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健康早知道>儿科

新生儿患神母细胞瘤症状

时间: 阅读:6063
新生儿患神母细胞瘤症状
提问 回复

最佳回答

柳华

柳华

2025-10-13 20:23:07

神经母细胞瘤会导致患者出现疲乏,食欲减退,发烧的症状,如果是肿瘤的患者还可能出现转移的情况。对于神经母细胞瘤的患者主要是采取手术治疗。如果患者中危组或者是高危组患者,患者在手术之后是可以采取大剂量的化疗、放疗进行治疗。

最新回答共有4条回答

  • 徐长卿
    回复
    2024-05-14 16:16:44

  • 匿名用户
    回复
    2024-05-14 16:16:44

    1.起源于:胚胎神经嵴细胞

    2.特点:1岁前具有自发消退和转化为良性肿瘤的特点

    3.好发年龄:多见于5岁以下,2岁为高峰;男> 女

    4.好发部位:腹膜后肾上腺>腹膜后交感神经链、纵隔、盆腔和头颈部

    5.病因:ALK基因的胚系突变

    病理分类——胚胎神经嵴的交感神经元分化情况

    1.神经母细胞瘤:呈低分化的多能性交感神经元母细胞瘤或交感神经母细胞瘤的恶性增殖;

    2.神经节母细胞瘤:混合含有为繁华和分化成熟的神经节细胞;

    3.神经节细胞瘤:呈神经节细胞的瘤性分化

    镜下:神经母细胞瘤由许多巢状或小叶状的未分化原始细胞组成,胞质少,核染色质较深,肿瘤细胞呈放射状排列,形成菊花团。肿瘤细胞间有纤维血管束分隔,常见出血、钙化和坏死区。

    临床表现——取决于原发和转移肿瘤的部位

    1.一般表现:不明原因的发热,伴有面色苍白、贫血、食欲缺乏,肢体疼。

    2.腹膜后:肿块坚硬伴结节状,不活动,无压痛块状物,常超过中线。肿块压脏器——腹痛。晚期常有腹水、腹壁静脉怒张,腹壁水肿。

    3.纵隔:多位于后纵隔脊柱旁,上纵隔多于下纵隔。早期无症状,压迫可出现呛咳、呼吸道感染、吞咽困难。压迫椎管神经根可引起上肢感觉异常和疼痛。

    4.颈部:易发现,易误诊为淋巴结炎或恶性淋巴瘤。压迫颈胸神经节出现Horner综合症。

    5.盆腔:位于结肠后骶骨前,较早出现压迫症状

    6.哑呤状:指推旁神经母细胞瘤经椎间隙延伸进入脊柱椎管硬膜外。临床上可有脊椎僵直、感觉异常、疼痛,下肢肌张力减退,甚至发生瘫痪。

    7.转移症状:淋巴道转移至淋巴结常见,血道转移至骨髓、骨、肝、脑和肺等

    诊断:

    活检——确诊:神经母细胞瘤细胞(菊花团样排列,胞质可有神经纤维丝)

    免疫组化:NFP、NSE、SY等常阳性

    癌基因检测:N-myc癌基因明显扩增——预后差,需要强化治疗

    尿中VMA、HVA异常增高

    INSS分期:

    I期:肿瘤局限,手术完全切除,有或无显微镜下残留。同侧区域淋巴结(-)

    II A期:肿瘤局限,手术不能完全肉眼切除,同侧区域淋巴结(-)

    II B期:肿瘤局限,手术完全或不完全肉眼切除,同侧区域淋巴结(+);对侧增大的淋巴结(-)

    III期:单侧肿瘤不能切除,扩散超越中线,有/无区域淋巴结侵犯;或单侧局部肿瘤伴有对侧区域淋巴结侵犯,或中线肿瘤伴有双侧扩散。

    IV期:原发肿瘤扩散至远处淋巴结,骨、骨髓、肝脏、皮肤或其他器官,除IV S期外。

    IV S期:患者年龄多在生后6月内,病程属于I期或II期肿瘤,已有远处转移,但有很高的自消率,预后较好。

    治疗——综合治疗:手术、化疗、放疗和生物治疗

    一、低危神经母细胞瘤

    (一)定义

    1.任何年龄的I期;

    2.婴儿的II A期和II B期;

    3.大于1岁的II A期和II B期,且无N-myc癌基因扩增;

    4.大于1岁的II A期和II B期,N-myc癌基因扩增伴预后良好的病理类型;

    5.小于1岁的IV S期,无N-myc癌基因扩增,病理预后良好型伴有DNA倍体>1

    (二)治疗

    1.主要:手术切除和观察或单纯观察。

    2.化疗适应症:中等剂量卡铂或顺铂、环磷酰胺、阿霉素和VP-6,2~8个疗程

    (1)肿瘤手术切除< 50%的II期患者;

    (2)肿瘤压迫导致呼吸性窘迫,肾或肠缺血,脊髓压迫、胃肠道或泌尿生殖道梗阻和凝血紊乱的患者

    3.IV S期患者根据临表治疗,若临床不稳定,则需进行干预,但切除原发肿瘤并不改善生存。

    二、中危神经母细胞瘤

    (一)定义:

    1.年龄< 1岁,无N-myc癌基因扩增的III期;

    2.年龄> 1岁,无N-myc癌基因扩增,病理预后良好但III期;

    3.年龄< 18个月的IV期;

    4.年龄< 1岁的IV S期,无N-myc癌基因扩增但伴DNA倍体=1;

    5.年龄< 1岁的IV S期,无N-myc癌基因扩增但伴有预后不良病理类型

    (二)治疗:先化疗后手术切除。

    三、高危神经母细胞瘤

    (一)定义:

    1.年龄> 1岁,伴有N-myc癌基因扩增和预后不良病理类型的II A和II B期;

    2.伴有N-myc癌基因扩增的III期

    3.年龄>1岁,无N-myc癌基因扩增,但伴有预后不良病理类型的III期;

    4.年龄< 1岁,伴有N-myc癌基因扩增的IV期和IV S期;

    5.年龄> 18个月的IV期;

    (二)治疗:高强度治疗:化疗→手术切除→瘤床放疗→造血干细胞支持下的超大剂量化疗,移植后口服13-顺式维甲酸诱导分化行维持治疗能改善生存率。

    化疗方案:

    1.CAV/EP——两方案交替应用,疗程间隔3周,对高危患者尽可能缩短每疗程间隔时间。

    2.OPEC/OJEC——交替应用,疗程间隔3周

    预后:I期和II期综合治疗5年生存率90%以上,III期为50%~60%,IV期预后差仅为30%

  • 泠青沼
    回复
    2024-05-14 15:15:34

    小儿髓母细胞瘤早期发现还能防止瘤扩散,那么小儿髓母细胞瘤的症状有哪些呢?

    首先小儿患有髓母细胞瘤会导致髓母细胞瘤的出现,主要就为颅内压增高和共济失调等小脑症状,伤害脑干的话常有复视及多种脑神经障碍,小脑扁桃体疝时常有颈强直和斜颈的问题,一定要特别的注意。还有就是孩子会有小脑损害的症状,就是小脑蚓部损害引起的躯干性共济失调,以及步态不稳等等。肿瘤压迫延髓可有吞咽呛咳的情况出现,大部分的患儿表现有肌张力及腱反射低下,有些还有眼球震颤的问题出现。

    要知道小儿髓母细胞瘤是一种神经性的肿瘤,肿瘤如果不发展的话,也没有特别大的问题,但是无论什么样的肿瘤。只要生在脑子中,就是一个定时炸弹,所以要早期将其切除是最好的,这里建议在身体允许的情况下还是早些切除以防止其出现严重的问题。切除后也要进行定时的体检。

新生儿葡萄糖10g多少水

新生儿有点斗鸡眼正常吗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如有医疗需求,请务必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祝由网所有文章及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Copyright © 2022-2023 祝由师网 版权所有

邮箱:daokedao3713@qq.com

备案号:鲁ICP备2022001955号-4

网站地图