-3)动肘,功能锻炼朝上走,四天可以动动肩,直到举手高过头。

    空气消毒剂用量计算??

    常用消毒剂及用量:

    2%过氧乙酸每立方米需8ml;

    纯乳酸每立方米需0.12ml,食醋每立方米需5~10ml。

    公式:

    (1)过氧乙酸需要量=房间长x宽x高x8ml

    (2)纯乳酸需要量=房间长x宽x高x0.12ml(重点)

    (3)食醋需要量:①最小量:房间长x宽x高x5ml;②最大量:房间长x宽x高x10ml

    小儿腹泻补液量计算??

    (1)补充累积损失量

    轻度脱水<50ml/kg,中度50~100ml/kg,重度100~120/kg;

    重度脱水或有周围循环衰竭者应首先静脉推注或快速滴入2:1等张含钠液20ml/kg,总量不超过300ml, 30~60分钟内静脉输入。

    (2)补充继续损失量

    是补液后继续丢失的液体量,一般用1/3~1/2张含钠液。

    (3)供给生理需要量

    供给基础代谢需要的水60~80ml/kg;

    在实际补液过程中,补液量为以上三部分合计,一般轻度脱水约90~120ml/kg,中度脱水约120~150ml/kg,重度脱水约150~180ml/kg。

    申庭医梦圆官网资讯:/

  • 云胡不喜
    回复
    2024-05-14 13:13:49

    当吸氧浓度高于60%,而且持续吸氧时间超过24小时的时候,就会出现氧疗的副作用。其中吸氧常见的副作用有:

    1.氧中毒:很多同学认为氧中毒就是体内的氧浓度抑制呼吸中枢了,其实这样的想法是不正确的。首先氧中毒是肺实质的改变,表现为胸骨下的疼痛、灼热感等,继而会出现呼吸增快、恶心、呕吐、烦躁、断续的干咳。预防方法就是避免长时间、高浓度氧疗。

    2.肺不张:正常情况下肺泡内会有氮气,当患者吸入高浓度氧气后,肺泡内的氮气被大量置换,一旦有支气管阻塞时,其所属肺泡内的氧气就会被肺循环血液迅速吸收,从而引起吸入性肺不张。表现为烦躁、呼吸心跳增快、血压上升,继而会发现呼吸困难、发绀、昏迷。主要的预防措施是鼓励患者多做深呼吸,防止分泌物阻塞气道。

    3.呼吸道分泌物干燥:氧气是一种干燥性的气体,吸入后可以使呼吸道干燥,分泌物粘稠,不易咳出。所以氧气一定要先湿化再吸入。

    4.晶体后纤维组织增生:关于这个方面的知识,相信大部分学生没有听说过。这种副作用仅见于新生儿,以早产儿多见。主要是由于视网膜血管收缩、视网膜纤维化,最后导致不可逆转的失明,所以新生儿用氧时,一定要控制氧浓度和吸氧时间。

    5.呼吸抑制:见于2型呼吸衰竭患者,由于二氧化碳分压长期处于高水平,呼吸中枢已经失去了对二氧化碳的敏感性,在这个时候,呼吸的调节主要是依靠缺氧对外周化学感受器的刺激来维持。如果在这个时候给予患者吸入高浓度氧气,就会解除缺氧对于呼吸的刺激作用,使呼吸中枢抑制加重,甚至呼吸停止。所以对2型呼吸衰竭的患者给予低浓度、低流量持续给氧(氧流量为1~2L/分),以维持正常的呼吸。

    【例题】

    某患者,入院被确诊为2型呼吸衰竭,护士遵医嘱给予患者低浓度低流量吸氧,下列关于2型呼衰的描述正确的是:

    A.该患者呼吸的产生主要依靠二氧化碳潴留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刺激。

    B.该患者呼吸的产生主要依靠二氧化碳潴留对外周化学感受器的刺激。

    C.该患者呼吸的产生主要依靠缺氧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刺激。

    D.该患者呼吸的产生主要依靠缺氧对外周化学感受器的刺激。

    【答案】D。解析:2型呼吸衰竭患者,由于二氧化碳分压长期处于高水平,呼吸中枢已经失去了对二氧化碳的敏感性,在这个时候,呼吸的调节主要是依靠缺氧对外周化学感受器的刺激来维持。如果在这个时候给予患者吸入高浓度氧气,就会解除缺氧对于呼吸的刺激作用,使呼吸中枢抑制加重,甚至呼吸停止。所以对2型呼吸衰竭的患者给予低浓度、低流量持续给氧(氧流量为1~2L/分),以维持正常的呼吸。

  • 空青
    回复
    2024-05-14 12:12:39

    吸氧浓度在35%是正常的,计算公式是吸氧浓度=21+氧流量×4。在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慢性疾病中,吸氧浓度在35%左右,也就是持续低流量吸氧可以有效保护肺功能,改善患者的缺氧症状,还可改善患者的咳嗽、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等症状。如果氧浓度过低容易发生低氧血症,严重者可以发生Ⅰ型呼吸衰竭,导致意识障碍、病情加重,甚至有生命危险。如果吸氧浓度过高会导致发生氧中毒的现象,如果是孕妇容易导致新生儿失明,因此吸氧浓度在35%左右比较合适。
    :一般情况下的吸氧指的是低浓度的吸氧,吸氧的浓度需要在50%以下,一般用的是20%到30%的氧浓度,适用于一些慢性阻塞性肺部的疾病,要持续性的低流量吸氧,高浓度的氧是不建议长期使用的。长期吸入高浓度的氧,会导致氧中毒的现象,比如会使肺泡表面的活性物质减少,甚至会导致严重的肺水肿,所以一般建议低浓度吸氧。如果发生了急性的呼吸衰竭,或者是急性肺栓塞,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或者一氧化碳中毒,可以使用高的吸氧浓度,比如可

新生儿42天听力筛查一只没通过

新生儿光疗的副作用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